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100

第100章 教案(12)

6发扬传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我国从古至今,在国际上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从来也以此为自豪。为人处世,与国结交,都以礼为先;两国相争,先礼后兵等等,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礼”和“仁”。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当然,这些封建剥削的道德内容是不足取的;然而以礼来巩固政权,作为各种关系的联系纽带,并赋予它新的内容,却不无可借鉴之处。再从“礼所以修外”看,中华民族确实体现了相见以礼,平等待人、和平友好,维持国威的文明传统,而且越是盛世,就体现得越为明显突出。开元初年,日本使者请儒生授经学,唐玄宗变通“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惯礼,派四门助教赵玄默到使者寓邸传授儒经不因国家强盛而表现骄吝。再如明朝郑和率领当时举世无比的船队七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以势压人,而以礼相尊,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今天,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讲文明礼貌的传统,应当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7如何讲授历史基本知识在讲授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艺术方面,时宗本老师形成了自己一套别具风格的独异特点。

根据历史课的特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具体而生动形象地讲授历史基本知识。时老师始终坚持从具体的历史事实入手,经过分析、综合和比较,形成有关历史概念。

确切而生动地讲清历史基本概念。时老师总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把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给学生揭示出来,让学生确切而具体生动的掌握它。对于某些特殊的概念、名词、术语,还要追根溯源,讲明其来龙去脉。

从历史现象本身的内在联系出发,系统地讲授历史基本知识。首先,时老师非常重视讲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第二,十分重视对世界各国历史发展在横的方面联系的讲述,尤其强调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三,讲述历史时联系现实生活。

8把历史课讲得生动具体要把历史课讲得生动具体,最根本的几个方面是:

良好的教态,指教师的表情动作、语言感情、精神气质等,必须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精神一致。

简明形象的语言,要求历史教师的语言必须切实准确地描述历史现象,真实地叙述历史事件。要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突出语言的时代性。

生动有趣的处理教材,将那些“浓缩了的史实”展开,将那些概括了的内容加以补充,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发展学生关于时代的形象概念。通过对教材有关史实的具体化和细节化的补充,就会使学生感到历史本身风云变幻,丰富多彩,有血有肉,有具体的史实,有生动的形象。(周发增《怎样把历史课讲得生动具体》,《教学通讯》1982年第九期)

9历史课要讲得清楚明白对历史课来说,“清楚”是把教材的基本史实,基本线索核实理顺,达到思想清,线索明;“明白”是把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道理论证真切,达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具体做法如下:

确立中心,分清主次。“中心”,一指中心内容,一指中心思想。“主”即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左右逢源。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特点,教师必须按照历史年代顺序讲述历史事件,注意连贯性与完整性。

去繁求简,言简意赅。使历史基本线索、基本要点更加清晰、条理、准确。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极丰富的内容,做到准确深刻。

符合实际,量力而行。课堂讲授要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讲课切忌深奥,也忌肤浅。

时间准确,空间鲜明。讲课的语言和内容都必须具有严密准确的时间性;空间上也需准确鲜明。

语言规范,板书系统。除了注意语法用词允当外,还要有时代感。严格按照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编写简明纲要,完整系统地体现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10历史课要讲得系统严密怎样把历史课讲得系统严密呢?这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

纵横有序的课时计划。教师要把教材编成纵横有序的课时计划,掌握一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中心思想,弄清各个题目之间的联系及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之间既相联系又相制约的关系,把握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条理简明的课题大纲。每堂课都要拟出课题大纲。“大纲”要按教材内容次序编写,要完整、系统地体现教材主题内容、本质和思想性,保证学生系统地、确切地掌握知识。

完整得当的教学过程。一是上课伊始就要引起学生兴趣,交待教学目的,指出思考方面。二是讲授要抓住教材的内部联系,注意前后连贯循序渐进,分清主次,讲一定量的史实,然后分析概括,形成概念。三是规划好系统的练习和复习,巩固和检查学生的知识,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形成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

层次分明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特点,要有时代感,明白而不含糊,具体而不空泛,有趣而不庸俗,层次分明,要有段落。

11兴趣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利条件兴趣产生于渴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历史课是极有兴趣的,它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几乎每一堂课都要讲“新的”历史事件,展开人类历史“新的”场面。学生是通过不重复的历史现象来理解历史过程,在揭示具体史实中来认识历史的规律性。这就是历史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12在历史教学中启发学生的直接兴趣①生动具体的讲解史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要求教师善于通过对历史教材故事化的讲述和恰当地运用历史文献文物、文艺作品等来实现。教师要注意体现出感情与教材的一致性,不要客观地叙述和描写,而应随着教材的起伏发展,自然地抒发出教师的感情。②加强教学的启发性,再造过去的形象,激学生自觉地去探索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善于结合现实讲述中外历史。讲述能够联系切合当前问题的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往往也能促成学生渴望求知的心向。③课上课下结合,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人的心理的充分发展是常常与兴趣的广阔相联系的。渊博的知识,常常来自广阔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加具体、形象。④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地再现过去历史现象和人物的形象,使教材的叙述和分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语言的强烈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意志,认清是与非,树立爱憎分明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13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与他们学习的兴趣,目的和学习能力密切联系着的。

A提高学习的兴趣:兴趣产生于渴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呢?①生动具体地讲解史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②加强教学的启发性,再造过去的形象,激励学生自觉地去探索问题的答案。③课上课下结合,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④加强语言的形象性,具体地再现过去历史现象和人物的形象,使教材的叙述和分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B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习是有目的活动,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愈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愈高。我们知道,学习上的自觉性,是指学生对学习的客观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并由此产生学习兴趣,采取积极行动。①以社会的需要出发,启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责任感。学习历史是为了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中国和世界的事物,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实问题。②指导学生在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收获,激发起学习历史的自觉性。

14运用教学语言的两种方式历史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体现历史学科过去性和具体性的特点,要有时代感,要明白而不含糊,具体而不空泛,有趣而不庸俗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教学语言,层次分别,要有段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叙述和描绘,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要求教师按照历史年代顺序有头有尾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和人物的主要活动。一种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揭露其实质,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通过提问,激发疑难,分析问题,确定范围,整理事实,考察论证,综合概括,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