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巧合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24905400000155

第155章 如何对待巧合

长期以来世界上许许多多奇妙巧合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但是,对于数学家来说,有些巧合一点也不神秘,它完全可以用统计学上的概率律来加以解释。概率律可以预测行将发生的一切——从赛马中的最后名次到美国第二、三两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将在同一天逝世,而这一天又恰恰是美国的《独立宣言》签署五十周年纪念日,等等都被数学家用概率推算出来了。

从数学观点看,地球上50亿人口每天都要发生数十亿计的联系,如果一点巧合都没有,那才怪呢。例如,在一次宴会上你和22个陌生人相聚,在和某人的随便交谈中你会发现你们俩的生日竟然相同。这种巧合奇怪吗?一点也不。在任意挑选的23个人组成的小组中,至少有两个生日相同,这种可能性有50%以上。

国外出版的《幸运女士》一书中曾说过一个故事:在一次高级军官聚会的晚宴上,很多军官对“在任意挑选的23个人组成的小组中,至少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占50%以上”这一点表示怀疑。有人发现就餐者一共22人,就提议作个试验。于是每人依次说出自己的生日,结果没有重复者。此时站立一旁的女侍者开了腔:我的生日是5月17日,刚好和那位将军的生日相同。”

不少学者,以巧合现象提出了令人吃惊的所谓“世界渺小论”。我们似乎都有过这种经历,表面看来不可能发生的事,由于巧合结果却发生了。例如,当你在国外留学或出访时,你结识了来自中国的朋友,闲聊中你惊讶地发现他是你好友的妹夫,这时你会脱口而出:“世界真小啊!”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家伊锡尔·德索拉普尔和密执安大学教授曼弗雷德·科肯曾论证,任选一人,平均只要经过两个人的媒介,他即和另一人发生联系。例如,随便选出史密斯认识某甲,某甲认识某乙,某乙认识琼斯。

科学家们还用概率律解释更为罕见的巧合现象。例如,美国《生活》杂志曾报道在阿比特丽斯市某教堂定于1950年3月1日晚上唱诗队15名成员进行唱诗排练,但是当晚15人全部迟到。而且各有各的原因:不是汽车发动不起来;就是电台的一套精彩节目还没播完;要不就是排练唱诗的服装尚未熨好;和友人的交谈时间拖得太长等等。幸运的是7点15分一个人也未到,到了7点25分教堂被炸,这15名唱诗成员全部幸免于难。作者在《幸运女士》一书中估计,像这样15个人同时全部迟到的离奇巧合,恐怕在一百万次偶然中才有一次。

如此奇妙的巧合使一些科学家怀疑概率律能否解释所有巧合现象,于是他们提出了若干新论点。这一研究领域的先驱者瑞士精神病学者卡尔·荣格一生研究了许多神秘有趣的巧合例子,1952年他在一篇论文中说巧合的发生比概率论所预测的要多得多,许多巧合是某种不可感知的超自然的力量作用于宇宙体系的结果。他创造一个新词“同步性”来称呼这种看似不相关实际有联系的无法预测的巧合现象。

一些著名物理学家提出了若干不同于概率论的推测。早在1935年他们就揭示:两颗比原子还小的粒子一旦相互联系,纵使数千载之后,相距数光年之远,它们也能相互感应。这种现象被称为“EPR反论”,因为爱因斯坦和他的两名共同研究者B·波多尔斯基以及N·罗森首次对这种现象作了阐述,所以取了这个名(取三个人姓的首字母)。

物理学家戴维·博姆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数十年调查研究。他认为粒子和人一样可以相互影响,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以一种“蕴涵法则”的形式互相联系。粒子不可能被真正分割,而是以一种现实生活中的一般概念无法解释的方式相互联系着。不同的人由于某种因素相互感应,可能在同一时间看法相同,观点一致。他的这一理论开了人类超感官知觉功能研究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