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不能不知的1000个最基本的文化常识
24901300000056

第56章 文学、艺术(4)

※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美声唱法是将人声当做一支管乐一样进行训练,充分发挥人的嗓音潜力,扩展音域。它要求歌手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唱高音时不用强力的气息来冲击,而是用非常柔美的自然的发声方法,从小腹部的位置发出气息,通顺地将声音送到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它是非常科学的演唱方法。其特点是讲究声音连贯,音色优美,音量变化自如,音域宽广。要求相对稳定的喉头和共鸣腔的运用,并科学地将男声、女声分成6个声部。这是声乐艺术中极宝贵的演唱方法,对全世界声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轻音乐

轻音乐是指轻快活泼,以抒情为主、结构简单的乐曲,包括器乐、舞曲等。

轻音乐有如下特点:

轻音乐的题材类型相当广泛,有外国古典音乐中的通俗音乐等,如小夜曲、进行曲、舞剧音乐等。这类音乐旋律优美,抒情动听。还有—类是舞曲,热情奔放,韵律感强,如《小步舞曲》、《探戈舞曲》等。

第三类轻音乐是一些民歌和民间乐曲,如日本民歌《拉网小调》。俄罗斯歌曲《红莓花儿开》,我国的广东音乐、江南丝竹等都属轻音乐范围。

※古典音乐

要想听懂古曲音乐,首先要听那些描绘对象十分具体的作品。如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听后如闻其音,浅显易懂。又如大提琴曲《天鹅》,描绘了在平静的湖面上,天鹅飘然而至的风采。其次要读些音乐家的传记作品,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性格气质,这对了解他们的作品大有帮助。

初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不妨选择一位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作曲家,从他的作品听起再扩大到别的作曲家。选择的作品可由浅入深,先听短小的,再听大部头的;先听易懂的,再听抽象的作品。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逐渐听出味来。

※简谱

我们现在学习的乐谱主要有两种:五线谱和简谱。简谱的应用仅次于五线谱。在音乐领域,从1到7的阿拉伯数字突然摇身一变,改变了读音和意义组成了乐谱。因为用数字这种方法来记录音乐的音调、节奏等要素非常简洁方便,所以被称为“简谱”。简谱在很久以前就已产生,到17世纪时,法国的苏埃蒂把早年的简谱进行加工改造,产且用它来记录赞美诗之类的歌曲。以后又经过改进和发展才定型为今天我们使用的形式。19世纪末,简谱经美国传到日本,很快又传到我国。现在,简谱已经成为最简洁方便的记谱方法了。

※五线谱

五线谱是一种记谱法,起源于欧洲。最初是由11世纪的意大利人季多发明的,后来又经过其他人的补充完善。它将不同的谱号、调号、音符、拍号、休止号等记在五条平行横线上,来表示乐曲的音调高低、节拍长短等,从而将音乐作品的复杂形式和特征科学地记载下来。五线谱的使用为不同时代、不同的演奏者演奏保留曲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几百年前不朽的音乐名作得以流传下来。

※《二泉映月》

1950年夏,音乐学家杨荫浏等人为华彦钧(瞎子阿炳)录制胡曲《二泉映月》。其后,杨荫浏在他的《阿炳曲集》一书写道,《二泉映月》“是描写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中间所反映出来的天上光明的月亮”。

1979年,《阿炳曲集》第二版出版,杨先生再次修正自己的观点:“本曲是以无锡惠泉山二泉亭附近的风景为题材。”并且第一次强调:“标题《二泉映月》是阿炳自己所说。”

然而,当年参与《二泉映月》录音的祝世匡先生在《〈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中阐述道:“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沈洽先生发表看法,认为《二泉映月》在“具体的音响运动中,我们既感受不到任何外部世界的声态或动态的描绘,更谈不上有任何所谓‘泉’和‘月’的造型。”正如阿炳的堂嫂、侄女等亲朋好友所言。阿炳并非在什么时候都演奏该曲,只是“在一天卖艺下来,温饱仍无着落的归途中”,“在孤寂一人,兀自忧愁”之时,才奏出那“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如此看来,阿炳的《二泉映月》其内容之苍凉,与标题的优雅极不和谐。

一些人在被这首乐曲深深震撼之余,很少去留意泉水风月之事,全无听泉赏月之情,有的只是鼓舞……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我国的一部古典名曲,它是人们根据一段传说改编而成的。

2500多年前,正值我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个名叫俞伯牙的人,很擅长弹琴,是天下闻名的琴师。有一次,俞伯牙因事乘船外出,走到半路,天突降大雨,无法继续航行。俞伯牙就命船夫把船靠在了一座山脚下。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月亮也升了起来,照在水波荡漾的江面上,景色非常优美。此情此景不由勾动了俞伯牙的雅兴,他对手下人说:“赶快把我的琴拿来,我要畅快地弹奏一曲。”

手下人将琴摆好后,俞伯牙凝思片刻,就专心地弹奏起来。美妙的琴声在静寂的夜空中回荡着。忽然,俞伯牙瞥见岸上的一块大石边站着一个人。他心中一惊,停止弹奏大声问道:“谁在那里?”

“大人不必吃惊。我叫钟子期,是住在附近的一个砍柴人。为了避雨,才躲在这儿的。因为您的琴弹得太好了,所以我就听入迷了。”岸上的人回答道。

“难道一个在荒野里打柴的,也能听懂我的琴声吗?他是不是在吹牛?”想到这里,俞伯牙就说,“子期,我再弹一曲,请你说说其中表现了什么。”

俞伯牙凝思片刻,想起了高山雄伟的姿态,就弹了起来。一曲终了,只听子期感叹道:“真美妙啊,我仿佛看见了高山的雄姿!”

俞伯牙不动声色,又弹了一曲。这次,他弹的是赞颂流水的曲子。一曲终了,只听子期又高兴地赞道:“啊,真是太美妙了,我仿佛看见了可爱的流水!”

俞伯牙站起身,激动地对钟子期说:“您说得很正确。以前,我常常悲叹,天下无人能够理解我的音乐。

没想到,今日竟遇见了您这个知音。请上船来,让我们畅谈一番吧!”

从此,俞伯牙和钟子期就成了知心朋友。后来,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在坟前悲叹道:“子期一死,天下有谁是我的知音呢?我还要琴做什么呢?”说完,他就举起琴,把它砸碎在钟子期的墓前。

后人很为俞伯牙、钟子期之间的友谊所感动,就根据他们的故事,谱出了这首名为《高山流水》的曲子。

※《十面埋伏》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它以刘邦、项羽垓下之战为主题,运用琵琶特有的技巧,令无数听众的心灵为之震撼,如今已成为世界名曲。遗憾的是,这一杰作却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有关这首琵琶大曲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王猷定的《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传中有人称“汤琵琶”的汤应曾(约1585~1652年)弹奏琵琶曲《楚汉》的详细记载:汤氏“所弹古曲百十余曲……而尤得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有人认为,许多琵琶古曲都是出自民间,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演练才日趋成熟甚或达到炉火纯青境地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十面埋伏》可能就是如此。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古琴曲,最早见于明代的《浙音释字琴谱》。各派琴谱均以唐代王维《阳关三叠》(原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诗为核心内容,运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叠唱,但叠法却五花八门。有人将古今学者为“三叠”所作的多种解释归纳为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本身的范围内,另一类则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

为叙述方便,现将王维《阳关三叠》诗抄录于此: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先请看讲述诗本身叠法的例子: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在论述“三叠”唱法时说:过去传说阳关三叠,然而现在唱歌的人每句仅唱两遍而已。如果以整首诗来说,又是四叠,都不对。有的每句唱三遍以迎合三叠之说,则显得繁杂不再有节奏感。我在密州,文勋长官因事到密州,说他得到了古本“阳关三叠”的唱法:每句唱两遍,而第一句不重复。由此可知,古本‘三叠’大概就是这样。”

再看另一种叠,即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和发展。

成书于元代的《阳春白雪》集,收有大石调“阳关三叠词”: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有人统计,现存《阳关三叠》曲谱有三十多个版本,共六种类型。究竟“叠”到何处为准难分伯仲。

※“梨园弟子”

从字面上,我们根本看不出梨园和戏曲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是,一提起“梨园弟子”,人们就知道这是戏曲演员的代称。同时,人们还常用“梨园”代指剧团、戏班;用“梨园世家”代指祖祖辈辈都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用“梨园界”代指戏曲界。为什么梨园会和戏曲之间产生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说起梨园和戏曲间关系的由来,我们就要从一个皇帝说起。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个皇帝,他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唐玄宗。玄宗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不错的皇帝。他治国清明,处理国事认真,还制定了一些适合社会发展的措施。在他的治理下,唐朝逐渐变得富裕而且强盛起来。

可人到中年之后,玄宗逐渐变得昏庸起来。身为皇帝,最关注的本应该是国事,可是玄宗最关心的却是唱歌、跳舞。玄宗对音乐非常着迷,他经常命人到全国各地去收集好听的曲子;同时还自己亲自动手谱曲。

玄宗亲自挑选了一些艺人,将他们安置在皇宫的后苑里,教他们演奏乐曲。这个地方名叫梨园,于是人们就把住在这里的艺人称为梨园弟子了。

后来,国色天香的杨玉环出现在玄宗面前。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擅长歌舞,因此很快就成了玄宗最宠爱的人。

玄宗整天不是看杨玉环跳舞,就是听梨园弟子演奏音乐,完全忘记了治理国家这件大事。一个名叫安禄山的大将,见玄宗如此昏庸,就乘机造起反来。玄宗仓皇地逃出了皇宫,而杨玉环也被逼而死。后来,虽说谋反被平息,可玄宗却被迫退位,最终孤独地死在了深宫里。而唐朝也从此走向了衰落。

玄宗因迷恋音乐和歌舞而失去了江山,的确令人觉得可悲。但是,玄宗在梨园培训艺人的故事,却流传开来。从此,梨园和戏曲间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

※生旦净末丑

在我国传统戏剧中,按扮演人物的类型,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末”、“丑”等不同的角色行当。这些角色行当为什么用这几个字命名?含义是什么?就此,明代一些爱好戏剧的文人展开过热烈的讨论。

戏剧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对部分行当的命名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如:“当场之妓曰‘狚’。狚,猿之雌也……俗呼旦,非也。”意即:在场歌舞的女子叫“狚”。狚,是猿的雌性……俗称旦,这是不对的。

明周祈在《剧说》中认为,不仅“旦”为“狚”,其他行当也都是动物名。如:“生,狂也,猩猩也。”“净,狰也,似豹,一角五尾,又云似狐有翼。”“丑,狃也,犬性骄,”“谓俳优之人如四兽也。”

然而,对戏曲颇有研究的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生就是男子的称谓,戏剧史上有董生、鲁生。宋代歌舞的女子上场,均把乐器之类的东西放置在篮子里,挑着它而出场,称作花旦,现在陕西还是这样,后来省略一个花字,简称为旦。丑,用墨搽脸,其形状十分丑陋,现在简称丑。净字无法解释。我认为是古“参军”二字的合音,后错写为净字。末,优伶中不重要的角色充当,因而居于末位……”

徐渭的观点多为后世研究者赞同,当然持异议者也大有人在,不知角色行当之谜何时能够解开。

※黄梅戏

黄梅戏亦称黄梅调,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浙江、福建、山西等部分地区。黄梅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曲调悠扬委婉。六十年代初,它的传统剧目《天仙配》被拍成电影,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就连港台地区也曾掀起过黄梅戏热。

关于黄梅戏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最普遍的说法是,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是黄梅戏的雏形。这种小调在形成过程中,与附近的江西调、凤阳花鼓相融合,不断丰富完善。清道光以后,传入安徽、江西一带,又受到了青阳腔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歌舞、说唱音乐相结合,最后形成了黄梅戏,并在安徽安庆一带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