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1岁半至2岁时,其语言能力突飞猛进。对于宝宝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依然是同他(她)玩耍,寓教于乐。通过玩各式各样的玩具,宝宝会认识更多的事物,拓展视野。通过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宝宝能逐渐建立起关于母子、父女、兄弟、姐妹等社会关系的概念,并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
宝宝的生理发育
1岁7个月的宝宝体重比1岁半的宝宝增加约0.18千克,身高增加约0.97厘米,可以用手吃饭,会用蜡笔画出线痕。
1岁8个月时体重增加约0.18千克,身高增加约0.9厘米,能用脚尖走3~4步,能把方积木搭高6块,能找出方形和三角形,能讲3~5个字的句子。
到1岁9个月,宝宝可以上下矮床,能背一两句儿歌,开始表达自己的个人需要。宝宝1岁10个月体重增加约0.26(女)~0.29(男)千克,身高增加约1.17厘米,会扭门把,会推开门,能说出常见物的用途,会指1和许多(3个以内)。
1岁11个月体重增加约0.26(女)~0.29(男)千克,身高增加约1.17厘米,学会跑,会用棍子取出大小两种玩具,会口数1~5,会说“这是我的”。
到1岁12个月体重增加约0.26(女)~0.29(男)千克,身高增加约1.17厘米,心率每分钟100~120次,呼吸每分钟25~30次,能双足跳离地面,能一页页翻书,说自己几岁,会自己脱裤子。
体重:2岁时12千克左右,是出生体重的4倍。
前囟:于1岁半时闭合。
牙齿:乳牙共20颗,2岁时基本出齐。
脑发育:2岁(24个月)时头围达48厘米;脑重约为10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0%。大脑的绝大部分沟回均已明显,神经细胞约140亿个,并且不断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化,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刺激大脑区域不断增长,个体差异开始表现出来。
宝宝的心理发育
喜欢把物品拆开研究,把周围物品摆来摆去,帮助大人做事,喜欢玩球,听短故事,模仿大人动作,指认书中物品。
喜欢学唱儿歌,用笔在纸上做记号,喜欢奔跑,将钉、栓塞入孔中,堆搭积木,扳弄开关。
爱听小故事,做“藏猫猫”游戏,能用线穿珠子,指认书中图画,会跳上、跳下台阶,念简短儿歌。
宝宝具备的本领
运动方面的本领
宝宝到了2岁时,脚步已经很稳固,可以随心所欲到处走动。这时的宝宝会到处跳来跳去,活动之强叫人吃不消。
现在的宝宝下半身变得很结实,所以很少跌倒,爬楼梯时不必扶着栏杆也能上下自如。
宝宝活泼好动,当然喜欢一些活动性的游戏。看到推或拉能动的交通工具,会自己坐上去看看,进展较快的宝宝,2岁半后甚至会自己骑三轮车。
公园的游乐设施也玩得很好。虽然还不会自己荡秋千,但会爬上溜滑梯的台阶,自己滑下来,也会抓着单杠让身体晃来晃去,在平衡台上也能走得很好。
很多人说运动神经与遗传资质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宝宝在婴儿期时的训练对其影响才大。如果双亲不喜欢运动,宝宝在爸爸妈妈调教下自然不擅运动。宝宝从1~2岁起,就应该养成活动身体的习惯。
过度干涉会妨碍宝宝的运动能力,妈妈能做的是让他尽情的玩,自己在一旁小心看护。
智慧方面的本领
宝宝到了2岁时,“不要”“讨厌”之类的拒绝词逐渐出现在日常对话中,而且愈来愈频繁,在此之前宝宝一直都很听话,所以有的妈妈会担心宝宝是不是有叛逆倾向。其实这是因为宝宝自主性及独立性开始萌芽,才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反,对凡事顺从的宝宝爸爸妈妈才应该担心。
玩游戏也倾向智能性的玩法,喜欢拿起话筒玩对话游戏,玩积木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于好奇心非常强,不管玩什么都不长久,马上又开始另一玩法。在大人的眼里,总觉得这样不够稳重,但这是正常现象,每个宝宝都会有这种举动。
过了1岁以后,宝宝很喜欢看电视上的儿童节目,到了2岁左右,由于情绪有显著的发展,会随着电视或图画书上的剧情或哭或笑。让宝宝看电视的做法毁誉参半,有的论调认为小孩看电视,可以促进智能发展,有的认为剧情会对小孩的人格造成影响。要小孩完全不看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帮他选择适当的节目,绝对不能让电视成为保姆。
这个阶段宝宝的记忆力也成熟了,他记起以前打针疼痛的经验,所以一走进医院就会放声大哭。
创造力也随着记忆力一起萌芽。这时候宝宝开始会使用工具,如果给他铅笔,一开始他会胡乱涂画,渐渐会画出圆形、四角形之类的图形。
语言方面的本领
宝宝2岁后,语言能力急速发展,周围的东西几乎都知道名称。1岁时只有妈妈才听得懂的含糊发音,现在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但所说的话还是以宝宝用语为主。
以前只会讲“妈妈”“爸爸”等两个字并列的单词,现在进步到会说文章式的双语了,如“去、那里”“妈妈、不在”。进展较快的宝宝甚至会组合“我也、想到、外面”等三个单元音的词。
这时宝宝的好奇心也很强,经常会问“这是什么?”大人所说的话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也会一个人在旁喃喃自语或不断地练习新学的字音。
2岁以后,问他名字他会清楚地说出名和姓,也会说出自己的小名。
这个时期字音虽然增加,但是还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说话时经常夹杂着“氨“这个”之类的间歇语。遇到这种情形,妈妈应巧妙地引导他,让他把要说的话说出来。
社交方面的本领
2岁的宝宝可以用简单的会话和同年纪的小朋友沟通,所以宝宝喜欢和他们玩在一起,也能说出小朋友的名字。
这段时期的宝宝占有欲很强,不但自己的东西不借人,看到别人的东西又硬要,当然会与小同伴时时争吵,没有办法好好玩在一起。
让他跟大一点的小孩玩,吵架现象会得到改善,同时也能渐渐了解游戏规则,培养社交性。
这段时期宝宝因为渐渐理解各种感情,所以也能敏感地发现大人们的表情。
这是一段麻烦期,不过不久他就有自制力了。大人用开朗、敦厚的心去培育宝宝,宝宝自然会养成正确的社交性。
家庭综合测查
宝宝满2周岁了。说、想、做等各方面都有了让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的进步。为了看看宝宝的进步是否符合一般正常儿童的成长水平,除了对照“发展水平”的项目外,细心的父母还可以做几个小小的测试。这当然不是要正儿八经地考宝宝,而是在与宝宝一起进行的平平常常、轻轻松松、高高兴兴的游戏中对宝宝的发育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工具
画有动物、人物、野外环境等的彩色图画二张;塑料娃娃一个;玩具椅、玩具车、火柴盒、钥匙等杂物若干;积木一盒、粉笔一支。
方法(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
指认画中之物。与宝宝一起依次看两幅画,依图中内容随便提问:“哪个是小白兔?”“哪个是女孩?”“哪个是大树?”等,逐个提出8个问题,宝宝能答出5个,就应该热情表扬。
称呼人(社会交往和语言能力)
带宝宝外出散步,碰到不同年纪的人,随便问宝宝应该怎样称呼,看“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这些常用称呼是否会用,会用几个。
说出物体名称(认知、语言理解、动作水平)
把玩具椅、玩具车、火柴盒等物品摆在宝宝面前。让宝宝完成指令:“把椅子给妈妈”“把车子给妈妈”等等。如果妈妈说出5项指令,宝宝能完成4项,就表明很不错了。
搭积木(精细动作能力)
将12块2~3厘米长的积木放在宝宝面前。妈妈在宝宝手够不到的地方用其中四块积木搭一座塔,让宝宝看着。然后让宝宝用余下积木搭一座同样的塔。如果宝宝搭起的塔能整齐竖立,且用了5块以上积木,就说明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模仿(大动作、认知能力)
妈妈两臂伸直上举、拍手数次、把手放在头上、用手画圆,做完一项就让宝宝模仿,能模仿3项就可以了。
走窄道(大动作)
用粉笔在地上划出间隔20厘米左右的通道,宝宝能在中间不踩线走两三米远,就说明他的行走能力发展不错。
当然,上面的测试不一定一次都做完,完全可以按自己和宝宝的兴趣分项选择来做。另外,即使宝宝在某项测查中比预想的水平要低,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宝宝的发展不好,可以把这项测试变为练习,让宝宝有多次重复的机会。过一段时间再测一次,就会发现宝宝进步了。
呵护宝宝
了解宝宝的能力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宝宝的能力都较以前有了许多提高,甚至某些方面具有质的转变,尤其是在心理上,宝宝的独立自我意识,自尊意识都已有很大发展。作为父母看到宝宝的成长是很欣慰的,但有时又会对宝宝表现出的哭闹、发脾气等显得莫名其妙,甚至很生气,从而对宝宝产生了失望。其实,这样的失望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应对自己宝宝的能力、特点等有清楚的了解。
一般说来,宝宝的哭闹要么是身体不适,要么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一般身体不适有较明显的表现,如病症或疲倦等,其中疲倦是经常性的原因之一,那么在宝宝疲倦时,大人就应安排他休息,休息好了,情绪自然也就好,一场哭闹也避免了。但宝宝的不顺心却不那么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了。比如当宝宝试着努力要做一件事或说出要说的话,但结果不能成功,面对这一挫折,宝宝的自信和自尊就可能受到打击,他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手脚乱动,当你去劝慰他时,他可能根本就不理你,相反还会哭得更厉害了,以此来表现出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发泄心中的不满,以达内心的平衡。若父母对自己的宝宝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清楚的了解,在适当的时候帮宝宝一下,使他渡过难关,他不但不会哭闹,相反还会很感激你,加深对你的信赖。比如这一时期宝宝言语上处于积极阶段,但他有时要表达心中的愿望却表达不出,一急便大哭大闹。若父母平日细心观察了解自己的宝宝,能猜测出他可能说什么,在他说不出时给予正确引导就避免哭闹了,宝宝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要对宝宝有较清楚地了解,平日就需要一些时间留意细节。
当然,对于这样一两岁的宝宝,即使我们对他的能力特点很了解了,有时他也还会发发脾气,哭闹一番,这时家长的劝慰、道理呀,他都不会听进去,家长也不应该吓唬宝宝,以强硬态度要宝宝别哭是不实际也是很有害的,最好的办法便是注意力转移法。用一个新奇好玩的玩具,或逗他、吸引他进行一场游戏,或带他到户外活动,总之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很快忘掉不愉快的经历。
注意宝宝的安全
随着宝宝的成长,事故发生几率也会增加,这点必须预料到。由于大门敞开着,宝宝跑上街,常常发生迷路的事,宝宝有时会被车撞上而受了重伤,或者掉到河里,这都是忘了锁好大门的后果。
宝宝会拿箱子、凳子之类的东西垫脚,往高处爬,就是有栏杆也不起作用了。经常有这样的事,妈妈一时大意,把装电冰箱的空箱子放在凉台上,宝宝踩着箱子跨过栏杆,从高楼凉台上摔下来了。
宝宝接近两岁,刚开始走路,像跑一样,速度快,跌倒碰了头,就会撞得不轻。在浴池里闹着玩,滑倒也会碰伤头。这同刚出生不久时相比,受伤程度是不相同的。宝宝碰头时,如果是后脑部,很容易造成脑部受伤,或是颅内血肿。宝宝碰得很厉害,家长必须了解宝宝的碰伤部位和肿包情况。
宝宝摔后马上哭出来就不要紧这个说法,不适用于1岁半多的宝宝后脑部受到强烈撞击。即使某个宝宝,碰了头不是马上就哭出来,或者呆会儿停止不哭,而且精神很好,一般情况下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受到强烈撞击,也要严密注视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如果出现呕吐或抽搐、手足麻痹,必须带去看脑外科。脸色异常苍白、左右眼瞳孔大小不一,应怀疑是颅内血肿。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到医院动手术,排除瘀血。宝宝从高处摔下或被车撞,因而昏迷不醒,应立刻用急救车送医院脑外科。
从高处摔下,但不知道碰到头的哪一部分时,如果宝宝哭一阵子就不哭了,尽管后来精神很好地玩耍,仍应注意。从两米以上高处摔下,最好去看医生。一两天内也不能给小孩洗澡,尽可能让他在家里安静休养。只要过一个星期,就不要紧了。
但是,像平常在家里那样,从1米左右高处摔下,可以说绝对不会造成颅内出血。宝宝模仿大人做事,也往往引起事故。吃了爸爸的安眠药;用刮脸刀割了自己的脸;还有用大剪刀把手指头剪了;把钉子含在嘴里而咽下去。不要让宝宝观看吞东西的戏法。有的宝宝把从医生那里拿来的药水,随意张口一下喝光的。不要在汽水、果汁的空瓶里盛汽油、石油之类的东西,以免宝宝误喝。
夏天外出时,不要忘记给宝宝戴帽子。
带宝宝外出,宝宝走路的机会就增多了,过马路时,妈妈要拉住宝宝的手,让他走在里面,妈妈应该走在靠车子通过的一侧。
厨房里的事故也是多的。把装着长橡皮管的小煤气炉放在灶台上是危险的。出过这样的事,灶台上放着小煤气炉,锅里煮着食物,宝宝过来一拉橡皮管,把锅拽翻了,造成从头到脸严重烫伤。所以,小煤气炉和大煤气炉的橡皮管应该做短些,必须装在宝宝手够不着的地方。
春夏秋冬注意事项
寒冷的季节里,宝宝多被关在家中,一到春天,就可以到外面去了,他们充满了解放感,强烈希望到室外去玩。宝宝会自由走动,什么地方都能去了,所以必须把门关严。
在寒冷的地方,冬天可让宝宝在结冰的池面上走动。开春后,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靠近那个水池。宝宝快到两岁,天气变暖,而要减少衣服时,先解开纽扣,然后让宝宝自己练习脱衣服。喜欢洗澡的宝宝,只要从洗澡前练习脱衣服做起,会进行得很顺利。反之,入冬,晚上在穿睡衣前让宝宝自己脱外衣,就很勉强。排便训练,在温暖的季节里,妈妈可以花点功夫;转入寒冷季节,排便训练就很难成功。
平常不怎么爱吃饭的宝宝,进入6月时,可以说都不怎么好好吃饭了。只要宝宝仍同从前一样玩得很欢,就不要着急。可让他喝些凉牛奶,补充营养。
过了1岁半的宝宝,夏天可让他洗海水裕进入海水前,应让宝宝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让海水逐渐浸泡身体。不能一下子浸到身体的一半以上。在海滨的沙滩上,如果曝晒太阳,容易引起皮炎而发烧。”
院子里使用塑料水池时,水深应在10厘米以下,如果超过20厘米,宝宝在里面跌倒,就危险了。
到了深秋,有的宝宝半夜里睁着眼睛哭。大概是因为小便频繁,想象力增强,被噩梦吓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最好让宝宝白天在室外充分活动。
鼓励宝宝模仿
好模仿是宝宝的天性,尤其是一两岁的宝宝,当你做一些家务时,他总喜欢跟着你,学着你的样子干这干那。这是教育宝宝发挥其模仿力的机会,通过模仿宝宝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家长要鼓励宝宝模仿。
宝宝这一时期的模仿,主要是在动作和语言方面。家长应多给宝宝一些机会,让宝宝在一旁看着然后也试试。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而关于语言的模仿更是无处不在,家长应不失时机地教宝宝说话,可结合具体事物、动作等,和宝宝谈话的语言要简洁明了。
宝宝有时的模仿是不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他看到或听到的一切都可能自发进行模仿,所以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尤其是有宝宝在场时,应想到自己一言一行都要起到模范作用,以免给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总之,对这样一个有积极模仿心理,但又不明是非的小家伙,家长应清楚什么样的事物可以让宝宝模仿,什么样的事物不可以让宝宝模仿,以促进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模仿中,当宝宝取得进步时要及时鼓励,遇到不顺时要耐心帮助、安慰,以免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于跟一个才近两岁的宝宝谈劳动,许多家长或许不以为然。当然这里的劳动并非什么真正的劳动。而是在宝宝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参与一些简单易行的事情,充当父母的小帮手,以发挥他的积极性。因为宝宝这一阶段是非常爱动的,对什么都好奇,喜欢模仿。基于这一心理特征,便可教会宝宝做一些事情,比如让他帮妈妈拿肥皂,把自己脏了的衣物拿来给妈妈清洗,在叠衣服时,让宝宝帮忙叠一叠小手帕、袜子等。给爸爸递张报纸,吃饭前让他给大家分发筷子等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起很大作用,认为这样会让宝宝越帮越忙,不如一边待着去的做法是很不正确的。当然宝宝毕竟还很小,对一些不适合宝宝做的事情应避免让他去做,宝宝坚持一定要做时,可用转移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既不会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宝宝安全。
抓住宝宝的语言契机
宝宝在1岁半以后,随着发音器官的日趋成熟,说话的积极性也日渐提高。他听懂的词也多了,一般在宝宝18~21个月时能掌握50多个词语,到2岁时掌握130个左右。有时在游戏、交流中,你还能听到宝宝说出一个你从未专门教过的词。这个词可能是他对你说话的模仿,也可能是广播、电视中学来的。
宝宝的语言能力在慢慢地发生着质的飞跃,从会说一个词,逐渐出现两个词的重叠,甚至三四个词的组合,如会说“妈妈抱”“宝宝要睡觉”等。宝宝开始逐步从成人的言语习惯中掌握语言的语法结构。逐步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句型。但宝宝这时说的词句仍主要是一些简短的“电报语”,大人需结合宝宝的手势、表情来判断具体的意思。不仅词汇量在增加,词汇的类别也在增加,如以前一般只会说常见的名词、动词,现在逐渐增加了形容词、副词,如“大的”“不”等。此外在发音上,宝宝也逐步准确,并且宝宝这时喜欢模仿大人发音,比如一首押韵的儿歌,如果你常给他唱几遍,他就会跟随你唱出最后押韵的字。
宝宝对说话的积极性是发展宝宝语言能力的契机,父母应抓住这一机会,将语言练习自然地穿插到日常生活中、游戏中。比如早上给宝宝穿衣时就可以教给他几个词或一两句话,边穿衣服边练习。或在和宝宝游戏活动中,比如逛动物园,可告诉他一些动物的名称,有什么样的特征,结合具体动物给宝宝留下较深的、具体的印象。还可以教宝宝唱儿歌。在和宝宝看图画书、讲故事中,一边大人讲,随机又可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让宝宝复述一段简短的故事。宝宝有时还会有一个人在玩玩具时自言自语,叽叽咕咕个不停,但你又听不清他具体说什么,这是一种非交流性质的语言,宝宝原本也没打算说给谁听。这时大人可以不打断宝宝,让他自得其乐,也可以加入和宝宝对话交流,但要注意要围绕宝宝本来的话题,一般是宝宝正在玩的游戏或玩具。
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处处也都存在发展语言的机会,但要注意教宝宝时,应结合宝宝的兴趣和情绪,让宝宝在学习语言中感到乐趣,自然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刻意地、枯燥地学习,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与热情,在你教他说话时不积极主动地与你配合。此外,大人在教宝宝说话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随便地批评宝宝,在宝宝遇到困难挫折时要耐心帮助。当宝宝取得进步时应及时鼓励,在愉快的情绪下,潜能才会得到很好的发挥。与宝宝的对话中,大人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不要重复宝宝的儿语,而应逐渐地予以纠正。对宝宝的错误发音更不要加以模仿、嘲笑,而应及时纠正。这样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宝宝逐渐也就养成了大胆说话的好习惯。
宝宝应有小伙伴
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没有了天然的玩伴——兄弟姐妹,而是生活在大人堆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伯姑姨等。他们几乎可以满足宝宝任何的物质愿望,想玩什么,想吃什么都没问题,宝宝是个“小太阳”。但他们对宝宝心理的发展和需要却不能清楚。在行为上,也往往习惯以大人的意志来规范宝宝,如这个不能做,那样做不好,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等,总之虽有很多玩具,但活动和思维却被束缚住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和发挥。
科学家通过对小猴子的隔离实验发现,在早期生活中没有同伴交往经验的小猴,其交往能力、智力发展都落后于正常小猴,更何况人是社会的人,宝宝的成长中更需要有小伙伴。如果宝宝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游戏活动,那么他的性格、情绪、智力,对集体生活甚至以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均会受到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宝宝尽管在家里,大人教会了他背儿歌、背唐诗宋词,可上了学后却仍离不开大人,寸步难行,甚至不会上厕所,这种表面聪明绝不等于实际的能力。
与小伙伴们友好交往,不仅会对宝宝的成长有必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宝宝成长中的自然需要。彼此年龄相仿的宝宝非常容易相互接近,所谓童心无邪,他们相见时可能会非常高兴地相互微笑,或拉拉手,摸摸对方。有时小伙伴们在一块虽是各玩各的,但有无小伙伴在场,情形是不同的。有研究表明,有伙伴在场时,宝宝玩同样一个玩具能玩出更多的玩法,玩得时间也更长。此外,一些大人不屑的事,小伙伴们在一块都会兴高采烈,乐趣无穷,比如看蚂蚁搬家,这就是童趣。
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有时免不了会发生矛盾,最常见的便是争抢玩具,对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其实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尚没有“你的”“我的”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小伙伴们每人都有玩具,并逐渐让他们懂得彼此交换玩具。若你的宝宝的行为太激烈,应制止他,并让他适当地与稍大一些的宝宝一起玩,让他知道收敛自己。这些都是宝宝学会成功交往的开端。
另外,随着宝宝逐步长大,在与小伙伴的游戏玩闹中,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长处和不足的地方也就逐渐的暴露出来,便于早期的引导和纠正。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是一种培养宝宝活动能力和丰富语言的无形财富,这种财富是大人的关心和爱护所无法替代的,丢掉了有时甚至无法补偿,成为终生的遗憾。
让宝宝心情舒畅
这个年龄的宝宝从早晨8点钟起床以后,妈妈带着他到外面玩,经过4个小时,就相当疲倦了。一般消除疲倦的最好办法是午睡。午睡在午饭后较适宜。
睡前最好让宝宝排便和换上睡衣。1岁半到2岁的宝宝,还不会脱穿衣服。凡是能够穿脱衣服的宝宝,应尽量鼓励他们自己穿脱衣服。
不能睡午觉的宝宝,多半是妈妈不守在身边就不睡。对这种宝宝,妈妈应在他旁边略呆片刻,宝宝一放心,也就睡着了。
尽管宝宝疲倦、情绪不好,但是,只要他的精力没有发散尽,往往好斗,同家里其他人发生冲突。所以,无论在房间里还是在室外,都应尽可能给宝宝以充分活动的空间。
如果像密室一样地将宝宝关在屋里,担心马路上车辆频繁,不安全,渐渐不采用室外养育,对宝宝成长是不利的。宝宝们总是想到室外去玩。为了保持他们情绪良好,必须合理安排到室外散步的内容,万万不可忘记,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
1岁半到2岁的宝宝还不能独立。没有大人跟在自己身边,心情总是不安。所以,妈妈应尽量满足宝宝的要求,经常在他们身边。
妈妈经常要收拾宝宝大小便、准备开饭、整理被散乱的玩具和书等等。对他们提出的什么要求,总是连连不断地说“等一下”“回头再说吧”,这样,易导致宝宝总是惶惶不安,不利于让他心情舒畅。
创造游戏场所
宝宝满1岁半,走路也快了,也勤于用手了。1岁半后,也决不是非买特殊玩具不可,而是更活泼地玩原来的玩具了。为了玩得更活泼,需要有个宽敞的空间。这时期重要的是扩大宝宝玩的地方。
宝宝在沙地玩的时间渐渐变长;让宝宝拿蜡笔在大纸上描画也耐心了;玩积木的时间也长了;就是说,能够专心致志地、持续地玩下去了。
爱好运动的宝宝,看到别的宝宝骑小三轮车,自己也想要。快到两岁时,就可给他买了。夏天,宝宝喜欢玩水,如果玩的时间长了,千万不要忘了给他戴帽子。
随着体力的增强,宝宝的破坏能力也增大了。应注意经常检查宝宝玩的玩具,坏的地方会不会割破手或扎伤眼睛。上发条的玩具,大都是铁皮做的,更要注意。
不要让宝宝染上撕破画本的坏习气。再旧的画册,如果看到宝宝开始要撕的时候,就应斥责,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宝宝不可能区别旧书可以撕,新书不可以撕。所以买书时最好选择纸质结实的。
这个年龄期的宝宝,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可以让他们做各种体操。然而,仅让妈妈和宝宝一起做操,是不可能的。强迫让宝宝做,他会不感兴趣而逃开。
家里可以办到的这一年龄宝宝的锻炼是:星期天爸爸带宝宝到宽敞的地方去玩;妈妈每天按规定时间带宝宝散步等等。散步对整天被憋在家里的宝宝来说,其乐趣同玩耍一样。
对宝宝进行能力培养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进餐:饭前半小时要让宝宝保持安静而愉快的情绪,不能过度兴奋或疲劳,不要责骂宝宝,以免影响食欲。如果宝宝正玩得高兴,不宜立刻打断他,而应提前几分钟告诉他:“快要吃饭了”。如果到时他仍然迷恋手中的玩具,可让宝宝协助大人摆放碗筷,这会转移他的注意力,增加对进食的兴趣,做到按时进餐。
吃饭时不说笑,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保持环境安静,培养宝宝专心进食的习惯。要根据宝宝一日营养的需要安排饮食量,使宝宝养成定量进食的习惯。如果宝宝偶尔进食量较少时不要强迫进食,以免造成宝宝厌食。进餐时不能催促宝宝,要让宝宝细嚼慢咽;应为宝宝准备一条干净的餐巾,让他随时擦嘴,保持进餐卫生;要让宝宝咽下最后一口才能离开饭桌;注意饭后擦嘴和保持桌面干净。
应按食谱安排每日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季节选用多种食物,培养宝宝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饭桌上特别可口的食物应根据进餐人数适当分配,培养宝宝关心他人,不独自享用的好习惯。要注意桌面清洁,餐具齐全、卫生,饭菜冷热适度。
耐心培养宝宝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吃饭的能力。父母可在碗中装小半碗饭菜,要求宝宝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吃饭。要教宝宝每次用勺装饭不宜太多,防止洒饭;当宝宝吃得差不多时,父母再给予帮助把饭喂完,保证宝宝吃饱。在宝宝进餐的技能尚未完全掌握时,要耐心指导,切忌粗暴处理或包办代替,养成他的依赖性。要鼓励宝宝自己吃完碗里的食物,对宝宝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以增强宝宝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1岁半左右可开始培养宝宝学习使用筷子,自己用餐巾擦嘴、擦手。
在照顾宝宝饮食时,要细心讲解或提问各种食物的名称、颜色、烹调方法,使宝宝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看图书讲故事
找一本适合宝宝看的图书或画报,和他一起看,给他讲故事。宝宝对故事百听不厌,当宝宝对故事熟悉后,可以就书中的情节,提出问题让宝宝回答。
长期这样做能训练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
问答
平时应多和宝宝进行语言交谈。1岁半以后,宝宝逐渐由说单一词句过渡到学说短句,这时应多问宝宝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宝宝用短句回答,如“妈妈叫什么名字?”“爸爸上哪儿去了?”等,如果宝宝答不出,或回答的不完整时,要用完整的句子再说一遍,让宝宝重复。一问一答,既能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又能训练宝宝的记忆力。
学数数
在日常生活中,教宝宝进行数数练习,理解简单的数的含义。如给宝宝吃水果时,先让宝宝一一数几个苹果,有几口人,一人吃一个够不够分。吃饭时让宝宝数数碗、筷子、椅子、人数,看看够不够。类似练习很多,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对这类问题给予注意。
复述句子
可选内容简单、但富有情节的小故事或儿歌等,作为复述内容。先给宝宝讲几遍故事或儿歌内容,然后再教宝宝复述句子。复述时,你说出一句(3~5个字),让宝宝模仿一句。渐渐地让宝宝自己能把句子复述出来。
目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
看图教育宝宝改掉坏习惯
找一些宝宝画报,给宝宝讲故事用,并把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让宝宝回答,以便宝宝改掉自己的一些坏毛玻
目的:训练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做尿宝宝
宝宝又尿床了,这多难为情呀!咦?小猫、小狗、小兔,还有小鸡,它们在干什么呢?原来,它们也尿尿了,正在晒屁股。于是,宝宝自己去晒枕头,自己去晒被子。后来,尿宝宝不再尿床了。
要让宝宝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让宝宝学会自理
妈妈必须十分了解自己的宝宝,否则,无法发挥宝宝的创造性。必须鼓励宝宝自己排便、吃饭、穿脱衣服。鼓励宝宝,常采取当众表扬的办法,但也不要流于形式。妈妈和宝宝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妈妈须以自己内心里喜欢宝宝成长的情感来感动宝宝。宝宝的自理能力虽然因季节和个人的灵敏程度不同而多少有些差异,但是,到2岁时,他们都想自己能用勺子、筷子吃饭,独自用杯子喝水了。
只要宝宝满1岁半,尽可能把副食放在副食餐具里。总吃杂烩面条和什锦饭并不好。
对于不能自己吃饭的宝宝,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否则,忙不过来时,宝宝会用手抓着吃,但一定要让宝宝饭前洗手。
在5~10月期间,满2岁的宝宝,应尽量培养排便习惯。开始让他小便和便完时,都要说:“唏,要尿吗?”“唏,尿完了吗?”,以加深宝宝把撒尿说成“唏”的印象。如果在小便过程中宝宝也开始会说“唏”(开始撒尿会说唏就不用说了,这里主要指便完后也会说唏)时,就要给予鼓励。只要宝宝在大、小便前后确实会告诉“唏”,就可以不再用尿布。估计要到大、小便时间,让他自己坐便盆。便盆不能是宝宝一坐就掉进去的,最合适的尺寸是宝宝的屁股既掉不进去,自己又站不起来的壶型便盆,尿完后把他抱起来。
发挥宝宝的创造性
1岁半到2岁的宝宝还不能自己组织起来玩。独自玩的过程,也是考验自己创造能力的过程。这时,让宝宝以自由游戏为主,尽可能给他们各种玩具,以使他们体会到玩的快乐。
1岁半后,并不是就自然而然地意识到玩土、玩沙子、玩石头和水了,而是要给他们创造条件。给宝宝以挖沙子和土的小铁铲、小铁桶和筛子等,就会开始玩起来。如果再有装载挖出土的玩具翻斗车,就会不断地挖土玩。只要有塑料小水槽、喷壶、小水桶和水枪之类的东西,他们就想玩水了。
为增强宝宝的创造性,必须给他们便于发挥创造性的玩具,像软材料制成的动物,狗、猫、马之类,娃娃、木制卡车、电车和小轿车等,这些都是需要的。紧接着不久,宝宝为了要玩过家家,就需要给他成套的玩具式的小家具、小餐具。通过玩,使宝宝学会使用的方法。还需要准备一些积木和组装木块,这有利于发挥宝宝建筑方面的天资。也要给他一些蜡笔和纸,以培养画画的兴趣。
宝宝到了这个年龄,也要组织些愉快的创造性运动。带宝宝上公园荡秋千、玩拱桥小积木之类的游戏器械。像在土堆上架上20厘米宽的板子,让宝宝感到有过桥玩的意思。而投球和滚球是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玩的游戏。
这时,宝宝们对音乐的接受能力也不断增长。可以在宝宝玩时用木琴和响板增加游玩的节奏,或是一边弹风琴让小孩听,一边教他唱能理解歌词意思的歌曲,以培养他对音乐的爱好。
画册也是培养创造性不可缺少的玩具。宝宝在画册上学到熊、狗、老爷爷、老奶奶、花等,就能较好地理解不久前看的动画片的剧情内容。玩这类玩具时,应当把宝宝引入有趣的对话中。宝宝的创造性应该作为人与人的联系加以培养,仅看电视是不行的。必须把看电视当作加强宝宝间、宝宝和大人间的联系的一种手段。例如,大家都在看电视剧“布娃娃”,如果布娃娃正在“阿啊地打哈欠”,大人就可以问:“布娃娃现在在干什么?”宝宝大概也会模仿“阿氨地打哈欠。这样,通过看电视,就逐渐形成宝宝和大人的感情关系。
培养人与人的关系
让宝宝学说话学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宝宝具有什么程度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人是通过语言来相互了解的,通过语言人与人建立起了相互间的紧密联系。
总是开着收音机,宝宝学不会说话。应该说,在学说话以前,就应当具有人与人的相互联系。绝不是说,宝宝快长到2岁,就自然而然地会叫出小朋友和大人的名字。大人必须先给宝宝创造好人与人联系所需要的语言,再让他们说。
为了学说话,宝宝们十分专心观看对方的口形(多数妈妈之所以不能发现2岁宝宝的耳聋,就是因为宝宝只根据妈妈嘴唇动作来完成她们的命令的)。宝宝为了学说话,必须保持能看清对方嘴动的距离。教宝宝说话,应当组织需要说话的共同游戏的小组。
教宝宝说话,重要的不是让宝宝记住某些名词,而是让他把自己想的事情清楚地表达出来。在家里抚养的宝宝对妈妈毫不拘束,自己的什么想法都能表达出来。因为对待妈妈,什么都是可以信赖的。
宝宝只要信任大人,就会提出种种要求。为了让宝宝能把自己的要求通过语言说出来,大人必须随时能回答宝宝的这种要求。宝宝不管提什么要求,如果大人总是常说“等等呀”“待会儿再说”,宝宝便认为通过言语提出要求对这样的大人是没有用的,就不再喜欢说话了。
教这个年龄宝宝说话,有一种游戏方法,就是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宝宝说出它的名称。但是,即使知道很多名词,也不能表达自己要求的宝宝,不能算是会说话。因为,人的创造和联系的行动,没有语言是不行的。
大人和宝宝,宝宝和宝宝,他们之间的生活,如果能用语言联系在一起,才算发挥了语言的作用。
不需要设专门课程来教说话。宝宝也好表现自己的兴奋感情。大人必需给宝宝创造表现这种兴奋感情的场面,找话同宝宝说,让他们很好地接受。宝宝说出同自己的感情相适应的新鲜词语,也是一种模仿性的创造。
所谓观察大自然,不能把大自然当作毫无感受的复制画给宝宝们讲解。宝宝第一次面对大自然时,妈妈必须留意经常可以使之激励的地方。人生不是对大自然的临摹,而是改造大自然。
适合宝宝的能力锻炼
锻炼
尽可能让1岁半至2岁的宝宝到室外进行空气裕如每天在室外待上5小时左右,除在室外游戏外,还需要散步100~200米,并在户外午睡。
步行运动
让小孩在长2米、宽25厘米、高15厘米的平衡木上,两手平举走过;
地板上放上12~18厘米的绳子或木棒,从上面跳过来、跳过去;
把6块木质的砖块,放在地板上摆成每块间隔8~10厘米的距离,依次从上面踩过;
让宝宝在深15厘米、抽屉般的箱子里钻进钻出;
把长1.5米、宽20~25厘米的厚板子上放成一头高20~25厘米斜坡,让宝宝从上面走过;
爬行运动
在平衡木上,让宝宝从一端爬到另一端。
投掷运动
让宝宝排成一横排,各自向前方投球,再跑去拾起球并返回到起跑线;
推动排球,在中间略微下凹的厚板子上滚过去;
往距离50~70厘米的筐里投四个球。
全身运动
做大人做的徒手操。例如:
把绳子拉到齐宝宝腰部的高度,在绳子前面摆上玩具,让宝宝哈腰过绳,用双手拿起玩具,再高举过头。然后再把玩具放回原处(锻炼背、腹肌);
把椅子摆成半圆形,让宝宝坐在上面,两手拿着旗子,妈妈喊:“举举旗子看”“藏在椅子下面”“再把旗子举起来,在头上面摇动”(锻炼背腹肌和屈伸臀部);
把椅子排成一排,让宝宝坐在上面,以一端传球到另一端;
两个宝宝拿着圆环,面对面站立,做“下蹲”和“起立”的屈伸运动;用拳头晃打吊在网中的球。
上述体操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
体育游戏
一起来玩球
会碰碰跳、轱辘滚来滚去的球,是宝宝最喜欢的玩具。球的种类很多,又可以促使全身各部位及运动神经的发达。
1~2岁的宝宝或许还不太会玩弹性很好的皮球,妈妈可以用碎布做球让他玩。
活动全身的游戏
跑、跳是基本的运动能力。宝宝的智能发育与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宝宝的各种能力能顺利发展,1~2岁开始就应该让他尽情地跑、跳。
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像公园、运动场等,让他随心所欲地跑。只要不太危险,尽量别限制他和大家一起玩。
利用亲子间的肌肤接触,帮助宝宝扩大运动能力。宝宝在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鼓励下会尽情地活动身体。
加些变化,让全身活动,不要始终做同样的动作。以前流行的一些游戏,像骑马等,不但可以训练宝宝全身的平衡感,大人也能借此弥补不足的运动量。
剪、撕、折
宝宝在2岁左右,脑海中会开始浮现影像,对创造东西的游戏也渐感兴趣。但是这段时期的宝宝,手指还不够灵活,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往往跟脑海中想的不符合。
不妨先让他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像撕纸或把纸揉成一团等,培养手指的灵活度。
玩沙子
沙跟土是一种可以做出各种形状的自然玩具。现在,愈来愈不容易看到沙和土了,大人只能利用公园等设施让宝宝尽情跟沙和土为伴。
除了玩干的沙和土外,在上面加些水也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形状。有时候不妨准备一件可以弄脏的衣服,让宝宝尽情地玩。
球出山洞
让宝宝双脚跨开,身躯向前弯曲,让球从双脚中间向妈妈滚去,然后,要求宝宝马上站直,转身,向妈妈走去,取回球来。
开始妈妈可以站在宝宝的正后方,渐渐地可以向左右移位,站在宝宝的斜后方,看宝宝是否能将球滚到妈妈跟前。
这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大肌肉运动和对空间方向的控制力。
手指拔河
妈妈用拇指(或其他手指),宝宝用任何两个手指,相互进行拔河,谁把对方拉过来即为胜。这个游戏是项锻炼宝宝手指肌肉的活动性游戏。宝宝即使用两个手指,可能在力量的对比上仍然是弱的,可根据宝宝手指和臂力的发育情况,改用一只手,甚至双手与妈妈的一指对拉。如果宝宝仍然达不到妈妈的力量,那么,妈妈应该故意输给宝宝,并且说:“啊,宝宝的劲儿真大,妈妈输了!”
抓积木
准备大小不同的积木,让宝宝只用两个小指头把一块积木抓起来。先用拇指和食指拿,再分别用拇指和中指,拇指和无名指,拇指和小指拿着同样的积木。用以上的办法逐渐拿大的、重的积木。右手学会后,再学用左手拿。
用手指抓稍微重一点的东西,可增强手指的运动能力,妈妈还要注意观察一下,宝宝哪些手指用的时间最长、最短。对于持续时间短的手指要多训练。
搭积木
在妈妈的帮助下,让宝宝学会用四块积木竖着搭成一个“高塔”,然后横着并排搭一列“火车”。
从1周岁以后,宝宝可以开始玩积木了。但有意识、有目的地搭成一样什么东西,还需要加以细致的训练。通过这样搭积木,发展宝宝的注意力、模仿力和手指的灵巧性。
语言游戏
学单词句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讲“是”“不”“吃”“拿”“要”等单词句。
如宝宝想要妈妈帮助他拿一样什么东西,往往习惯借助手来“嗯”“氨地叫,这时妈妈就乘势要他讲话,“是这样吗?是的话,就讲‘是’,点点头。”“不是这样吗?不是的话,就讲‘不是’,摇摇头。”又如宝宝急切想吃某样东西时,妈妈就顺势要他讲“宝宝,吃”“宝宝,拿”“宝宝,要”等。
猜猜它们的名字
语言的发展因人而异,同样是1岁的宝宝,刚满1岁跟快2岁的宝宝看起来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身为父母者不要焦急,也不要拿自己的宝宝跟别人比,耐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
可以跟宝宝玩游戏,同时问他:“这个是什么?”接着又问他:“镜子在哪里?”并要他用手指出来。
说出脸和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1岁半至2岁左右的宝宝已经知道脸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但要到3岁以后才知道各部位的机能。除了要宝宝说出各部位的名称外,最好将各个部分剪下来,让宝宝重新组合,这样可以帮助他了解脸、身体的结构。
叫家庭成员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二代同堂,不可能天天见到爷爷、奶奶,加上目前独生子女较多,没有兄弟姐妹。但是,可以利用相册或他认识的家庭来教导他家族的组成分子及人类的成长、衰老过程,也可以一一为他介绍家族或成员的称呼,让他学叫其他长辈。
怎样打招呼
日常生活的一些招呼语、寒暄语,往往是习惯成自然。与其教他,不如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运用出来,让宝宝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学会。
学动物叫
学各种动物的叫声尽量逼真点,再加一些手势、动作,在屋里爬来爬去,宝宝也会很高兴地跟着学。
如果是学狗叫,不一定只能发出“汪汪”声,也可以学成“喔、喔”或“喵、喵”。
“语言作业”
妈妈除了经常让宝宝模仿自己讲一些简短的句子,应该有意识地给宝宝布置一些“语言作业”(较长句子)。
“宝宝,跟奶奶说‘奶奶慢走’。”
“爸爸回来了,快去和爸爸说,‘爸爸,我的帽子买来了’。”
“我们要回家了,快去跟外婆说,‘外婆,请把我的帽子给我’。”
在具体的交际条件下使用正确的语言,不仅能帮助,用词造句,还能培养礼貌习惯。
智力游戏
拉杯子
在一个大口的塑料杯子里放一个玩具小鸟或一个小木娃娃玩(玩具事先要在宝宝面前展示一下),拿一根带子穿过杯把手,带头放在宝宝面前的桌子上。妈妈问宝宝:“宝宝,怎样才能拿到杯子里的玩具啊?”让宝宝自己经过试验,明白要想拿到杯子和里面的玩具,就得同时抓住带子的两头。
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思维能力。如果宝宝一时有困难,妈妈可以示范一下。
让宝宝自己玩“拼图”或者和父母一起玩,对宝宝的手、眼、脑、情感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父母应该多让宝宝玩各种各样的拼图,让宝宝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从中获益。分果果
妈妈把一堆苹果和一堆梨混合放在一起,教宝宝把苹果和梨分开来:苹果放在篮子里,梨放在盘子里。进而找几张猫的画片和几张兔子的画片,讲清二者的区别以后,让宝宝依照上法把它们区分开来。
把外界事物加以分类,可使宝宝进一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互相之间的关系。如果宝宝一时难以分清苹果和梨,可改用苹果和橘子。一步步过渡到区分猫和兔子的头这类非常相近的物体。
数积木
将三个形状、颜色都不同的积木,在宝宝面前摆成排,宝宝从左往右用手一个一个地指着大声数一、二、三。然后当宝宝数“一”时拿起一块积木,数“二”时拿起两块积木,数“三”时一起拿起三块积木,这样使他认识数是表示物品的多少。最后数“总共有几块积木”,使宝宝理解全部积木加起来是“三”。
多多少
取4个红色玻璃球和3个黄色玻璃球混在一起,分别把这两种颜色的玻璃球挑出来分成两堆。然后提出两个问题:
①哪种颜色的玻璃球多?
②红玻璃球比黄玻璃球多多少个?
另外,可用同样的方法,把5个红色、3个黄色玻璃球相混,让宝宝数“2”;把6个红色、3个黄色玻璃球相混,指导宝宝数“3”。
做过这项游戏使宝宝理解1~3的数,并发展他的数数能力,当宝宝比较两种玻璃球多少时,妈妈不用急于教他方法,先教他用什么方法,如果不会再教他。宝宝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一定要非常清楚、肯定,特别最后一个问题,“多1个”的“个”字不能少的。
感官游戏
自然地接触乐器
1~2岁开始,就要让宝宝随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使其体会各种节奏。
尽可能让宝宝听各种类型的音乐,慢慢地他就会喜欢某些音乐或讨厌某些音乐,这时候大人可以随他的意愿,尽量播放他喜欢的音乐。
美术游戏
玩色彩游戏
玩五颜六色的色彩游戏能增加宝宝的创造性。色彩混合在一起的变化,能带给宝宝新鲜与惊奇。
如果担心宝宝弄脏衣服,可借着风车或陀螺的特性让他体会色彩变化的乐趣。用火柴棒、牙签跟厚纸做出简单的陀螺,旋转时就能了解色彩的变化。
娱乐游戏
扮鬼脸
以前就有的游戏,不管任何时候都很受欢迎。玩这种游戏除了手、脚、身体一起活动外,也要加上丰富的表情。
动作太快,1~2岁的宝宝还跟不上,所以一开始要慢慢地唱,像瞪瞪眼睛、吊眼睛、垂眼睛等,小一点的宝宝才做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