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做人的哲学
24893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生,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名词,每个人终其一生,尽量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完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究竟怎样才算完满不得而知,这就需要前人的指点与教化。自古至今,先人圣贤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做人的经典著作,无论是儒家的《论语》、道家的《老子》,还是佛学典籍、国学藏品,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当代人需要对传统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重新梳理和建构,既要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进步,当人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阅读大部头的经史子集之时,一本能够指导人生、讲述做人哲学的书籍便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这并非千篇一律的特定法则,但是能够吸取前人成功之经验,减少自己人生的坎坷弯路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在这方面,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所践行的做人哲学更是能够让我们从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

季老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的学术成就举世认可,然而他低调谦虚的处世态度更为世人所景仰。季老赞同儒家的道德伦理,欣赏道家的顺其自然,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他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的心境,追求佛家精炼而神秘的随性随缘之人生。

如陶渊明的诗所写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季老看来,对于人生,最合理的态度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

我们常常慨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时光常常在这种慨叹之中不经意地溜走,当一点一滴地走过人生之路,回过头来回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人生很短,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以供我们感慨和叹息。季老以其一生的智慧来告诉后人,需要把握的永远是今天,因为人生不可复制,更不会重来,与其事事感慨,不如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对每个人来说,未来都是难以决定和把握的,人的一生看似漫长,实则只有区区几十年,谁也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却能够掌握自己生命的宽度。季老历尽世间铅华,对人生有诸多的感慨。他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人生起落,在风雨无常、命途多舛的生活里,他锤炼出了豁达坦然的性格,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处世经验,让后人得以从智者的生命中聆听到智慧的声音。季老的文字正如季老其人,平易浅近,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透出一种宝贵的生命真谛。

季老认为,人活于世,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应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人应该具备谦虚、仁爱、礼貌、善良等多种品格,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季老为后人所敬仰,不仅是因为他的博学多才,更因为他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和真实自然的人生境界,这一切让这位学界泰斗拥有着平凡却光辉的人格魅力。

我们无法详尽而彻底地参悟季老的全部思想,但是却可以透过他作品中的点点滴滴品悟先生对世间万物及为人处世的哲学的独到见解,体会先生洞察世事的睿智和博大深沉的情怀。在治学方面,季老一生勤奋、踏实,勇于思考和创新,他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即便取得了令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也依然谦虚谨慎;在做人方面,他崇尚“真”和“忍”,主张真诚地对待世人,真实地认识自我,用宽容和理解去面对别人;在处世方面,他要求自己“洞明世事,宠辱不惊”,认为一个充实的人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人生财富。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有其独特的光芒,生活中的每个人、每件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体悟,迷茫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季老的人生哲学中捕捉智慧之光;痛苦的时候,可以从先生的生活经历中寻找解脱之道。让我们跟季老一起,去感受这个人生百态、生活万象的大千世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