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24892800000034

第34章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6)

以和为贵

“长城和少林寺都是人工修建的东西,不会说话,不会出声,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人们可以体会出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东西是‘和为贵’的精神。在少林寺中,我相信,无论是建筑与壁画,塔林与碑刻,体现的都是这一种精神。”——季羡林《中国少林寺·序》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哲学中最精华的部分,其思想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直至今日虽经岁月的风霜雪雨,却仍历久弥新。从《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横空出世,再到如今的和谐社会,关于以和为贵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其相关论述也可说是汗牛充栋。无论是流传民间的俗语还是历史故事,和为贵都是一个不衰的话题。“将相和”的故事早已被中国百姓们传为美谈,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之类的话更是老百姓们常挂在嘴边的宽人宽己之语。邻里间的家长里短,离不开它;职场上的人情世故,离不开它;就连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也少不了它。人是很奇怪的一种动物,如果谈论起大道理来,大家都是明白人,一旦转回到自己家这一亩三分地上,很多事情又很难理智地解决。尤其是邻里之间,最容易因一点小事较真,而伤了和气。清朝康熙年间,在安徽桐城就有两户比邻而居的人家因为一块空地起了争执。这两户家里都有人在朝为官,是当地很有声望的名门望族。其中一户姓吴,另一户姓张。吴家打算重新修缮改造老宅,要占用两家之间的一块空地。而张家则不同意吴家占用这块地,于是双方起了冲突,甚至还闹上了县衙。经过县官的一番调解,双方都是剑拔弩张,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县官左看右看,两家都有自己惹不起的背景,于是很为难,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与此同时,张家人还给在京城做大官的老爷写了一封书信,想要通过张家老爷解决这件事情。不久之后,张老爷给家人寄来了一封信,张家众人打开信,里面仅有一首诗: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看了这首诗后,张家人个个面色赧然,彼此间什么也没有说,随即主动让出了三尺空地。看见张家主动让地,吴家人也觉得自己此前的行为颇多无礼之处,紧随其后也让出了三尺地。如此一来,张、吴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窄巷。这两个大户人家的举动也感动了当地的普通百姓,大家皆奔走相告,一时间“六尺巷”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一段佳话。这个张家就是清朝权倾一时的汉臣,张英、张廷玉父子的家。这个张老爷就是时任文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张英,后来他的儿子张廷玉还当上了清朝的宰相,且是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氏父子在朝为官,清正廉明,不以金银宝玉传家,而是以礼仪品质传世,后来张廷玉的4个儿子在政治上也都颇有建树,这一切与强调“以和为贵”的精神素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说张英父子的“和为贵”是处理邻里关系方面的楷模,那么狄仁杰与娄师德的故事则是职场上人们相互包容、信任,以和为贵的典范。狄仁杰入朝为相后不久,谏官娄师德就去世了。娄师德在世时,狄仁杰很瞧不起他,甚至还经常排斥他。有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你觉得娄师德这个人怎么样?”狄仁杰听后,回答说:“我们常在一起工作,没觉得他有什么特别好的地方。”武则天听后又问:“很长一段时间,我并不了解你的才能,你知道我为什么会重用你吗?”“因为我文章写得好,为人又正直吧。”狄仁杰回道。这时武则天却摇了摇头,说:“我能发现你这样善书文,精推理,又品德端正的人才,全赖娄师德举荐了你,是他一直向我推荐说你是一个适合做宰相的人,我才开始重用你。”狄仁杰听后有些不敢置信,平日里娄师德在他面前丝毫没有表现出这些,也从没有在他面前提起过。武则天看他还有些不信,就叫人拿来了一个装奏折的箱子,并从里面掏出十多封奏折交给了狄仁杰。狄仁杰看了之后很受感动,还连忙向武则天承认自己的错误。从宫里回家的路上,狄仁杰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地说:“我从来没有想到竟然是娄公举荐了我,并且还一直容忍着我。”此后,狄仁杰为人变得更谦逊有礼,并继承了娄师德的遗志,为朝廷举荐了大量能人贤才,还博得了一个桃李满天下的美名。娄师德为人以和为贵,处事公私分明。他举贤不问亲疏远近,对于看不起自己的狄仁杰也照样举荐,与同僚共事也深知以和为贵的道理,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其宽厚仁慈的德行实为后人赞叹。在解决国家大事上,和为贵的观念更是重中之重。和为贵的观念不仅是古代人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也符合当代社会讲求双赢的要求。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有不少唐朝将领趁乱纠集部队,勾结外族反叛朝廷。老将郭子仪被重新起用,还被册封为汾阳王,任朔方、河中、北庭等多个州县的节度使。然而虽被起用但他却依旧饱受来自宦官的谗言诬陷之苦,一直没能掌握军政实权。代宗元年,梁崇义、仆固恩怀叛逃,并引来吐蕃入侵,吐蕃军队一路向内陆挺进,一时间长安告急,代宗慌了手脚,突然想起这位平定安史之乱的老臣,随即派郭子仪镇守咸阳,阻截吐蕃军队。然而郭子仪久废在家,身边竟然只有二十人马可供调遣,但他还是遵从皇命,领着自己这二十人马直奔咸阳。一路之上,不少以前四散在各地的唐朝将士听说了郭子仪出山一事,纷纷前来投军。郭子仪带领这些残兵与逃到陕州避难的代宗会合,然后通过与长安百姓里应外合重新夺回了长安。然而仅一年后,仆固恩怀又与吐蕃、回纥,党项等族勾结,重新杀回了长安,刚刚夺回的京师竟然又开始人心惶惶。郭子仪只好再次临危受命,出兵泾阳。此时叛军已有30万之众,而郭子仪手下只有各地残兵旧部一万余人。叛军将郭子仪部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及。郭子仪临危不乱,调兵遣将,并亲自带领精锐部队冲在最前面。回纥的领军大将叫阵,问主帅是谁。唐军回答说是郭子仪,郭令公。回纥兵士们都十分震惊。原来回纥一部向来与唐朝交好,这次是以为唐代宗和郭子仪都已经死了,大唐无主才跟随仆固恩怀叛乱的。郭子仪见有机可乘,便派使节到回纥大军中交涉,望回纥以和为贵,及早撤兵。但回纥还是对郭子仪未死之事将信将疑,于是郭子仪脱去铠甲,不顾众将反对,亲自站到了阵前,对着回纥军队首领说:“以前我们曾经同生共死过,如今难道我们真的要兵戎相见吗?”回纥的将士们看到郭子仪本人,纷纷放下武器,与唐军把酒言欢,在联欢会上,郭子仪还不断说服回纥首领说,吐蕃国忘恩负义,攻打大唐,希望回纥不要学吐蕃,还应该和大唐重修旧好,这样对两国臣民都是一件幸事。此时,仆固恩怀已经因暴病而死,各族正值群龙无首之时。于是,回纥顺势临阵倒戈,脱离了叛军,重新与唐朝交好。而吐蕃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恐防有诈,只好连夜撤退。而郭子仪则早已派唐军与部分回纥部队去阻截吐蕃叛军了,最后在唐军与回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平定了这场叛乱。郭子仪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运用以和为贵的道理取得了回纥的信任,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回纥,这不仅为郭子仪平定叛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一件对百姓甚为有利的事情。以和为贵常在政治上发挥奇效,它既能减少无谓的损失,也可使人博得仁爱的美名。对双方来说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以和为贵不等于是委曲求全、虚与委蛇,历史上也有许多人曾丧权辱国,与暴行和罪恶苟合,同流合污。这并非季老所说的那种和为贵的美德,不足为据。和为贵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上的和为贵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而广义上的和为贵则讲求一种天下为公、大爱无言、浑然忘我的自然境界。正如自然那样,以无限的胸怀,包容着天地万物。这是一种超越时空、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非一般世俗之心可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