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24892800000019

第19章 人生造化的大小取决于自己(4)

人生低谷,不愤世嫉俗

与风头正劲,不免骄傲的人相对,也有一些人处在人生低谷中,就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这也是被季老所摒弃的,他曾说过:“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季老的这番话不算是什么重大发现或醒世名言,自古已有不少名人智者表达过相同的意思,北宋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句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真理往往是不言自明的,但很少有人的行为能够真正接近真理,所以真理总是被愚人狂妄者所遗忘却被仁人智者们所遵从而履行。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对于季老所言的“走运与倒霉”,常人所说的顺境、逆境有过一句经典的评论:“幸运的好处令人向往,厄运的好处叫人惊奇。”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培根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幸运产生的美德是节制,厄运造就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上讲,后者更富有英雄气概。”战国时期,被后人誉为七雄之一的燕国曾一度落魄不堪。如果没有燕昭王身处逆境,不悲不惧,力挽狂澜,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史书中风光一时的燕国。燕昭王即位以前,一直被韩国作为人质扣押,后来燕王哙去世,燕昭王才得以从韩国返回燕国。然而燕王哙留给儿子的大燕,只不过是一个饱受齐国侵略和内乱之苦,满是断壁残垣的凋敝国家。甚至连燕国的皇宫和寺庙也被损毁殆尽,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眼见自己的国家竟然如此破败,燕昭王却一反常人,他没有被落魄的现实所吓倒,悲观失望,而是努力振兴燕国。他穿着和百姓一样的手编草鞋、粗布衣裳,走到朝野之外,抚慰孤苦百姓,祭奠战死将士们的亡灵。同一时期,他还广招天下贤良之人,与他一起治理国家,后来他任用一个名叫郭隗的人,在郭隗的帮助之下,燕昭王招揽了大批人才,这其中就有名将乐毅、剧辛,学者邹衍,外交能人苏秦等人。后来,燕昭王招贤的故事被众多史学家记录在史书之上。燕昭王依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这些能人的帮助,最终将燕国从一个地位卑微的破败小国发展成了强盛一时的国家。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无疑,古今中外众多的贤人智者,对于那些身处低谷却依然有所作为的人给出了超高的评价。然而要想在逆境中有所作为,首要的一点就是像燕昭王那样戒除愤世嫉俗之心。“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一生坎坷,他幼年一直由兄嫂照顾,然而在他10岁那年,在朝中做官的哥哥却被贬广东韶关,从京城长安到广东韶关,路途遥远,哥哥就借机教育韩愈,给他讲了很多古代名人不畏艰难辛苦,努力学习,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故事。年幼的韩愈似懂非懂,但他却努力将哥哥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经过数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达了韶关,不想这时厄运再一次降临在幼小的韩愈身上,如同父亲般慈爱的哥哥在舟车劳顿之下竟然不幸逝世。这时的韩愈也许并不懂什么是愤世嫉俗。可此后韩愈和寡嫂的生活更加艰难却是他已经可以明白的事实,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哥哥临死前对他的希望,他开始了辛苦的自学之路。每日三更天,小韩愈就起床读书,吃饭睡觉也手不释卷,不久后他就已经通晓诸子百家之作了。此时的韩愈是一个少年,正是懂得愁滋味的年纪,但他完全没有愤世嫉俗的意思,而是不断地发奋读书。后来,他又在嫂子的鼓励之下到外地求学。在外生活韩愈的处境更为艰辛,但他却丝毫不以为意,即使在寒冬之中没有薪火取暖,即使只能够吃些青菜稀汤,他依旧不改其志,努力学习。后来他到长安参加了科举考试,却不幸落榜。这时的韩愈已是24岁的青年,科举不第本是古代人最痛心疾首的一件事情,纵观历史,翻查史书,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开始玩物丧志、悲观厌世,可是韩愈依旧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愤世嫉俗好像从来都不是他所拥有的情绪。第二年,他又一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一次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进士,此后他和哥哥一样开始入朝为官。然而命运总是用令人惊奇的相似捉弄着众人,韩愈为官廉明敢言,却始终不被重用,可谓坐尽了冷板凳,好不容易做了一个芝麻绿豆官,却因其明言直谏而被贬。十年寒暑却换来两次被贬,已近不惑之年的韩愈难免也要愤世嫉俗一番,尤其是第二次被贬,韩愈甚至被发配到了在当时人们眼中看来荒蛮而未开化的岭南潮州。这时的韩愈已是心灰意冷,然而当他到了潮州后却发现,潮州百姓其实与中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这里民风也还算朴实,于是韩愈那刚刚萌生的愤世嫉俗之感被轻易浇熄了。韩愈在潮州做官时期,不仅没有愤世嫉俗,还交到不少知心朋友,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有一次,韩愈外出巡查,正巧在街上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的和尚,这个和尚还长着一对向外翻出的长牙,看起来凶恶极了。韩愈心想这个和尚一定不是好人,韩愈之所以被贬就是因为反对皇上过分参禅礼佛耗费民力,看见和尚就又想起此事,于是韩愈就想一定要找个机会把他的牙齿敲下来。等韩愈回到衙门时,有一个看门人递给了他一个小红包,说是一个和尚指名要送给韩愈的。韩愈随即打开小红包,里面正是刚才在街中看见的和尚那两颗大长牙。韩愈惊诧不已,于是就派人四处寻找这个和尚,后来通过交谈,韩愈知道了此人正是当地久负盛名的灵山寺大颠和尚,是一个很有学问的贤人,韩愈连忙向和尚道歉,对自己以貌取人惭愧不已。后来韩愈还和他成了至交好友。在潮州有很多关于韩愈的传说,其中就有一个广为流传的“韩文公祭鳄鱼”的故事。话说,潮州有一条江,以前这里有很多鳄鱼出没,还吃了不少从此处路过的人,百姓们都害怕不已。韩愈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很担心,就想为百姓们铲除此害。他派人准备好各种祭品,在江边摆好祭坛。然后他还为此写了一篇《祭鳄鱼文》,对着滔滔江水大声喊道:“鳄鱼啊鳄鱼,我韩愈到此地为官,是为了保一方平安,如今你们在我管辖范围内危害百姓,我念在你们此前不知,先不怪罪你们,如今希望你们在7天之内离开此地,否则我将对你们严惩不贷。”说也奇怪,自此以后再也没有鳄鱼在这里出现了。后来人们将这条江命名为“韩江”,韩愈祭鳄鱼的地方被称为“韩埔”,这条江的渡口叫做“韩渡”,大江对面的高山则为“韩山”。韩愈一生坎坷,几起几落,即使做了官也依旧是宦海浮沉,极少称意。然而他并没有自陷于命途多舛的愤世嫉俗之中,而是始终顺应时事,以不变应万变,从心态上藐视各种困难。虽然人生中多不顺意,但也能处变不惊,安然度日。正是因为豁达不已,韩愈才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和潮州百姓眼中成为一个不朽的存在。“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人生的低谷正如培根所言,只留给那些懂得生活而身怀美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