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看丈夫不肯饶恕自己,感到绝望。这时闵损开口说:“请父亲原谅母亲这一回吧,一个家里如果没有母亲便不像一个家。如果父亲不答应孩儿绝不起来!”说罢与弟弟一起跪在父亲身边,这时闵公被儿子合乎情理的话打动了,他看了看妻子,心肠软了下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算了,你们都下去吧。”
两个儿子赶紧扶起母亲,母亲激动地抱着两个儿子失声痛哭,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关键时刻,自己曾经虐待的孩子竟然会救自己。从此,被感化的母亲对闵损又敬又爱,甚至超过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闵公的家成了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后来,闵损成为孔子的得意门徒之一。
人有选择生活的方式,也有选择追求幸福的方式。不管救赎的是自己还是别人,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得到幸福,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做物欲的俘虏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有的人往往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给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而忽略了自己可以承受的能力,然后竭力拼搏却终无所获。他并不知道,他选择的本来就是无法企及的痴心妄想,最后会成为物欲的俘虏。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就是说人生应该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不把期望架得太高,不让自己难熬。要泰然处之地去面对生活,有自己的立场,不被眼前的名利扰乱视听。这样的人生才是充满幸福的人生。
小和尚和老和尚下山化缘回来,先趟过一条河,然后又攀上一座大山,小和尚感觉有些累了,于是就要求坐下来歇歇。老和尚看见小和尚累得实在走不动也就依了他,二人坐在山巅的一块岩石上休息。
小和尚说:“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我们僧人皈依佛门,本应该是四大皆空,讲究一种虚静。那么我们来这个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世间有什么东西是属于我们的吗?”
老和尚开导小和尚说:“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佛,为了自己的心啊。其实世间属于我们的事物太多太多了,自由的身心和超脱的意念,以及蓝天、白云和大山、河流,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的。”老和尚看小和尚一脸困惑的样子,接着补充说:“当一个人达到了四大皆空的境界时,这世间的一切便都是他的了。这样的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可以云游四海,可以思度五岳,我们拥有了这些还希望有什么呢?”
小和尚更加困惑地说:“您所说的这些尘世间的人们不是也拥有吗?”
老和尚解释说:“不,尘世间有钱的人心中想的只有钱;有宅第的人心中惦记的只有宅第;有权势的人,心中关心的只有权势……他们攫取、拥有某项事物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这项事物之外的其他事物。他们往往会因为想要拥有什么而忽略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往往被世俗的物欲所累。”
小和尚听后舒心地笑了。
世人逃不出一个欲字,不管这个欲望是大还是小,但总会成为世人寻找幸福的累赘。人生的幸福很简单,就是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不跟别人攀比生活,宁静而淡泊。幸福就是忘掉野心,追逐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清以自守,不为名利所累
有人认为,拥有了金钱与名誉就意味着收获了幸福,并且把功名利禄作为评判幸福的标准。然而不论是功成名就的人,还是穷困潦倒的人,他们都无法用名利来定义自己的幸福。拥有得多的人害怕失去,一无所有的人又急于求成。这些都是他们不懂得清以自守的结果,所以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也不知道自己存活于世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有一天,一位新来的僧人问惟宽禅师:“请问禅师,我想知道狗是否具有佛性。”
惟宽禅师轻轻地答道:“狗是有佛性的。”
僧人又问道:“那么马有佛性吗?”
禅师回答道:“马也是有佛性的。”
僧人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您说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
惟宽禅师笑了笑说:“因为它们都是众生,因为众生平等,所以众生均有佛性。”
僧人更加疑惑地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请问,您身为人有佛性吗?”
惟宽禅师看了看僧人说:“我没有佛性。”
“您不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而且也都具有佛性吗,为什么您没有呢?”僧人吃惊地问禅师。
惟宽禅师淡淡地说:“我没有佛性是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僧人更加迷惑不解了,他说:“您不是众生,难道您是佛吗?”
“我不是佛。”惟宽禅师响亮的声音响起。
“那您究竟是什么?”僧人问道。
惟宽禅师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不是一个‘什么’!”
惟宽禅师的话让新来的僧人感到更加迷惑不解,他说:“您能告诉我佛性到底是什么?是人们经常能看到的或是能想到的什么,又或是能感觉到的什么吗?”
惟宽禅师说:“你说的什么也不能,佛性只能是悟到。”
惟宽禅师看了看新来僧人,然后反过来问道:“你认为荒天没有水、瘠田没有肥能耕种吗?”
学僧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能。”
惟宽禅师接着问:“那么你觉得在荒田里注水,在瘠田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
新来的学僧怀疑地说:“恐怕不能吧!”
禅师继续问道:“那么你觉得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呢?”
学僧坚决地回答:“没有。”
“那么你认为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
“当然不能!我想请求您告诉我佛到底是什么?”学僧再次问禅师。
惟宽禅师最后淡淡地说:“真正的佛其实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也是一种明亮的作为,佛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人生过得没有争执,没有欲望,深谙处世之道,这就是真佛!”
清以自守就是佛性。人生难得的就是安贫乐道。人要学会淡泊名利,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重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人生一世,只要坚守自己的本分和原则就可以了,能够安贫乐道地享受现在的生活,而不是去追求与自己的生活不协调的物质,这就是幸福。
洞山禅师是有名的禅师,他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弟子们。很快,这个消息便传了出去,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不想禅师这么快就离开人间,人们怀念有禅师的日子。
洞山禅师看到黑压压的人群,然后向他们走了过去,他的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所以深受你们的喜欢。如今我的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了。但是我不知道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满院的众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不知道禅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忽然,一个刚上山不久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行过礼后,便高声对禅师说:“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
小和尚的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向他投来了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沙弥目无尊长,对禅师不尊敬,有的人埋怨小沙弥无知,有人责怪他太鲁莽,顿时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并没有感觉到吃惊,而是大声笑着说:“好啊!现在我的闲名除去了,小和尚你真的很聪明!”禅师说完就坐下来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看着圆寂的禅师眼中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痛苦不已,但是他还是感觉到很高兴。因为他很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能替师父除去闲名,他感觉禅师这样离去会没有任何的遗憾。
过了一会儿,周围人围上小和尚,他们责问道:“你简直太不可理喻了,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真是让我们感觉蒙羞。”
小和尚看着周围黑压压的人,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是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我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法号呢?”
有个和尚很生气地问道:“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委屈地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啊!”
世间的很多人都为了名利而终其一生地劳累,使自己终日沉浸在名利的深渊中。而聪明的人懂得不为世俗的虚名所连累,他们在生活中安分守己,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祸莫大于不知足
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体系中,欲望早已成为人性的一种弱点,甚至被许多官方看做是邪恶的源泉。《周易》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欲望已经成了让人恐惧的老虎。孟子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但有时,欲望并不是一种坏东西,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欲望,而那种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摆脱的。而欲望也有好坏之分,那就要看欲望的内容了,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欲望,到了一种万念俱灰的地步,那么生活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总是会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审视。每当梳理自己生活道路的时候,就会逐步发现欲望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而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在行驶的过程中也许自己很难左右,如常常会感觉自己在大千世界里是那么弱小和无能,就算有天大的理想抱负,也只能在一方小小的甲板上活动而已。所以常常把目光投向甲板之外的地方,也就很难禁得住外面美好事物的诱惑。因此,甲板内的欲望是憧憬,但是甲板之外的欲望就是魔鬼了。
几年前,曾热播一时的电视剧《第八号当铺》讲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故事的两个主角被赋予了某种神力,他们可以回望人的前世和预知人的未来,他们所经营的当铺可以典当所有的东西,包括器官、生命和情感,所有你能够想到的都可以作为交易的典当物,但是欠下的终得偿还。就像剧中开头的那句独白:当欲望满足的时候,即是要偿还的时候。
这故事的开头是流传于千百年的一个传说,相传只要可以找到第8号当铺,不管有什么样的需求,都可以如愿以偿,但是必须付出等值的代价。
第8号当铺实际上是黑暗世界的主宰——一个黑影的阴谋。他利用人类永无止境的贪婪和欲望,以此引诱人们到第8号当铺来交易,最终他会收取人类的灵魂,达成控制世界的目的。而当铺老板是由黑影亲自来挑选的,一旦成了当铺的老板,便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和长生不死的特权,更有着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