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24891300000023

第23章 细心——由小到大的转折点(3)

一个小细节的发现和研究,成就了一个人美好的一生,可见细微之处的魅力有多大。从细小之处着手,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就一定会取得令人艳羡的成就。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位善良而又乐观的信差,他的人生信条就是随时为周围的人带去快乐。他总是贴心地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装满各种各样的写满鼓励的小纸条。每次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上时,都会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人们“今天是快乐美好的一天”“失望的拐角就是希望”“别再烦恼,闻一闻那迷人的花香”。

二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法参军,但他依然自告奋勇要去野战医院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志愿者。

伤病员每天都在不断地增加,死亡的人数也在随着上升,善良的多克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每日活在痛苦之中,不禁在医院的墙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

他的这种行为很快就被医院所有的人知道了,大家都说他疯了,也有一些人认为,仅仅是一句话而已,不值得在意。

没有人擦掉那句话,它就一直静静地留在了医院白色的墙壁上。可是,让多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句话竟然慢慢地被所有人熟记在心,不光是伤病员,就连医生和护士也记住了这句话。

就是因为这样简单的一句话,伤病员顽强地活着,他们不希望让这句话落空。医生和护士也为了这句话,尽力给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

“没有人会死在这里”成了这家医院所有人的座右铭,他们用自己的坚强和自信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的表情都是久违的盼望和坚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滴温情,可以暖心。一颗小小的种子,经过细心的呵护,也能结出诱人的果实,为他人解渴挡饿。做一个细心留意的人,并不吝啬于给他人关怀,那么一句简单的话也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沃尔玛帝国

1962年世界零售业的“精神大师”山姆·沃尔顿在罗杰斯城创办了第一家沃尔玛折扣百货店,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70万美元,并最终于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强大的沃尔玛帝国成功的经验被山姆·沃尔顿归结为3个字:守、跑、稳。

最初,沃尔顿在拥有一定资金后,没有听从朋友的提议去外边赚钱,而是选择在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当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为生意四处奔波,而且本地是人口密集区,很适合做小生意,于是沃尔顿守了下来,他开始在自己的居住区做起了零售小生意。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他的生意很赚钱,之后,他进一步扩充了商品和扩大了店面,很快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这时,沃尔顿决定“跑起来”,他不断地鼓励自己的员工和主管积极行动起来,去往世界各地开拓市场。他常对别人说,要想做大生意,就必须动起来,静静地坐在那里,固守一方,永远成就不了大的事业。

几年后,沃尔玛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连锁品牌,沃尔顿也拥有了令别人艳羡的财富和成就。当他的超市在世界各地扎下根时,沃尔顿告诫他的下属,这时一定要稳稳地在当地发展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生存下来。

一天,曾经和沃尔顿一同出来创业,此时仍在世界各地奔跑寻找商机的朋友来到沃尔顿的办公室想找他筹借周转资金,却发现贵为沃尔玛帝国最高负责人的沃尔顿,正在超市里满头大汗地忙着,还替一位顾客修理坏了的汽车。

朋友十分纳闷地问他:“你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怎么还干这样的活?”

沃尔顿笑笑说:“这没什么,做生意的不但要‘守’、要‘跑’,还要‘稳’,也就是把顾客稳住,让他们愿意再次来到你这里消费。只要你按照这3个字来做,就一定可以成功。”朋友了解地点点头,接着问道:“伙计,我们两个一同出来创业,我像你一样勤奋,而且不断地在世界各地跑,寻找成功的商机,可为什么现在我一无所有,而你却拥有超过百亿美元的财富?”

沃尔顿想了想,说:“当年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我听到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保险推销员费利的事情。费利不像其他同行那样,把目标定得又远又大,而是选择在20公里内的范围开始做业务。他每天只是专心致志地在自己划定的范围内工作,很快他的业绩就在其他人之上,相比那些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的做法,费利的方法显然是聪明的。不久他就成了销售经理。其实,真正的财富就在自己的身边,这也是我不盲目乱跑的原因。我想到的是,从一个小的地方开始,然后一心一意地做好这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以一点为中心,以行动为助力,专心致志地努力,成功的圆圈,会随着你前进的半径,越往前走范围就越大。

怀表在哪里

一天,一个刚打扫完马厩的农夫发现,老婆送给他的珍爱的怀表不见了。他心想一定是刚才不小心掉在了马厩里,于是急忙到马厩里四处翻找,几乎把所有的地方都翻查了一遍,就是找不到,他沮丧极了,一脸烦闷地走出了马厩。

这时,他突然看到外边有一群正在玩耍的孩子,他想了想,对那群孩子们说:“你们谁能在马厩里找到我刚刚丢失的怀表,我就给他5角钱。”孩子们一听说找到怀表就可以获得5角钱,全都一窝蜂地涌进了马厩。很长时间过去了,孩子们在马厩里搜寻了半天,还是一无所获,只好走了出来,此时的农夫感到更加失望和气馁。

“请问,我可以进去再找一次吗?”其中一个孩子对极度懊丧的农夫说。农夫看了看这个孩子,想着马厩都已经被大家翻遍了还是找不到,怎么可能凭一个孩子就找到呢?虽然明知没有希望,农夫还是答应让这个孩子再试一试。不一会儿,再次进去的孩子,手里拿着农夫的怀表从马厩里开心地走了出来。

农夫惊讶地看着此时找回遗失怀表的孩子问:“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小孩回答说:“我进去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渐渐地我就听到了怀表指针滴答滴答的声音,然后我就循着声音很快找到它了。”

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既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又不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来做,结果必定以失败而告终。一旦抓住事情最关键的一小点,那么原本看起来复杂的事情很快就可以轻易解决了。

一次失败的化学实验

1803年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的尤斯图斯·冯·李比希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被世人尊称为“化学之父”和“肥料工业之父”,他不但创立了有机化学,还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但就是这样一个向来以严谨认真出名的化学界的名人,也会偶尔忽略一些东西,遗憾地与成功擦肩而过。

一天,一位德国商人找到李比希,把手中一瓶棕红色的液体交给他,希望能够依靠这位科学巨人的手化验出液体的成分。商人告诉李比希,这瓶液体是海藻灰的滤液。以李比希当时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他完全有可能从这瓶滤液中发现一种新元素溴,但是他错过了。他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下实验,然后漫不经心地做了一个结论,判定瓶中的东西只不过是氯化碘,然后就把这瓶液体放进了自己的柜子里。

4年后,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宣布,他发现了一种介于氯和碘之间的新元素溴,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整个化学界。

此时,李比希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才突然想起被自己搁置很久的那瓶棕色液体。于是,他匆忙赶到实验室,对那瓶液体重新进行仔细的化验分析,得出的结果令他痛惜万分。原来,这瓶被他宣判为氯化碘的液体,其实真正的元素就是法国化学家波拉德发现的新元素溴。

李比希后悔莫及,如果4年前自己严格仔细地对商人给他的那瓶液体做实验分析,那么发现新元素溴的就不是别人而是他了!

成功的错失,很多时候源于我们对细小事件的忽视,所以我们要以严谨认真的精细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见微知著

从前,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带着一群骆驼从荒漠中穿行,走到半路的时候,其中一只骆驼不小心走丢了。这时,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找了很久的商人开始担心起来,如果天黑之前他走不出荒漠,很可能会在这里遇到更大的麻烦,这里到处危机重重,昼夜温差很大,不被饿死也可能会被冻死。

没办法,商人只好决定一边往前走,一边寻找自己走丢的骆驼。幸好,荒漠很快就到了尽头,而且附近还有一个小镇,可以补给一些食物和水,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

走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商人突然看到一个路人悠闲地坐在沙丘边,就走上前去问:“你看到我走丢的骆驼了吗?”

那人看看他,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的骆驼是不是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背上还驮着沉沉的谷子?”

商人一听吃惊地说:“你怎么知道它的样子?你一定知道它在哪里,快告诉我!”

只见那人摇摇头说:“我根本没有见过你的骆驼,也不知道它在哪里,上面我说的那些特征不过是我的猜测罢了!”

商人根本不相信那人的话,怎么可能没见过那只走丢的骆驼,还能说得那么准。一定是眼前的这人在撒谎,说不定自己的骆驼就是他偷走的。于是商人怀疑地说:“你不用瞒我了,既然你知道得这么清楚,那你一定见过它,请你赶快告诉我那只骆驼在哪里?”

那人还是坚决表示自己没见过,不过,他说:“我虽然没见过你的骆驼,也不知道它现在在什么具体的地方,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它往哪个方向走了。如果你按照我的推测走,或许可以找到它。”

听完他的话,商人更不相信他了,反而坚信一定是这个路人偷了自己的骆驼,于是拉着那人就来到镇上,找到了一名法官,要告这个偷他骆驼的人。

法官听完商人的诉述,也认为是那个路人有罪,法官认为如果不是这名路人偷了骆驼,他就不可能知道骆驼的体征这么详细。听完法官的判决,路人大声说:“你们冤枉我了,我根本没有偷骆驼,我刚才说的可以证明给你们看。”

于是,那个路人就带着商人和法官来到了刚开始他经过的地方,指着路上的一些印迹说:“你们仔细看一下,路两边都有青草,但是只有一边有被啃咬的痕迹,说明它只有一只眼睛看得见。你们再看那头骆驼脚印三只一样深,而只有一只明显较浅,说明它一只腿有毛病。至于我说的它驮着谷子,看一看路上撒下来的谷穗就知道了。”

商人和法官听完路人的讲解,觉得真的是冤枉了他,都对路人表示了歉意。

这时,路人对商人说:“现在,你可以按照骆驼的脚印和路上被啃咬的青草痕迹找到你的骆驼了。我猜想它应该是往西边走了。”

商人按照路人的指示去找,果然找到了自己走丢的骆驼。

一叶而障目,很多时候失败是因为对细节缺乏敏锐的观察力,缺乏从细小事物中掌控大局的能力,所以千万不可忽略那些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一家大公司因为工作需要,急需招聘一名新人。前来参加应聘的面试者非常多,前面参加面试的好几批人都被淘汰了,这让整个面试的气氛很紧张。

这时,轮到一个年轻人要走进面试办公室了。他突然在办公室门口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看到门口有一张小纸片,他什么也没想,很自然地弯下腰,捡起了纸片,并顺手把它扔在了垃圾桶里,然后才进去面试。

面试很快就结束了,正当这名年轻人准备离开的时候,负责面试的公司总裁叫住了他,微笑着说:“恭喜你,年轻人!你明天就可以来公司参加培训了,培训结束之后,就可以正常上班了。”

年轻人一时愣在那里,怎么这么快就定下是他了呢?根据他的观察,面试者中有很多人在学历和经验上都远远超过于他,而且个个都是精英。他不解地询问了总裁原因。

总裁笑着回答说:“我留下你谈话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这个,或许你的能力不是面试者中最好的,但是你通过了门口那张小纸条的考验,那是我让人故意放在那里的。”

这个年轻人就是亨利·福特,在日后的时间里,他不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那位总裁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成为美国汽车工业之父,创建了自己的汽车王国。

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一个又一个细节累积起来的必然。细节就是助你通往成功之门的钥匙,掌握住它,也许不经意的某一天,成功的大门就向你敞开了。

一颗纽扣酿成的恶果

20世纪中期的某一天,一个国家决定在这一天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军事演习,该国向来在世界上以科技发达而著称,所以此次演习将由陆、海、空三军联合举行,以向世人彰显该国的强大军事力量。

该国总统为了这次演习几乎邀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前来观赏,只见看台上坐满了世界各国的观赏团,人们看到场下英姿飒爽地走过一排排整齐的队列,还有令大家大开眼界的先进军事武器,人群中不断爆发出一阵阵的赞赏声和欢呼声。

随着仪仗队的退场,人们看到一架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被运到了演习现场,过了一会儿,经过该国精心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驾驶员走进了机舱。在这之前,相关的主管部门已经对这架首次飞行的战斗机进行了严格的、全方位的检查,而且地勤人员也对飞机进行了全面检测。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台战斗机上,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飞行员启动了飞机。原本期望的一场精彩的空中表演,突然被冲天的爆炸火光代替了,人们看到的只是不断抖动的机体和爆炸后滚滚的浓烟,还有数不清的焦黑的飞机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