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24891300000021

第21章 细心——由小到大的转折点(1)

生活是一本厚厚的复杂多样的书,粗略地翻过也许没有什么惊喜的发现,但假如你细心地观察,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大自然还有那么多你不曾了解的神奇角落。

谨慎细心是成事的关键,只有不遗漏每一个小细节,才能拓宽更广的人生之路。狮子和田鼠

一天,威风凛凛的狮子大摇大摆地从森林里穿过,它用王者的气度审视着遇到的每一个森林中的动物。

狮子一开始看到了正在磨牙的老虎,不过,它对于旗鼓相当的对手并没有什么担心的,即使双方争斗起来,它也不会吃一点亏。

接着,狮子又遇到了不断向它献媚的狐狸,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不禁在心里嘲笑起狐狸做作的笑容。

走到半路的时候,狮子又遇到了对自己充满警惕的野牛和惊慌失措的麋鹿,不过,它还不饿,所以并不急着捕猎。

快要走出森林的时候,狮子觉得应该吃点东西了,可是转头一看,所有的动物都跑没影了,唯一能充饥的就剩下几只田鼠。

没办法,狮子只好去抓那些小巧机敏的田鼠,但是田鼠太狡猾,费了半天的时间,它才抓到一只刚从洞里出来的小田鼠。

吃完小田鼠的狮子并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两双仇视它的眼睛,而且这两双眼睛还一直跟随着它。

到了晚上,狮子躺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半夜的时候,它感觉喉咙有些痒痒的,又有些疼,但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早晨,森林里的动物发现这只狮子被咬断喉咙,死在了大树下,而杀死它的竟是昨天被它吃掉的小田鼠的父母。

很多自以为是的强者,心里总是认为自己如何了得,根本不把一些细小的事情或者弱小的对手放在心上,结果自己往往会在小事上跌倒或者被弱小的对手打败。

最佳记者

一天下午,他机械地拿起响声大作的讣闻专线电话:“您好,讣闻专线!”

“你好,我——我要发一个讣告。”电话那头传来对方口齿不清的话语。

“逝者姓名?”做了两个月的讣闻专线,对这种事情他已经驾轻就熟。

“乔·布莱斯。”

对方说话的声音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位发讣告人的态度既感觉不到悲伤,也感觉不出冷漠,而是一种深深的迷茫和绝望。他决定继续往下问:

“死因?”

“煤气中毒。”

“死亡时间?”

对方沉默良久,然后闪烁其词地回答:“对不起,我还不知道,也许就快了。”

一刹那间,他突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仍假装镇定地问:“您的姓名?”

“乔——乔·布莱斯。”

此时,对方的声音显得疲惫不堪,他知道煤气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他有些颤抖,怎么办呢?一边接听着电话,一边开始冲自己的同事示意,并在纸上写着:“不要说话,那人要自杀!”

同事马上用口型告诉他:“我去报警。”

“我还需要其他一些信息,请您帮助我好吗?”他开始用最温和、最甜美的声音对对方说,为的是乔·布莱斯能够多保持一会儿清醒。

但是对方几乎不再有任何反应,接着电话那头死一般的沉寂,他听到乔·布莱斯昏倒的声音。

“乔,快醒醒!我在听你说话!”他开始着急地对着电话大喊起来,同事们也都紧张地注视着他。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警车和救护车的声音,接着是玻璃被撞碎的声音,救援人员已经赶到了。

“您好,我是警察,感谢您的及时报警,病人没有生命危险!”

电话那头的一句话让他原本悬着的心落下了,乔·布莱斯得救了!

整个房间欢呼起来,同事们都和他紧紧拥抱在一起,欣喜和感动的泪光闪耀在彼此的眼睛里。

月末总结的时候,他被评为当月的“最佳记者”。一个资深记者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当之无愧的最佳记者,如果那天是我接的电话,我一定不会注意到他要自杀。”

拯救一条生命,可能不需要你赴汤蹈火,也不必让你大费周章,也许只是你注意到的一个小细节,一句轻微的话,或者一个小举动,都能把别人从地狱的门口拉回来。

“聋子”卡洛琳

卡洛琳是一家心理网站聊天室非常受网民喜爱的主持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那些心理比较脆弱的人群,替他们排解心中的郁闷,其中大多数倾诉者都是青少年和家庭主妇。

一天,一家报社的记者尼克尔决定采访她。当他走进卡洛琳办公的房间时,卡洛琳正在网络上和一位叫丽莎的女士聊天。

“您不知道,我最近真是烦透了!”丽莎向卡洛琳抱怨道。

“都是些什么事情呢?”卡洛琳语气温柔地问。

“我的丈夫每天都会邀请朋友到家里喝酒,而我的儿子最近迷上了摇滚乐,家里到处都是嘈杂的声音,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我左边的邻居家养了很多鸟,每天天还没亮就唧唧喳喳地叫起来,到了晚上,我右边邻居那台噪音很大的除草机就会准时响起来。我觉得再过两天,我就会被他们逼疯的。”丽莎苦恼地说。

卡洛琳微微一笑,说:“丽莎太太,您之所以每天被噪音包围,完全是因为您有一双听力非常好的耳朵,我真羡慕您!假如我也能听到丈夫和朋友们开怀畅饮的声音,听到儿子房间里嘶吼的音乐声,或者邻居鸟儿清脆的叫声和除草机刺入耳膜的声音,我该是多么幸福啊!我会把这一切噪音当成上帝对我的恩赐!”

“为什么您会这样说呢?”丽莎不解地问。

“3年前我得了一场病,损伤了我的听觉。”

“您真是太不幸了,和您比起来,我真是幸福多了。”丽莎沉默一会儿说。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尼克尔不解地问:“您的耳朵不是好好的吗?”

卡洛琳笑笑说:“如果这样一个小小的误会能让那位女士开心起来,我做一回‘聋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尼克尔终于明白,为什么卡洛琳这么受大家的欢迎了,因为她是一个又细心又贴心的主持人。

想要获得别人的好感,就要从小事开始,处处为他人着想。这种细心的好习惯,不但会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并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今晚,你有地方睡吗

一天深夜,她正躺在床上休息,一阵响亮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她。

“老同学,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了。我没地方睡了,你能帮帮我吗?”电话那头是同在异国留学的姐妹。

“让我想想看!也许有一个人能够帮助你,他是一位非常善良的老人。”她突然想起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

“有谁愿意把房子租给一个身无分文的留学生?”朋友灰心地说。

她对着电话笑笑,开始讲起她和那位书店老板乔治的相识过程。

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她和朋友走进了莎士比亚书店,老板是一位80多岁的白发老人,一见到她就热情地打起招呼。

互相介绍之后,老乔治知道她是中国人,就笑着用中文说:“你好,姑娘!我很喜欢中国!”原来老乔治是一个中国迷,而且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

闲谈间,老乔治突然对她说:“今晚,你有地方睡吗?”

这一问让她起了一丝戒备,然后有些反感地说:“当然有!”

老人哈哈一笑,说:“那可真是太好了!”

从书店出来之后,朋友有些不悦地对她说:“你刚才真不应该那样对乔治说话,他可是非常善良和细心的一位老人,知道他刚才为什么那样问你吗?”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说没有地方睡,他会告诉你莎士比亚书店准备了免费睡觉的地方。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受到过他的细心照顾。”朋友说。

“幸好,我刚才没有真的发怒,还以为他企图不轨,差点伤害了一个老人最贴心的问候。”她拍着胸口说。

朋友哈哈一笑说:“我也在他那里住过,老乔治书店的二楼和三楼都摆放了床位,是专门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准备的。他可是非常高兴别人去‘打扰’他。”

一句“今晚,你有地方睡吗?”就可以为他人带来温暖和感动。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正是那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或话语,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和生活。

两住宾馆

一次,管理学院著名的教授被邀请到一所城市讲学,主办方安排他入住在一家星级宾馆。

讲学结束之后,教授到宾馆总台退房。

“你好,小姐,我要退房!”教授说。

“对不起,先生,请您稍等一下。我通知楼层服务人员检查一下房间,如果确保房间里没有任何损坏和缺少的东西之后,我马上就给您办理退房。”服务小姐客气地说。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认为我会偷走你们的东西吗?”教授气愤地说。

“这是我们宾馆的制度,如果坏了什么东西或者丢了什么,总台和楼层服务员要担负所有的责任。”总台小姐也有些不悦地说。

教授虽然不快,但还是等检查完确定一切完好之后,才气恼地退房离开。

不久之后,教授又被邀请到这所城市讲学,主办方依然把他安排在这家宾馆入住。

这次,讲学结束之后,教授又来到总台,说:“小姐,我要退房!”然后站在一旁等待。

总台小姐马上笑盈盈地对他说:“先生,请等一下!我马上给你办理退房。”说完,又拨通了楼层服务员的电话。

教授又开始烦躁起来,不被尊重的感觉让他决定以后再也不住这家宾馆。

“你好,208房间的客人要退房,请马上清理一下房间,看看客人有没有遗失或者忘带走的物品。”总台小姐对楼层服务员打电话说。

总台小姐的声音让教授感到了如沐春风般的舒服,于是问她:“小姐,你们这里退房的管理制度改了吗?”

总台小姐笑着说:“没有啊,先生!这制度一直都有!”

教授了解地点点头,退完房之后,踩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只有细微的差别,但是一个让别人厌烦,而另一个让别人舒服,最后产生的效果就大不相同。

萨米的收获

一天,漂亮贪玩的萨米去池塘钓鱼,在路上,好奇的他将一根腐朽的老树桩掀翻后,看到地上满是蠕动的虫子。他兴奋地把这些虫子装进随身携带的鱼饵桶里,心想:“今天真是太走运了,有了这些虫子,我就可以钓上来很多鱼了!”

不一会儿,他就来到了池塘边,把手伸进鱼饵桶,掏出一条大虫子钩在渔钩上,然后甩进水里。他觉得自己的手好像被什么叮了一下,有些刺痛。兴奋中的萨米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此时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渔竿上。

突然,细细的渔竿被某种力量往下拽,萨米知道这是鱼上钩了,立即使出力气收紧渔线,一条大鲶鱼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激动的萨米赶紧去拿第二条鱼饵,这次他又被叮了一下,来不及多想的他便把渔钩甩了出去,半分钟后,又一条大鱼上钩了!

当萨米第三次把手伸进鱼饵桶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手臂变得有些麻木和僵硬,但此时的成功让他顾不了那么多,他决定再接再厉继续钓鱼。

一个小时过去了,萨米钓上了8条大鱼,这真是丰收的一天,他已经等不及要向其他人炫耀自己的成果了。于是,收拾好一切,他扛着自己钓来的鱼朝家的方向走去。

这时,一位巡逻的警察碰巧开车经过,向萨米表示了祝贺。得意的萨米不禁举起自己手中的鱼向他展示。突然,这位警察的脸色一变,看着萨米肿胀的手臂问:“萨米,你刚才去哪里了?你用什么钓了这么多鱼?”

萨米自豪地说:“我在一个老树桩下找了一种特别的鱼饵,那些虫子晃得可起劲了。”

警察一看萨米鱼饵桶里的虫子,马上把萨米抱上车飞速往医院赶去,可还是晚了,萨米没等到医院就死了。原来萨米挖到的那些虫子是响尾蛇的幼虫,如果萨米在第一次被叮咬后就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还能够活命,但是萨米不愿费事去了解手上微小的疼痛,结果丢了性命。

征服过无数高山的旅行者,很多时候被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绊住了脚,不是他们能力不够,而是根本不在意那些在他们眼中不值得一提的小石头,所以最后他们栽了跟头,为此付出了头破血流的代价。

不一样的理解

一次,相交多年的好朋友杰克和约翰同去曼哈顿出差,在旅馆吃早餐的时候,约翰对杰克说:“你先吃吧,我去门外买份报纸,马上就回来。”

几分钟后,空着手的约翰满脸不愉快地回来了。

“怎么啦?”杰克问。

“我本来走到马路对面的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美元的钞票,让他找我钱。谁知他不但不找我钱,还把我手中的报纸抽走了,而且恶狠狠地说我只是为了获得零钱才去买报纸的,简直不可理喻。这里的小贩都是一些傲慢无礼、不近人情的家伙。”

“真是像你说的那样吗?我去试一试!”杰克笑着说。

很快,杰克就来到了报亭,面带微笑的对报亭老板说:“对不起,先生!能不能请你帮我一个忙?我是从外地来的,很想买一份《纽约时报》看看,但是我手头没有零钱,只好用这张10美元的票子。实在很抱歉,在你这么忙的时候麻烦你。”

报亭老板一边忙着一边毫不犹豫地递给杰克一份报纸:“嗨,朋友,拿去看吧,方便的时候再把零钱给我。”

当杰克拿着报纸胜利归来时,约翰惊讶地问:“杰克,你说你没有零钱给那个家伙,他怎么还把报纸给你了?”

杰克真诚地说:“其实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先理解了他,这样他就容易理解我了。”

从来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细心着想的人,一定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被别人拒绝的事情,这时的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

童眼看佛

从前山上有一座寺庙,寺里的老方丈为了香火更旺盛,就特地从山下请来了技艺精湛的王艺人,为寺庙正殿塑一座8米高的佛祖金像。

半个月后,佛像塑好了,老方丈非常高兴,就问王艺人:“如今佛祖已经完成,你要多少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