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小故事大道理:习惯左右孩子一生
24891300000016

第16章 创新——做命运的建筑师(4)

智者救人之道

很久以前,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上住了一个爱吃杧果的人,他对杧果的喜爱简直无人能比。

这个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能够摘到这世上最甜的杧果。后来有一天,他听人说最甜的杧果一般都生长在树的顶端,因为杧果受到日照越多,甜味就会越浓。

爱吃杧果的他知道镇上有一棵很高很大的杧果树,这天,他兴冲冲地爬到树上,果然在最顶端摘了几个香甜诱人的杧果。

“咔嚓”一声,细细的杧果枝被他踩断了,他失足跌了下来,不过幸运的是,他及时抓住了一根树枝,悬在半空中。

“快来救救我!”他开始大声呼救。

很快闻讯而来的小镇居民搬来了梯子和竹竿,想要救他下来,但是都无济于事。

正在大家互相出主意要救他时,一位智者走了过来。这位智者在小镇上很有名气,曾经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难题,这一次大家也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他。

智者站在杧果树下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子,就朝吊在树枝上的人扔去。

大家面面相觑,不敢相信一向友善的智者会这样做。

此时,吊在树上的人也生气地大叫:“你疯了吗?为什么用石块打我,你是不是想让我摔下去?”

智者不说话,仍是弯腰捡起石块朝这个人扔过去。

“你等着!等我下去,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瞧瞧!”爱吃杧果的人狂怒地大吼道。

“你不要再扔了,这样下去他真有可能会摔下来。如果他下来后要和你打架,你是非常吃亏的。”众人都劝解智者不要继续扔石子了。

智者不理会众人的阻拦,更加凶狠地朝树上的人砸去,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吊在树上的人此时完全被激怒了,面红耳赤的大声咒骂着智者,甚至威胁下来后要杀了他。他再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满腔的愤怒化为行动,只见他想尽办法,用尽所有的力气和智慧,发动身体的每一根运动神经,终于够到了一根粗大安全的树枝,然后成功地从树上爬了下来。

大家不禁对他的成功欢呼,他却拨开围观的众人,气愤地大吼道:“那个家伙去哪里了?”

“他早就离开了!他是一个智者,又怎么会傻得等你下来揍他呢!”围观的众人说。

“这次算他走运,如果下次再让我碰到他,我一定会揍扁他!”他握紧拳头说。

“你不应该憎恨智者,应该感谢他才对。假如他不把你激怒,你怎么想尽一切办法从树上下来呢!”大家提醒他说。

他仔细想一想,确实有道理,说:“没错,如果没有他的刺激,我也不会想尽一切办法下来。原以为没有办法获救了,没想到智者的几块石子就激发了我身体的潜能,让我有了无比的勇气!他真是一个智者啊!下次见到他,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他!”

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即使现在还找不出答案的问题,也许某一天它就会迎刃而解。不是我们不会解题,而是我们没有找对解题的方法,假如你像那位智者一样,用别样的方法达到最后想要的效果,一时也许得不到他人的赞同,但是最后一定会获得称赞。

索古尔干红

一天,小城最豪华的一家酒楼走进来一群客人。他们一坐下来就对服务员说:“把你们这里最名贵的菜全都上来,还要来几瓶你们这里最高级的美酒。”说完,就把一沓钞票阔气地摆在桌子上。

酒楼老板一见这帮财大气粗的客人,哪敢怠慢,赶紧让厨房做菜,并把酒楼里最好的几十种名酒全都摆在客人的面前,任他们挑选。

“你们这里有‘索古尔干红’吗?”那帮人问老板,摆在眼前的名酒他们看都不看。

“‘索古尔干红’是什么酒?我们这里没有,而且我也没听说过。”老板诚实地回答说。

“什么?这么高级的酒楼,竟然连‘索古尔干红’都没有?”那帮人失望地说。

“这——我马上去帮你们问问,请等一下!”老板有些结巴地说。

半小时后,老板回来了,可无论他怎样向朋友询问和打听,就是没有这帮客人所需要的那种酒“索古尔干红”。没办法,他只好对客人说实在是没有他们需要的酒。

谁知,那帮客人竟全部离席而去,一桌子已经付了钱的佳肴动也没动,临走时还在念叨“索古尔干红”的名字。

这件离奇的事情很快就在全城引起轰动,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猜测,这“索古尔干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酒。

后来的某一天,当“索古尔干红”终于在小城出现时,马上成了热销的商品,被大家抢购一空。直到此时,人们才发现,这种干红的制造商竟然就是当初到小城酒楼点菜的那帮客人。

聪明的酿造商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强烈好奇心,在小城的豪华酒楼里做了一次成功的推销广告,打响了自己的品牌。

聪明的商人懂得以退为进的创新广告手法,有效地让自己的商品得到他人的认同,最后取得想要的结果。你也可以向他们学习,用这种不一样的方法——创新,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4颗补鞋钉

苏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技术精湛的老鞋匠,在他年迈的时候,决定将自己一生的手艺传给3个年轻人。老鞋匠悉心教导这3个年轻人,并把一生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他们。3个年轻人也不负众望,进步很快,没过多久,他们就准备去外边闯荡了。

临走之前,老鞋匠把他们3个叫到跟前说:“你们就要出去干自己的事业了,但是一定谨记补鞋底只能用4颗钉子。”

3个年轻人看着日渐苍老的师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踏上了未来的旅途。

几个月后,3个年轻人一同来到了一座大城市安家落户。虽说他们同在一个城市,又都是补鞋匠,但因为各自的技艺都不相伯仲,3人的生活倒也过得风平浪静。

一段时间之后,第一个鞋匠因为老鞋匠的那句话非常苦恼,每次他为客人补鞋底的时候,都用4颗钉子,可是鞋底不能完全修复,客人也不满意。他一边要谨遵师命,一边又解决不了自己遇到的苦恼,整日为此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烦恼,就丢下修鞋的生意,带着家人回乡下种田去了。

第二个鞋匠也遇到过第一个鞋匠同样的烦恼,不过,他发现,每次当他用4颗钉子为客人补鞋底之后,客人还回来第二次才能完全把鞋修好,结果来修鞋的人总是要付出双倍的钱。第二个鞋匠以为这就是师父没有说明白的意思,他常常得意地想:“原来补4颗钉子就是为了多赚些客人的钱啊!”

第三个鞋匠同样知晓了其中的秘密,但在苦恼挣扎之后,他惊奇地发现,只要多钉一颗钉子就能把鞋补好,同时他也记起了师父的那句话。思考了一夜,他最终决定加上一颗钉子,他想这样不但可以节省顾客的金钱和时间,最重要的是自己也可以安心。

时间又过去了几个月,城市的人们渐渐发现两个鞋匠的不同。于是第三个鞋匠的生意越来越好,而第二个鞋匠的铺面里却越来越冷清,最后,他只能选择关门。

第三个鞋匠就这样用5颗钉子一直为城市的居民补鞋底,直到他也渐渐老去,才真正明白老鞋匠那句话的含义:要创新,不能有贪念,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再过几年,第三个鞋匠也老了,这时有几个年轻人也来向他学手艺。在他们学艺将成的时候,鞋匠也同样嘱咐他们说:“千万记住,补鞋底只能用4颗钉子。”

别人传授的经验不一定要全盘接收,有很多东西并不适合自己,甚至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不管好坏一概接受,并不加挑选死命遵循的人,到最后只能被抛进失败的炉灰里;而那些善于选择并懂得创新的人,在成功的大门里,总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用智慧叩开财富大门

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这天清晨,该市一家电器商店的老板向全体市民宣告:“假如西班牙运动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10枚,那么,在奥运期间购买本店电器的所有顾客,都可以得到全额退款。”

消息一出,马上轰动了整个巴塞罗那市。人们纷纷奔走相告去这家商店购买电器,这可是难得的一次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电器的绝好机会。于是,该商店顾客云集,电器的销售额大幅度上升,就连原先积压的一些货物也被人们抢购一空。

奥运会还没有结束,西班牙就已经获得了十金一银,正好超过了商店老板承诺的退款底线,这下人们购买电器的热情更高了,接下来的几天里,可以说是顾客踏破了门槛,所有的大小电器全都销售出去了。

终于,奥运会结束了,西班牙共获得13枚金牌,这下电器老板该倒霉了。据有关公司的统计,整个退款总额高达100万美元,看来这次老板的算盘是打错了,一定会破产的。

顾客们开始担心起来,万一电器老板死不认账,那么自己不是上当受骗亏大了,而且当初商店老板只是口头承诺,打官司也不会赢的。就在所有人都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电器老板却从容不迫地宣布:“3天后,开始兑现退款。”

后来,人们才知道,其实该老板早就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安排,在第一次发布广告之前,他就去一家保险公司投了专项保险。保险公司的专家经过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西班牙不可能获得10枚以上的金牌,因为在以往的奥运会上,西班牙得到的金牌最多也不超过5枚,于是他们很有信心地签下了这份保单。

电器老板事后说:“就算现在要退款,也是保险公司的事情,和我没有一点儿关系。无论西班牙这次奥运会得到几枚金牌,我都是只赚不赔。”

出奇制胜取得最后胜利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在竞争者面前更胜一筹,其次是万一失败了,怎样让自己的损失减到最小或者零损失,最后他们会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然后在别人的怀疑声中笑到最后。

换一种思维

雅克是住在德克萨斯州的一名中学生,在他即将走进中学的大门时,母亲把他送入了当地的一所全封闭式的寄宿学校。在新学校,雅克首先要接受为期15天的军训。

军训期间学校餐厅免费供应他们午餐,艰苦的军训生活,让每个和雅克一样的孩子都变得胃口大开,每次等雅克去盛第二碗饭的时候,大锅里已经变得空空如也。

一连几天,雅克都没有吃到第二碗饭,这可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一连几天饿肚子。难忍的饥饿和高强度的训练,让雅克快承受不住了。终于在训练的第6天,他一个人悄悄地翻过学校的院墙,溜到附近的商店里买了一块面包和一块三明治。

饱餐一顿的雅克又偷偷溜回了学校,没想到被巡查的校长发现。校长狠狠地处罚了他,并请来了他的母亲。

雅克见到母亲,委屈地哭诉说:“我每次午餐的时候都吃不饱,等我第二次去盛饭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

母亲笑笑说:“雅克,吃饭的时候,你是不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盛满了一大碗?”

雅克点点头。

母亲又说:“正是因为这样,你才吃不饱的!”

雅克诧异地看着母亲说:“如果我一开始不先盛一大碗,那我就更吃不饱了。”

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解释说:“孩子,你在吃饭的时候可以尝试先盛半碗,这样,你就会比别人吃得快,就会有时间去盛第二碗了,而且这次你可以盛得满满的。这样一来,就不会饿着自己了!”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小事情,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而是要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式。只有那些敢于创新,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做别人想不到的事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为自己树立一个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