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活用幽默术
24891000000016

第16章 社交幽默:愉人悦己的调味剂(4)

尽管爱米·诺德早已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在希尔伯特为爱米·诺德争论的过程中,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总之这些愚昧的老学究就是瞧不起女人,他们这种坚决的态度惹怒了力挺爱米·诺德的希尔伯特教授,他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是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的。大学评议会又不是洗澡堂!你们不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当保守愚昧的教授们因为性别歧视而争得不可开交时,希尔伯特急中生智,拿“洗澡堂”这个最常用的场所作为幽默的来源,迅速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制造了轻松的氛围。

曲解的巧辩

(一)

传说伟大的科学家们死后因为自己为世界做的贡献而可以上天堂。有一次,这些科学家们在天堂里玩捉迷藏,轮到爱因斯坦抓人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当他数到100睁开眼睛时,除了牛顿仍然站在那里,其他的人都藏了起来。于是爱因斯坦微笑着走过去说:“牛顿,我抓住你了。”牛顿:“不,你没有抓到牛顿。”爱因斯坦奇怪地说:“你不是牛顿,你是谁?”牛顿:“你看我脚下是什么?”爱因斯坦低头看到牛顿站在一块长宽都是一米的正方形的地板砖上,还是不了解牛顿到底想说些什么。

“我脚下这是一平方米的方块,我站在上面就是牛顿/平方米,所以你抓住的不是牛顿,你抓住的是帕斯卡。”牛顿解释道。

(二)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最讨厌别人整天缠着他,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可是偏偏就有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做了这件最让他厌烦的事,于是忍无可忍的爱因斯坦便写了一个公式给他:A=x+y+z。爱因斯坦怕他看不懂,还附上了自己的解释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问。“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

(三)

英国的一个出版商想得到大文豪萧伯纳对他的赞誉,好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获得更广泛的个人利益。他是这样想的,如果要得到萧伯纳的赞誉必须先赞誉萧伯纳。于是,在他去拜访萧伯纳时,就想借机会恭维他。正巧他看到萧伯纳正在评论莎士比亚的作品,于是上前说:“啊,先生。你又评论莎士比亚了,是的,从古到今,真正懂得莎士比亚的人太少了,算来算去,也只有两个。”

萧伯纳早已从画外音中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没有阻止他,让他继续说下去。

“是的,只有两个人,这第一个自然是您萧伯纳先生了。可是,还有一个呢?您看他应该是谁呢?”这位出版商想着自己这句话简直是一箭双雕,于是偷偷地笑了。

“那当然是莎士比亚自己了。”萧伯纳的一句话,砸碎了他的美梦。

有时为了交际的需要而故意曲解言语,以诙谐、幽默的口吻,纵横捭阖、左右逢源。上面的3个主人公牛顿、爱因斯坦和萧伯纳都通过自己的幽默方式巧妙地歪解了对方的话,给以回应。幽默是一种艺术,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喜剧。正因为它的存在,使世界充满了欢乐。

逆向思维

(一)

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对布尔什维克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他15岁开始就参加了布尔什维克,那时他常常把十月革命亲切地抒写为“我的革命”。

为此有人刁难他,说:“你看看你,根本就不配被称为是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诗人,因为在你的诗歌中常常写我、我、我。”

马雅可夫斯基幽默地反唇相讥:“向姑娘表白爱情的时候,你难道会说我们、我们、我们爱你吗?”

还有一次是在一场朗诵会上,马雅可夫斯基正在朗诵自己的新作,突然从台下传上来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类似于上面那个刁难他的人说过的话:“马雅可夫斯基,你真是个虚伪的人,你口口声声地强调自己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可是你的诗里却总是‘我’、‘我’,你这样怎么能服众呢?”

马雅可夫斯基在宣读了纸条后回答说:“我拿尼古拉二世做个例子吧,他讲话总是‘我们’‘我们’,难道你以为他会是一个集体主义者吗?”

(二)

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拉斐尔·科恩出生于俄国。但他的声誉在美国哲学界和教育界却是无人能及的。他学识渊博,曾经担任过纽约学院和芝加哥大学这两大高校的哲学教授。

有一次,一名女学生在他上完哲学导论课后向他抱怨说:“科恩教授,听完您的课,我觉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个孔,可又没有提供替代品来填补,我真有点无所适从了。”“小姐,”科恩严肃地说,“你该记得,大力神赫尔克里斯干过许多差事,他清洗了奥吉亚斯王的3000年来打扫的牛厩,难道非得再用什么把它填满吗?”

幽默是一种才华,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人类面对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文明。马雅可夫斯基的幽默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他极高的语言才华,无论怎样,他都能翻来覆去地把话说活了,他怎么样都有道理。科恩通过逆向思维反过来推理给那位无所适从的小姐,随机地回应了她的问题,巧妙中透露着智慧。

幽默就是以这种愉悦的方式表达人的真诚、大方和善良。它像一座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弥补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奋发向上者和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者不可缺少的东西,也是每一个希望减轻自己人生重量的人所必须依靠的“拐杖”。

如果你希望有所成就,希望引人注目,希望社交成功,希望在现代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你就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地运用幽默术。

愉悦地和谐相处

心理学研究证明,笑对人的身体健康很重要,是一种情绪释放。所以我们的生活需要欢声笑语,需要机智幽默。

如果在商业年会上和同事讲个笑话,整个会场的气氛就会和谐而融洽;如果在朋友的聚会上来段幽默,聚会的高潮也许会因为你的幽默被很快带动起来;如果在病房中多和人开开玩笑、讲讲笑话,病人就会变得心情舒畅,还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

所以说,幽默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避重就轻

(一)

有3个人同去一家咖啡厅喝咖啡。他们分别是一个英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找到座位后,服务员端来了3杯咖啡。有个共同点,就是这三杯咖啡里面不约而同地都有一只小飞虫,还在挣扎着扑闪翅膀。这时,英国人不声不响地掏出钞票,压在杯下,悄悄地离开了;日本人与服务员争辩起来,批评咖啡厅管理不善;美国人则一本正经地叫来服务员说:“你应该把咖啡放在一起,苍蝇另外放在一处,客人要吃什么,自己来。”

这个虚构的故事只为道出一个普遍的事实,不同国家的人在处理类似事情时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在人际交往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时,只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而幽默者却使一切变得轻松而自然。正如故事中的美国人那样,他具有特有的“美式幽默”。这在社交活动中是很常用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位社交达人,就应当学会在这样的场合或情境中做出适时的调节。

(二)

有一位顾客去某餐馆吃饭,饭吃了一半,他突然停下了,开始高喊:“服务生,快来啊!”在场的人都被他这一嗓子惊了一下。当服务生走过来后,他不慌不忙地朝碗里指了指说:“请帮忙把这块石头从我的饭碗里面抬出去。”

在言语交际中,有时为了避免对方逃脱责难,采用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虚实相济、请君入瓮的策略,效果会更胜一筹。幽默的表达与一本正经的表达不同,幽默的表达不但是曲折的、间接的,也可以是带有很大假设性的。但你得把你的意见稍做歪曲,使它变成耐人寻味的形式,通过歪曲形式来使对方领悟自己真正的意思。

虚实相济

(一)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办公室的第一天,由于是新装修的办公室,什么工具也没有。于是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

“嗯,我想,我需要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

“为什么要大的?”这个人不解地问道。

“这样更容易提醒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二)

歌德有一次出门旅行,他心情不好,于是就走进一家饭馆,要了一杯酒。他先尝尝酒,然后就开始往里面掺水,一点,再填一点。他的这一奇怪的举动吸引了坐在他旁边的几个在那儿兴致勃勃喝酒的贵族大学生,他们吵吵嚷嚷,闹得不可开交,直到他们看到邻座的歌德喝酒掺水,才停止了玩闹,开始哄然大笑。于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学生好奇地问道:“亲爱的先生,请问你为什么往这么好的酒里掺水呢?”

“单独喝水会使人变哑,你看看在池塘里的鱼儿就知道了。而单独喝酒则会使人变傻,你看看在座的你们就知道了;我可不愿做这二者中的任何一个,所以我宁愿喝用水掺着的酒。”歌德回答道。

爱因斯坦懂得利用幽默来自省,值得学习。歌德的回答自然而不失幽默,让整个气氛变得轻松和谐。出色的优秀者大都善于用幽默化解矛盾,简单的调侃,轻松的氛围,虚实结合,方显社交的人际哲学。

激励号召

三峡建设的问题一直是党中央的一块心病。包括******主席在内,他也很重视三峡的建设。于是在1953年2月,******亲自到长江去视察工作。由于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毛主席先向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水利专家的林一山询问了有关气象、洪水成因等种种问题后,开会对着当时奋斗在三峡工程建设一线的全体员工说:“你们能不能找一个人替我当国家主席,我给你们当助手,帮你修三峡大坝,你们看这样好不好?”******的这一幽默,令在场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感动不已,因为他们深切地感到了毛主席对三峡截流的重视和渴望,他心系三峡建设,梦寐以求地向往着“高峡出平湖”的日子。他的话是自己心愿的表白,是一种号召、一种动员、一种激励。从这一幽默中,所有工作人员深刻感到三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励他们要好好地建设。

伟大领袖毛主席非常善于运用幽默手法,他常常以人们意想不到的幽默打开局面,拉近距离,活跃气氛,增进了解,沟通思想,产生共鸣。幽默像春风一样,使愉悦充满交际场,并且表达出你的真诚和温情。

幽默帮你说

(一)

芬兰的一位建筑师说话很慢,当记者访问他时,一直担心时间不够,万般无奈只好说:“沙先生,时间不多了,能否请您说快点?”沙先生听完后,慢慢掏出烟斗,点上,能多慢就多慢,懒懒地说:“不行,先生,不过,我可以少说点。”

(二)

有一次,萧伯纳因脊椎骨有毛病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来补脊椎的缺损。

手术做完以后,医生想多捞点手术费,便说:萧伯纳先生,这是我们从来没做过的新手术啊!

萧伯纳笑道:“这好极了,请问你打算付我多少试验费呢?”

(三)

戈雅能成为18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正是因为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正义感。

国王查理四世早就想请戈雅给他画画了,一直等不到时机,于是就直接把戈雅召去了皇宫。查理四世对他说:“今天找你来,是要你为我画一张全家像,也只有你才配给王室贵胄画像,因为你是我国最好的画家,画好了,我会重重地奖赏你。”戈雅想了想,同意了。

这幅国王的全家像很快就画好了,戈雅还特地亲手拿给国王过目。国王一看,吃了一惊,因为他全家14人中很多人都没有手,而且戈雅在画像中只画了6只手。

国王大怒,他气冲冲地质问道:“这些人的手跑哪去了?”

戈雅坚决地说:“我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

后来戈雅坚决不肯按照国王的要求把画中人的手添上,因为他始终认为那些王子王孙都是白吃饭的人,只有嘴,是没有手的。

用幽默,我们可以回答自己不愿听的问题。有时候,用幽默帮你说话,可以使自己脱离尴尬的境地,收到好的交际效果。

铸造和谐

在登陆NBA的第一个赛季,姚明被记者问及“在美国打球与在中国有何不同”时,姚明脱口笑道:“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对我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在这里需要翻译,在中国则不需要。”当提到初入NBA时的“菜鸟”生活,他自嘲说:“这就好比学开车,光坐车看别人开,永远也学不会;只有亲自感觉踩油门、加速和急剎车,才能学会驾车。”有球迷问姚明:“相比过去,你感觉球技长进多少?”姚明说:“我只感觉老了一岁。”非典流行之初,有记者问姚明将如何防范?姚明说:“我个子高,呼吸的新鲜空气比别人多,所以不大容易染上H1N1。”这些回答都令人忍俊不禁。

姚明还通过幽默调侃的语言,随机向老外介绍中国文化。譬如谈到自己时他说:“我叫姚明,所有的人都这么叫。按照你们美国的习惯就该叫‘明姚’,因为姚是我的姓。我父亲姓姚,叫姚志远,而我母亲不姓姚。你们美国人婚后妻子要改姓丈夫的姓。其实中国很早前也是这样,但现在不了,‘男女平等’了,所以我母亲仍然叫做方凤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