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佐娃在对婴儿的双手边进行训练、边测定记录大脑生物电流的强度时发现:大脑皮层的成熟程度随手指运动的刺激强度和时间而加快。由此,她总结出:促进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而提醒家长应当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拥有一双巧手。
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是让人羡慕的事。那么这双巧手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
(1)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训练儿童的双手,应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开始。从一岁左右就要教孩子自己拿勺子把饭送到嘴里。这时可能饭要撒到身上、地上,家长一定不要怕弄脏了衣服而去喂他。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教他们玩简单的玩具如串珠、摇鼓等,也可让孩子自由涂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进一步教他自己戴帽子,穿脱鞋袜、衣裤,用梳子梳头等。三岁以后可以教孩子搭积木、拼图、捏橡皮泥、翻绳、摆七巧板等等。
(2)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使用简单的工具
人类比其他动物聪明,是因为会制造使用工具。家长不要怕使用工具万一伤了孩子就不准他去接触。应该有选择地让孩子学会从简单工具到复杂工具的使用,让孩子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当然,使用工具有一个过程,开始家长应手把手地教,要在旁边指导,同时要告诉孩子怎样防止工具伤害自己。如在使用小刀、针、剪子时,只能坐在指定的位置,不能拿着工具乱跑,更不能直接对着别人。当孩子学会用针线钉个扣子、刺绣一朵小花或用钉锤钉个小玩具时,便会从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儿童的双手是通过反复训练才变得灵巧的。家长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一些用手的机会,不要怕麻烦。要多给他们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多动手,如进行科技小制作,较复杂的手工劳动等,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在多样的生活实践中,不知不觉地练就一双灵巧的手。
市场上出现的玩具新颖、艳丽,但价格也较昂贵,闲来无事,和孩子一起制作些小玩具,不仅是一种天伦之乐,更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和孩子一起制作有趣的玩具,好处很多: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从选材到造型设计都需要孩子积极的思维想像,能够发展孩子的智力和创造的才能。
可以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完成任务的良好意志品质。
可以使孩子手的动作得到发展,掌握使用各种工具的本领,造就出一双灵巧的手。
可以从小养成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认识到废物不废,一双勤劳的手可以变废为宝。
可以密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从小训练女孩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与生活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