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做的小事,爱劳动的孩子处处都能发现要干的事,不爱劳动的孩子即使是油瓶倒在脚下都不会弯腰去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要经常鼓励孩子干力所能及的事,如清扫楼道、倒垃圾等。可能刚开始孩子不愿干,慢慢就会成为习惯。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有时候,有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不爱劳动,而是觉得有的劳动例如卖废品是丢人的事,怕人笑话,才不愿去干。对此,父母一定要晓之以理,让孩子认识到诚实劳动的可贵,打消孩子的顾虑和虚荣心理。
下面是引导孩子学会做事的有效方法:
(1)鼓励
孩子最初热爱劳动可能是在学校,最不爱劳动的孩子在学校干得也都很出色。因为他们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当老师表扬他们的时候,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到家里由于环境的变化,孩子可能不屑一顾胡乱糟踏,却很少主动地去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每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就会牢骚满腹,孩子不但听不进去还满不在乎。
有一个叫玛丽的十岁女孩,她虽然不娇气,可干点活却不是那么主动。能躲避的就躲避,对一些从没干过的活就更有理由了。有一段时间,由于父母上班时间紧不能按时回家,她放学以后就胡乱吃些零食,也不会做饭吃。母亲说:你已经上四年级了,应该自己学着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她却说:不会用煤气,也不知放多少盐、多少味精。母亲她鼓励说:做两次就会了,要是不练习永远也不会做。经过几次实际操作,玛丽终于能做几样简单的饭菜了。后来母亲在她的日记中发现她把这个经过写进了日记。
(2)信任
孩子做任何事都需要信任,劳动也是如此。家长如果都是不放心,不信任,甚至怀疑孩子能否做好某一件事,这对孩子很不利。相反,你若信任他,在鼓励他的同时,让他放开手脚,让他大胆地去干,从他的内心来讲,他会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品尝到劳动换来的果实。孩子爱劳动,同时也是自理能力强的表现,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为孩子的今后生活打基础。
请相信,孩子在你鼓励和信任的目光下,一双稚嫩的小手,才会变得格外勤劳。
(3)比较
孩子经过一些简单的劳动锻炼之后,她发现自己有很大的潜力,也能干出好多好多大人能干的事,这时他会沾沾自喜,很可能失去参加劳动的热情,就像初学走路的孩子一样,不会走时总想从母亲怀里挣脱出来蹒跚地往前跑,一旦会走了他又让妈妈抱着。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不时地和一些优秀的典型做比较。让她觉得自己干的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只有长期坚持才有好的效果,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但在比较的同时不要否定孩子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