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谢我们的对手
24888300000012

第12章 没有对手就没有潜在的进步(1)

对手是智慧的源泉,用对手的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不断进步。

对手是智慧的源泉对手之间由于利益上的关系往往会形同水火、势不两立。但是,对手的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看不到对手的优点,就会在自我陶醉中成为“井底之蛙”,固步自封,永远不会取得进步。世界500强之一的沃尔玛公司就是善于向对手学习的典范。其创始人沃尔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向竞争对手学习”,他甚至把沃尔玛的成功归结于竞争。在沃尔顿的这种理念指导下,沃尔玛人一直重视对手的一切优点,不断地向其对手学习,并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20世纪60年代,沃尔玛在美国兴起的众多零售商店中,经过40多年的争斗搏杀,终于崛起在美国中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城。如今的沃尔玛商店年收入达2400多亿美元,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不断向对手学习智慧。

斯特林商店是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之一,沃尔顿发现对手采用金属货架代替木制货架后,取得很好的效益,感觉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就立刻请人制作了更漂亮的金属货架,并成为全美第一家完全使用金属货架的杂货店。

富兰克特特许经营店是沃尔玛的另一竞争对手,它们采取了一种自助销售的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沃尔顿听说后,连夜乘车到该店所在地明尼苏达州考察,回来后开设了自助销售店,成为全美第三家采取自助销售的商店。

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对手的长处,成为沃尔玛人一种不可或缺的优势。对于沃尔玛来说,竞争对手的长处就是自己的目标,它奉行的就是吸取精华的“拿来主义”,你的就是我的。不断的向对手学习,向其他领域的公司学习,就像沃尔顿说过的,“永远谦虚”是沃尔玛成功的法宝。

沃尔顿一直都认为,如果没有玛凯特、西尔斯等这么多的竞争对手,沃尔玛就不会取得今天的非凡成就。因为对手与自己有着共同的市场指向,争夺着共同的资源和消费者,有许多相同的道理可以学习,学习对手的优点,同时具备对手不具备的优点,才会成就一番事业。

沃尔顿本人就是一个善于向对手学习的人。早在加盟了富兰克林商店时,沃尔顿就从对手那里学到了如何经营一个好的杂货店的本领。沃尔玛的特色之一——山姆会员俱乐部,也是沃尔顿从对手身上学来的。他有一个记着厚厚经验的笔记本,他每次探访对手的商店,都要仔细记下对手的定价和销售策略。

在生活中,之所以要向对手学习,是因为有时对手是一种智慧的象征,学习对方的做法,才会少走弯路,降低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不仅体现在商战中,也体现在日常不起眼的细节之中。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条繁华的街道上,每天都会有两个卖同一份报纸的报童,两人可以说是很明显的竞争对手。为了多增加报纸的销售量,两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起早贪黑地沿街大声叫卖,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

另一个报童肯用脑子,除了沿街叫卖外,每天都去一些固定场所,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儿再来收钱。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肯定也不会再买同一份报纸,但他们却是自己的潜在客户。这样报纸卖出去的也越来越多。最后,在竞争中这个报童赚到的钱越来越多。第一个报童知道对手这一窍门后,也学会了选择一些固定场所分发报纸,但他选的这些地方都是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和商场,这样他也赚了很多钱。

成功的人都是善于汲取对手智慧的人。向聪明的对手学习智慧,可以节省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效益。学习并不是难事,但一定要树立向对手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态度。对手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也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有了对手,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能仅仅将对手视为自己的敌人,更应将对手视为智慧的源泉。用对手的智慧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不断进步。

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却会逐渐繁殖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理论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

对手促使我们提高自己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首。在与对手对立的同时,双方也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手虽然有时候会给你不断制造麻烦,但同时也会客观上让你摸索出克服困难的方法。任何事物的强大是在同对手的不断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因为有了世界级的对手,你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冠军。

乔治·巴顿中校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之一。海湾战争之后,为更好地装备美国陆军,他接受了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装甲的任务。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乔治·巴顿作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那就是请与自己作对的“冤家”做搭档。这位“冤家”就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破坏力专家迈克·马茨工程师。两个人在研究过程中各带一个研究小组。巴顿带的是负责研制防护装甲的研制小组,而迈克·马茨则带领破坏小组,专门负责摧毁巴顿研制出来的防护装甲。

刚开始的时候,巴顿研制的新型装甲总会被迈克·马茨轻而易举地炸个稀巴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迈克·马茨一次次地破坏,然后巴顿又一次次地改进,研究水平也因此得以大大提高。终于有一天,巴顿在更换材料和修改设计方案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坦克装甲,马茨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摧毁。这就是被称之为“艾布拉姆”的M1A2型坦克装甲。这种坦克的防护装甲是目前世界上最坚固的,它可以承受时速超过4500千米、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千克的打击力量。这种坦克就是在二人近乎疯狂的“破坏”与“反破坏”中研制成功的,巴顿与马茨这两个技术上的“冤家”因此荣获紫心勋章。

乔治·巴顿之所以会成就自己,成为一名美国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与其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倒不如说其进步是与对手较量的结果。正是因为对手残酷的破坏和攻击,才促使乔治·巴顿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从而能够不断地改进和改正。正如巴顿所说:“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们英明地决定‘请’马茨做冤家,尽可能地激将他帮我们找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方面他真是很棒,帮了我们大忙。”

竞争对手既是一种挑战,又是相互促进的一种动力,失去对手是一种不幸,因为对手消亡的时候,也是你衰弱的开始,你的生命激情会因此走向懈怠和堕落。

我们应感谢我们的对手,是他们激发了我们生命中最原始的冲动,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教会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鞭策我们克服自身弱点而不断前进。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必要憎恨你的对手。经过与对手的长期较量,你会发现,真正促使你成功、让你坚持到底的,真正激励你让你昂首阔步的,不是顺境和优裕,不是朋友和亲人,而是对手置人于死地的打击和挫折。你应珍惜对手的存在,懂得对手对于自己的价值。

当别人把你当成对手时,说明你的能力足以威胁到他的存在,你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某种生态的平衡,你不会只有朋友,而没有对手,对手和朋友一样,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平衡。不仅如此,有时优秀的对手,恰恰是自己欣赏的对象。

学会欣赏对手才能战胜对手每个人都想做生活中的强者,都想战胜对手,但是要击败对手,首先要学会欣赏对手。只有对对手的优点持欣赏的态度,才能取长补短,并在与对手的较量中胜出。在激烈的竞争中,看到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强时,一定要坦然面对,不懂得欣赏对手,孤芳自赏,高傲自大,一心只想努力把别人打败的人,最终失败的往往是自己。

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飞人”乔丹,在一场比赛后,谈到当时的一位对手时说:“我投三分只能用右手投,左手还必须托住右手,而他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都可以发挥得游刃有余。”面对众多球迷的追捧,乔丹并没有自高自大,高高在上,对对方视而不见。正是因为他知道对手有哪些长处,知道欣赏对手,所以他才会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能力再大的人也会有所不足,再渺小的人也会存在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

小刘是北京某高科技公司的一位销售部经理,他认为自己所在公司凭借较高的产品质量一定会胜过对手公司,但是,在他争取大客户的竞争中却连连输给了对手公司。时间一长,自己公司丢掉了大半个市场。这让小刘又急又气,他一心想着如何击败对手。

事实上,论实力,对手公司的确比不上小刘所在公司的优势,对手在北京设立的办事处仅有两个负责销售的人员。但是,以前小刘与这两位负责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战,只是听说,该公司产品属早些年国外的高级“仿制品”,质优价廉。

有一次,小刘无意中跟一客户聊天,用试探的口气说起对手公司的那两位负责人。客户不经意间赞叹道:“那哥儿们做人做事真是到位专一,不贪图面广,只追求精深,能将客户牢牢维系住。”

小刘经过进一步了解后得知,对手公司的两位负责人善于学习,从来不会不懂装懂,从来不说对手的坏话,有时还赞扬对方公司的长处。他们还竭尽全力帮助客户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在待人接物上,更是有礼有节。

小刘得知对方情况后,心头的郁闷情绪豁然释然,对对手产生了由衷的钦佩。在商业竞争中,产品质量不容忽视,售后服务、做事原则更是销售取胜不可缺少的条件。小刘心中的怨恨转化为对对手的欣赏,并在当日给对手打了电话:“祝贺您获得与大客户合作的机会,希望有时间能向您多学习学习,因为您身上有太多我欣赏的地方。”

在没有硝烟的商战中,要懂得欣赏对手。社会的发展,真正可以长期独领风骚的王者越来越少。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有竞争就会有对手,学会欣赏对手,对手是我们取得进步的强大动力。

中国历史上,不乏交战双方首领从内心深处欣赏对手的故事。三国时期,关羽本是曹操不共戴天的冤家对手,但是,曹操却非常欣赏关羽的英勇,不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款待,而且还赠马赏爵。即便后来关羽为寻找刘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没有派兵追杀,而是赠送锦袍黄金。虽然曹操也因对对手的欣赏造成不小损失,但是在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却收到了奇效。在火烧赤壁、亡命逃窜之时,虽然关羽已经立下军令状但依然在华容道放过了曹操,也因此成就了一代乱世枭雄。

倘若不懂得欣赏对手,刚愎自用,漠视对手,即便暂时独领风骚,也可能最后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抑或是成为所向披靡、身经百战却突然溃败的李闯王。

所以,想最终战胜对手就必须首先发现对手的优点,欣赏对手。能否具有欣赏对手的眼光和接纳对手的胸襟,是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帮助你成长的是你的敌人,你想不到的东西,你的敌人会帮你想到。

仔细分析对手的弱点与对手竞争,不仅要学会欣赏对手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要善于分析对手的弱点,找出漏洞并以此为突破口战胜对手。在一定意义上说,抓住别人的弱点就是成就自己的机会。

18世纪,美国的印刷厂还比较落后,大多都是手工作坊。作坊主往往需要自己担任印刷的工作。当时美国有个叫安的人开设的印刷厂不仅秩序混乱,而且印刷质量也很差,但是他有一项包揽所有印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文件和宣传品的合同,这不能不让其他印刷商看着眼红。

有一次,一位宾夕法尼亚州政府官员要求安的印刷厂印制一份需要在大会上宣读的重要文件。但是,安对这份文件并没有足够地重视,仍像以前一样,马马虎虎地排版后印刷出来。恰在这时,有一名年轻的印刷商发现了安的这个弱点,他找来官员致辞的原稿,尽心尽力地将版式设计得优美大方,并把印刷出来的文字仔仔细细地核对了一遍,再在上面附加上对官员致辞的见解和感谢官员对宾州的关心的话语,然后把这篇精致的致辞送到每位政府官员和议员的手里。这位政府官员对这份致辞的印刷质量甚是满意,赞不绝口,最终和这个年轻的印刷商签定了印刷合同。这位年轻人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能够不断成功,首先是从一名不起眼的印刷工开始做起的。他能够敏锐地发现对方的弱点,并仔细分析对手的弱点,将对手的这一弱点转化为自己的优点,从而从别人的手中夺来印刷合同。

在商战中要善于发现并分析对手的弱点,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对于每一个企业也是如此。日本“丰田”汽车在打入美国市场之前,一直是德国“大众”牌汽车占领着美国市场,他们还没有能力与德国“大众”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