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是学习动力最重要的源泉。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所产生的惊奇感,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做金属钠与水反应这个实验时,可利用这个实验新奇有趣,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现象的极大关注,由此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为这些新的刺激搅乱了学生原有的认识,使他们感到困惑不解:①金属钠的新切面为什么与它的表面色泽不同?②金属钠为什么浮在水面熔成小球状?③钠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不停地游动且发出嗤嗤的声音?④滴了酚酞的水溶液为什么会变红?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便会积极思维,找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教师可利用这些生动、鲜明、新奇、有趣的实验对学生所产生的刺激,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充分利用学生的惊奇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认识过程中,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们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对实验现象所产生的惊奇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在进行钠与水反应这个实验时,观察到了上述四个实验现象,这时,学生便会处于一种“愤、悱”的心理状态,急于想弄懂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积极翻阅教材,紧张地进行思维,主动地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这时,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转让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发现真知。只有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才给以“点拨”、“诱导”,以收到恍然大悟的思维效果。
(3)充分利用学生的惊奇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实验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的最好途径。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会产生惊奇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这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例如:当教师在讲到氢氧爆鸣实验时,学生一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感到惊奇,想上讲台试一试,自己是否也能像老师那样做出这种效果。这时,教师便可利用学生的这种惊奇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为什么氢氧混合气体点燃时会产生爆鸣声?要达到这种效果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该怎样?进而顺推到实验室制备氢气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角色”。
学生的求知欲与化学实验教学求知欲是一种强烈希望占有知识的欲望。它是理智感的基本形式,也是兴趣的基本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前提,更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保证,科学探索的基本素质。
由于化学实验课的特殊性,学生最初尝试实验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千奇百怪的现象,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希望掌握化学实验技能技巧。因此学生最初总是带着一种兴奋性的情绪参与实验。作为一名化学实验教师,从开始实验课教学时,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实验课的质量。
(1)保护和鼓励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化学实验自身的特点,学生开始一般对它都比较感兴趣,不仅喜欢做化学实验,喜欢探索化学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而且还有点乐此不彼。不过这时的求知欲并不具有稳定性,它是由直觉性情感在支配,如果教师不善于保护与鼓励,求知的火花就可能熄灭。
对学生求知欲的保护与鼓励,就是当学生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实验,产生胜利的喜悦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肯定评价,以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而当学生实验失败或遇上困难,产生消极情绪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指导,找出失败或产生困难的原因,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经验,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以建立起继续努力的信心。
(2)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化学实验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促成的求知欲望是发展思维的动力。为此,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应抓住有关现象提出有兴趣或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如:指导学生做乙醇分别与铜和氧化铜共热的实验前,启发性地问学生:“反应现象是否一样?是否都有乙醛生成?可能还有哪些生成物?”学生沉思后,各抒己见,争执不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支持学生用实验来验证。结果证明都能生成乙醛,都无CO2生成;但加铜粉的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氢气和冷凝的水;而加氧化铜的则发现烧瓶里出现了红色铜粉,不能收集到氢气,只能见到冷凝的水。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写出乙醇被氧化的三种不同方式。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得出:“醇被氧化的实质是脱去羟基及相连碳原子上的氢”这一定义。学生就这样在浓厚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在一连串问题的刺激下,凭借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得出结论等思维活动,把乙醇被氧化的方式、实质搞清楚了,学生学得主动,记得深刻。
(3)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学生的求知欲总不能满足,求知的火焰就会熄灭。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一切条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让学生取代教师登台演示实验,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责任心,使之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自己上台演示,对实验操作既要回忆旧的实验技能,也要思考新的仪器组装方法。这就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前后迁移。还有,教师也可以加强课外实验;组建课外科研小组;兴趣小组;组织化学晚会;化学知识抢答赛;开放化学实验室,把实验室变成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场所等等。这样定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化学知识。
(4)保持教学过程的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民主的气氛,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理。学生能否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思想是否活跃,创造欲是否强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民主程度。民主化程度愈高,学生的积极性就愈高,思想愈活跃,思维能力和创造才能愈易得到发展。
师与生,教与学之间壁垒森严,泾渭分明的严肃紧张的气氛只能压抑和约束学生的积极思维,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冷淡、消极、不满以至对抗;教学效果就会违背初衷。因此,教师不应以呆板冷淡教训人的身份出现,而应使学生感到你亲切、热情,既是尊敬的师长,又是知心朋友。这种平等和谐的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怀疑感与化学实验教学“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怀疑感的主要表现为:①是这个现象吗?②会产生这个现象吗?③是否有其他的现象出现?等几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是推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它来帮助自己的实验教学。
(1)鼓励质疑,诱导辩论,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
要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甚至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无问题可提,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思维的怠惰;反之,勤于疑问,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和辩论,是启发发散思维的两种有效手段。鼓励质疑,诱导辩论,能够激活思维,使学生的认识得以开放性地深化和拓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展现矛盾冲突,诱导学生辩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实验、讨论问题,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不仅新课的引入要设置矛盾,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导演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如:在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步步逼近,启迪学生思维。①氢氧化铝为什么显两性?②硫酸铝,偏铝酸钠的水溶液各显什么性?③Al3+离子、AlO-2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的酸碱环境是什么?④往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和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铝时现象是否相同?
为什么?⑤有两瓶无标签试剂,只知一瓶是硫酸铝溶液,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不用任何其他试剂怎样鉴别它们?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深化的状态。
(2)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疑点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疑点,使学生处于想摘“桃子”而又要使劲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状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材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出疑点。例如:“雷雨为什么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石灰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等是怎样形成的?”“钡盐有毒,为什么硫酸钡在医药上用作钡餐?”
“炒鱼时为什么常常加一些食醋和白酒?”等等。这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找出疑点,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
在化学教学中巧设悬念、存疑设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求索的欲望,思维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己得到解惑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应相机诱导、启发、点拨。例如:关于SO2-4的检验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疑问:(1)一瓶无色的溶液是否含有SO2-4,如何检验?(2)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是否可以证明试样中一定含有SO2-4?(3)BaSO4不溶于盐酸,BaCO3、BaSO3、Ba3(PO4)2均溶于盐酸,为什么?(4)当未知试样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可以证明试样中一定含有SO2-4吗?(5)怎样正确地检验未知试样中是否含有SO2-4?这样设置疑问,使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积极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所谓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思考问题。在化学教学中,元素、化合物的推断经常所采用的倒推法就是逆向思维具体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例如: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半经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少。这一规律学生一般都已掌握。但为了检查学生对这一规律的理解程度,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命这样一道题:现有核外电子数完全相同的A+、B2+、C-和D2-四种离子,其半径关系为A+>B2+和C-<D2-,则A、B、C和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D。这就要求学生把熟悉的规律反过来思考和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把已熟悉的实验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用到新的实验上来,进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思维,是较高级的思维形式,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这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