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释迦牟尼佛传
2488000000032

第32章 归城施法雨(1)

佛陀和弟子们所住的舍卫城祇园精舍,和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城相距不远,因此迦毘罗城中的人民,都纷纷传说佛陀不久就要回国来了。净饭大王耳闻这些风声,他并不敢妄想和佛陀相逢,虽然他也曾想派遣使者前去迎接,但又恐怕遭受佛陀的拒绝。经验告诉净饭大王,佛陀虽然是他的太子,但佛陀有佛陀的思想,佛陀有佛陀的责任,要回来的时候他自然会回来,否则,千请万请也没有用。净饭大王越是思念越是能忍耐,这反而助长了他的修养。

有一天,波斯匿王派遣一位使臣,持一封书信送呈净饭大王,净饭大王看了波斯匿王的信后,知道太子的确是一位大觉大悟的佛陀,这又增加了他相见的渴望,特别是波斯匿王信中说佛陀不久要回故乡的话,勾引起净饭大王强烈的思念之情,他已无法忍耐了。

正在这时,净饭大王得力的宠臣优陀夷前来晋谒,他见到净饭大王心有所虑,即刻就很恭敬地问道:

“大王!您心中有什么忧虑的事吗?”

“没有什么忧虑的事,我心中反而很高兴。不过,稍微有点困难。”

“是什么困难呢?”

“今天,波斯匿王派遣使臣送来他的书信,他说悉达多最近就会回来。”

“有这样的事吗?真是可喜可贺!但不知又有什么困难呢?”

“我很想派一位大臣前去迎接,以便他早日能够归来,不过,问题难就难在这里,如果我派的这位大臣是一个容易受感动的人,他奉我的使命前去,我怕他非但不能很快请回悉达多,说不定反而被悉达多感动得也去出家而不回来了。”

“大王!假若你是为这个问题挂心的话,那么,请求大王放心,我愿接受大王的派遣,前去舍卫城迎接悉达多。”

“你也是靠不住的,难道你不知道他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吗?过去憍陈如等五人不就是被他感动得一去不返吗?”

“大王!憍陈如等五人且不说,我是有自信的人,当初悉达多要出家,我曾奉过大王之命而加以劝阻,他现在反而能把我劝说出家,那除非天地倒转过来才有可能。”

“那你就速去速回吧!”净饭大王非常欢喜。

优陀夷正要走的时候,摩诃波阁波提夫人对净饭大王说道:“你看!悉达多的座下又要多一个出家的沙门了。”

说话的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和听话的净饭大王都笑起来了。

优陀夷带了净饭大王的书信,很快在舍卫城谒见佛陀。优陀夷见到佛陀,心中一惊,因为他和佛陀分别已十五六年的岁月,现在看到佛陀的相貌完全改变,穿着的衣服虽然比过去简单,但佛陀的相好比过去更圆满、更慈悲、更庄严。而且他以为佛陀已没有过去那样敏感,佛陀好像增加了不可侵犯的威严。优陀夷就向佛陀行了当时印度最恭敬的礼节。

佛陀静静看完父王的书信,便向优陀夷说道:

“父王很健康吗?”

“是的,回禀佛陀,大王很健康,不过他希望能早一日见到佛陀。”优陀夷很恭敬地回答。

“谢谢父王的关心,我也想不久要回去看看,不久我就要回去。你远途而来,大概很辛苦了吧?那你可以去休息一会吧!”

佛陀说后,亲自带领优陀夷在祇园精舍各处参观,优陀夷看到佛陀的弟子共住的生活都有条不紊,思想是统一的,利益是均等的,法制是平等的,言语是和善的,心意是共悦的,优陀夷看后非常得羡慕,他心下想,能够在佛陀的座下受教,是多么的幸福。佛陀此时知道优陀夷的心,有意似的问道:“你欢喜过这样的生活吗?”

“很欢喜!”优陀夷回答。

“出家做沙门好吗?”

“佛陀假若许可,我是很欢喜皈投到佛陀的座下做沙门。”优陀夷这么回答,他一时竟忘记了承允净饭大王的诺言。

做佛陀的弟子,本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一样可以学佛。佛陀不勉强劝人出家,但佛陀却希望人人都遵奉他所指示的真理去实践。现在佛陀叫优陀夷出家,并非有意和他为难,而是希望他真正能够得度。

佛陀见到优陀夷允诺以后,随即喊来一位弟子,告诉那位弟子关于优陀夷要出家的事,并吩咐他照出家的仪式为优陀夷剃度。

优陀夷恍惚在梦中似的,任佛陀那个弟子为他剃除须发和穿着袈裟,等到优陀夷完全成为一个沙门的样子才带他来拜见佛陀。佛陀向他笑笑,并称赞他很像沙门,优陀夷想想不觉也笑起来。他想到现在终于做了佛陀的俘虏,但怎么样能归去回复净饭大王呢?

做佛陀的弟子,优陀夷虽然感到很荣幸,很得意,但心里总是不安静,最后他奉佛陀的慈命,先归城去禀复净饭大王,他的心才放下来。

净饭大王见到穿着袈裟的优陀夷就笑着说道:

“对啦!我猜得不错,优陀夷!你也是靠不住的。他问你些什么呢?”

“大王!现在的佛陀,超乎陛下和我的想象,只要不是傻瓜,不是狂人,一定会受他的感动而都皈投到他的座下。佛陀说,他在七日之内就会回来,请大王不要多心,将来迦毘罗城中的沙门一定要多起来了。”

净饭大王听到优陀夷回答佛陀六七天之内就要回来,心中喜不自胜,对于迦毘罗城中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沙门,净饭大王此刻实无心去关怀。自从知道佛陀一定要回来的日子以后,无论迦毘罗城中发生多么重大的问题,净饭大王也不去关心,他只是时时刻刻盼望佛陀的归来。优陀夷见到如此情形,不觉感动得流出眼泪。

很多人曾说,再伟大的人物,在故乡是没有人欢迎。佛陀的归国,正是和这句话相反。从外表上看,佛陀离开祖国十五六年才归来,假若是换上另一个人的话,这正是所谓衣锦荣归的时候,可是,佛陀穿着绫罗的衣锦出去,倒是穿着朴实的袈裟归来。不过,我们不要忘记,这是表面的,真正的佛陀是出离烦恼的家,舍去太子的位,战胜一切的苦,遂了历劫以来的本愿,到达正觉世界而才归来的一位一切智者。

现在佛陀并非是一个人独自归来,他带领着很多的弟子,他们的穿着虽不美观,但整肃的仪规,安详的举止,使见到的人不知不觉地流下眼泪,并且合掌作礼。

佛陀进入祖国的国界,并没有急忙地赶回宫殿,他带领弟子进入迦毘罗城外的尼拘陀树林,先停在那儿休息一会以后,再带领弟子进入迦毘罗城中托钵乞食。国中的人见到很多乞食的沙门,他们的师父就是昔日的太子悉达多,都很惊奇,有的前来致最恭敬的顶礼,有的奉送最美好的供养。佛陀不分贫富贵贱,在每一家门前都站立一会。想供养的人以及不想供养的人,想求教的人以及不想求教的人,佛陀都很欢喜微笑地向他们招呼。那庄严的步伐,那慈悲的仪表,实在太令人感动!即使对佛陀离国出家的行为有所误解而不信仰的人,见到佛陀也都生起恭敬佩服之心。佛陀的风度,就这样很快地被传闻开去,传到净饭大王的耳中,净饭大王惊奇太子归来后怎么不先来向他问安,他赶快带领百官大臣前来迎接。

在路上,佛陀和净饭大王的行列相逢,一边是净饭大王的行列,极其尊贵华美;一边是佛陀的行列,虽然整齐静肃,但不奢华美观。

净饭大王慌忙下车,很欢喜地来见佛陀,净饭大王想拥抱他的太子,他也以为太子一定会投进他的怀抱,但昔日的太子、今日的佛陀威严不动如山,净饭大王感到非常失望,因此说道:

“悉达多!您是我的太子,但现在究竟该怎样称呼您,我也不知道。我真不了解,您回国后,为什么不赶快回宫呢?您为什么要使我焦急地等待?如果您带领很多人到宫中来吃饭,您也知道,这不会成问题,可是,您好似故意和我为难,领着这么多的人在大街小巷乞食,您说,这种生活怎不失去我释迦种族的光荣?怎不增加我释迦种族的耻辱?”

佛陀的慈容,静得如止水一般,很温和恭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