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有志气的男孩
24877900000020

第20章 发动潜能的引擎(李锦清)(5)

每个人都会有羞耻感与荣辱观念,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并不好受,当一个人得不到他人的正眼时,就会激发其内心强烈的屈辱感,由此,转化成为一种非比寻常的向上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讲,屈辱可算得上是激发人内在潜能的一个好办法。耻辱并不可悲,相反,它往往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如此。一旦我们遇到使我们感到羞辱的事情,我们往往想尽一切办法要改变它,这无疑会激发自身的潜能。

无处不在的潜意识

有位音乐家的音乐造诣非常高,常常代表国家参加一些国际上的盛会。可是,后来由于发生了**********,这位音乐家以小资产阶级的名义被软禁起来。

那个软禁他的囚房环境非常恶劣,他只能露出头来吃饭,其余四肢都不能动弹。其他的囚房的人常有被枪毙的,有时,他还能看到左右牢房的人自杀。

在那里,他不仅要受到身体的折磨,还要经受心灵的打击。

不过,幸运的是,他最终被放了出回来。之后,他就接到了国际音乐大会的通知,邀请他出席世界上的音乐盛会。

周围所有的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那种大会要在公开场合弹钢琴,而他已经多年没有接触钢琴了,即便没有忘记,估计指法已经生疏了,恐怕连乐谱都记不起来了。

可是,他并没有缺席,还是去了。

当他弹起钢琴时,居然吓坏了很多人——因为他的钢琴弹的比原来还要好听,还要精彩。

对此,很多人都感到奇怪,便问他:“你被关了这么多年,身体不能动弹,只能露出头,根本就没有接触钢琴,为什么你的技艺不但没有退步,反而进步了许多呢?”

那个音乐家说:“在监狱中虽然没有钢琴,但是我的头脑里面却有一个想象的钢琴。我虽然不能动,可我的思想每天都在弹它。”

原来一切都是潜意识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经受住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折磨,迎来新生。

这就是潜意识的能力。潜意识的作用是奇妙的,平时它并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不过,如果你的潜意识中已经有了某种想法,就会自然而然影响你的未来。

有个年轻人特别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在18岁的那年,卖车的欲望更加强烈,内心产生了一种冲动,不过,他那时候没钱,根本就买不起汽车。于是,他只好跑到本田的一家汽车店看车,聊作望梅止渴。

当时,他看到一辆红色的轿车非常漂亮,他就把这个轿车的图片拿回家贴在自己的书桌上面。

3个月过后,年轻人要搬家,便把那张轿车的图片从书桌上揭了下来,收到箱子里面去了,搬家后他就再也没有拿出来贴。

两年之后,那个年轻人赚了19万块钱,买车的念头再次浮现脑海。于是,他再次联络了一家汽车公司,准备买一辆车。

他已经确定要买一辆三菱汽车时,不知怎么搞的,突然又想去本田汽车店去看一下。

当他走进本田汽车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销售人员都已经下班了,只有一位值班人员在。

那位值班人员委婉地告诉他:“先生,请您明天再来吧,也许那样您才能更有把握找到你需要的爱车。”

当晚年轻人就交了两万元的定金,表示第二天来看汽车,结果一星期后,他去取车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惊讶起来:“我不是已经准备要买的三菱汽车吗,为什么反而买了本田汽车呢?”

后来,年轻人无意间翻开纸箱,发现了那张两年多以前的那张汽车图片——一辆红色的本田汽车。这时,他才发现,图片上的那辆车跟自己所拥有的车子竟然一模一样。

年轻人恍然明白,正是那张贴了3个月的图片影响了他最终的决定。

潜意识的能量实在是太惊人了。科学家证明,潜意识的思考速度比意识的思考速度要快3万倍。可是人们都不太清楚这一点,认为自己只能做到怎样,因此根本无法发挥巨大的潜能。其实,这是人体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大脑资源的浪费,实在是太可惜了。

钢铁大王卡内基曾把“我要成为百万富翁”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且他都会每天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我要成为百万富翁,我要成为百万富翁,我要成为百万富翁……”。最后,他果然成了百万富翁。

当然,成功并不是依靠念,可是如果念得久了,那些目标就会变成了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而潜意识则会控制一个人的行动去做很多事情,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察觉。

进入梦想空间,释放忘我的力量

1858年,在瑞典,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幸的是,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患上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因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对于小女孩来说,这一厄运的降临似乎预示了女孩将要度过不幸的一生。

正当家人以及亲戚朋友为小女孩的命运感到忧伤的时候,小女孩却没有因此而颓丧,相反,她很乐观地生活,每天都很开心。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也许你根本就不相信那是一个残疾女孩。

有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在船上,船长太太陪小女孩聊天,讲起船长有一只天堂鸟。瞬间,小女孩就被船长太太的描述吸引住了。她非常想亲自去看看那只天堂鸟,于是,她便开始央求保姆。

保姆看到小女孩充满渴望的眼神,便答应去找船长,她把小女孩留在了甲板上,然后一个人跑去找船长,希望船长能够答应孩子的请求。

小女孩在甲板上等了很久,开始有些不耐烦了。这时,正好有个服务生从甲板上经过,小女孩看到了,便喊道:“先生!”

服务生见到一个小女孩叫他,连忙过去。他亲切地询问:“请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么?”

“是这样的,先生,我听说船上有一只天堂鸟,非常漂亮,我很想去看看,可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您能告诉我吗?”小女孩恳切地说。

服务生听了,微笑地说:“船上确实有这么一只鸟,而且真的很美丽,如果你想看到它的话,我可以带你去。”

小女孩听了,高兴极了。她拉住服务生的手,说:“请带我去吧。”

“好吧,随我来吧。”服务生说完,拉起小女孩的手——他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

可是,就在这一刻,奇迹发生了。

因为过度地渴望,小女孩竟然忘记了自己不能走路,随着服务生的手,慢慢地站了起来,亦步亦趋地走了起来!

事后,服务生才知道小女孩是残疾人,连忙表示歉意,而小女孩则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走了起来。

不过,从此,孩子的病便逐渐痊愈了。女孩子长大之后,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忘我梦想最终成就了她非同寻常的生命——她成为了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这个女孩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忘我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它将影响一个人的人生未来。

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其忘我的故事堪称独一无二。

有一年,他去一位亲戚家过中秋节。走了几十里路,到了亲戚家后,他发现一本自己很想看的书,便不顾疲劳地读了起来。

到了吃饭的时候,亲戚请他到桌上吃饭,他也不记得了。亲戚没办法,只好把做好的糍粑和一小盘红糖端到书房的桌上。

陈毅就这样一边读书,一边吃糍粑蘸糖,谁知看书入神的他,忘记了自己,竟然一遍又一遍地把糍粑蘸上砚台里墨汁往嘴里送。尽管满嘴都是墨,他还一点儿也没觉察到。

不一会儿,亲戚端面条进来时,才发现陈毅错把砚台当糖碗了。事后,大人们都责备他不小心,陈毅却笑笑说:“喝点墨水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

这种忘我的精神不仅成就了他的文化底子,更让他成为一代杰出的开国名将,真可谓文武全才。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缺陷,很可能会受到自我的约束。忘记自己吧,你会走得很潇洒,很自然,也许你真的能够超越自身条件的束缚,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卓越源于如痴如醉的兴趣

享誉世界的名著《昆虫记》中所表现的才华确实是令人折服的。这部名著的作者法布尔也因此得到众多著名人士的推崇与赞许。不过,真正令人为之叹服的却是他对生物科学的如痴如醉。为此,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他是一个“难以效仿的观察家”,而其他的人甚至将他称之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同样从事科学事业,法布尔既没有爱迪生、贝尔等人一样的商业头脑,也没有像他们一样进行过商业活动,而是完全把自己投入于自己的事业之中,深入发展自己的兴趣。

在4岁的时候,法布尔就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他常常蹲在池塘边观察鱼虾、蝌蚪、水蜘蛛,在草丛中追蜻蜓、捉甲虫、扑蝴蝶,口袋里装满小昆虫、小动物。到了上小学时,法布尔一有机会就溜到郊外去,捉蜗牛、捡贝壳、采集植物标本。这种兴趣他持续了一生。

心无旁骛的观察和研究,让法布尔获得了大量的新发现。年轻时,他就发表的一些论文,以详尽的事实向当时学术界的权威观点提出挑战。

著名昆虫学家迪富尔在著作中提到,砂蜂杀死吉丁虫,储存在巢内喂养幼虫、吉丁虫的尸体既不腐烂,也不干瘪,是由于砂蜂给吉丁虫注射了致命的、具有防腐作用的毒汁。

对此,法布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他并没有因此便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他决定亲眼看看砂蜂怎么给吉丁虫打针的。

他一动不动地蹲在砂蜂的巢穴边观察,结果他意外地发现,被砂蜂打完针的吉丁虫并没有死,它只是被麻痹了,脚和翅膀还在抖动。

经过多次的观察,法布尔断定,砂蜂给吉丁虫注射的不是致命的毒药,而是一种麻醉剂。于是,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迪富尔关于“吉丁虫被砂蜂注射致命毒汁”的观点表示质疑,引起了昆虫学界的关注。

由于他的观点有理有据,因此很快就得到了承认,他赢得了声誉。法布尔专心实证的精神让他迅速地成为了昆虫学界的知名人士,拿破仑三世接见他,邀请他出任宫廷教师时,然而,他却说:“谢谢陛下的一片好意,我宁愿终身与昆虫相伴。”

如痴如醉的观察可算得上是法布尔独一无二的能力,卷帙浩繁的《昆虫记》就是他一次次观察的结晶。

也许从来没有那个科学家如此痴迷于观察,法布尔常常趴在地上,观察各种昆虫,即便成年了,也还像孩子一样。由于常常趴着地上看虫子,他把衣服都磨破了。

有一天早晨,法布尔起床后,像往常一样往外走。他的妻子叫住了他,告诉他今天有客人来。法布尔低头想了一会儿,才想起他和教育部长、内阁大臣的约会。

他只好回到客厅等着。这时,妻子看见法布尔的衬衫上有几个破洞,说:“你就穿这身衣服见客吗?”

“难道我有比这更好的衣服吗?”法布尔耸了耸肩,无奈地说,“我哪件衣服没有破洞呢!”

他妻子一听,无言以对了。确实如此,即便法布尔有新衣裳,由于经常趴着观察昆虫,没过几天新衣也变成了破衣。妻子唯有无可奈何,于是法布尔就穿着这样的衣服迎接了内阁大臣。

法布尔依靠着深深的迷恋和高度的专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就,正是那如痴如醉的兴趣,带给了他超越的力量。

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发愤图强,如果不是全才,就不要幻想做一个全才,不如专注于发展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并充分利用这项才能,即使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能获得非凡的成就。

当你把自己的力量集中于一点,你就不必经常担心自己能否同时做好其他事,也不会为自己的其他弱项烦恼,放大自己的优势能力,虽然算不上潜能发掘的关键,不过却是潜能发展的难点。试问,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把自己的优势能力引向深入呢?

其实,一个人的能力不看多与少,而在大与小,如果能够专心发展自己的某项才能,让自己的优势能力更加突出,这才是潜能发掘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