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跳蚤依然想要跳出玻璃杯,不过,每次都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显然,它是不可能跳出去的。
跳蚤感到十分困惑,但是它没有停下来,而是一直“跳”。
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跃的高度。
几天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没有再撞击那个盖子里,而只是在盖子下面来回地跳动。
又过了几天,实验者把玻璃盖子轻轻去掉,任凭跳蚤跳跃。
三天后,再次观察,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不过,此时它始终都无法跳出玻璃杯了,虽然玻璃杯已经没有加上盖子。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那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在它的心里面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事实上,人也会产生类似的思维定势,以至于限制了自己的能力。
某国曾经做过一个这样的试验:让一群本国最优秀的运动员做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运动。
他们把运动员们分成两组,第一组直接参与运动,但是效果并不好,虽然他们都尽力去做,但是大部分运动员都做不到指定动作。
轮到第二组上场时,试验者告诉他们,第一组失败的结果。然后,他们对第二组运动员说:“你们这一组的结果将会不一样,因为你们会得到一种新药,这种药物可以使你们达到超人的水准。”
结果,第二组运动员很容易就完成了那些困难的练习。
事后,参加者询问:“那是什么药丸,具有如此奇效?”
实验人员说:“那只不过是一些毫无效果的粉末而已。”
有时,我们很难想象自己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却总是揣测自己的能力有多么小,事实上,很多事情本来你能做到,然而,由于内心的自我限制,束缚了自己的能力。
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接着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障碍都不存在了,但他们早已撞怕了,或者已习惯了,再也不能跳上新的高度。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也永远不用高估自己所欠缺的条件。每个人都具有无穷的潜能,如果能够发挥出来,其力量是巨大的。然而,若是自我设限,不仅不能激发潜能,就连本来的能力也会大大减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说:“永远不要、绝对不要廉价出售自己。”能人多不能,才是潜能好手的心态。
被逼不是无奈,而是福气
当人们邂逅久违的友人时,一番唏嘘,一阵叹息之后,往往都会问:“这些年,真不容易,你是怎么活出来的?”
这时,历尽沧桑的友人往往会平淡地告诉你一句话:“人都是逼出来的。”
当人们聊起意想不到的业绩时,常常提到这样的回答:
“真想不到……怎么就给弄出来了?”
“还不都是逼的。”
“都是逼出来的”,这平平淡淡的几个字,所包含就是人生真谛!——被逼不“无奈”,被逼是福。
有个游泳教练执教多年,培育了大批杰出的游泳人才,其训练方法为人们所重视。谈起游泳训练,他有许多特别的见解,这些见解让很多人耳目一新。
“如果一个学生能游二十二公尺,而游池的长度是二十五公尺,我会叫他从浅处向深处游。”那个游泳教练说。
有人很疑惑,不解地说,“为什么不让他由深水区游向浅水区呢?如此,则当他游不动时可以站起来。”
“因为学生照我的方法,进步比较快。”
“可是他只能游二十二公尺,游到最后又正好是深水区,岂不非常危险吗?”有人听了,觉得费解。
教练微微一笑,解释说:“也正因为最后是在深水区,游不动就会沉下去,所以当你由浅水游向深水时,就懂得保存体力,等到游至深水区,再拼命向前冲。这样,你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如果按照我的方法训练,即使原来只能游二十二公尺,到时候也能游完整个池子。相反地,你从深水游向浅水,起初必然拼命,等到力气将竭,眼看自己已经在浅水区,就会觉得轻松了,也就会放松自己,这样原先二十二公尺的成绩就会成为二十公尺了。两相比较,你说当采哪种训练方法呢?”
“逼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人的潜能,是人的创造力,是创新,是发展,更是生命。
拿破仑的部队劳师远征,行走经过一片丛林。由于天色昏暗,一个士兵不小心跌到急流中去了。
那个士兵在水里挣扎大叫,结果徒劳无功,因为水流实在太湍急了。
岸上的其他士兵使用各种方法,都无法抢救他们的同伴,那些泳技都不高明的士兵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水中的同伴被越冲越远。
拿破仑得到了这个消息,便赶了过来,他问身边的士兵:“他会游泳吗?”
一个士兵回答:“他会游泳,不过,不怎么高明,而且刚才他大喊大叫地挣扎了这么长时间,恐怕已经没有体力了。”
“只要他会游泳就行了!”说完,拿破仑立刻举起手里的枪,对着溺水士兵的左方连开两枪,大吼一声:“小子,想逃吗?限你1分钟内给我游回来,否则,我打死你!”
拿破仑又拿枪对着水中士兵的右方开了两枪,枪弹发出吓人的声响,射入溺水士兵身旁的河水之中,激起很大的水花。
溺水的士兵一吓,顿时拼命划水,拿破仑的枪弹轰击更加密集了。
不一会儿,那个溺水士兵就游回了岸边,拿破仑一把就抓住了他的胳膊,把他扯了上来。
脸色苍白的士兵休息一会儿,问拿破仑:“长官,刚才我都快要淹死了,你为什么还要用枪打我?”
拿破仑眼一瞪说:“我不开枪逼你,你早就死在水里了。”
正所谓,“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猴子”变成了人,何等神奇,还不是大自然“逼”的吗?一个人所受到的压力和他能力是成正比的,一个人所承受的压力越大,他所释放出的能量也就越大。上学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临考试前,学习效率是最高的。而在比赛中,新纪录往往也是在竞争最激烈时创造出来的,竞争越激烈,成绩往往也越好。
常言道:压力就是动力。人是矛盾的综合体,其既有求发展的需要,又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惰性。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破除惰性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需要的是鞭策和当头棒喝式的促动,而“逼”就是“最自然”的好办法。
置之死地而后生
韩信是西汉时期汉王刘邦手下的著名将领,用兵如神,只会打仗往往不依常理,却能够出奇制胜。
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韩信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顺利到达战略地点,就必须通过一道叫井径的极狭山口。赵王手下有一名谋士,叫做李左军,非常有谋略。他提出一个建议: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粮草。这样,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
可是,当时的领军大将陈余不听李作军的劝告,他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韩信部队正面作战。
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立刻下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当晚三更天,韩信让将士们吃了些点心,告诉他们只有打了胜仗才能吃饱饭。
随后,他又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埋伏在赵军营地四周,只等赵军离营,便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
最后,韩信再点兵一万,列队于河边,背靠河水排列阵势。韩信手下的将领们看到这样的部署,连忙劝说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才能饱饱地吃一顿,这恐怕会陷我军于不利的境地,希望您三思啊。”
韩信一挥手,止住众将领的规劝,说:“你们不必多说,结果如何,战后便知。”众将领无法,只好领命而去。
天刚刚亮,韩信便领兵向赵军发动了进攻,双方厮杀非常激烈。大战了一会儿,韩信命令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
赵军大将陈余见到汉军败退,立刻挥师猛进,命令兵士全部离开营地,追击汉军。当陈余看到韩信背水列阵时,仰天大笑道:“都说韩信用兵如神,不想却是这般无知,如此背水列阵,断绝后路,必定军心慌乱不稳,必败于我手。”说罢,马上命令军队发起猛攻。
韩信看到赵军来势凶猛,连忙命令主力部队出击。此时,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都抱着必死的也回身猛扑敌军。
赵军猛攻半天,也无法取胜,陈余见此情况,只好下令回营。哪知,回到自己的营盘时,只见军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只听那营中一声炮响,汉军蜂拥而出。赵军顿时大乱,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战事结束后,韩信手下的将领们都觉得这次胜利非常侥幸,便请教韩信其中的奥妙。韩信笑着说:“其实,我们这次胜利并非侥幸。这在兵法上也是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众将听后恍然大悟,对于韩信的用兵之道更是佩服。
事实上,当时还有一位英雄人物也使用过类似的方法,大破敌军。他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这人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他采取的“破釜沉舟”之法,与韩信的“背水一战”之略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时项羽尚是一名小将,还必须听命于他人,并没有带兵的权力。当时,楚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赶紧准备援军,派宋义为上将军,叫他带着次将项羽、末将范增北上救赵抵抗秦军。
将士们休整了好几个月,听说要去和秦军的主力拼杀,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很旺。
可是,上将军宋义却是一个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小人,他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当他率军到了安阳时,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这一休息就是40多天,更令人众将士们郁闷的是,宋义每天在大帐中饮酒作乐,从不提出兵援赵的事。
身为次将的项羽最后实在忍耐不住,便来见宋义:“救兵如救火,现在赵王危险,我们应该立即率兵渡过黄河,与赵王来个里应外合,这样,就能够大败秦军!”
宋义根本不看项羽,慢吞吞地说:“你哪里懂得兵法的妙用!出谋划策,你比我差远了。我们的目标是消灭秦军,此时先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项羽听后,心中怒火腾腾,但是又不好发作,只好强压怒火,气哼哼地走出了军帐。
宋义见项羽愤怒而去,冷笑一声,随即传下一道命令:“将士们打起仗来应该像虎狼那样凶猛,可谁要是不服从命令,一概都得砍头。”
显然,这是冲项羽来的,要他老老实实服从命令。
项羽本是个火暴脾气,如何能够咽下这口气?第二天一大早,他全副武装,大步跨进宋义军帐,再次要求立即出兵救赵。
宋义一见项羽竟然不理会自己刚颁布的命令,不由地勃然大怒:“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
项羽虎目圆睁,大吼一声:“我要借头发令!”
言犹未了,项羽拔出长剑,一剑斩下宋义的脑袋。
项羽把宋义的脑袋摔到众将士们的面前,说:“有愿意随我出兵援赵者站出来!”
众将士见项羽干净利落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并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
于是,项羽便担任了援赵大军的主帅。
当即,项羽便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随即又命令士兵们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
将士们一听项羽的命令,都愣住了。项羽凌厉的眼光一扫左右众将,坚定地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敌军营中取锅做饭吧!”
众将听后,纷纷表示要得胜而回,各自领命而去。
当项羽率领大军渡过了漳河时,项羽又下了一道命令: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
战士们一看,纷纷议论开了。
项羽知道了士兵们的反应,便向所有的士兵训话:“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谁也活不成!”
大家听了项羽的话后,顿时生出了必死之心。战斗打响后,楚军很快就包围了秦国的军队,双方展开了9次激烈的战斗。令人惊讶的是,楚军无不是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杀。他们越斗越猛,直杀得山摇地动,血流成河。
经过多次交锋,结果,楚军竟然以少胜多,把秦军打得大败,不仅杀死了秦将苏角,还俘虏了秦将王离,逼得秦将涉间走投无路,放火****而死。
项羽藉此一战,名声大噪。由此,项羽便正式被拜为上将军,诸侯的军队也都归他统率,这也为他以后成为西楚霸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仅是兵法,更是一句古老的哲言。智慧的人类很早就懂得:在不少危急困苦的境地,只有死才能获得生的机会。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对生的渴望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无论是背水一战,还是破釜沉舟,都是潜能力量的最大发挥,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赢得发展。
面对艰难,用不着害怕,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当处于危急的境地,人往往能够产生超越平时的力量,相反,若是安于现状,内在的潜能也许永远都会沉睡。智者明白,置之死地,目的是为了求生获胜。
不断挑战,学会“自找麻烦”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又是超高难度……”他拿起乐谱翻了翻,喃喃自语。一时之间,他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谷底,消靡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