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有志气的男孩
24877900000012

第12章 付出更令人快乐(田伟)(1)

懂得付出的人往往比只会索取的人更懂得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会让更多人快乐,也会让自己得到更多快乐,正所谓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学会无私地付出往往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这些收获也许是用金钱都买不到的。而一个人若是自私到不懂得付出任何东西,最终失去的往往也是自认为最宝贵的。

一个有志气的男孩不该是个只懂得索取的人,他还应该懂得给予的快乐,即使有时候他们的付出会让他们损失一些东西,但是在他们付出的时候,却能把奉献的快乐留在身边,这种快乐甚至会伴随男孩一生。

付出时也要顾及受助人的尊严

中国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百姓没有一天太平日子过,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三个月没有下雨,土地干裂,庄稼全都死了,人们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树皮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饿死了。但富人家里的粮食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丝毫不受天灾的影响。

有一个这样一个叫黔傲的富人,他还算是个好人,想拿出点儿粮来给灾民吃,但却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好让人感激他,让他的名声更大一些。一天,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放在路边,想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时,他就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喊道:“叫花子,拿去吃吧!”每说这句话的时候,他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这时,走过来一个瘦骨嶙峋的穷人,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衣衫褴褛,脚上穿着一双破烂的草鞋,看样子像是几天没吃东西了,因为他看上去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了,走起路来已经开始摇摇晃晃了。黔傲看见穷人饿到这个模样,就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穷人大声吆喝着:“喂,要饭的,我这里有东西,你快过来吃。”这个穷人却好像没听见似的,并没有理会他。黔傲又喊道:“喂,说你呢,听到没有?我这有吃的。”这时那个穷人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傲说:“收起你的食物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这完全出乎黔傲的预料,饿得这样的穷人居然为了自己的尊严宁愿饿死,而自己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去施舍别人真是件很惭愧的事。

愿意去付出自己的财富救助他人是件品德高尚的事,但若不顾及受助人的尊严,你的付出将失去原本的意义。

位于美国东北部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那的环境十分恶劣,差不多每几年中冬季来临时就会发生一次雪灾或者和飓风强度差不多的大风。一遇到这种灾荒的年代,这里的人们就只能靠一些慈善家的资助过日子。

罗伯特就是常常资助当地人的慈善家,在1959年的一个冬天,天气又是十分恶劣,于是罗伯特像往年一样准备了许多帐篷、棉衣和吃的东西,但是,让他感到奇怪的是,眼看着天气变得越来越恶劣比一天猛烈,却没有几个人来他这儿拿这些东西去用。罗伯特的妻子凯瑞对着急的丈夫说:“我倒有一个办法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来这里拿东西,不知你会不会同意。”“只要能够帮助这些人度过这个冬天,什么办法我都同意。”罗伯特回答。凯瑞说:“好吧,从现起,你就是个患有间歇性失忆症的人,对于每年这个时候的记忆,你都一点不记得了,包括你在这认识的一些人,甚至连我你都可以暂时忘记。”罗伯特有些不明白了:“那样的话我不是成了一个没用的人了吗?假如这样的话,我怎么能帮助别人呢?”凯瑞回答:“你错了,这样你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罗伯特想了想,终于明白妻子的意思,他高兴地说答应了妻子提出来的方法。

原来,当地的许多穷人都曾经得到过罗伯特数次帮助,这些人都觉得罗伯特是个十分善良的人,他们十分希望能有某天能够还回罗伯特的恩情,但是因为生活都成问题,所以这只是个希望始终没能成为现实。所以,在这个恶劣的冬季来临时,人们面对罗伯特先生的捐赠,感到十分尴尬,所以很少有人去他那拿东西。

妻子的提醒让罗伯特意识到也许自己暂时的“失忆”,会让这些人少许多尴尬,这样他就可以帮助他们了。当人们得到罗伯特患有失忆症的消息时,没过几天,就陆续有人前来领取过一些需要的东西了。当罗伯特表情麻木地看着那些可怜的人从他这儿拿走救灾物资后,心中感觉到一阵阵温暖。在他看到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因为得到他的帮助而显得兴高采烈时,罗伯特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当然,他还从中感受到人们对他的关心和同情,因为每个人在领取到东西的时候,除了说一些感谢的话外,还会格外对他说“希望您快点儿好起来”之类的话,而以前他们说的则是:总有一天,我会报答您的恩情。

更让罗伯特感到意外的是,没过几年,他收到了许多各地医院寄来有关于为他治疗的信件。40年内罗伯特共收到1012封这样的信,还接待了986位热心人士。这其中有许多罗伯特并不认识的人,可是他们都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医医治他患上的失忆症。原来,这些人都是曾经受到罗伯特帮助的人的孩子或亲戚。这些孩子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居然都是神经科。其实罗伯特在当地帮助的不过100人,而且所捐献的物资也不是最多的,但是他收到的回报却是最多的,直到他93岁去世时,来信和来访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如果在付出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甚至把自己表现得很伟大,那么接受者会觉得这是一种施舍,甚至是负担,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付出。付出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但是在快乐的同时,你也应该顾及到他人的自尊,这样你的付出将会比仅是付出更有价值,也更能让你体会到快乐,因为接受的人快乐了,付出的人才会快乐。

付出时不要太在乎回报

在一个下过大雨的午后,小和尚听到寺门口传来一阵阵小狗的叫声,他顺着声音往门外看,一只被雨淋湿的小狗正在门边看着他,还向他可怜地叫唤着。“我想你一定是肚子饿了吧!”说完,小和尚就转身回到屋子里。过了一会儿,小和尚端出来一碗粥,他把碗放在小狗身边,对小狗说:“可怜的小东西,快把这碗粥吃了吧!”小狗看到食物很开心,开始低头喝粥,小和尚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小狗把粥喝完。看小狗吃完食物时高兴的样子很可爱,小和尚想伸手抱起它,这时小狗却一溜烟地跑掉了,小和尚一脸惊愕地呆愣在原地。

这时,小和尚的师傅正好走到门口,看到小和尚这样的表情,就问:“怎么有些不高兴了?”小和尚有些委屈地回答:“师傅,我刚刚喂了小狗一碗粥,但是它在吃完之后,却不理我,我想抱它它却跑了,我真是白给它粥了。”

师傅对小和尚说:“付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我们一生接受了别人给予我们的许多东西,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人一些东西,更多的是祝福,但像你刚才的行为,也是给予的一种,你要知道,真正的付出是不求他人回报的,这才不违背付出的本意,这个世界正是因为大家互相给予才变得美好,你刚刚是做了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而不是在意小狗没给你回报。”

小和尚听了师傅的话,变得开心起来:“师傅,我明白了,下次再看到狗,我还是会很高兴地给它东西吃的。”

世界因为给予而美好,若是太计较回报,则会让人变得吝啬,这时即使是付出也变质了。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扬佛法时,每次讲经的时候,都有很多人闻名前去。于是,就有人提议把讲堂扩建一下。众人觉得这个提议很好,都纷纷表示同意,并开始募捐。

在前来的信徒中有位富人,他拿了100两黄金送到募捐处,并特意对诚拙禅师说明这是用来盖讲堂用的。诚拙禅师收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就先去做别的事情了。这位富人开始对禅师的态度表示不满,因为100两黄金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是老禅师收下这笔巨款后,却没对他特别的热情。于是他不甘心地跟在诚拙禅师后面,看老禅师许久没提这件事,富人提醒说:“禅师,我捐的可是100两黄金。”诚拙禅师并不在意地回答道:“我知道,刚才这事你已经说过了。”禅师并没停下手中的事情,这时富人更不甘心地大声说:“禅师,我捐了这么多钱,难道您连一个谢字都不给我吗,那我捐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时他们恰巧到大雄宝殿的佛祖面前,于是禅师对他说:“你的钱是捐给佛祖,如果要谢的话也是佛祖对你说谢谢,而不是我。你能够为佛祖付出是在为你自己积功德,如果你一味地要把它变成买卖的话,我可以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和佛祖银货两讫了。”

给予是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而帮助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人摆脱困境,若再奢求什么,便是对这种帮助的亵渎。太在乎回报,也就自然扭曲了帮助别人的本意,不求回报,其实终有回报,财富买不来快乐,但是付出却可以让自己快乐。

一个很有钱的人害怕自己死后财产将对他毫无用处,所以便想到了留下好名声。于是他的一位做神父的朋友建议他多做些善事,这样当他有罪的时候,他的善行也许会让上帝帮助他。

这个有钱人决定接受朋友的建议,他开始送给别人一些礼物。然而,他并不是心甘情愿地给别人东西,而是想让他们传播自己的美名,让自己流芳百世,他只给那些看上去没有希望的人钱,这样他们会更感激自己的付出。

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坐在一堆垃圾上的穷人,他觉得这个人是他帮助的对像,于是便走过去扔给他00枚金币,当穷人问他为什么时,有钱人告诉穷人说自己只会给那些没希望的人钱,这样的人才会感激他,从而为他歌功颂德。

此时穷人拿起金币又还给了这个人,他告诉富人,这是对他的侮辱,因为这金币并不是因为一个人出于善意而给的,而是因为他看上去像是个对生活没有希望的人,穷人虽穷,但也知道,只有死人才对生活没有希望,在他看来,如果他接受了有钱人的金币,就等于将灵魂出卖给了他。

真正的付出是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因为你帮助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摆脱困境,若再贪求别人的回报,便是对这种帮助的亵渎,太在乎回报,也就自然扭曲了帮助别人的本意。其实,当你在付出过后,自己的内心已得到了宁静、快乐,这便是对你最大的回报,恐怕没有什么东西是比快乐还宝贵的。

你的付出有可能拯救一个灵魂

一位老人在傍晚时分正沿着荒凉的海滩看日落,在远远的地方,有一个小男孩似乎正在朝海里丢什么东西,因为那个小男孩一直保持着弯腰的姿势,而且好像是先把什么东西从海水中检出来再丢出去的样子,老人看了小男孩很长时间,小男孩都没发觉,他依旧在重复丢东西和捡东西的动作,老人有些好奇,这个荒凉的海滩上人都很少,能有什么东西呢?他决定走近一点看看。

当老人走近男孩的时候,才发现那个男孩把海滩上的海星丢到水中,因为这些海星是被海水冲刷上岸的,而它们没有脚,这让它们无法回到海里,男孩正是在把这些被冲上岸的海星扔到海里。老人对男孩的行为感到非常好奇,他走到小男孩身边问:“孩子,我想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男孩回答道:“这些海星很可怜,你看,现在海水已经退潮了,如果我不把这些海星丢到海里去,它们又没有脚,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在岸边,我正在帮助它们回到海里。”

老人当然知道海星被冲上岸的后果,可是他却没想到男孩这样的回答,老人继续问:“你知道不道每天被海水冲刷上岸的海星有成千上万只?以你一个人的力量,恐怕不可能把它们全部救活,因为它们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即便数量不多,整个海岸线这么长,你救得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样看来,你所做的似乎没什么用处。”

男孩听了老人的话,仍是弯下腰又拾起一只海星,继续把它丢回海里,他对老人说:“最起码,这只海星的命运比其他海星好些了不是吗?”老人听了男孩的话,没说什么,也开始捡起了海星。

不要觉得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以自己的力量能做得太少了。也许你的付出并没有使周围的环境得到什么明显的改变,但是至少,你改变一种苦难或是窘境。如果每个人都本着一颗无私付出的心去帮助别人,那周围的人或事很快就会让你感到快乐。

“情义商人”李晓华曾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连续五年评选为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他也是中国最有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之一。人们对他关注最多的是他的成功,但是却显少有人知道他的成功最初源于一位陌生人的关心,正是陌生人这份不经意的付出,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1990年的时候,李晓华还是个喜欢冒险的青年人,他出国到了马来西亚。这时的李晓华已经是位身家过亿的商人。他来到这的原因是他知道在当地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而且这里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假如这个传闻是真的,那么公路两边的土地将会大幅度升值。李晓华经过仔细分析之后,他做出了一生很冒险的决定, 在传闻未得到证实前,他就用自己的所有资产向银行申请了贷款,买下了公路两旁土地的开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