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4876600000032

第32章 生意做好门面,自然名扬利万(2)

胡雪岩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当然也知道买卖是必须要有市场的。但是,怎样营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呢?胡雪岩的人脉关系一向非常宽广,本身就有王有龄这样的靠山,自然也结识了不少官场上的人物。他做生意本来就有长远眼光的,他知道自己并不想做那种一时的买卖,想要做长久的买卖,就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让自己的生意有市场。

在接手阜康以前,胡雪岩就有这样一个理想,一旦自己哪一天能够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钱庄,就一定要将这个钱庄做大做好。现在,老掌柜把钱庄的生意交给了自己,那么自己就一定要把钱庄做出特色来。

钱庄是需要储户的,胡雪岩想到办法让刘庆生办理官太太和官小姐的存折。这件事情做完,虽然为阜康赢得了很多客户,但是因为没有大客户长脸,钱庄一时之间也没能吸纳足够的资金。

王有龄当时对胡雪岩接手钱庄有一些质疑,他对胡雪岩说过:“雪岩,你现在接手钱庄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好事。现在正在打仗,各处****,银价时涨时跌,这个时候要接手钱庄,弄不好是个赔本买卖啊!”

胡雪岩笑着说:“雪公,我虽然还没有摸清楚经营的路数,但是心里也已经有底了。”

王有龄说:“你一直是做跑街,也没有正正经经地做过一回掌柜,况且你年纪还这样小,还不如请一个年纪稍大、有经验的掌柜,来替你管这一桩生意。”

胡雪岩摇着头说:“既然老掌柜有心把这个生意交给我,我就得把它做好。如果不能做好的话,我对自己也说不过去。”

说完这话,胡雪岩来到王有龄的身边,悄悄地说:“雪公,你说别人知不知道我胡雪岩和王大老爷的关系呢?”

王有龄沉思一刻,说:“自从我做上海运做办以来,每逢重要场合都会说我有义弟胡雪岩在做钱庄生意,我想现在也有不少人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了。”

胡雪岩又和王有龄说:“你说大家会不会猜测我的这个钱庄是不是也有雪公的股份呢?”

王有龄看了看胡雪岩,说:“雪岩,我给你出钱做后台,这都是可以的,我只是想让你谨慎经营。”

胡雪岩笑着摆摆手说:“自然,雪公的心意我是了解的。如果这阜康钱庄有你的股份,尚且好办。但是,我恰恰不能让钱庄里有你的股份。你刚刚上任,如果把钱放到我的钱庄里,无疑是害你。所以你即使有钱,也不能放在我的钱庄。”

王有龄笑着说:“雪岩,你以为别人不会这样想吗?”

胡雪岩说:“别人只是想想,无凭无据。我是这样想的,雪公,我能不能借着你的关系,将我钱庄的市面哄得火起来呢?”

王有龄说:“你想借助什么关系呢?”

胡雪岩想了想,说:“府台大人黄宗汉应该畏惧何大人和雪公你的关系,如果能让黄大人成为我钱庄里的大户,你觉得怎么样?”

王有龄想了想,觉得胡雪岩这个办法可行。但是黄宗汉本来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人,怎么会白白为胡雪岩办事呢?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交情,这么白白去说,只怕黄宗汉会放置在一边不理会。

王有龄对胡雪岩说:“雪岩,你也知道黄宗汉是什么样的品格。这样去说,只怕他不能白白答应。”

胡雪岩笑着说:“雪公,我自然知道黄大人是什么人物。我们只能让黄大人出名,不能让黄大人出钱,本来就是我自己的生意,我自己出钱是应该的。”

胡雪岩就这样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说给了王有龄。王有龄照着胡雪岩的说法亲自到黄宗汉府上说明情况,黄宗汉没有异议,做了胡雪岩钱庄里的一个大客户。

事情办成之后,胡雪岩把刘庆生叫到自己的面前,说:“庆生,我要你到以前做过的那个大源钱庄办一件事情。”

刘庆生说:“东家,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好了。”

胡雪岩说:“我要你约大源钱庄的档手出来吃个饭。”

刘庆生有些奇怪地想,只是两个人吃饭,要做什么呢?

胡雪岩说:“首先,你要穿着新衣服,这个我自然会为你准备。到时你约好那个档手以后,我还会给你雇一顶轿子,把你送到地点。其余的,你按照我的话去做就好。”

随后,胡雪岩就向刘庆生仔细交代了一番。最后说:“庆生,我做这件事情的用意你都清楚了,你说话自然也要圆满,让别人相信。”

刘庆生点头,心中暗暗佩服胡雪岩,能想出这样一个计策,还怕阜康钱庄市面不火吗?

几天以后,刘庆生穿戴一新,坐着轿子去见大源的档手孙德庆。一看自己原来的同事比自己体面,孙德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刘庆生察言观色,自然知道孙德庆的想法。他笑呵呵地和孙德庆寒暄了一阵子以后,说:“今天约你出来,一是为了叙叙旧,二是想托你帮我把一笔款子通过大源汇到京里的日升昌。这家票号和户部有往来,但是我们现在和这家票号还没有往来。”

孙德庆说:“这是什么款子?”

刘庆生说:“是巡抚黄大人的捐输银两。你看,我带来了。”

孙德庆本来就已经有些吃惊,接过汇票一看上面的数目更是大吃一惊,他问:“黄大人亲自托你们钱庄办这件事情吗?”

刘庆生说:“是和我们东家说的,我们东家知道我和你相熟,所以就找到你办这件事情。”

办完这件事以后,刘庆生回去和胡雪岩复命,一一说了当时的情形。胡雪岩和刘庆生说:“庆生,你说这个孙德庆嘴巴是有名的快,是吧?”

刘庆生说:“别的不敢说,但是这一点肯定的。”

胡雪岩点点头,他知道接下来不用多长时间,很多钱庄都会得知这个消息。几天过后,没出胡雪岩所料,有几个知名的大户都找到了胡雪岩,要求在阜康钱庄里存储银两。阜康的市面就被这个方法渐渐地哄抬了起来。

巧妙地哄抬,是让市面红火的一个好方法。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得生意快速红火。胡雪岩的成功,与用这样的方法让阜康有名气息息相关。有了名气,自然就有客户,这样才能实现当初把阜康做大做好的想法。

在1915年的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我国代表就曾经用一个巧妙的方法使茅台酒出了名。当时,在博览会上,参加展出的洋酒本来就有很多,包装精美,设计奇妙,琳琅满目,吸引着国际友人的眼球。唯独装在坛子里的茅台酒,因为包装不起眼,也闻不到味道,一时乏人问津。

我国代表十分着急,一时急中生智,将展台上的茅台酒抱下来,并把酒坛子摔碎在地上。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注意,接着人们闻到了一股芳醇的酒香味。参加博览会的人们一下子对中国的茅台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最终,茅台酒也拿到了国际博览会的金奖。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无论是把钱庄做好的愿望,还是让茅台出名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是,要实现这些愿望,就必须使用一些巧妙的手段。

名气可以成就永恒的利润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生意虽说追求一个利字,但是如果一味地只看重利益的话,即使赚再多的钱财,回头想想也没有什么意思。物质的东西能够永留世间的毕竟是少数,只有精神可以长存。

钱财本来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胡雪岩觉得,钱是赚不完的,商人应该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胡雪岩一向很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之所以努力赚钱,不断地扩大生意场面,就是为了能让自己扬名立万。

在生意场上,胡雪岩要求自己不但要做生意,还要做人。一个人只有先把人做好,才能把生意做好。他说:“人生在世应该先求名?还是先求利?别的我不知道,但做生意是要先求名,不然怎么叫‘金字招牌’呢……这话大有道理,创出金字招牌,自然生意兴隆通四海,名至实归。”

做生意,为了求名自然要先把人做好。求名是为了求利,自我形象树立起来了,名气做响了,招牌擦亮了,生意自然就会兴隆起来。这个道理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说得通的。生意场上的资本本来就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两种,有形资本就是企业的实际利润,而无形资本就是企业良好的形象,也就是良好的名誉。

在创办胡庆余堂以后,胡雪岩在胡庆余堂的大厅里亲手写了两个字——“戒欺”,并制作成横匾,高悬在店堂大厅醒目的地方。为什么要“戒欺”?胡雪岩此举有何深意?

有一次,胡庆余堂销售非常紧俏的药虎骨追风膏断货了,于是主管药号经营的余修初就找到专管药材的邹文昌询问原因。

邹文昌说:“虎骨追风膏的主要原材料是虎骨,而虎骨现在一时又断货,我觉得虎豹也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不如就改用豹骨吧?”

余修初一听,说:“这怎么可以?这不是砸了胡庆余堂这块招牌吗?”

邹文昌说:“做生意自然是得讲变通,现在这个药销售正旺,这样一断货,顾客着急,我们得少赚多少银子啊?这才是最关键的。药不趁着最热销的时候卖,等到什么时候卖呢?现在用豹骨代替一下虎骨,虎骨一到货,马上就换回来,谁能知道?不然这样总是断货,供应不足,别人会说我们胡庆余堂不讲信用,明明收了钱,却不给货。”

余修初想:“是啊,现在有很多药店都在等着胡庆余堂的虎骨追风膏,已经有不少人来催过多次了,等着虎骨,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邹文昌看到余修初的脸上现出缓和的颜色,知道余修初有一些动摇了,于是他打铁趁热:“你想想,豹骨的药效也不错,其实和虎骨差不了多少,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除非是对药材极为熟知的老中医,才能辨别出里面细微的差别。我看了一下,那些急需虎骨追风膏的药店都没有这样的老中医,所以这件事情只有你知我知,别人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余修初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邹文昌知道余修初已经默认了这件事情,所以就开始大量生产假的虎骨追风膏。

但是这件事情还是传到了胡雪岩的耳朵里,他非常生气,命人赶紧从市场上收回假的虎骨追风膏,并且赔偿了大家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