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有气度 做事要有尺度
24876300000009

第9章 上篇:做人要有气度(8)

温庭筠对此不满,还大闹了一场。可即使这般严防,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考生的忙,自然,他自己又是名落孙山了。考了十几次还没有中第的温庭筠渐渐对科举考试失去了希望。他投到远相令狐绹的门下去做幕客,替远相代笔写些公文、诗词。令狐绹很看重他的才学,给他的待遇也十分优厚。但温庭筠却恃才自傲,很看不起令狐绹。有一次,皇帝赋诗,其中一句有“金步摇”,令大臣们作对。令狐绹对不出来,就去问温庭筠。温庭筠告诉他可对“玉条脱”。令狐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温庭筠就说“玉条脱”的典故来源于《南华经》,并不是什么生僻的书,巫相在公务之暇,也应该多看点书才是。

言下之意,就是讥讽令狐绹不读书,使得令狐绹十分不高兴。因为皇帝喜欢歌《菩萨蛮》,令狐绹就让温庭筠为自己代做了十几首,用自己的名义献给了皇帝,专门嘱托温庭筠替他保守这个秘密。可谁承想,温庭筠当面满口答应下来,转过脸就将此事传得尽人皆知,让令狐绹很难堪,从此之后与他的关系也开始疏远了。

温庭筠晚年时官任国子助教,这期间主持过一次国子监试。他标新立异,将选中的三十篇文章张贴出去向大家公开。此举触犯了宰相杨收等权贵的利益,不久之后就找个借口将他贬为方城尉,离京城甚远。怏怏不乐的才子温庭筠没过多久就病死了。

总是处处显露自己的才华并非好事,阻碍了别人的道路,也会给自己招致灾祸。做人要懂得把表现的机会适当地留给别人,自己则藏锋敛才,才能得以长远的发展。

规避风头,才能走好人生路

枪打出头鸟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意即在行动中需要保持中庸的行事风格,则不会成为众枪围攻的“出头鸟”。这种生存哲学虽有保守的成分,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却是最明智、最可取的办法。

对一些喜欢炫耀自己荣光的人,时间反了,周围的人一定会产生厌恶情绪。所以,无论是拥有怎样的才华,都不要张扬,要善于审时度势,隐藏自己的实力。时机未到时,要先藏起来等待时机。

唐顺宗在做太子时,经常对时事慷慨激昂,并以昌盛天下为己任。在我国古代,哪位太子有能力、顺应民心,是登上帝位的前提,也是天下的幸福。可是,如果他的能力超过父皇,就有逼父退位之嫌,再加上平时的举动如果有这方面的倾向,那么他的太子地位就非常危险了,弄不好可能会被皇帝猜忌而被废黜。所以,聪明的、未登基的太子一般不会表现得太强干,一方面尊重父皇,一方面保全自己,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唐顺宗在做太子时,有一次对东宫的属下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他的幕僚提醒他:“你身为太子,首先要尽的是孝道,应多向父皇请安,多问起居饮食冷暖之事,暂不宜参与国事,并且改革之事原本就是当前的敏感问题,如果表现的热心过度,别人会以为你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皇上因此而猜忌于你,这个问题你该怎么解决呢?”太子听后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觉得很有道理,从此闭嘴黜音。德宗晚年的状态完全是荒淫无度、霸道****,但太子始终不作声,直到继位之后才使得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得以施行。

而另外一位太子在这方面就吃了大亏。隋炀帝的太子杨暕一次和他父亲一起打猎,炀帝一天打猎下来一无所获,而他却是满载而归。炀帝原本就怀疑太子对自己的尊重程度,这次被儿子完全抢去了风采,觉得抬不起头来,不久之后,就找了个罪名废了杨暕的太子名号。

同为太子,其命运差距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唐顺宗能够做到审时度势,低调行事,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展开自己的政治抱负;而杨暕却锋芒毕露,四处显耀自己的能耐,处处表现自己的本事,以致最终被废。这里也说明才能显露的时机是否恰当,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另一方面,对志存高远的人而言,低调做人的人生态度是他们以退为进的谋略。老子提倡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他追崇的以正治国、以无为来治理天下的态度。这四条准则分别从统治者和老百姓两个出发点来讲述,并将对统治者的要求作为前提,老百姓的做法作为结果。倘若统治者能够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那么老百姓就能做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又提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因为总是流往低处,从不争地位,滋润了万物,最终能够归于大海的怀抱,从而保全了自己。最后,溪流和江河湖海一样,成为众水的统领。

李泌是唐朝时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本是与世无争的人,却几次出山帮扶唐廷,力挽狂澜,立下卓越战功。李泌从小聪敏过人,并广泛涉猎经史书籍,精通《易象》,善于写文章,常常游玩于嵩、华、终南诸山之间。当时他深得唐玄宗赏识,在社会上的名声很大,并一直被外界誉为“神童”。宰相张九龄更是器重李泌的胆识,并亲切将其称呼为“小友”。唐玄宗想让李泌为朝廷效力,担任某职务,被李泌严词拒绝。玄宗安排他与太子一同出游,并与太子结为布衣之交。太子则常以先生相称而不称其名。

天宝年间,天下形势动荡,李泌赶往朝廷谈论当世局势,但不被杨国忠所容,于是他又隐名于深山。经历过安史之乱后,太子唐肃宗即位,特召李泌进宫见面,李泌分析天下成败诸事,堪和肃宗之意。肃宗欲封李泌宰相一职,李泌仍然不接受,并说:“陛下屈尊待臣,视如宾友,比宰相显贵多了。”后来则封他为散官拜银青光禄大夫,主要负责掌管枢务,凡各地表奏,将相迁除事宜,皆可参与。李泌此时非宰相职位,但他的权势比宰相还大。李泌时常劝说唐肃宗以节俭示人,亲贤任能,收揽天下人心,最终收复长安、洛阳,成为一代明君。李泌待唐廷已转危为安,步入正轨,又提出要归隐山林。唐肃宗坚决不允许,并说:“朕与先生同忧,应与先生同乐,奈何思去?”李泌说:“臣有四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所以不可复留。”最终他还是说服了唐肃宗,在衡山归隐。

唐代宗时,各方藩镇割据势力猖獗,时局更加动荡,又召回李泌,请他出来做宰相,李泌仍然不肯接受。代宗只得在宫中另建一座书院,让李泌在里面居住,凡军国之事都来与他商议,这样李泌实际上又是唐代宗时期的宰相。待时局稳定,李泌又一次辞归山林。

总结李泌的一生,他虽好谈神仙,也崇尚诡诞,但这不过是他的一个幌子。真正的他,在危难之时辅佐朝政,力挽狂澜,待国泰民安后不恋权位,坦然归隐山林,修养身心,淡然处世,这是人生智慧的最高境界。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个世界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谦虚谨慎才能接受更多知识,也才不至于出现贻笑大方的尴尬。智者就是因为自知学海无涯而谦虚谨慎,因为虚怀若谷而虚心向学。

春秋时代的孔子曾周游列国。传说有一天他从卫国到陈国去,途中经过一片桑林,看到采桑女们正在采桑。孔子吟咏道:“南枝窈窕北枝长”,正想继续吟下去,想不到其中一个采桑女文思敏捷,按孔子原韵接口吟道:“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过,折回问我采桑娘。”孔子讨了个没趣,来不及思索采桑女续诗的含义便掩面离去。

孔子到了陈国,被大夫发兵围困并出难题,责令他穿九曲珠才放他走。孔子不会穿,这时才想起采桑女所吟的诗,急忙派学生颜回和子贡沿旧路返回向采桑女请教。

采桑女见颜回两人来到,没有马上出来相见。她吩咐家里的人一面推说自己不在家,一面拿出一只瓜送给二人考验他们。子贡是个聪明人,见了瓜就知道采桑女的意思,他说道:“瓜,子在内啊!想必是姑娘还在家中。”采桑女见到献瓜之意被解破,这才从里面走出来说:“穿九曲珠不难。只要用蜂蜜涂抹一端,并用真丝绑住蚂蚁就可以穿过。若是蚂蚁不肯从九曲珠穿过去,就用烟熏它,就一定能穿过。”

颜回二人立即赶回陈国。孔子按照采桑女的话去做,果然穿过了九曲珠,解了重围。

人不是凡事都能知晓的,孔夫子这样的大圣人尚且有被难倒的时候,更何况一般人呢?圣人之所以受人尊重、被人敬仰,就因其能自知,为人谦虚。

虽然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却没有参透这句话的含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把自己禁锢起来了,如同井底之蛙而不自知,对于比自己有智慧的人进行否决。因为无知而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为心胸狭窄而停滞不前,这种人永远都不会有所成就。只有肯定别人,向强者学习才能有所进步。

有一次,苏格拉底的朋友到德尔斐神庙去求问阿波罗神,神传下神谕,说苏格拉底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为了验证神谕,他走访了一批著名的“智者”,结果他发现名气最大的智者恰好是最愚蠢的。然后,他又走访了著名的诗人,他发现诗人们不是凭借智慧,而是凭借灵感写作,而且他们对自己写的东西居然也一窍不通。他还走访了一些能工巧匠,发现他们因为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方面也很精通,苏格拉底认为正是这个缺点把他们的智慧埋没了。

苏格拉底终于醒悟了:“阿波罗神之所以说我是最智慧的,不过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别的人也同样无知,但是他们连这一点都认识不到,总以为自己很有智慧。仅凭这一点,阿波罗神就把我算作是最智慧的了!”换句话说,自知无知便是最大的智慧,不知无知是最大的愚蠢。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子说过:“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因为自知无知才能虚心接受,所以,要做一个谦虚的人首先就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四处招揽人才,对投奔他门下的人来者不拒,并且供养他们。据说,当时孟尝君的门客多达三千。

有一次,秦昭襄王听到孟尝君的声名,便想请他做丞相,但是后来又怕他知道太多秦国的秘密,于是想要杀死他。随孟尝君前来的门客中有善于狗盗之徒,帮助他盗出当初进献给秦昭襄王的白狐衾衣,买通了秦昭襄王的宠妃。

通过这位宠妃的帮助,他们得到了出关文书。但当时正值半夜,在城中多停留一分则多一分危险。孟尝君的门客中有善于鸡鸣者模仿鸡叫,让城门及早打开,使得他们安然逃出了秦国。

孟尝君回到齐国以后做了相国,他的门客更多了,孟尝君便把门下食客分了等级。这时来了一个叫冯谖的人要做他的门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本事,他说没有,但是孟尝君还是收留了他。冯谖并不满意这样,经常嫌待遇不好,还发牢骚。

左右的门客们都很厌恶他,孟尝君却把他提升为上客。后来孟尝君让冯谖去收取养活食客们的债务,冯谖擅自把债券给烧掉了,说是买了仁义回来,孟尝君也没有和他多计较。

不久,孟尝君失去相位,宾客尽散,只有冯谖等少数人跟着他。后来冯谖帮孟尝君想出“狡兔三窟”的妙计,使他重登相位。

孟尝君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他懂得纳贤和宽容,懂得适时糊涂,懂得释怀,即便是冯谖烧毁了债券之事他也并没有追究。正因为孟尝君的大度才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自己都并非十全十美的,却希望别人十全十美,这是一种心理很不成熟的表现。

做人不能太过严苛地要求别人,对小的弱点、过失,应该包容、谅解并尽量欣赏、鼓励别人的优点,包容、原谅他的无心或情有可原的小过失,唯有如此才能广交朋友且左右逢源。

该糊涂时就糊涂,有时要装疯卖傻。糊涂有时是一种睿智的选择,会成为危难之中的救命稻草。该糊涂时就糊涂,且要充分掩饰自己的情绪,不动声色,表演得要精彩、到位。

据史书记载,清朝年间广东省有个梅知县深得糊涂学的精髓,判案经常以装疯卖傻的糊涂手法别出心裁、出奇制胜。

有一年,一位商贩从海外归来,带了500两银子,因为天黑赶路怕碰上强盗打劫,便把银子全部埋在本村十里坡的大榕树下,趁着月色赶回家中。

叫门多时,妻子才出来开门。招呼睡下后,妻子问道:“夫君奔波海外多年,赚了多少银子?”

丈夫回说:“这回出门数年,赚得纹银500两,黑夜途中恐遭劫,只好埋在十里坡的大榕树脚下,明日天亮便可取回来。”

第二日,商贩起床准备取回银子。开院门时,却发现院门虚掩着,他以为是自己昨夜忘记了插门闩,便没有多想,径直出去了。当他来到榕树下一看,埋银子的地方只有一个土坑,银子不见了。他瘫软在树脚下痛哭一场,本想告知妻子却又怕妻子说他昨晚撒谎,于是跑到县城报案。

梅知县听完这个埋银丢银的经过后,又细细询问了商贩的家庭情况,得知此商贩还有一子,是外出之时所生。

再问他昨夜可有什么异常时,那个商贩沉思了一阵说道:“今早我出院门时,院门却是虚掩着,我记得昨晚好像插上门闩的,这是否算是异常情况?”

梅知县听其一说,佯怒拍案大喊:“千怪万怪,都怪那棵树!你把银子寄放在那里,它却没有替你保管好,而被人偷了去!此树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