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过一句话,意思大概为:人所相信的是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以相信;人所依靠的是心,但心里揣度的还是不足以依靠。简单一点理解就是,眼见不一定为实,心度不一定可靠。进一步说,很多事即使有了答案也要等一等。单从这层意思来讲是很模糊的,但是如果了解了孔子说这句话时的故事背景,我们才会为这位圣人的话所折服。
孔子当年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只能吃些野菜,没有米粒,竟七天都没有吃到粮食。孔子白天躺着睡觉,弟子颜回去找了一些米回来,然后开始烧火做饭,饭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了锅里的一些饭自己先吃了。不一会儿的时间,饭已经做熟了,颜回拜见孔子并将做好的饭端上来。孔子有意装作没有看见颜回先抓饭吃的事情,起身说:“今天我梦见了先君,把饭食弄干净了然后去祭祀先君。”颜回回答说:“不行。刚才灰尘落进饭锅里,扔掉沾着灰尘的食物不吉利,我抓出来吃了。”
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事物发展到某一阶段或某个点时的一部分,因此,一般来讲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心去揣度此前之因与此后之果。但当我们仅仅停留在揣度上,而不去探究事情本来的真相时,就会产生一些误会。而如果我们没有等等,继而这些误会会深埋在我们的心底,这个后果对两个人的未来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试想,如果孔子不去旁敲侧击地问颜回,孔子把颜回偷饭吃的概念埋在心底,并且颜回也不会知道自己的这个举动已被揣测为另外一种含义,就不会去主动解释,这样就不会有很多的孔子与颜回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了。
人活在世上,碰到不如意之事也是难免的,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正确对待。即便有了答案,有了结果,也要再等等,看事情是否还有变化。无论如何,什么时候都要沉住气!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过去,只看将来。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它,你只想着我今天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就是了。”胡雪岩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把“沉住气”作为生意场上的一种手段。胡雪岩之所以能如此沉得住气,就在于他有能够将得失、结果全然丢开的大气。
事业不可能是一人创下的,出现困难的局面和结果,当然也不是一个人的过失。今日之果得自昨日之因,在这个时候陷于得失之中不能自拔,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雪上加霜,只能告诉自己,不要埋怨任何人,连自己都不必怨,只想现在做什么,怎么做,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在商言商,生意人当然不能完全不计得失。
但在许多时候,特别是危机出现、答案出现时,生意人又确实比任何人都需要将这一切抛开。如果为眼前得失所拘,甚至斤斤计较不能自拔,就很可能陷于一种迷乱之中,对于眼前应做、必做的事情都看不清了。
每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各种事情,做到沉住气是必要的,最明智的表现就是遇事不惊。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自己的想法凌驾于事情之上,冷静地分析局势、把自身度于事外且能泰然处之。否则,就会失去冷静,把自己处于险浪之巅,更不能扭转危机的局面。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不要总是回想过去,而应当多展望未来,让自己知道,今天应该做哪些事情,做了哪些事情,把握自己的每一天就可以了。
答案并非唯一的,不要总是否定他人
很久以前,在普陀山上有一座寺庙,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他们师徒二人在寺庙中常年吃斋念佛,相依为命。
有一次,老和尚给小和尚出了一道题,让他做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内容是:“一个非常爱清洁的人和一个生活很邋遢、不讲卫生的人一同从外面回来,是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还是不讲卫生的人先去洗澡?”
小和尚仔细地想了一阵,答道:“肯定是不讲卫生的人先去洗澡,因为他身上非常脏,需要去洗澡。”老和尚听完小和尚的回答,不置可否。
小和尚以为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又改口说道:“一定是那个爱清洁的人先去洗澡。”
老和尚听完,只是问:“为什么?”
小和尚这次变得胸有成竹了,理直气壮地说:“原因很简单,爱清洁的人有爱洗澡的习惯,不讲卫生的人没有勤洗澡的习惯,只有爱清洁的人才会因为长时间没洗澡而先去。”说完,小和尚信心十足地看着师父,等着他老人家的肯定。可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非但没有肯定小和尚的观点,反而评价小和尚的悟性差,小和尚这下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两个人一同去洗澡,爱清洁的有洗澡的习惯,不讲卫生的有洗澡的需要。”小和尚补充道。可师父的脸色告诉他,这次他又错了。
小和尚只剩下一种选择,于是怯生生地回答:“两个人都不去洗澡,原因是爱清洁的人很干净,不需要洗澡,不讲卫生的人没有洗澡的习惯。”
他的话刚说完,老和尚满意地说:“实际上,你把四个有可能的答案都已经全部说出来了,可是之前你每次只认准其中的一个是正确的,这样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单单只拿一个出来都不是准确的答案。”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问题也并非只有一个永恒的答案,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固定的答案而去争辩是非。尤其是在与人交往中,往往很多时候并非因为说得不对,做得不对,而仅仅是没有全面地考虑问题。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个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换个角度想想,就会有意外的发现。既然有如此多的答案,那么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问题。
在对方陈述他们的某种观点时,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否定他们。有时甚至会粗暴无礼地打断他们的话,说一些“不是你说的那样”“你说得不对”“我不同意你的说法”等言语,于是双方争辩起来,甚至还会互相谩骂。
有时对方说的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只是受到了虚荣心的怂恿,故意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抢着说出我们的高谈阔论。其实我们的高见远非高见,只不过是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出风头。即使我们稍微谦虚一点,把对方的话视为一家之言,片面之词,然后我们也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大谈我们的想法。可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自以为的想法又何尝不是一家之言、片面之词呢?我们对别人的反驳或补充毫无意义和必要。
有时我们完全是出于心里不舒服,想干扰对方,说出一些莫衷一是、模棱两可的言论。我们并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不愿意赞同对方罢了。这种行为,大多是有意识进行的。为此,我们失去了很多难得的机遇、很多难得的朋友。其实我们对其他人的任何否定和责难,对自身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我们的利益也毫无益处。我们在否定和为难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同样被否定了。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十分快乐、大方地肯定对方的观点,学会点头称“是”。我们可以欣赏对方的观点、辩词和言论,想想它们有哪些是合理的、正确的、有益于我们的地方。如果在言辞上较劲,很多时候都是无益和徒劳的。相反,自己如果能够认真地倾听对方,表示认可,不仅会使我们启悟智思、谦听受益,还会使我们交更多的朋友。你可以这样做,一边认真地倾听,一边点着头说“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你的话对我启发很大”“我很赞同你的意见”等。一个问题换个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所以不要总是去否定别人的观点,学会赞同、欣赏他人,会使你的交际如鱼得水。
急功近利要不得
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在任何事情面前,如果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那就是急切地寻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影响。凡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唯有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才是实现目标的最便捷途径。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想学习剑道,于是不远万里去拜访名师。老师看他是个可造之才,就考验他的耐性,说:“你要学剑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年轻人思索了下,问老师:“那我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学到剑道的精髓呢?”
老师告诉他说:“想要学习剑道的精髓,恐怕在你的有生之年都要全心投入了。”年轻人听完老师的回答很着急,问道:“我来时,父亲希望我早日学有所成,我怎么能一辈子都在这学呢?”老师回答:“如果这样的话,那就10年吧。”年轻人仍然认为时间很了,问老师有什么办法能再快些,老师的回答更令人惊讶了:“那就30年吧。”年轻人一听,认为是老师故意在和他说笑,于是就认真地对老师说:“只要能让我3年学成,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老师听完年轻人的话,只是摇了摇头,轻轻地说道:“你这么急功近利很难有成,学剑道不可如此,我看你就学70年吧。”年轻人这回不再争论,也死心了,知道继续与老师争论下去也是没有结果的,于是换了个想法:“既然来了,还不如抓紧时间学,早点儿学成就早点儿回去。”
从那天开始,他跟着老师闻鸡起舞,寒暑从不间断。可是,起初老师只让他去做一些诸如捡柴、挑水、煮饭、扫地的事,并且每天都是干这些杂活。一转眼3年就过去了,他仍然是每天重复做这些事情。一日,他看着远处的青山,心中十分想念家中的亲人,再加上3年时间仍旧一无所成,突然悲从中来。就在他黯然神伤的时候,老师从背后突然袭击他,他无意识,根本来不及躲闪,被老师打得两眼冒金星。
从那天开始,老师每天都挑个时间从背后袭击他,一开始他还是觉察不到,时不时被老师打中。后来,他的警惕性越来越高,基本上什么时间都能觉察到了。
不久之后,老师正式告诉他:“你基本的功夫已学成了,这木剑你拿在手上,看我怎么做。”从此以后,他每天都和老师学习剑道。
过了几个月,他的剑道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真正领略了剑道的精髓,学业非常成功,成为剑术高明的剑道家。
积跬步以至千里,踏实稳妥地走好每一步,也是逐渐靠近目标的每一步。
踏实做事并不是说在原地踏步,它不是停滞,而是朝着目标很有韧性地时刻前进。“踏实”也并非不思考,而是适当地将脚步放缓。慢下来,可以周密地审视问题,甚至不惜花费时间继续耐心等待,等机会出现时,一把抓住获得成功。
大凡急功近利者,先不说离成功有多远,一定会再摔很多跟头。一方面,他们原本就没有什么长远的追求,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想成就事业的大志向。他们的全部精力、时间都消耗在急功近利的行为中,都消耗在他们满心利欲的劳作之中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好的机会才会眷顾于你。
羽毛不丰时,要懂得让步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交际场上,如果轻易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那么在之后的交锋中,一定会落败。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让步,尤其是不可高调处之,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意思说的就是君子待时而动,不要轻举妄动,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
公元616年,李渊时任太原留守,正值北边的突厥率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之际。李渊先是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迎战,大败,基本是全军覆灭。后来巧用疑兵之策,才暂时赶跑了突厥兵。可雪上加霜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保护之下,薛举、郭子和等接连起兵闹事,李渊顾左不顾右,防不胜防,几乎随时都有被隋炀帝以失责为由被杀的险境。
当时的人们都猜测,李渊心中怀有刻骨的仇恨,决心与突厥决一死战。但令人惊讶的结果是,李渊任命自己的谋士刘文静为特使,派遣他向突厥屈节称臣,并表示愿把手中的金银珠宝全部进献给始毕可汗!
李渊怎么会做出这样让人瞠目的举动呢?其实,他心中打的是自己的算盘。原来李渊分析天下局势,已果断决定起兵反隋,要想起兵有一定成效,则太原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最合适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得到号令天下的地利,而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咽喉要塞。如此一来,用什么办法可以在顺利保住太原的情况下继续西进呢?
当时李渊手下所有的兵将一共也就有三四万人,既要留下足够的人手屯驻太原,以应对突厥随时的进攻,同时又要追剿借着突厥力量而活跃的盗寇,兵力捉襟见肘。而现在还要进军关中,显然留下重兵把守是行不通的。上善之策就是采取和亲策略,即让突厥“坐受宝货”。所以李渊宁肯暂时向其俯首称臣。
这位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见到低头的李渊大批地进贡,果然与李渊修好。由于李渊是主动做出的让步,突厥还对其进行不少的资助。始毕可汗大方地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和士兵,李渊借此机会买回许多马匹。这为其拥有一支超强战斗力的骑兵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汉军素来惧怕骁勇善战的突厥兵,李渊军中的这些突厥骑兵,自然凭空壮大了本军的声势。
李渊主动做出让步的举动,完全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当时实力弱小的部队,不仅平安地保住了后方根据地,还顺利地西行并打进了关中。如果再把眼光放高一些来看,突厥在之后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称臣,突厥可汗还在李渊的要求下灰溜溜地翩翩起舞助兴呢!
由此来看,一时的做人低调,一时的让步,不仅能赢取对手的资助,还能逐渐走向强盛、伸展势力,最后有机会扳回局势,反败为胜。
转败为胜,笑对人生
孙子在《军争篇》中指出:“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在《九地篇》里也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