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可怕,富足也可怕。贫穷时,可怕的是由贫穷导致的困苦难以忍受;富足时,可怕的不再是困苦而是奢侈。挥霍财富是浪费、是犯罪,更是对自身心性、灵魂的侵蚀。一旦进取心丧失了,财富还会有吗?堆积如山的金银,如果流失起来,那比流水还快。所以,没有进取心比没有财富更穷!
作为现代的商人,要做到富而不骄,穷而有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创大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不要忘记应尽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不要学什么“贵易交,富易妻”,而应该坚持“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要端正心态,力戒浮躁,厉兵秣马,再创辉煌。
此外,企业的发展壮大,绝非年月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我们应该摆正心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的人办企业存有暴利心态,急功近利,拼命铺摊子,盲目追求规模化、多元化;有的缺乏战略眼光,盲目跟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有的热衷于广告炒作,花巨资造名,送票子寻租,觅求保护伞,甚至发起了官瘾,玩起了政治;有的盲目跟风,标王豪赌,乱炒概念等等。
浮躁是企业发展的致命伤,心态浮躁者只重眼前,忽视长远,只重战术,忽视战略,过一时算一时,捞一把算一把,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再加上轻诺寡信,声誉不佳,这就注定了其不可能做强做大,必然成为短命者。
脑袋空空比口袋空空更可悲,思想贫穷比物质贫穷更可怕!我们需要对管理界的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更加深刻地体味。
富而不骄,俭约自律
《丰城朱氏诗说》曰:“唐风勤俭。勤者生财之道,俭者用财之节,圣人教之不越乎此。”的确,勤俭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懂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古往今来,凡成功的商业大贾,都十分注重节俭,厌恶奢侈浪费。虽然他们家财万贯,但勤俭是持家之正道,也是创业精神的另一种体现。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中国人一贯提倡的节俭作风,勤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古老的训诫。古语云:“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话说的就是勤俭作为一种美德在兴衰中的重要作用。
《杨氏家谱》上说:“天地生人,有一人莫不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业不可废,道唯一勤。功不妄练,贵专本业。本业者,所身所托之业也。”晋商从艰苦卓绝的创业到大富大贵的富贾时代,他们一直遵守着老祖宗的遗训,克勤克俭,留下了晋商勤俭持家的美誉,清朝康熙帝南巡时还对晋人勤俭朴实的民风大加赞赏。
有“天下第一乔”之称的祁县乔家,资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属晋商中屈指可数的富商大贾。其最初财富是先祖乔贵发只身一人去塞外,靠磨豆腐一点点磨出来的,其创业艰难可想而知。乔家子孙为了守住祖先一点一滴积聚的家财,继承了祖先艰苦创业的精神。
乔家发迹后只是在旧院里盖了个像样的四合院,乔贵发深知,买卖有赚就有赔,既要赚得起也要赔碍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买卖兴隆时,他便把赚下的银子积存起来,以备不测。并且教导子女,要勤俭持家,绝不能奢侈浪费。
到乔致庸时代,乔氏“在中堂”又比较明确地制定了家规家法,约束子弟。其家规主要是:一不准纳妾;二不准虐仆;三不准嫖娼;四不准吸毒;五不准赌博;六不准酗酒。乔氏子弟基本上都能遵照执行上述条款。乔家大院老宅门上的“慎俭德”三字,至今尚存。正是这几个字,在乔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经商岁月里,节约勤俭,创下了乔家偌大的家业。
“大盛魁”的祠堂前和财神座前供奉着老祖宗创业时的一条扁担、两个货箱、一块石头、一碗稀饭。扁担是纪念创始人是以户挑贸易起家;货箱也是创始人用过的装财物的木箱;石头是创业时曾经用作秤砣作为秤银子的衡器;稀饭则是纪念当年三人曾因极度贫苦在除夕之夜合吃一碗稀饭的心酸。扁担、货箱、石头、一碗稀粥,警戒着后世子孙要牢记祖宗创业的艰辛,要保持勤俭节约之风。大盛魁就是靠艰苦卓绝的努力,一代又一代锲而不舍地发展壮大起来的。
大盛魁人在大年三十晚所吃的年夜饭不是大家都要吃的象征团圆美满的饺子,而是每人喝一碗小米粥。平时,每当大摆酒席时,也总有一道独特的食物,那就是小米粥!大盛魁之所以对极普通的小米粥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晋地产小米,晋人都有喝小米粥的习惯,而且是由于小米粥曾救过大盛魁的命!
在大盛魁创业最艰难的时候,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三位患难兄弟辛苦一年,分文未赚不说,刚创办不久的商号也面临倒闭的危险。他们窘困到了极点,连大年三十吃饺子都不可能。三人只好围坐在一起,喝小米粥充饥。试想,在万家团聚、鞭炮齐鸣的除夕,屋外风雪交加,屋内三人相对而泣,是何等的凄凉!
度过这次苦难后,王、史、张三人以顽强不屈的精神,终于使大盛魁这家专做蒙俄贸易的商号,达到了员工6000余人,商队骆驼近2万头,年贸易总额上千万两的规模。他们不畏艰辛,走过草原,穿越千里沙漠。他们走过烈日炎炎、灼沙遍地的酷暑,走过朔风凛凛、白雪皑皑的寒冬。他们踏出了一条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北越长城至俄境西伯利亚,东达扶桑,南到东南亚的国际商路。由于信誉卓著,成为公认的对俄蒙贸易的第一大商号。
没有昔日先辈用扁担创业的艰辛,何来后来大盛魁的辉煌!大盛魁人都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们长期供奉三件“硬东西”于财神像前的目的,就是以此传家宝来教育后代不忘艰苦创业的传统。
勤俭既是经商的一种美德,也是商业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晋商经营的范围包括盐业、粮食业、棉布业、丝绸业、煤炭业、铁货业、木材业、干鲜果业、饮食业、典当业、铜业、洋货业、账局、票号等等,这种百业经营,需要具备的是百业的知识与经验。而晋商正是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从而成为这些行业的行家里手。
有言道:“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几乎成了一个魔咒。第一代创业者含辛茹苦、矢志不渝,创下了家业。第二代继承者深知前辈创业之艰辛,故也能兢兢业业、勤俭持家,有的还能把先辈的奋进精神发扬光大,创造出远胜于先辈的富足。到了第三代,子孙坐享其成,躺在祖先的遗产上养尊处优,不再去奋斗。创业不创业,对他们而言,似乎意义并不大。所以,第三代往往是“垮掉的一代”、堕落的一代、走向衰败的一代。
因此,秦历二世而灭和隋过二代而亡的悲剧应该是无数中国“创业一代”和“财富二代”们不能不牢记的警钟。尤其是当今中国的“财富二代”,大多生长在1970年代前后,还有一批则生长在1980年代。因为这样那样的自身缺陷,使企业无法永续的“危险因子”则开始大量呈现。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如何破解?李嘉诚认为,中国那句“富不过三代”的老话日后需要修改了,因为“今天的教育、组织不同,令事业可以继续。”他相信,父母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下一代的将来影响很大”。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事业十分成功。大儿子李泽钜叱咤香港地产界,而小儿子李泽楷则是亚洲新经济的风云人物。李嘉诚在教育子女方面,又有什么秘诀?李嘉诚透露,当年他朋友的孩子去外地读书,‘买了一辆最新款的敞篷车,但是“我两个儿子买的只是两辆单车(自行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行走也十分方便。直到有一天,我在9楼公寓等他们回家吃饭,看到一辆单车冒雨在车群中‘之’字形穿梭,险象环生,看清楚才知道是其中一个儿子,而他到家时已浑身湿透,还背着几十磅东西。这时,我才叫他们第二天去学车考牌,买一辆坚固的、去年款式的新车。”
这样做会不会令孩子以为父母不疼他们?李嘉诚率然回答道:“是否疼爱不是靠金钱或物质去衡量。儿子在外地读书时,我给他们开了两个银行户口,一个他们绝对不能动用,但已经准备足够他们完成博士课程的费用。至于使用另一个户口的金钱,他们必须写信给我报告,我会在24小时内回复。后来因为他们功课太多,才接受他们要求改用电话说明。这才是有用的疼爱,我个人认为太多的物质反而有害。”
李嘉诚说,在儿子上大学前,他每个周日都拒绝所有应酬,带他们到一艘“绝不豪华”的小游艇去,“好处是跟他们说道理,他们也无处可逃。”李泽钜、李泽楷兄弟幼年时,就坐汽车、坐巴士,听李嘉诚的唠叨,到路边报摊看卖报的小女孩边卖报边做功课的苦学情景,同时,还要“旁听”公司董事会。学成之后还得“自己去打江山”,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才有今天成功的“财富二代”香港版。可在国内,像李嘉诚这样苦心历练子女素质的似乎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