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有金口才
24873600000038

第38章 小心谨慎,远离语言的雷区(2)

一个人是否能吸引别人,最重要的因素除了外表以外,莫过于说话的魅力。良好的说话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的人,一般都有讨人喜欢的说话习惯;相反,令人讨厌的说话习惯就会有很糟糕的人际关系。

在一些不好的说话习惯中,居高临下是领导最容易具有的一种说话习惯。因为做领导的人,一旦进入自己的角色,就很容易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自己的下级,他们说话的口气也变得高高在上。这样的说话习惯不但让自己的下级不喜欢,同样也会使自己身边的人觉得很讨厌。

冯先生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在单位工作了一年以后,因为表现出色,被单位破格提升为一个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冯先生踌躇满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分公司的技术和业绩提升一个更高的水平。

刚刚坐上一把手的椅子,一下子领导几百人,这让冯先生心里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优越感。在和下属说话的时候,冯先生的语气总是带着官腔。有一次,一个下属向他汇报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当场答复的,但是冯先生却对下属说:“你先回去吧,我再和其他的负责人研究研究。”这样的回答让这个下属非常反感。就连和下属一起参加公司的联欢会时,冯先生讲话也是官腔官调的,居高临下的口吻弄得大家非常反感。

就算是不太重要的会议,冯先生也会用这样的口气和大家说话:“在总公司,我一直是技术骨干。这次,我被任命为这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就是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家不要以为我只懂技术,其实我对管理也很精通。今后,你们作为我的下属就要服从我的命令,听从我的指挥,如果一旦发现有人违反制度和纪律,或者不听从我的指挥,我一定会严肃处理。”

作为一个新上任的领导,最要紧的就是和下面的老员工搞好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但是冯先生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在员工面前说了一番高高在上的话:先是自吹自擂一番,接着又表明自己作为领导的工作态度,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领导,生怕自己没有领导的威信,而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领导的凝聚力荡然无存。

冯先生不但在工作中采取一副居高临下的说话态度,回到家里,面对妻子和孩子的时候,他仍然是这样的一种口吻。他经常命令妻子去把这件事情办了,把那件事情做了,不帮妻子分担一点家务,只是用居高临下的口吻不停地命令妻子。这样的说话习惯当然让妻子十分生气,自从冯先生当上领导之后,他们的家庭矛盾就在不断升级。

在子公司当了一年的领导以后,冯先生不但没有改变公司的生产技术,也没有将公司的业绩提上去,公司的业绩反而下滑了。就这样,冯先生又被重新调回到本部做自己原来的工作。

踌躇满志的冯先生,本以为自己可以在一个新的岗位上做出一番卓越的成绩,没想到这个“居高临下”的说话习惯,使他的美梦就这样轻易地破灭了。

在很多情况下,上级对下级说话的时候,很容易用居高临下的口气,下级犯错误的时候,上级可以站在领导的立场上这样说话,但是切忌不要把居高临下当成一种说话习惯。

说话不要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就是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有时候,在否定一个人时,把和他类似的人也否定了,即使这类人没有犯错误。如果这样就会引起大家的不满。说话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说话总是喜欢以偏概全的话,就会令人非常反感。

查理是一个养鸡场的主人,他非常讨厌传教士,因为他觉得传教士都非常虚伪,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查理经常和他的亲戚朋友说:“千万不要相信那些传教士,那些人都非常虚伪,他们没有一个是值得信任的。我知道,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是诚实善良的,对于这一点我可是深有体会。”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说到传教士的话题,查理马上就会这样对人说。有一次,他又在和人说这样的话,两个传教士恰巧经过听到了,他们决定改变查理这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于是他们来到了查理的养鸡场,挑选了一只又瘸又瘦的鸡买了下来。

他们对查理说:“我们会把这只鸡带回修道院,然后将它喂养在笼子里,告诉其他的传教士,这就是你的养鸡场养出的鸡。”

查理一听这话就急了,他说:“你们怎么能这样呢?我的养鸡场里的鸡都是又肥又大又健康,是你们自己挑了一只这样的鸡,这并不能代表我这里所有的鸡的特征啊。”

两个传教士礼貌地说:“是啊,先生,你也不应该因为看见过几个传教士里的坏蛋就认为所有的传教士都和他们一样坏啊。”

查理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他总是在说话的时候将所有的传教士形容成伪善的家伙。在认识到问题以后,查理再也不这样说了。

生活中,有时候人们说话就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这个毛病是非常让人反感的。比如一个领导发现一个比较差的员工犯了一个很典型的错误,那么这个领导就会说:“你看看你犯的这个错误,我简直没有办法说你。你们这些员工啊,怎么都喜欢犯这样的错误呢?”

很显然,在没有犯过这个错误的员工听起来,领导这样的说法无疑是以偏概全。因为自己并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但是被领导这样说无疑就会感觉到非常冤枉,同时也很委屈。这样以偏概全的说法,很容易伤害别人,同时也会让听话的人十分反感,这对说话人的人际关系非常不利。

聪明的人,在说话的时候总会考虑周到,不会用以偏概全的说话方式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慎用“绝对”

有些人说话总是喜欢用“绝对”这个词,仿佛对事情非常肯定。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这样“绝对”的说话方式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就会惹得别人非常讨厌。

王明说话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说“绝对”。和同学争论问题的时候,他总是说,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没错,一定是这样的。有一次,和同学在食堂吃饭,他们一起点了一道菜,同学们纷纷议论起这道菜的做法,王明很肯定地说:“这道菜绝对是我说的那种方法做的,绝对没有错。”

有一个同学非常不服气,就去问厨师,结果厨师说出的做法和王明的说法根本不一样,这个时候同学问王明:“你怎么能绝对肯定自己是对的呢?”王明尴尬地笑着,什么也没说。

还有一次,几个同学在讨论关于宗教的问题,有的同学认为信仰宗教非常有益,可以使人变得心胸宽广,也有同学认为宗教是虚空的东西,不如不信。

王明看见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也加入了大家的谈话。但是,没有说多久,王明这个“绝对”的毛病又犯了。他说:“我觉得那些把宗教变成迷信的人绝对是一些粗人,没什么文化,素质又低。只有这些人才能把宗教弄得变了味。绝对是这个样子,不信你们问问看。”

恰巧这些同学中有一些人的父母也是宗教信仰者,王明的话无疑让这些同学非常反感,大家因为不喜欢和王明说话,就结束了讨论。

王明的这个说话习惯得罪了很多同学。

“绝对”这个词,可以用在适当的时候,通常是为了肯定自己的意见。如果这个意见毋庸置疑,已经经过了详细的考证,那么用“绝对”这个词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平时的说话中,总是把“绝对”挂在嘴边的话,无疑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非常主观的印象。

试想,谁喜欢和非常主观的人说话呢?所以,与人交流时能不用“绝对”的时候还是不用,否则,不但会让人觉得你主观,还会让人觉得反感。

唯唯诺诺讨人厌

“唯唯诺诺”是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习惯用这种态度和人说话的人,是不会受到别人欢迎的。

老周是一个单位的老员工了,对工作认真负责,和同事相处得也比较和睦,对领导更是恭顺有加。但是,进入公司已经五年了,很多比他迟进公司的人都得到了升迁,只有老周还在原来的位置上,一直没动。

其实,老周没有得到重用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有唯唯诺诺的说话习惯。无论和领导说话,还是和同事说话,老周从来都“是是是”、“好好好”,不说对,也不说不对。刚开始有些同事没了解老周这个说话习惯,都觉得他这样说是不想得罪人,也有人说老周是个隐藏得很深的人,非常有城府。但是,时间长了,大家才知道,这原来是他的说话习惯。因为无论和谁说话,他都是这个样子。

领导觉得老周没有自己的想法,对别人只会一味地顺从,这样的人提拔起来对公司不会有大的帮助,而且公司还得给他提高工资。就这样,对领导一味顺从的老周,最终也没有得到重用。

和同事们相处时也是这样,无论同事说什么,老周也不发表意见,对甲说:“是,你说得对。”对乙说:“对,你说得没错。”这样没有立场的说话态度,让人感到十分扫兴。所以,公司的同事没有和老周谈得来的,因为觉得他这样模糊的表态方式、唯唯诺诺的说话习惯让人非常不舒服。

所以,老周既没有得到领导的赏识,也没有获得同事的好感,而且还令人非常讨厌。

当然,凡事总喜欢与人争个高下是不好的,但是这样一味地唯唯诺诺就会更加令人讨厌。说话总是唯唯诺诺,就会给人一种做人很小心的感觉。和这样的人说话,总是让人感觉很累,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所以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和他说话。

虽然说,领导喜欢下属服从自己的命令,但是下属一味地服从命令也会让领导感到厌烦。因为有的时候,领导更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公司出谋划策。如果只是附和领导,即使发现领导错了也不说,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试问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会喜欢呢?

谦虚谨慎是一种美德,但唯唯诺诺绝不是谦虚谨慎,这样的说话方式只会让别人觉得说话的人太胆小或者过分小心,不喜欢表露真正的意图,只喜欢附和别人,给人留下既没个性又没主见的印象。由此可见,唯唯诺诺的说话方式对人际交往很不利。

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都不喜欢别人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自己,强加于人的说话方式会让别人感到十分厌恶。

有一个姐姐总是喜欢在妹妹的面前摆做姐姐的权威,无论说什么都喜欢强行让妹妹接受自己的观点。妹妹虽然很讨厌姐姐这样的习惯,但是因为对姐姐的尊重,所以就一直没说什么。

有一天中午,姐姐带着妹妹去买裙子。她们来到了一家商店,妹妹很快在这个店里找到了一条非常喜欢的裙子。这时,姐姐也看到了一条裙子,她看着妹妹手里拿着的裙子说:“你挑的这条根本不适合你,你看看我给你挑的,去穿上试试吧。”

妹妹看了看姐姐手里的裙子,她非常不喜欢那个颜色,但是为了表示对姐姐的尊重,她还是穿上了那条裙子。

妹妹从试衣间出来的时候,姐姐就开始夸妹妹穿上这条裙子如何漂亮。但是妹妹左看右看也不喜欢,她对姐姐说:“我想穿上自己挑选的那条试试。”

姐姐看见妹妹穿上自己挑选的那条裙子时,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批评说裙子的颜色不适合妹妹,款式也不好,和妹妹的年龄性格都不相配,还是自己给妹妹挑选的那一条比较好。妹妹皱着眉头听着姐姐的评论,终于忍不住说道:“从小到大你总是喜欢把你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你从来也不问问我是怎么想的,姐姐你希望我尊重你,但是你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一次呢。我喜欢自己挑选的那条裙子,我就是要买那条。”

姐姐的“权威”终于遭到了妹妹的反抗。

无论是亲人、朋友、上下级之间的相处,都要有一个平衡点。上级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下级,有的领导说话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对下级说“你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如果下级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的话,这个上级就会觉得下级在挑战自己的权威。

其实在很多时候,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人都没有考虑到,别人表面上也许接受了你的观点,但是在心里对你的这种做法早就充满了不满和厌恶。

尤其是领导,一个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下级的领导是不会受到欢迎的;总是把命令强加给自己孩子的家长,也迟早会遭到孩子的反抗;朋友之间相处更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做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平等的,强加于人的习惯如果改不掉,就会给人留下霸道的印象,而在生活中,是没有人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的。

谨防矫揉造作

因为受到很多不良语言风气的影响,有些人总喜欢在说话的时候带上类似“了啦”“耶”“哦”这一类的词。说话经常带有这类语气词会让人产生反感情绪。

小罗的寝室里有两个室友,总是喜欢把“我”用“人家”来代替。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大家还不是很熟悉,这两个室友说话的机会比较少,也就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等到大家渐渐熟悉了以后,这两个室友每天嗲嗲的说话方式让寝室里的人都皱起了眉头。

有一次,小罗从家里带来了很多好吃的,分给室友吃。其中的一个人拿着小罗给自己的东西,然后说:“小罗你真的是太好了啦,你让人家好感动啊。”

这个时候,另一个也不甘示弱地说:“就是嘛,这个东西是怎么做的嘛,真的好好吃啊。”

小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但是这个时候,两个室友显然不愿意结束自己的讨论。其中一个人说:“就是啊,有一次去一个特别有名的饭店吃的都没有这个好吃耶!”

“就是啊,小罗你一定要告诉人家这个东西是怎么做的,不可以小气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