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的智慧
24873100000004

第4章 上篇:低调为人,智者之道(3)

那个门客昂然不惧,说道:“萧公不要高兴得太早,否则就会后患无穷啊!”萧何听了心中十分不解,问道:“我位晋丞相,荣宠有目共睹,而且我行事小心谨慎,没有任何疏虞,你为什么这么说?”门客说道:“皇上南征北伐,亲冒矢石,而萧公安居都城之中,根本就不用冲锋陷阵,反而加封食邑,我揣度皇上的意思恐怕是在怀疑萧公。难道萧公没有见到淮阴侯的下场吗?”萧何听完恍然大悟,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地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自己的家财充实国库。果然,刘邦对萧何的表现十分满意。

同年秋天,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

刘邦身在前方,心在都城,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

使者回报萧何,萧何对使者的回答大加赞赏。有一天,萧何偶尔与门客谈及使者为自己美言的事情,心中颇为得意。

可是,一个门客听完后大声说道:“萧公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萧何听后,大为惊骇,忙问为什么。

那个门客说:“萧公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您还在想尽方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可是,您现在是百官之首,已经没有更大的官位可以封赏您了。如今皇上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的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

萧何听了,顿时明白门客所说并非虚言,连忙向门客问道:“那么为今之计,我该如何是好呢?”

门客说:“萧公,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不得民心了,就自然会对您放心。”

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

但是,为了释去主上的疑忌,保全自己,萧何最终还是不得已做了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不久,萧何的所作所为就被人密报给了刘邦。果然,刘邦听后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并不查问。

然而不久,萧何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闲着的荒地用来放养禽兽,便上奏请求皇上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谁料,刘邦见此奏章大怒,心中恼恨萧何再次取悦于民,立刻下令将萧何逮捕入狱。

满朝文武以为萧何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怕连累自己,都不敢替他申辩。幸亏有一个名叫王卫尉的人,素敬萧何的为人,在侍奉刘邦时顺便向刘邦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

刘邦余怒未消,道:“休要提他,提起他朕就生气。当年李斯为秦相时,做了好事都归君主,出了差错就揽在自己身上。现在萧何要求我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这分明是想取悦于民,自己得个好名声,他可曾将我这个皇帝放在眼中?”

王卫尉闻言奏道:“陛下未免错疑丞相了。丞相如有野心,当年陛下在外征战数年,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据关中,何至于要用区区御苑示好百姓,而去收买人心呢?陛下若疑忌萧丞相,不但浅视了萧何,也看轻了陛下自己呀。”

刘邦听了王卫尉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虽然心里不大高兴,但还是感念萧何的为国之心,于是挥挥手,当天就命人放了萧何。

当时,萧何已经60多岁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诚惶诚恐,虽然身上带着刑具,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后再朝拜天子,只得立刻上殿谢恩。

刘邦见到萧何狼狈的样子,心中未免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相国不必多礼!这次是相国为民请愿,我不允许,说明我不过是个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我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

尽管这番话说得大度,但是此时的萧何已经能够听出其中酸溜溜的味道了,从此以后,萧何就对国事一直保持沉默了。

抢风头是招人讨厌的行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朝都不讨人喜欢。在现代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怪事:当一个员工在工作中犯了重大错误的时候,上司愿意为他背负责难,但是在这个员工工作出色、正想大展拳脚之际,他的上司却又将他“扫地出门”,这就是抢风头惹的祸。

作为强者,虚怀若谷,肯为下属担当,那证明了他的伟大。开明的领导都是敢于担当的,但这并不表示你能够无所顾忌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一个下属事事争先,抢领导的风头,难免会触犯对方的心理忌讳。请记住,每一个强者都有一条心理底线:你可以犯错,我也可以为你扛下来,但你一定不能抢我的风头!

要知道,自古只是绿叶配红花,因此有红花时,宁可做绿叶,也不可争着做红花。

自恃己能,必遭其辱在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有骄傲之心,一旦做成了某事或者被别人赞赏为“人才”,就不免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常常自恃己能,狂妄自大,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财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其实,有能耐、有本事就更要学会适当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如果不知道收敛自己,就会显得盛气凌人,让人感到压迫,从而产生对抗之心,而他成功的梦想也很容易夭折。

贺若弼是隋朝著名将领,他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却因为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

临死前,贺若敦叮嘱儿子贺若弼说:“我因为说话不慎而死,你要引以为戒。”说完,还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希望他能记住这个教训。

隋朝初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称帝,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想法,他查问手下的大臣:“谁可以胜任镇守江淮的职务?”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论文武才干没有能比得上贺若弼的人了。”

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做灭陈的准备。贺若弼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命令,并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诗中的傲然之气已经隐隐可见。

后来,贺若弼参与灭陈,立下了赫赫军功。灭陈以后,他更加显贵了,不仅自己进位上柱国,晋爵宋国公,还惠及家人,其兄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

然而,此时的贺若弼早已忘记了父亲的教训和教诲,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他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常以宰相自许。

当时,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还只是个将军,因此心中很不平,他常常把对人的不满表现在言语和神色上。

隋文帝责问贺若弼说:“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你每次都散播言论,说他们两个人是吃白饭的,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故人,杨素是我的舅子,我清楚他们的为人,所以才会说实话。”

结果,很多达官都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应该以死刑处置他。而隋文帝犹豫了好几天,考虑到他的功劳,还是决定免除他的死罪,削除官职贬为平民。

过了一年,隋文帝恢复了他的爵位,虽然由于不欣赏他的为人不再委任官职,但每次宴会的时候,隋文帝还是待贺若弼很好。

有一次,隋文帝赐宴王公。席间,隋文帝要群臣作诗,贺若弼作了一首五言诗,诗中充满了怨恨的意思。

其实,在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是有名的良将,他们的优劣在哪里?”贺若弼就说:“杨素有勇无谋;韩擒虎只会打仗,不会带兵;史万岁只会骑马,不是大将之才。”杨广又问:“那么,谁是大将?”贺若弼回答说:“那就看殿下您的眼光了。”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堪称大将。这番话不仅伤了同僚们的感情,也让隋炀帝杨广对他产生了戒心。

后来贺若弼狂妄至极,实令隋炀帝难容忍,最终将他杀死。

“才”大不可气粗,自恃己能只会遭受更多的打击。才干与智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智慧是才干,才干却不会是智慧。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能耐与功劳的,相反,他们会以谦虚的态度去面对世人,用自知之明去看待自己。可见,“才”大不气粗,居功不自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做人的手段,能有效帮助人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 低人一时者,尊荣一世

现实世界纷纭复杂,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面对坎坷、荆棘和生活道路上横生的障碍,仅凭激情与冲动是做不成事情的。横冲直撞只会让你到处碰壁;一味昂首往往会让你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不懂得适时低头,就很难生存。

为人处世应该懂得顺势而变。暂时的低头不意味着卑屈和不顾人格,更不表明失去原则和自尊,而是一种处世方法和智者的表现。一时低头是为了长远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学会低头,能够免受无谓的伤害,低人一时,往往能够尊荣一世。低人一时,尊荣一世世上之人往往都喜欢高姿态地表现自我,殊不知,如果一个人过分表现自己,想要通过显示自己的优越来让别人佩服和服从,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不得人心,还会遭人打击。而“低姿态”不仅能拉近双方的距离,而且更容易沟通,更容易让对方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甚至赢得他人的敬仰。

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各成一家,儒道两大家都很兴旺,但是,孔子的儒家总是碰钉子。孔子听说老子的道家很有威望,很想去了解一下,于是便借游说的机会去见老子。

他带了几个门徒来到道德宫,见门关着,便上前问道:“里边有人吗?”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出来一个小孩,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我叫孔丘,来求见老子。”

小孩回里面一会儿又出来了,说:“老师不在家,明天再来吧。”说罢,将门“哐”地一声关上了。

孔子师徒被弄得面红耳赤,只好返回。

第二天,孔子又领着门徒来到道德宫。一看大门敞着,孔子很高兴,可是进门一看,二门紧闭。

孔子一敲门,又出来一个小孩,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求见老子。”

“是求见,还是求教?”

“求见。”

“求见?不得闲。”说罢,那个小孩把门一关,扭头就走。

孔子一听,急忙改口说:“我是来求教的。”

“求教?哪有求教带这么多人的,分明是来挑衅的吧?老师正在睡觉,明天再来吧。”

孔子只好再次返回。

到了第三天,孔子对弟子们说:“今天我一个人去求教老子,前两次怪我学礼不知礼,连求见与求教都分不清。”说罢,独自一人求教去了。

孔子来到道德宫,只见宫门大开,遂上前施礼说:“门上哪位在?孔丘特来求教。”

话音刚落,门房里出来两个小孩,正是前两天见到的那两个。只见二人以礼相迎,带领孔子来到后宫。

孔子见了老子,连忙躬身说道:“孔丘特来求教!”

老子立刻起身还礼:“久闻大名,请坐吧。”于是,二人攀谈起来。

老子问他:“你现在研究什么学问?”

孔子回答:“正读《周易》,过去古人也读这书。”

老子说:“古人读《周易》,有用。你现在读它何用?”

“我在追求仁义。”

“你辛辛苦苦追求仁义,可得到些什么道理吗?”

孔子听后,半天才说:“我研究了二十七年,没得到一个能行得通的真正道理。”

“是呀,光讲仁义是不行的,还必须讲‘道’,有了‘道’才能有‘德’,用‘道德’近‘仁’,‘仁’则近之。你如果愿意追求道德的话,我就把我研究的‘道德’给你讲一下。”

孔子听了十分佩服,当即虚心求教。老子见孔子真心求教,便一五一十地讲了起来,二人的攀谈一直从天明持续到天黑。从此,孔子每天都去道德宫听老子讲解《道德经》。道德宫门前的那条小巷则被后人称为“问礼巷”。

谦和有礼、虚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所谓:“低人一时,尊荣一世。”真正有本事的人能够低姿态地处世。成熟饱满的稻穗总是羞涩地低着头,只有那些空壳的稻穗才会不知羞耻地高高仰起头颅。事实证明,傲慢的态度只会让人厌恶,而低姿态才能得人心。

当然,放低姿态不是让你低声下气、奉承谄媚。放低姿态是一种艺术,特别是当双方地位悬殊时,地位高者采取适当的低姿态会满足普通人的自尊心,理所当然地会受到对方的欢迎。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在生活中,豁达而谦逊的人最受人欢迎,相反,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者常会引来反感。在他人面前保持谦卑的姿态,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你才能被接受,你的行为才会得到肯定,所以一个低姿态的人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低姿态的人,他能够礼贤下士,因此赢得了很多人才的归附。在隋朝时期,李世民就已经开始笼络人才为自己所用。当时有一个晋阳县令名叫刘文静,很有才能,但是由于刘文静和反隋的魏国公李密结成了亲家,因此被隋朝官府关进了监狱。

李世民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去狱中探望他。刘文静非常感动,对李世民说:“如今天下大乱,只可惜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人来收拾大局呀!”

李世民说:“你怎么就知道没有人出来收拾大局呢?今天我来就是想跟你商议大事的,不知道先生您有什么好计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