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的智慧
24873100000030

第30章 下篇:低调有术,自成尊贵(16)

后来,皇帝又封羊祜为南城侯,羊祜坚辞不受。羊祜每次晋升都态度恳切地辞让,因此名声远扬,朝野人士都对他非常敬佩,大家一致认为他应居宰相的高位。羊祜在朝廷做官历经两朝,掌握机要大权,但他对于权势不贪婪也从不钻营。他筹划的良计妙策和上表的稿子,事情过后都会被焚毁,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内容。他推荐别人晋升的时候也从不张扬,所以被推荐的人大都不知道是羊祜荐举的自己。有人认为羊祜这样做是过于谨慎的表现,他说:“古人常常教导我们:入朝与君王促膝谈心,出朝则佯称不知。这样的事情我怕自己还没有做到呢!我也没有举贤任能,没有知人善用的能力,心里常常感到很愧疚。而且官员是朝廷签署任命的,但是私下里却到推荐自己的人那里去拜谢,这是我所不赞成的。”

羊祜平时的生活作风也很清廉俭朴,他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都使用素布,得到的俸禄全拿来周济族人或者赏赐给军士,而自己家里的生活却一直很清贫。他在临终留下遗言,不让人把他的南城侯印放进棺材,并且让他的外孙向晋武帝表陈他不愿按侯爵级别殓葬自己的想法。晋武帝便下诏说:“羊祜一向谦让,虽然去世了,但是谦让的美德却仍然存在,这样的情操很让人感动。现在我准许他恢复原来的封爵,用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做人是成功的,他以谦恭的态度使一国之内上至君主下至黎民百姓都对他表示敬佩,和羊祜一起共事的人都赞扬他德高而卑谦,位尊而谦恭。

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大家的敬仰。

欲进先退,以退为进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顺境,没有逆境。顺境是过去艰苦耕耘收获的结果,逆境是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的前奏。因此,要想取得成功的人就得忍受人生的挫折,这样才能突破逆境。也许在逆境中有很多困难和艰辛是超出自己想象的,有的时候甚至要长期低下头,弯下腰,卑躬屈膝地做人,隐忍退让,将自己的锋芒隐藏,不让对手看清楚,使对手放松警惕,这时也就是自己找机会破茧而出的时候。

北魏节闵帝元恭是献文帝拓扑弘的侄子。孝明帝时,元义专权,肆行杀戮,元恭虽然担任常侍、给事黄门侍郎,也总担心有一天大祸临头,所以就索性装哑巴将近12年,和谁也不来往。孝庄帝永安末年,有人告发他不能说话是假,心怀叵测是真,而且民间流传着他住的地方有天子之气的说法,元义就打算派人抓他。元恭听了这个消息,就急忙逃到上洛躲起来,但是没过几天就被抓住送到了京师。被关押了几天以后,元义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不得已又将他放了。

北魏永安三年十月,尔朱兆杀了孝庄帝立长广王元晔为帝。那时,坐镇洛阳的是尔朱世隆。他觉得元晔世系疏远,声望又不怎么高,便打算另立元恭为帝,但又担心他真是哑巴,便派尔朱彦伯前去见元恭,以便摸清真实情况。事已至此,元恭也知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见到尔朱彦伯后便开口说:“天何言哉!”听见12年的哑巴说了话,尔朱彦伯大喜,不久,元恭即位当了皇帝。

人生有起有落,有时候就需要在艰难的环境中以退为进,等待时机,在没有转圜的余地时,要向后退一步,方能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以退为进,虽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有时甚至自己要把自尊踩扁,但是成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

勤奋努力,埋头苦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努力。天才也只有靠勤奋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只是凭借自己的聪明而不努力,那么天才也会变成庸才。

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年少的时候,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柳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我知道有人用脚写的字都比你好。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柳公权起了个早,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人们的阵阵喝彩。

柳公权立刻跪在老人面前,诚恳地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教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他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有手,只得靠脚混生活,怎么能做你的老师呢?”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被他的诚心感动,于是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道:“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愤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他的字终于写得清峻挺拔,为后世学者钦敬临习。

有句话说“知耻而后勇”,意思是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发愤努力。只要工夫深,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的话,还怕这件事情做不成吗?

祖逖小时候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到了青年时代,他才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觉得如果不好好读书就不能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梦想,于是开始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但是祖逖依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没有那么渊博,不能够称为人才。在他24岁的时候,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便叫醒刘琨,然后对他说:“很多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却不这样想,不如以后咱们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心怀理想的人只要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管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即使起步有些晚,但是只要发愤就总有出头之日。

虚心实做比什么都重要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无论获得多大的荣耀,虚心地面对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虚心的人,才能将自己的锋芒藏匿起来,踏实做事,而不会招来别人的嫉妒。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虚心的人永远比骄傲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他一人住在一间屋子里,却把屋子弄得乱糟糟、脏兮兮的。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将屋子打扫干净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胸怀大志固然是可贵的,但如果连自己应该做的小事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大事呢?凡事总是由小至大,正所谓“集腋成裘”,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很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于是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老师福楼拜指导。

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不好呢?”

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那是因为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只要你肯吃苦,勤练习就可以。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听福楼拜这样说,莫泊桑就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和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莫泊桑只好再次来到老师福楼拜家里,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人群和马车,但是并没看出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写的。”

福楼拜摇着头说:“你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写的呢?大街上那么多人,还有各种各样的马车,每个人的走路姿态、举止动作都不一样,马车的装饰也不一样,应该怎样细致描写富丽堂皇的马车,怎样描写装饰简陋的马车,你都仔细考虑过吗?还有那些拉马车的马匹,也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烈日炎炎下的马是什么姿态,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它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还有赶马车的车夫,他们赶马车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你都观察清楚了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福楼拜说出了这样多的问题,让莫泊桑感到很惭愧,因为这些小细节他一个也没有注意到。从此以后,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和行人,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你要知道,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比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与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福楼拜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比如你要描写一个工厂的看门人,除了要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看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以外,还要表现出他同农民、车夫或其他看门人不一样的特点来。”

莫泊桑把福楼拜的话牢牢记在心头,从此以后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世界名著。

世上没有人能不经过努力就轻易成功的,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靠虚心和不断努力得来的,也只有这样得来的成功才是有价值的成功。

让屈辱成为奋起的支点一位哲人说过:“逆境是人生的宝藏。”稍遇挫折或身处逆境就一蹶不振、停滞不前的人决不会成功。司马迁在《报仁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嵌有《国语》;孙子胺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一句名言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挑战逆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几乎所有人生中的问题都与挑战逆境的问题有关。要超越“逆境”,必先超越“逆心”。“逆心”就是对自己所面对的处境、所发生的事情,非理性地进行抗拒、排斥的心。

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提到自己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他归因于去一家餐厅里所发生的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修车工人。有一次,刚领了工资便兴致勃勃地来到一家他十分向往的高级餐厅吃饭。

不料,年轻的亨利·福特在餐厅里待坐了差不多15分钟,竟然没有一个服务生走过来招呼他。最后还是餐厅里一个新来的服务生看到亨利·福特独自一人坐了那么久,才勉强来到桌边,问他是不是要点菜。

亨利·福特连忙说“是”。只见服务生不耐烦地将菜单粗鲁地丢在他的桌上。亨利·福特刚刚打开菜单,看了几行,耳边就传来服务生轻蔑的话:“菜单不用看得那么详细,你只适合看右边的部分(指的是价格),左边的部分(指的是菜名)你就不必费神去看了!”

亨利·福特惊愕地抬起头,目光正好迎到服务生满脸的不屑。当时亨利·福特非常生气,恼怒之余,不由自主地便想点最贵的大餐,但是,转念之间又想起自己口袋里那一点微薄的薪水,咬了咬牙,亨利·福特最终只点了一个汉堡。服务生从鼻孔中“哼”了一声,傲慢地收回亨利·福特手中的菜单。嘴里虽然没有再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很清楚地让亨利·福特明白:“我就知道你这穷小子不过只有吃汉堡的钱!”在服务生离开后,亨利·福特并没有因为花钱受气而恼怒不休,他反倒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为什么自己总是只能点吃得起的食物,而不能点自己真正想吃的大餐?当下亨利·福特就立志要成为社会上顶尖的人物。从此之后,他开始朝梦想前进,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由一个平凡的修车工人逐步成为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

可以这样说,是服务生给了亨利第二次生命。逆境给人的感觉就是难受,有人不幸碰到这种屈辱,这时就看他能不能把屈辱当成动力。亨利·福特正是因为抓住了这样的屈辱来激励自己迈向成功的。

在身陷逆境的时候,要相信逆境是成功前的曙光,并把它当做动力,逼自己在逆境中崛起。的确,逆境容易让人消沉甚至丧失斗志,如果这样,跌倒后的结果往往是再也站不起来。顺境会让人们在良好的环境和心态下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也可能仅仅是正常而已,因为顺境容易消磨人的斗志,使人养成懒惰的习惯,从而平平常常,无法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