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的智慧
24873100000011

第11章 上篇:低调为人,智者之道(10)

“那就更好了,”宁越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那样的话,齐国的高管将领就等于犯了3条大罪:第一,作战失败;第二,带兵出国而不能使之归来;第三,给他们尸体却不收取。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为此,他们一定会怨声载道,从而不愿再侍奉居于上位的人。这样军民之心就不齐,那么齐国还有什么胜算呢?”

孔青听完大喜,连忙下令退兵30里。果然不出宁越所料,齐国因此而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对外用兵。

一个看似软弱的让步却大有文章,也许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事实上,表面上的退步往往能够换取更大的进步。

“以退为进”的做事方法是最高明的处世哲学之一。选择退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回旋的余地。辞让、退让、曲全往往是避祸以保全自己的高明策略。

要知道许多事情都是不可一蹴而就的,以退为进就是给自己留有余地之后再前进,在进退之间达到目的。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有两个小孩比赛跳远,他们在地上画了一条白线,挨个跳来跳去。这时,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孩子从旁边路过,笑话两个小孩跳得这么近,居然还好意思比来比去。

两个小孩很不服气,便要与大孩子比试。

大孩子一听小孩的要求,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你们两个加在一起也不是我的对手。”于是,小孩便笑着答应了。

两个小孩先跳,虽然两个人都跳得不远,可是两人跳的长度接在一起并不短。

大孩子在旁边看到两人的距离吃了一惊,仿佛有些懊悔自己把话说得太满,无奈地摸着头。

两个小孩笑看着他,对他说:“怎么样,认输了吧?”

大孩子叹了口气,正想认输,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说:“等等。”

只见他转过身来,向后退了几步,然后急速冲了出去,借助助跑的力量,他大大地跳了一步,一下超过了两个小孩所跳的长度。

两个小孩没有想到大孩子会耍手段,齐声说:“你耍赖,不算。”

大孩子似乎知道自己胜得不那么光彩,伸伸舌头说:“我赢了。”然后“滋溜”一下跑了。

虽然大孩子耍手段才赢得了比试,但是赢得却不无道理。我们在处事之中,不一定是一个劲地大踏步前进才能成功,有时候也可以尝试一下退而发力,看似不光彩的后退也许会让你赢得更多。

总之,做人要讲究以退为进,为自己留余地是为了更好地获取利益。这就需要我们诚恳待人,即使和对手拼杀时也要学会退让,考虑用最小的损失换得最大的利益。

有舍才有得,退让可成功古人有“欲擒故纵”之说,讲的是一个道理,那就是舍方能得。

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基本定律,那就是阴阳正反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有好必有坏,有成必有败,同样的,有舍才有得。

有个地方发了大水,在洪水肆虐的当口,人们纷纷选择了逃离。穷人因为没有过多要带的东西,能够轻松游泳而顺利生存下来。

有一个财主也不得不加入逃难的行列中,然而,他并没有其他人那般洒脱,他把家中的金银财宝装满了全身。当他跳入水中时,整个人就往下沉。在危急之中,他奋力在水中挣扎并向远处的一条小船呼救。

船上的人看到他,大声喊:“你快把身上的财宝扔掉吧,那样你就可以暂不下沉!”

可是,这个财主摇了摇头,他不仅没有扔下沉重的包袱,反而抓得更紧了。这时,旁边漂过来一块木板,远处的人们看见了又对他喊:“赶紧扔了包袱,抓住木板!”

听着远处传来的急切劝告,财主还是没有放弃那些财宝。结果,等救援的船只靠近财主时,他已经在水面上消失了。

一个人要分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正如故事中的财主,如果他能把身上重重的财宝舍去,他得到的便是生命。

人活于世无非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舍得是一条朴素而实用的道理,正所谓:“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既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更是一种处世与做人的艺术。

在商场竞争中,有些人急功近利,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其实,这不是高明的生意法门。做生意应该懂得放长线钓大鱼。

美国有家公司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公司创立之初,一个顾客也没有。于是,公司便打出了大量广告,极力宣传油炉的好处,然而收效甚微,产品依然无人问津。不久之后,货物大量堆积,这家公司还未跨出摇篮便有夭折的危险。

有一天,老板突然宣布了一条奇怪的经营策略——“培养顾客”。他招来手下职员,让他们挨家挨户去给居民无偿赠送煤油炉。

职员们听了老板的指示后心中大惑不解。他们以为公司要就此散伙了,不然就是老板发疯了。不过虽然觉得不合理,但老板的指示不能违背,他们也只好依照指示分头行动。

居民们无偿受赠煤油炉自然大喜过望。街头巷尾,一时到处都在议论该公司的免费赠送活动,公司顿时名声大噪。打电话到公司索要煤油炉的人越来越多。不久,所有积压的煤油炉便被赠送一空。

煤油炉在当时可谓新设备,在木柴灶和煤炭灶当行的时代,煤油炉一时之间成了鹤立鸡群的产品,其优越性使那些家庭主妇们开心得不得了。很快,那些被赠送煤油炉的用户们就离不开它了。

这时,家庭主妇们发现白赠的炉中煤油都烧完了,便纷纷打电话到公司询问。

此时,这家公司解释“煤油是不送的”。当时煤油的价格不低,但是为了烧煮的方便,大部分用户都乐意掏钱购买。于是,这家公司开始赚钱了,又过一阵子,用户们的煤油炉也用旧了,他们又心甘情愿地购买新的煤油炉。

从此之后,这家公司的煤油和煤油炉就一直旺销不衰。

有舍才有得,要得到回报,首先要付出才行。先给别人利益,自己才能得利。

如果你是一个生意人,你就会明白跑赢市场是异常艰难的事,若是不懂舍得的道理,即便你的理论、经验、人脉无人可比,也仍然会败给市场。一味地索取乃是竭泽而渔,最终获得的利益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其实,做人也一样。每个人都应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因为人生就是一个“舍与得”的过程。为人处世,争抢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学会舍弃与放下,才能得到更多。

顺水推舟,水到渠成古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显然,与顺风顺水相比,逆水行舟是很困难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扬帆航行,顺风顺水,但现实生活中顺水航舟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在逆水中搏斗。遭遇逆境本是正常的事情,然而,有些人就会为此长吁短叹:莫非命该如此?

逆水行舟是命运使然吗?其实不然。很多人逆水而行并不是命运左右的,而是由于他们自己不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有智慧的人处世往往能够顺其自然,甚至变逆流为顺境,以巧妙的顺水推舟之法收获水到渠成的效果。

齐宣王时期,田婴担任齐国宰相,权倾朝野,齐国上下莫不敬畏。为了削弱田婴的势力,有人便向齐宣王进言:“每到年终总结算的时候,大王应该亲自听取各个地方官员的报告,否则,怎么会了解官员的奸邪、优劣呢?”齐宣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但是,田婴一听就知道,这进言是冲着他来的,其目的是剥夺他的大权。

田婴了解了这一情况后表面不动声色,他很合作地遵从了齐宣王的命令。就在齐宣王准备亲自听取报告的当天,田婴下令官员们把所有记载官库入账、出纳的账目准备齐全。他让那些官员一条一条、事无巨细地逐一向齐宣王报告。

由于账目实在太多、太细了,齐宣王听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听了一小部分。

吃完午饭后,齐宣王继续听报告。一下午过去了,报告还没有进行到一半,齐宣王已经吃不消了。

这时,田婴却对齐宣王说:“大王如果能彻夜倾听报告,对臣子们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以后官员们办事必定会更加积极。”

齐宣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便真的挑灯夜听,但是,没过多久他就昏昏欲睡了。坚持到半夜,齐宣王实在撑不下去了,最后索性将听报告的事全部交给田婴去处理了。

这就是顺水推舟之妙,将计就计,用同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

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利用顺水推舟之法保全自己,成与败就看你是否有智慧以及运用方法是否巧妙了。

一个人牙痛,就去医院拔牙。医生技术娴熟,很快就把牙拔掉了。病人虽然觉得医生手术做得不错,但又觉得这一会儿工夫就被他赚了30元有点耿耿于怀,于是他一边付钱、一边揶揄地对医生说:“你们牙医真会赚钱,只用10秒钟就赚了30元。”

医生没有直接反驳对方的意见,只是说:“你如果愿意的话,另一只牙我可以慢慢地给你拔。”

病人一听,连连叫道:“不,还是请快些给我拔吧!”

面对病人的挖苦,医生处理得十分巧妙。他没有正面争执,而是顺着对方的话茬说下去,答应以缓慢的速度拔另一只牙。无疑,这很好地将了对方一军,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

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有一些名人就具备顺水推舟的智慧。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中,一位记者问扎伊尔总统蒙博托说:“你很富有,据说你的财产达到了30亿美元!”

蒙博托听后,发出了一阵长时间的哈哈大笑声,反问道:“你是否还听说过,一位比利时的议员说我有60亿美元!”

记者的提问是荒谬的,面对这种情况,总统先生不是怒上心头,而是“哈哈大笑”,表示了自己的大度情怀,然后巧妙过渡到“你是否还听说过”,给对方来一个更为夸张的反问,荒诞不经的结果当然让记者自觉失言。

顺水推舟巧在对对方攻势的利用,化敌人之力为自我之力,可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著名电影演员孙飞虎在多部影片中扮演******而荣获“金鸡奖”后,曾经有一个经纪人想拉孙飞虎参加一个“草台班子”去捞钱。

虽然经纪人给出了很多优厚的条件,但孙飞虎却一直没有答应。

经纪人感到不可理解,便问他:“孙老师,为人不要太认真了,这年头死心眼已经不吃香了。您瞧社会上多少有名气的明星全在抢着搭班子赚钱呀,可您却……再说,这演唱会同样是替群众服务嘛!”

孙飞虎没有与他争辩,也没有反驳他,只是接过话头说:“好吧,既然是替群众服务,我就作为义演出台,不要一分报酬,你也分文不取怎么样?”

“这个……这个嘛……”经纪人鼻尖一下子就冒汗了,只好摇了摇头走了。

在为人处世时,争执无益,与其兴师动众,正面交锋,不如换一种方式顺水推舟,也许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在逆境中顺水推舟可以转劣势为优势;在良好的环境中“顺水推舟”能让你处处快人一步,而且还能让你少做无用功。顺水推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往往能够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不起眼,最有可能成功在商界有这样一句话:最不起眼的生意最容易成功。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不起眼的生意大多数人都看不上,因此做的人很少,就没有人抢生意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

其实,不只是做生意如此,做人也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往往都是一些原本不起眼的人物。据说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白手起家的富豪占了2/3以上,虽然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中隐约看到“成功”与“不起眼”之间的一些联系。很多事实证明,最初的不起眼往往能够成就最终的亮点。

有一个富翁,年纪越来越大了,面对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他没有什么遗憾,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份家产,他不知道该由谁来继承。

合法继承人必须由富翁自行决定,但他有3个儿子。这令富翁很为难,毕竟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骨肉。

他心目中比较属意小儿子,因为小儿子聪明伶俐、机智过人。可是家族里的长辈却建议他把家产传给大儿子,因为长幼有序。这一下富翁左右为难,实在委决不下,只好把这件事情一拖再拖。

这一拖不要紧,倒留下了一大半时间让儿子们争斗。为了得到家产,大儿子常常向父亲说小儿子的过错,而小儿子则常常以“聪慧”的隐语暗示大儿子不孝。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有一次甚至为了一件小事打了起来。富翁见状很生气,结果大病一场。

卧病在床的富翁也没有安生。大儿子依旧在闹,小儿子依然在争,这让富翁更是忧愁不已。

在富翁的床边,除了大小两个吵闹的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平时被人讥笑的傻儿子老二。他平时话不多,此时就更加沉默了。他只是默默地服侍着父亲,因为他没有人支持,所以也没有奢望。

有一天,躺在床上的富翁突然对二儿子说:“老二啊,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聪明还是傻?”

一直沉默的二儿子这时说话了:“我不傻,只是我不想太聪明了。”

富翁默默地看了看他说:“如果你继承了家产,你会善待你的兄弟们吗?”

有些木讷的二儿子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富翁突然宣布把自己的家产传给二儿子,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人们不知道富翁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富翁不久就去世了,原本不起眼的老二接手了雄厚的家资,人们以为他会不知所措,谁料到他竟然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还把自己的两个兄弟安排得很妥当,虽然他的两个兄弟几次都想夺走家产,但是每次都被他轻易地识破了。人们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不起眼的“傻子”一点也不傻,反而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