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为什么不开心?
24872100000006

第6章 要乐命,活着就是幸运(5)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也挖出来吧。”

人们立即动手,但是,大家把土都挖遍了,也没有找到铁罐的影子——它不知在什么年代就已经被氧化了。

当我们站在一面穿衣镜前,观察自己的面孔和全身,可能有些部分是自己喜欢的,而有些部分是自己不喜欢的,生活也如同镜子里的自己,每天所发生的每件事可能都有好有坏,但再坏也不能坏到让我们放弃生活。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问题,而是挥掉悲观的情绪,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要因为生活出了点“小毛病”就变得悲观失望,否则只会让我们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所经历的每件事都是好事

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是好,是坏,都在于你自己怎么想。

有一个国王很善于治理国家,而且他还经常微服出巡了解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国王有一个很能干的宰相,每当他有什么重要的大事,都会先请教这名宰相,听一听这位大臣的真知灼见。

突然有一天,下起了大雨,国王出巡的计划被破坏了。国王问宰相:“这场大雨下得好不好?”

“好!大雨过后,街道清洁干净,空气清新。国王您可以享受到天晴后的美妙景物,又可以深入体察民情了。”国王听后很高兴,精神也感觉很不错。

过了几天,国王要出巡时天气却变得非常炎热,国王还未出宫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他问宰相:“这样的天气出门好不好?”

“好。”宰相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样的天气是少有的,国王趁机出巡将会更加了解我国人民在这种火热的天气下究竟做些什么。”国王觉得宰相的话有道理,很高兴地出门了。

国王和宰相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打猎。国王每次打猎都会只带这个宰相相伴,因为他怕别人扫了他的雅兴。

但是有一次,国王在检查猎器时不小心被猎器斩断了一截拇指,鲜血直流。他赶忙包扎了伤口,询问宰相:“我的拇指被斩断了一截,这好不好?”

“好,国王陛下。”国王听到宰相的回答非常生气,他觉得宰相是在落井下石,于是下令将宰相关押了起来。国王走到被关押在牢房里的宰相面前,生气地问道:“现在你被关押在牢房里了,如何?还好不好呢?”

“很好,国王陛下。”国王听后生气了。原本他以为宰相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就此作罢释放宰相,谁知道宰相如此执迷不悟。“既然你认为好,那就多在这里住几天吧。”国王悻悻地离开了。

过了几天,国王打猎的欲望又来了。他想去打猎,却又碍于面子,不想释放宰相,只好自己一个人出门打猎去了。平时都是宰相带路的,因为他比较熟悉地理环境,所以每次都能凯旋。但是这次国王在森林里追逐了半天,没有任何收获。国王很不开心,骑马四处寻找猎物。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太阳下山了,国王也累了,下马牵着马儿行走着,忽然他发现自己迷路了。就这样,他在森林里到处瞎撞,一不小心国王掉进了一个捕捉猎物的陷阱里。陷阱很深,国王几次想爬出来都失败了。他大喊大叫,直到一群杂乱的脚步声逼近,国王很高兴,认为这次有救了。他朝上面大喊救命,上面的人把他救了出来,不过这时国王才发现这些人都是邻国食人部落的人。他们把国王带到了部落里要吃掉他。

国王被绑在一根十字架上,脚下堆积着一堆木柴,他们准备要点火烧烤国王。国王非常害怕,但是此时任何举动都是无用的,他只好等待奇迹的出现。仪式开始了。酋长指挥众人坐下,又命令一名巫师开始祭礼。当巫师清洗国王的手指时,巫师叹息了。众人都很惊奇,巫师说:“我们族只吃完整的动物,因为他的拇指不完整,我们不可以吃他。”酋长立刻去查看,果然发现国王的拇指少了一截,于是无奈地放走了国王。

劫后重生的国王非常激动,他马上赶回国都的牢房去见宰相。一见到宰相他就哭了起来,“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你说我的断指是好事了。我错怪你了。”接着国王哽噎地问,“但是我关你在牢里十多天,你说该如何解释?”

“陛下,如果你不把我关押在牢房里,我一定会随从你去打猎。我们都会被食人族捕获,你可以因为断指而保全性命,但是我却必死无疑。因为我是完整的啊。”经过这件事,国王茅塞顿开,原来他所经历的每件事都是幸运的。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很多挫折,也会经历很多乐事,唯有乐观的人才能活得潇洒、不枉此生,当我们陷入绝境的时候,我们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危机和灾难总会过去。无论我们正在经历着什么事,无论我们感觉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也不要对生命绝望,因为我们还活着,这就说明我们是幸运的人。上帝关上了大门后,自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事情原本可能更糟

在情况转为更糟糕之前,人们往往很难体会自己是多么幸运。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缺少什么,能够欣赏自己手里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国王带领文武百官到海上巡视。当船出航时,不巧遇上了大风雨。一名服侍国王的卫兵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也没有坐过船,当他看到几米高的浪头此起彼伏,黑黝黝的海水深不见底时,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恐惧,一直哭哭啼啼,战栗不已。虽然大家百般安慰他,但他仍继续哭闹,扰得大家不得安宁。

船上的人几乎都受不了,而本身就为此担忧的国王听了他的哭喊声更为恼怒,一气之下就下令把他关起来。这显然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他在船舱里仍然哭喊,可是大家始终想不出办法让这个卫兵安静下来,在国王想杀掉他的时候,他身旁的一位官员说:“请您允许我试一下,我也许可以使他安静下来。”国王同意了。

这位官员立刻叫人在那个卫兵腰上系上绳子,把他抛到海里去,可怜的卫兵一被丢下海,就更高声嘶喊,手脚乱动。但是没人理会他,在沉浮了几次之后,官员才让人把他拖到船上。被拖上船的卫兵连忙双手紧紧地抱着桅杆,坐在那里瑟瑟发抖,不敢再出声了。

国王很满意,便开口问官员:“你这方法奥妙何在?”官员回答:“如果他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便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

不经历忧患怎会知道安乐的可贵,不经历失败怎会知道成功的艰难。平常的日子里,应珍惜安乐的来之不易,而不是抱怨自己有什么东西没得到。只有当我们想到现在的情况还不是最糟的时候,才会更加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也才不至于一味地在没得到的事物上较真。事实也是如此,我们永远不是境况最惨的人,如果觉得自己惨,很可能是我们所求太多,忽略太多。

一位智者在去城里的路上遇到一个双眉紧锁的人,智者问:“你怎么了,为什么愁眉不展的?”那个人举了举手中破破烂烂的口袋,埋怨地说:“世界这么大,而我现在所拥有的东西连这个破烂肮脏的口袋都装不满。”智者摇头说:“真是太糟糕了。”语毕,突然从那人手里抢过破烂的口袋,沿着路跑开了。

那个人失去了仅有的一个口袋,不由得大声哭了起来,样子比以前更加可怜了,可是他还要赶路,只好一边哭一边继续往前走。智者此时正飞快地走到前面的转弯处,把那个人的口袋放在他的必经之路上。在那个人路过这里时,居然看见自己的口袋就放在前面的路上,他开心地大笑起来,一边笑还一边欢快地叫道:“我终于找到你了,我还以为要永远失去你了呢。”

躲在路边草丛中的智者看到这一切,摇头叹息道:“快乐就这么简单,这也是让别人高兴的一个办法。为什么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快乐呢?”

俄国大文豪契诃夫曾为一些心理不平衡并因此萌生自杀念头的人写过这样一篇短文: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事情原本可能更糟”,这是不难的——假如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庆幸,而且要感谢上苍,幸亏你的衣服不是火药库;如果有穷亲戚上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高兴地说:“非常好,幸亏来的人不是警察”;如果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真好,幸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如果有一颗牙痛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幸亏不是全部的牙都痛;如果你挨了一顿棍子,那就该蹦蹦跳跳地笑着说:“我多幸运,人家总算没有拿带刺的棒子打我!”如果你的妻子对你变了心,那就更该高兴,幸亏她背叛的只是你,而不是国家。

也许把现在想成是幸运的,会让你想起鲁迅笔下的阿Q,可是这对生活在充满竞争、纠葛和矛盾的现实中的每个人来说,是非常实际和有用的生活法则。比如:在一次升迁中,你毫无道理地成了缺席者,那你应当高兴地想:不错了,至少我没有沦落到下岗的地步;假如上司为同事晋级加薪时,却把你晒在了一边,你也应该高兴地想:以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说,我没被降薪已经是大幸了;假如听到妻子练钢琴时的噪音,不要急着发脾气,而要心怀感激,你是在听音乐而不是身处荒野听狼嗥;假如你碰破了膝盖,如果抱怨,你会不高兴,可是如果你想:幸好碰破的是膝盖,不是脑袋,你则会感觉自己很幸运;在你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时候,你其实更该感谢上帝,他没有把你送到偏远的地方去;你应该为现在的生活感到高兴,因为眼下你并没有坐在被告席上,也没有债主在你面前,而是有吃有喝,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即使你被冤枉到警察局去了,那也该高兴,因为幸亏不是把你送到地狱的大火里去。你该高兴,因为你不是微不足道的毛毛虫,而是生而为人,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幸运了。也许这的确有些阿Q的意味,只是这种知足可以轻易化解你的心理障碍,让你从容应对人世间诸多灾难和痛苦,保持一颗快乐的心。

有些时候,我们觉得不快乐,可能是因为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或是抱怨自己拥有的比起别人不够多,往往都是到了失去的时候,才懂得我们所拥有的那些已经足够了,只要我们能够知足,快乐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其实都只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应该高兴地感慨:事情原本可能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