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为什么不开心?
24872100000031

第31章 少抱怨,脾气大了福气少(1)

罗马皇帝奥勒留说:“我们的人生由我们的想法所创造。”生活中有很多人爱抱怨,也因为这样,他们变得不高兴了、脾气不好了。可以这样说,爱抱怨的人的人生则永远是灰色的。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抱怨呢?因为人们觉得抱怨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好处,或者最起码不会带来什么坏处。其实不然,试图通过抱怨改变别人是不现实的,这只会让自己生气;通过抱怨获取同情和帮助也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得到的东西微乎其微,失去的却是最宝贵的好心情和好心态。古人说“量大福大”,是说度量大的人有福气、有风度。不抱怨,其实就是一种大度,不抱怨就是宽容地接受了现实的一切。

怎么快乐,就怎么想

一个人快不快乐,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决定的。

一个人自大学毕业后,就勉强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虽然他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但一待就是3年。在这3年里,这个人的薪水只小幅度地涨过一次。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同学不仅加了好几回薪,在职位上也是三级跳。这个人暗自埋怨道:“没办法,公司老总有眼不识泰山。”

于是,他开始想换工作,但是每次在面试之后就杳无音讯了。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看中了他寄出去的履历表,这个人一下班马上赶过去面谈。恰巧那天下雨,站牌下的人好像比平时多出好几倍,这个人只好钻进计程车,可是又偏偏赶上堵车,他在路中央想下也下不去。

“真倒霉。”这个人嘴里念叨着。司机回头对他笑笑说:“一到下雨天就是这样,你下次早一些出门就好了。”这个人听后,心中更是一肚子气,心想:“我花钱坐你的车还要挨你训,我怎么这么倒霉。”

匆匆赶到那家公司时,这个人已经迟了整整半个小时,前台小姐告诉他,负责面试的经理已经出去了。这个人重重地跺脚,心中暗骂道:“什么人嘛!几分钟都不肯等一下。”

快不快乐,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决定的。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可以看出,这个人明显抱着“别人都不好,我最好”的处世观念过日子,而我们在做类似的事情时,却常常是当局者迷,当我们不快乐的时候,也许已经陷入这种思想中。心理学家哈克博士提出一个快乐“ABC”的理论,他把A当做某件事情的起因,C当成事情的结果。就像我们在做饭时不小心烫到手指,锅就是A,手指疼痛就是C;因为堵车而迟到,交通阻塞是起因,迟到是结果。任何物理事件都存在A和C之间的关系,可是心理感受B则不然,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堵车,心里烦躁不安,而出租车司机面对同样一件事却是心平气和的。一样的起因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因为人们想法不同造成的。对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想法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反应。快乐的想法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平静的想法让我们不会生气,而我们认为不可怕的事情,就永远吓不到自己。

凡是那些会让我们不快乐,让我们生气或害怕的想法都是烦恼的根源。很多人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都会忽略个人想法的重要性,而一心一意地想要改变事件本身。

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一天到晚对朋友抱怨说:“为什么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比我后来的员工,有的工资都比我高,凭什么啊。老板那么不把我放在眼里,就好像我是个透明人一样,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会辞职不干的。”

“那么你对你们公司的贸易情况熟悉吗?对于公司所做的电器贸易的窍门完全弄清了吗?”这个人的朋友问他。

“没有,我才懒得去钻研那些东西,那又不是我分内的事情。”这个人漫不经心地回答他的朋友。

“哦,这样啊,那我建议你先静下心来,抱着积极的态度去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然后好好地把公司的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等一些你分外的工作完全搞通。甚至包括签订合同这些工作都弄懂了之后,再做决定,这样,你才有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这个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改过去散漫的习惯,开始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常常下班后还在办公室里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做着一些过去认为是分外的工作。半年后,他和那位朋友又聚到了一起。“你现在应该什么都学会了吧,是不是还打算推桌子不干了?”那位朋友问这个人。

“那倒是没有,这几个月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前不久,更是对我委以重任,又升职,又加薪,我都快成了公司里的红人了。”这个人对他的朋友说。“这种情况,我早就料到了。”他的朋友笑着说,“其实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不给你高薪,完全是因为你在工作中自由散漫,敷衍了事,一点能力都没有,还不努力学习。但是现在,你工作态度这么积极,能够处理很多重要工作了,担当的任务重要了,能力也今非昔比,老板当然会重用你。”

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不要总是一味地抱怨,只想着换工作,而要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样你就能有新的收获。

法国小说家葛西尼在他的幽默名著《淘气的尼古拉》中塑造了很多可爱的角色,其中一位功课很好,却让人们非常讨厌的小学生安烈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是这么做的——躺在地上大声说:“我太不幸了,我不想活了。”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身影,人们往往都只看到别人幸运的一面,而把自己的不幸归诸于他人,从未想过不幸有可能是自己造成的。那些“怀才不遇”和“遇人不淑”的人并非都那么倒霉,只是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变得倒霉罢了。

有一位考生在考场上一直很不顺利,可是最后他却在大学里任教了。

这位考生在参加高中联考的时候没发挥好,名次在后面,很多人都劝他重考,不过他相信妈妈告诉他的一句话:“坏学校也有好学生;好学校也有坏学生。一切都看你怎么读书,怎么想。”

这个考生去了并不出名的大学。在大学联考时,他又不幸地考到公认的冷门专业,当时班上几乎有一半的人去参加外校的转学考试,也有人申请转系,他也曾试着转学或转系,可是最终都没成功。抱怨和茫然伴随他度过两年大学生活。在大二暑假,他被同学拉去参与一项研究,那时他才发现一旦全心投入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非常有趣,所有的困难都变成挑战,连最烦琐的学科也让他感觉身心愉快。

改变环境、改变运气,乃至于改变别人,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我们不快乐的时候,我们真正能做到的事情只是改变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在困苦的环境中仍有人过得非常好,而那些令人羡慕的生活里,也时常听到满腹的牢骚。这里的秘密就在于——想怎么快乐,就怎么想。

抱怨只会浪费自己的精力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你也将错过群星。

——泰戈尔

我们都知道,人生不可逆转,时光不能倒流。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难免会留下一些遗憾,可是无论因为何事后悔、痛苦和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它只会浪费我们的精力,让我们无暇顾及生命中的美好。

有一个不幸的人,在他20岁时被人陷害,被关在监狱里10年。后来冤案被查清,他终于被释放出来。不过,从此他开始了常年如一日的反复抱怨:“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遭受冤屈,在监狱里度过一生中本应该最美好的时光。那里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空间狭窄得连转身都很困难,窄小的窗口里几乎看不到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又有蚊虫叮咬。我真不明白上帝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解我心头之恨。”

他一直这样恨恨地咒骂着。刚开始人们还很同情他,也愿意听他倾诉,但是渐渐地,人们就不耐烦了,劝他别再纠缠已经过去的事情,要想开点,过好现在的生活。只是,他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这样的劝告,对他来说,这件不幸的事情在有生之年永远不会过去。

在他70岁那年,贫困的他卧床不起了,弥留之际,牧师来到他的床边,说:“可怜的孩子,去天堂之前,忏悔你在人世间的一切罪恶吧。”

病床上的他依然对往事耿耿于怀:“我没有什么需要忏悔的,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与我不幸命运的人。”

牧师问:“你因受冤屈在牢房里待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告诉牧师答案。

牧师长长叹了一口气道:“可怜的人,你真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对你的不幸我感到万分同情和悲痛。他人囚禁了你10年,而当你走出监狱本应获取永久自由时,你却用心底的仇恨和抱怨囚禁了自己40年。”

他怅然一叹,仿佛终于明白了什么,可惜一切都已经太迟,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没有任何机会了。

偶尔回过头去想想那些经历过的失误,也许对我们以后的心态和行为会有一些纠正和指引,但是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和痛苦之中,只会妨碍我们继续前进的脚步。

一个果园里长着一棵再普通不过的苹果树,它熬了许久,终于结出了果实。

第一年,它的成绩是果园里最好的,结了20个苹果,19个被人摘走了,它只得到1个。所以,苹果树对此感到不满意,于是它开始盘算怎样让自己得到更多。后来,它自己封闭了自己的能力,拒绝成长,到了第二年,它只结了10个苹果,不过它得到的却和去年一样多——1个苹果。虽然结的果实比去年少了一半,可是苹果树却非常开心,它想:“这下我赚了,去年我不过得到了我成绩的5%,可是今年我却得到总成绩的10%,也就是说我得到的东西比去年翻了一倍。”这样一想,这棵苹果树感觉心里平衡多了。

可是,它还可以用另一种计算方法——让自己继续成长。第一年的成绩不变,在第二年里,它可以结100颗果实,也许自己就能得到十几颗苹果;当然,也很可能其中99颗苹果被拿走了,它仍然只得到1颗,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它还能继续生长,在第三年、第四年里,它可以结更多的果实,这样它得到的只会越来越多,而且自身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还有一个事实是,得到多少果实对它来说并不是很重要,那只能让它感觉心理平衡而已,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自己需要成长,否则便没有生存下去的资本。等到苹果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时候,也许结多少果实对它根本不重要了,因为它可以控制自如了,只是这棵傻傻的苹果树忽略了这点,它忘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在笑这棵苹果树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和它很像?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我封闭的人,是不是让自己的才情隐于腹中?也许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有的是才华和抱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是在你为事业做出很多努力,为公司做了很多贡献之后,仍然没得到重视,也或者你只得到口头上的重视,却没得到你认为应得的实惠,在现实敲了你一闷棍之后,你开始觉得委屈,开始觉得别人故意折磨你,别人都对不起你,就像那棵苹果树一样,觉得自己努力的结果却只得到很少的报酬,与自己期望的相差甚远。于是,你开始不平衡,开始满腹牢骚,最后,你决定不再像以前那么努力,让自己所做的和自己所得到的相匹配。可是不妨想一下,这样做几年之后,可能你已经没有刚开始时的激情和才华了,剩下的只会是懊恼,因为在该让自己积蓄力量的时候,你去抱怨了,该让自己成长的时候,你去计较得失了。常听人说:“老了……”这其中有自嘲,也有悔不当初的意味,这样的故事一直在我们身边重复着。

之所以有很多人会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了生命是一个整体,是不可重复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或者与付出不相符,应该努力让自己更有价值,而不是停止成长。假如你看到了这个故事,或者正处于所谓的“不公平”待遇中,那么,提醒自己一下,不要因为满腹牢骚而停止成长,因为发牢骚只会让人贬值。

停止无休止的抱怨

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但是很少有人能够首先改变自己,以让生活得到质的改变。

一个人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他才发现不仅这辆车的色彩靓丽,而且这位司机的服装整齐,车内的布置也十分雅致,这位乘客意识到,这应该是段很舒服的行程。

车子刚一启动,司机就非常热心地问车内的温度是否合适?又问要不要听音乐或是打开广播?同时,司机还告诉这位乘客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音乐频道。于是,这位乘客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音乐,熟悉的音乐让乘客不禁大为放松和陶醉。

在路过一个红绿灯的时候,司机停了下来,回过头来,微笑着对这位乘客说:“车上有今天的早报及当期的杂志,在前面有一个小小的冰箱,冰箱中有果汁及其他饮品,如果有需要的话,您可以自己拿;如果想喝热饮料,保温瓶内还有热的咖啡。”

这样特殊的服务,让乘客大吃一惊,他不禁向这位司机投去钦佩的目光,从反光镜里,这位乘客看到了司机先生脸上洋溢着的愉悦表情,就如春天的阳光一般温暖。

不一会儿的工夫,司机先生用商量的口吻说:“前面的路段可能会塞车,而通常这个时候,高速公路是不会塞车的,我们走高速公路可以吗?”这位乘客点头示意,司机又亲切地说:“如果您觉得无聊,我可以陪您聊天解解闷,基本上我哪行都懂一点,什么都可以聊上两句的。”在拐弯处,司机停顿了一会儿,待车拐过去之后,司机又接着说:“当然,如果您想静静地休息或者想欣赏窗外的风景,那我就一心静静地开我的车,就不打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