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为什么不开心?
24872100000010

第10章 看得开,苦难是幸福的前奏(4)

于是,上帝就来到了鱼的家族,将当初塑造的鱼都找了过来,但是如今,他已经分不清当初的那些大鱼小鱼了,因为它们似乎连颜色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数亿年的变化,让所有的鱼都变了模样。

看见这些鱼都还活着,上帝很欣慰,不过它们都有很大的改变,已经分不清这其中谁是当初的鲨鱼了。上帝有些黯然神伤,于是仍抱着希望问大家:“你们当中,谁是鲨鱼呀?”这时,一群威猛强悍、神气飞扬的鱼迅速地游了过来,所有的鱼都为它们让开路,它们是这个海中的霸王——鲨鱼。这着实让上帝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呢?鲨鱼是没有鱼鳔的,它要比其他任何鱼类承受的压力都大,而且还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可是就眼前的境况而言,鲨鱼无疑是鱼中的王者了,这让上帝很纳闷。

鲨鱼见状,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当初是没有鱼鳔,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来自周围的各种危险。也正是因为没有鱼鳔,我们一刻也不曾停止游动,不然我们将直接沉入到深海底,丢掉性命。所以,亿万年来,我们鲨鱼家族是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游动的。我们一直坚持往前游动,从没有因为累了而有片刻的休息,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外来侵袭的抗争,游动与抗争成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因为这样,才练就了我们最强壮的躯体,我们自然也就成了海中的霸王。”

压力是生活的必需品。有时,原本看上去永无遏止的压力和困境,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让我们的能力得到提升,而没有人为难我们,我们可能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在一所国家级森林公园中,生活着一只年轻的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只珍稀动物,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了一块近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美洲虎生活的环境。

在那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并且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美洲虎尽情享用,在那里还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

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美洲虎并不去捕捉那些预备好的“食物”。它看上去懒懒的,从来没人见它啸傲于丛林,甚至像模像样地吼上几嗓子。人们常看到它整天待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或打盹,或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

有人说,它大概是太孤独了,若有个伴儿或许会好些。于是,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从国外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

然而,那只美洲虎并没有丝毫变化,还是一副懒懒的样子。

有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它不能只和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的动物在一起。如果放进去几只狼,或者两只豺狗,美洲虎的精神状态就会改变。”

管理员们接受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不久便引进了几只美洲豹。

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在丛林边缘地带巡视。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成了那片园地中的大王。

生活中,苦难和挫折总会不期而至,可是我们依然要笑对人生,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该相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是可以应付过去的。有时,即使环境是恶劣的,如果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也能一步步征服恶劣的环境,而当你胜利时,你该感谢恶劣的环境。

苦难是前进的垫脚石

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不可不谓幸福,可是这种幸福往往禁不起岁月的考验,一旦风雨过后,便会徒留一地黯然。

如果一个人从未经历过苦难,就会不知如何面对苦难,于是就会变得软弱,变得唯唯诺诺,变得没有自我,要知道,没有坚强的支撑,一切幸福都是不会长远的,这就是未经历过苦难洗礼的不足。固然,虽说在经历苦难时总有许多欲说还休的感触,可是这些磨难却会让明天更美好。

其实生活就像一座大熔炉,就像真金不怕火炼一样,一个人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洗礼,才能显示出其价值,若想让自己成为金子,势必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这样才能抵挡世俗的浸淫。

莎莉·拉菲尔是美国著名的电台广播员,在她30年职业生涯里,曾有过18次被辞退的经历,但是每一次挫折都让她更加勇敢,她总是放眼最高处,立下比以前更远大的目标。

开始的时候,因为美国大部分电台认为女性主播对观众的吸引力很小,所以没有哪家电台愿意雇用莎莉·拉菲尔。莎莉·拉菲尔在纽约的一家电台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不久后就被辞退了,理由是——跟不上时代。

莎莉·拉菲尔并没有因为这次挫折而灰心丧气。她在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以后,就向国家广播电台推销她的节目构想,电台方面勉强答应了她的请求,不过却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当时的莎莉·拉菲尔知道自己对政治并不是很了解,也许这很难成功,她也曾犹豫了一会儿,可是坚定的信心让她开始了大胆的尝试。

莎莉·拉菲尔对广播早就轻车熟路了,于是她利用自己平易近人的作风和长处,在节目中谈起将要到来的7月4日国庆节对她的意义,之后让观众拨打电话畅谈他们的感想。听众们马上对这个节目产生了兴趣,莎莉·拉菲尔也因此一举成名。

莎莉·拉菲尔成功了,经过努力,她还曾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在向别人说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她说:“我曾被人辞退过18次,可是这些厄运以为我将被它们吓倒,做不到我想做的事情。可事实刚好相反,它们没吓倒我,反而鞭策我一直向前冲。”

巴尔扎克曾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垫脚石,可是对于弱者而言是一个万丈深渊。只有辩证的对待逆境,才能正确地面对它,通过不懈地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琳达在青春期的时候,就像大多数青少年一样害羞,她对自己的将来不知所从。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不过还好,她知道丑小鸭是白天鹅的坯子,有一些远比外在的美丽更重要的特质。她属于清新型的女孩,气质也很好,至少她自己认为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自己还算是一块璞玉,只要稍加琢磨就会放出耀眼的光芒。于是,她决定把自己的内在美展现出来。她去健身并学习了一些仪态方面的知识,之后就报名参加选美比赛。虽然在那场比赛中她尽力去展示自己的美丽,可是她依然没有进入决赛,不过琳达并没有灰心,她依然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成功,于是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紧接着又参加了好多场比赛,直到她参加了20场选美比赛之后,她终于夺得了冠军。

成名后,她又带着那一份自然的气质以及热情踏入娱乐圈,开始的时候,人们都称她花瓶,没人看好她演戏的能力,可是她不气馁,在经历了几次挫折之后,她努力充实自己,没过多久,她又成了一个出色的艺人,并且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遇到挫折的时候一定要咬紧牙关,相信这些苦难只是暂时的,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走到尽头,你一定会得到回报,正如逆水行舟,在你划过了一段最艰难的路程之后,才有可能感受到一种放舟千里的心情和直奔大海的喜悦。

耐挫力检阅我们的能力

一个能够承受磨难的人,他内心一定有一种坚韧的力量。

一个人同磨难较量可以对意志力和生命力进行全面检阅。磨难一旦降临,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去承受,但这种承受有心理主动承受和心理被动承受之分:心理被动承受者承受磨难时,心里却始终不愿接受现实,对磨难的抗拒心理不但不利于事情发展,还会削弱抵抗磨难的能力;心理主动承受者则正好相反,他们会主动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对待痛苦和灾难,有的人首先否定自我,选择逃避。如果磨难已经来临,只会一味地逃避,那就是懦夫行为,而且逃避并不能避开磨难,面对磨难重要的是心存希望,我们不妨把磨难当成一种体验。这样你所承受的磨难才会有价值,对待悲剧和苦难的态度是衡量我们力量的标准。

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丹麦富恩岛上的一个小镇里,岛上住着许多富人,但他的家却很贫穷,父亲是个鞋匠,母亲靠给别人洗衣服挣些钱。那些富人的孩子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从来不和安徒生一起玩,有时还会骂他穷鬼。安徒生一家三口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是那些富人废弃的东西被父亲捡回来重新修理一下,所幸他的父亲有一双巧手,这样一间破烂的小屋子,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博物馆,这些被重新修过的东西把小小的房间塞得满满的。父亲经常给他讲故事,还送他一些自己雕的木偶,安徒生自己给这些木偶缝制一些衣服,把它们扮成各种角色,用这些木偶配合父亲故事里的情节表演,为了使表演更生动,安徒生还经常到街头去观察那些他平时接触不到的人,看他们平时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经历对他以后的创作有很大帮助,安徒生能够写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与他小时候的这段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们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应该正视挫折和磨难,不应该把它视为猛兽。因为安逸的生活才是一个柔软的陷阱,当你深陷其中时,斗志和勇气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就像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形成美丽的喷泉一样,人也只有在对自己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成功的果实,而享乐就是没有压力的水,让你只能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安逸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困难总和成功成正比。

但是挫折和困难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会有任何预兆和提示,所以人们对磨难都有一种恐惧感。然而磨难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能让人更成熟,只看我们会不会利用它。应对磨难的最好办法是接受它并战胜它,在磨难中发现希望才是财富,如果仅仅是接受磨难,就只能让自己继续受苦了。

磨难看似强大,但它遇弱则强,遇强即弱,有时它只是在考验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心理承受力似乎与先天的神经特征有关,有的人耐受性高,就能够承受较大的刺激,而有的人则相反,他们不能承受大的刺激。人们在一定意义上有自我肯定的倾向,会自然地以自己的标准作为评价事物的依据,假如事情不以自己的标准来发展,就会产生排斥和对抗的情绪,心理承受力就可以理解为个体对磨难环境的处理理性程度。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克服困难,只有保持旺盛斗志,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而失败后的自我封闭只会限制自己的潜能,阻碍自己能力的发挥。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方式处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能够适应社会。

压力也是前进的动力

压力来时,不要急着抱怨,想想看,如果没有压力,恐怕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的沙丁鱼。然而,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远比死沙丁鱼价格要高。为了卖出更高的价钱,渔民们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他们用打空气或改善温度的方法,可是,无论怎样努力,绝大部分的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唯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

那条渔船的船长每次都获利颇丰,这种状况让其他渔民很不解。有人认为他没有跑到更远的海域去捕鱼,结果发现这个渔夫和自己一样从远海捕鱼回来。

对这个船长所采用的方法,人们议论纷纷。尽管所有的渔民都对这个能使沙丁鱼不死的秘密极感兴趣,可是那条船的船长一直严格保守这个秘密。没有一个渔民舍得撕下脸皮去向他请教,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有这样好的办法能保持鱼成活,也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