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口才课
24872000000033

第33章 给批评的“苦药”加一层“糖衣”(4)

幽默的批评是一剂良药、是一股涓涓细流,它是善意的、温暖的,它不仅能保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更能激发起被批评者改过向善的强烈愿望。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让批评变得幽默起来呢?

批评别人的其他方法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指出,当一个人被指责说表现较差或犯下了本可避免的错误时,这种滋味很不好受。被批评者不仅会产生防御和抵触心理,被批评这件事还会让他深受打击,觉得很泄气。因此,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尽量采用巧妙的批评手段。

下面简单介绍了几种批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模糊批评法

某单位为了整顿工作纪律,召开了一次全体职工大会。单位领导在会上说:“最近一段时间,公司的纪律总体来说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个别人表现比较差,有的迟到、早退,也有的在上班时间聊闲天……”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模糊批评法,其中用了大量的模糊词语:“最近一段时间”“总体来说”“一些个别人”“有的”“也有的”等。这种批评方法既照顾了被批评者的面子,又指出了问题所在,比直接点名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沉默批评法

著名教育家伯斯特曾经说过:“沉默有时也是最严厉的批评。”沉默是一种无声的批评,它的效果有时要强于“暴风骤雨”般的指责和抨击。

沉默是一种宽容,它不仅能使被批评者感到温情,而且能为被批评者创造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双方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因此,有意识的沉默是一种高效的批评方法。

但是,如果沉默太多,对被批评者也是一种放纵,往往显得不负责任。因此,运用沉默批评法时必须注意:首先要创造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批评者表情要严肃,态度要端正,眼神要专注,使被批评者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你的不满和责备,让他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心理压力下自我反省、领悟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情感批评法

正所谓“诚心换诚心,黄土变成金”,要想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既要对被批评者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这是批评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面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切忌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对方,而应该以诚恳的态度、饱含深情的话语去关怀对方,帮助对方,提醒对方。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实意地指出对方的错误,让对方体会到我们的确是为他好,让他心里感觉暖烘烘的。这样一来,他就能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真心实意地改正错误。

渐进批评法

所谓渐进批评法,就是指批评者一步步输出批评信息,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批评者在进行批评时,对被批评者的缺点和错误不是“和盘托出”,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提出,由浅入深,耐心引导,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逐步解决。这种批评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被批评者对批评逐步适应、逐步接受,不至于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理失衡而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因批评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从此一蹶不振。

参照批评法

所谓参照批评法,就是批评者针对被批评者的缺点和错误,借助他人犯错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法衬托出批评的内容,促使被批评者在参照物的对比所产生的压力下,自我反省、自觉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种批评方法主要适用于阅历浅、盲目性大、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差、缺乏理智、易受感化的青少年。

触动批评法

触动批评法是一种措辞比较尖锐、语言比较激烈的批评方法。这种批评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批评者通过批评内容和批评语调的强刺激,使被批评者的思想受到震动,并从震动中醒悟。

这种批评法主要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比较强的人。例如,精神委靡、颓废堕落、行动散漫者;被动性强、自我意识薄弱者;犯了错误却不愿正视问题,怀有侥幸心理者等。对于这些人,我们只有适度加大批评的刺激量,才能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应有的触动。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批评方法“火药味”比较浓,大多数属于“正面交锋”,一旦运用不当,很可能会使被批评者产生抵触心理和敌对情绪,从而使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产生对抗,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因此,这种批评方法应当慎重使用。

发问批评法

所谓发问批评法,就是指批评者运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批评者把要批评的事用提问的方式表示出来,以此引起被批评者的思考,使其在思考中醒悟,在醒悟中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这种批评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被批评者。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和接受能力,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和过失都能一点即明、翻然醒悟。因此,只要批评者把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予以高度重视,并随即在思考中自我醒悟、积极主动地改正缺点和错误。

批评的5大禁忌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这个“脸”指的就是人的自尊。一个人的自尊一旦被剥夺了,所有的批评教育之术都会失去作用。所以,当我们需要批评别人时,一定要做到不伤人,更不能挖苦讽刺、侮辱对方的人格。

具体而言,批评别人时应该注意避免以下5大忌讳:

忌方式粗暴,恶语伤人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批评别人时千万不要冲动,要冷静,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如果我们只图一时之快,在批评别人时口不择言,甚至恶语伤人,那么带给对方的心理创伤将是难以弥补的。所以,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态度要自然、放松,切忌大声斥责、咆哮,甚至出口伤人。

忌捕风捉影,主观行事

有些人在批评别人时,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在不进行任何调查的前提下就直接对对方横加指责,结果不但伤害了别人,还给对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破坏了彼此原本和谐、融洽的关系。因此,在批评别人前,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事实真相。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后,必须通过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地分析,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考虑,加之以理性的判断才能浮出水面。因此,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切不可先入为主、主观猜测,而应该秉持一颗公正无私的心,这是确保批评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忌小题大做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小事情要避免大批评,比如在单位里,一位平时很勤勉的下属偶然迟到了,这时候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对方一番,否则很容易打击下属的积极性。不妨对下属微微一笑,然后和蔼地跟对方打个招呼:“早上好!”如果对方是一个有自觉性和进取心的人,一定会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

忌背后批评人

俗话说:“当面批评是君子,背后议论是小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喜欢在背后批评别人,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非常大。首先,这样做会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大肆张扬,很容易伤害当事人的自尊;其次也容易让对方认为你心怀不轨;最后,经他人一传,很容易将话传走样,造成更大的误解和隔阂。因此,批评最好面对面进行,这样便于双方进行意见的交流和沟通,不致产生误会和隔阂。

忌揪住不放,再三提起

有些人在批评别人时喜欢翻旧账,这种翻旧账式的批评很容易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对于别人做错的事,批评过了就应该“结案”了,不要总是记着对方以前的错误。批评别人最好一次性把话说到位,切忌揪住不放,再三提起。批评的话更不要再三重复,一经点明,对方已经听明白并有诚意接受,就不必再说下去了。如果只图“嘴巴痛快”,批评起来没完没了,只能让对方感到反感,破坏双方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