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4869700000042

第42章 信息甄别:擦亮眼睛防陷阱(1)

罗思切尔德和斯蒂格利茨进一步发展了阿克洛夫和斯宾塞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信息甄别学说。这个学说提出通过一定合同的安排,缺乏信息的一方可以将另一方的真实信息甄别出来。在大量的信息中想要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信息,其实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就要弄清楚什么样的方案最符合自己的要求,是自己最想要的。

商家服务要多样化,消费选择要适合自己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从来都会货比三家,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同一种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商家是不了解的。商家可以做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几种不同的选择。

美国的菲尔航空公司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这家航空公司有一条航线是从法国的巴黎直接飞到美国的巴尔的摩,假设这一条航线只有两种潜在的客户——商人和流浪汉。菲尔公司想把这条航线的价格定位3500美元,对商人来说,这样的价格他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流浪汉来说,这样的价格无疑太高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商人要求的是速度,但是对流浪汉来说,他们是不在乎路程的长远问题的。

这样一来,菲尔航空公司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们非常希望把自己的票价定在3500美元,但是如果这样,流浪汉显然会打消乘坐这个航线的想法。如果菲尔公司将自己的票价降低,所得到的利润就非常低,对航空公司来说这样的价格无疑是非常难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菲尔公司就必须制订出不同的方案,这些方案不但要使自己赢得必要的利润,同时也要能够吸引商人和流浪汉这两种乘客。

而中国移动也考虑了这点,全球通的套餐一般是针对商务人士的,因为有很多人在海外也有贸易,所以他们必须在全世界飞来飞去,这样的套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而神州行针对的是全国各地的用户,最后一种动感地带一般是以学生为主要的消费群体,因为它拥有一个很优惠的短信包月服务。

但是,信息甄别的过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面对很多信息和方案的时候,什么样的才是适合自己的——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出准确的判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喜欢到剧场看戏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剧场的座位是分等级的,这些座位分别是一等座、二等座和三等座。其实,这就是针对不同观众的需求而制定出来的一种非常合理的价格标准。

有的观众非常想看一部戏,但是又不想花费太多。但是有的观众对票价的高低是无所谓的,针对这样的现象,商家就做出了这样的几个方案,对于不同观众的要求,制定出不同的票价准则。

提供方案和甄选方案,这中间存在的博弈是消费者不断提出苛刻的要求,而商家一边要达到消费者的满意,一边还要把自己的利益维护好。

在很多大商场里都可以看见这样的景象,很多商品都是明码标价,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针对这种情况,商家的解释是一分钱一分货。也就是这种没有商量余地的商品价格通常都传递着商品质量好的信息。但是,这样就已经将自己的消费人群定在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里。通常不是针对普通的消费者。

但商家既想宣传自己的品牌,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一方面又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和价格。针对这种情况,有很多品牌就开始生产中端或者低端的产品。

比如说一些科技产品,就有中端和低端的分类。而衣服、鞋帽一类的消费品,这种情况就更多。有很多名牌的服装行业,在生产高价产品的过程中,剩下了一些边角料,但是这些材料并没有任何品质问题,很多的商家就利用这些边角料进行再加工,生产出一些中端和低端的产品,这样既能使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品牌,又迎合了很多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如果有选择的余地,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产品或服务。这是信息甄别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因此,商家为了更好地获利,就要多方位满足消费者,而消费者为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就要学会甄别信息。

摸钟辨盗的断案模式

《折狱龟鉴》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宋朝,一个县城里住着一个大户人家。有一晚,一个盗贼进入了这个大户人家,偷了很多金银细软。这家人就向县衙报了案。县官老爷立即着手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结果找出了十几个犯罪嫌疑人。对这些犯罪嫌疑人进行审讯后,县官最终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犯的案。结果这件案子就成了一个积案。后来有一个叫陈述古的人到这个县做县令,他上任以后查看陈年案例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积案,于是就决定对这个案子进行重新审理。

在这个案子的审理中,可以看出,陈述古所面对的信息就是十几个嫌疑犯,每个人都有可能偷这个大户人家的东西,但是真正的窃贼却只有一个。陈述古要在这十几个嫌疑犯中分辨出真正的窃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情况就是信息甄别的博弈中,信息量少的那一方要面对的问题。

陈述古通过调查得知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庙,而庙里有一口大钟被当地的人视为神灵。因为人们觉得这个钟十分灵验,能识别善恶。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信息,应该说在陈述古断案的时候,这个信息是众多的信息里最为重要的一个。

陈述古命令下属将这口大钟抬回衙门,第二天,陈述古开始提审这十几个嫌疑犯。他对这些嫌疑犯说:“你们当中一定有一个是真正的窃贼,但是你们自己是不会说出来的。你们也知道我县山上的庙里有一口大钟,这口钟可以识别善恶。我让你们在帐幔后面站着,然后一一用手去摸这口钟。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个作恶的人用手摸这口钟的时候,钟就会发出‘嗡嗡’的鸣叫声。这样,我就知道谁是我要找的那个窃贼了。”

说完话,陈述古就命令手下把这十几个人一起带到帐幔后面,让他们排队,然后只伸出一只手来摸放在帐幔外面的钟。但是直到所有人都摸完了,这口钟也没有发出鸣叫声。这让听审的百姓感到奇怪。

但是不久,陈述古就向大家宣布了谁是窃贼。陈述古用一个绝妙的方法对有效的信息进行了甄别。因为开始的时候,他让人在这口钟上涂了墨汁,在这些嫌疑犯摸完钟以后,陈述古就让人开始检查这些人手上的印记,结果手下很快发现,其中有一个人手上没有墨汁痕迹。这个人因为做贼心虚,所以根本没有摸这口“会鸣叫”的钟。

其实,在这场博弈中,信息的甄别同时在陈述古和这个真正的窃贼之间进行。陈述古不知道真正的犯人是谁,他要做的就是甄别出真正的罪犯。同时,这个窃贼也面对着很多信息:①这口钟是不是真的能识别善恶?②这口钟在遇到真正窃贼的时候会不会真的鸣叫?有一个前提是在这个贼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也就是说这个窃贼相信这个世间有神灵的存在,这样的一个信息影响了他对信息的判断和甄别。

可以看出,如果去掉窃贼心中固有的那个信息,那么下面的信息都是存在疑问的。在这样的疑问和假设下,这个窃贼在这场博弈中的胜算率可以说是50%。因为陈述古的这两条信息都是建立在“凭空捏造”前提下的。这并不是有效的信息,也不是真实的信息,这只是两个疑问的备选答案。

在这场博弈开始时,陈述古就是一个不拥有任何信息,信息相对缺乏的一方,而这个窃贼恰恰是拥有信息的一方。

信息甄别的博弈中,缺乏信息的一方要对信息相对较多的一方给出的信息进行有效甄别。也就是说,要做选择的一方通过有效的选择,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判定,从而在博弈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在网上做生意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一个商家在网络上展开一系列的推广以后,就会不断地收到各种各样的邮件。这些邮件中,有的寻找买家的,因为他们看见了商家的推广信息,所以发出邮件进行询问。在询问的同时,他们会给出自己一系列有效的信息,方便商家了解自己。也有一些邮件是询问的,因为商家刚刚开始在网络上做生意,他们对商家的货物品种还不怎么了解,对卖家的信誉度也持怀疑的态度,所以他们必须要和商家进行沟通,以便知道商家更多的商品信息,这样才能和商家进行贸易往来。

当然也有一些客户在与商家进行了一两次谈话以后,就会向商家求购一些商品。这时候,商家往往会很快将自己的产品寄给这些客户,因为没有对他们的话进行有效的甄别,所以就会把这些人作为一般的商户对待,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自己的产品很快遭到别人的复制。

其实,商家在做生意的时候,要面对的信息量往往很大。特别是第一次做生意的商家,每个人遇到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很难有人能给出你正确的答案,所以面对信息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甄别。

对能建立合作的客户,就一定要牢牢地建立联系。而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客户,只需礼貌地拒绝。

信息甄别的博弈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博弈理论。无论是现在的侦破中还是在古代的侦破中,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理论依据。而在商业上,对信息的甄别则更是必需的。因为有时候,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就将面临着重要的损失,所以商业上的信息甄别博弈是非常有必要的。

甄选信息至关重要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战场较量异常激烈,战场背后的较量也非常激烈。美国的情报人员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获取我方的各种消息真实的、不真实的,一时让美国人难以分辨。正在这个时候,有一家咨询公司声称他们综合了中国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分析报告。他们想要把这份报告卖给美国政府,但是因为当时关于中国的消息实在太多了,美国政府被这些消息搞得头昏脑涨。而且,这家咨询公司将这份报告的价格抬得很高,他们要价500万美元,美国政府当即放弃了获得这个消息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