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博弈论(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4869700000019

第19章 枪手博弈:保护自己,远离斗争的旋涡(2)

于是,预设伏兵,将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

曹军众将见一切正如曹操所料,便向曹操请教其中原委。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惧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现在我们退兵,他们就会互相争斗。果然不出我料。”

众将领听了这一番话,无不拜服。

取胜,切不可操之过急,与其与人争斗不休,引起强烈的反抗,还不如让对手互相攻伐,互相削弱,静观以坐收渔翁之利。

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消极等待、观望,而应该适时做出反应,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加速双方两极转化,以便取得成功。

战国后期,秦国名将白起在长平一战中全歼赵军四十万,使得赵国上下一片恐慌。白起乘胜接连拿下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眼看赵国指日可破。在此危殆之际,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赴秦以解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后,接受了苏代的建议。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应侯府,拜见了应侯范雎。

苏代对范雎说:“武安君白起长平一战,威风凛凛,如今又直逼邯郸,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但是侯爷,我为您担心呀!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更何况,白起这个人不好相处啊。”

苏代一番话,说得范雎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范雎才问苏代有何对策。

苏代轻声对范雎说:“赵国已经非常衰弱,要拿下非常容易,何必急于一时呢?不如劝秦王暂时议和,这样就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侯爷您也不必担心武安君的威胁了。”

范雎听了,心中大喜,立即面奏秦王,说:“兵马征战已经很久了,需要休整,不如暂时罢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一来可以养兵,二来可以缓解秦国军资紧张的形势。”

秦王同意了。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秦王命令白起班师,白起心中不快,知道是范雎的建议时,心情更加不舒服。

两年后,秦王再次发兵攻赵时,白起正好生病,便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攻赵。这时,赵国已经起用老将廉颇,赵军防线变得牢固起来,秦军久攻不下。

阵前消息传回咸阳,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的病已经好了,接到宣召,白起向秦王进言:“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再者,两国已经议和,若秦国攻赵,失信于诸侯。因此,这次出兵恐难取胜。”

秦王想,确实如此。但是,这口气无论如何都咽不下去,便派范雎去动员白起。白起听说范雎要来,便装病不与范雎说话。

范雎只好据实回禀秦王,秦王有些无奈,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派王陵攻打邯郸,打了5个月,还是没有攻打下来。

于是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假称有病在身,不愿领命。秦王终于怒不可遏,削去了白起的官职,将他赶出了咸阳。

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连忙派人追赶白起,并赐其自刎。白起死后,赵国君臣纷纷拍手称快。

隔岸观火,总要有火才行。当白起围攻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苏代就把这“火”点燃了,制造了秦国内乱,让文臣武将失和。既保证了自己免遭灭亡,同时又消灭了赵国的“仇人”白起。

每一场争斗都免不了有损伤,每一次博弈都少不了胜败。在争斗中,要懂得规避损失,在博弈中,则要远离无谓之争,与其陷入斗争的旋涡之中,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三国时的魏人李康在《运命论》中写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运命论》中主要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其中特别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重视这个问题,枪手博弈的最后结论也表明最优秀者往往最容易受到打击。

比尔·盖茨是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早在中学时代,他就为学校编制了一套系统,挣了4200美元,作为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早就“木秀于林”了。

大学没读完,比尔·盖茨就出来创业,他寻找机会,在短短的20年间,就为自己挣了700亿财富,这不是一般的“秀木”。

也许是太杰出了,后来有人指控微软触犯“反托拉斯”法律,比尔·盖茨被联邦法官正式起诉。受“垄断案”的影响,微软股价下跌15%,仅一天时间,拥有微软15%股权的比尔·盖茨就损失了120亿美元。

有句古话:“自古红颜多薄命。”一个人的才能太突出了,难免会惹人嫉恨,如果表现得太显眼,就很容易遭到别人的打击。

聪明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不让自己太刺眼。所谓财不可露白,才也一样不可轻易露白,一旦表现得过分优秀,得到的赞美过多,就会引来别人妒忌。

《韩非子·说林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圉引孔子进见宋国太宰。孔子出来后,子圉就进去问太宰对客人的看法。太宰说:“我已经见过孔子,现在再看你就像跳蚤虱子一样小了。我现在要带领他去见君王。”子圉恐怕孔子受到君王的恩宠,就对太宰说:“国王见过孔子后,也会把你看作像跳蚤虱子。”于是,太宰就没有带孔子去见宋国的君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太厉害,太辉煌,并不一定是好事,在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想方设法要整你。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也不会明刀明枪地跟你动手,而是常常在背后捅刀子。

檀道济非常勇猛,而且谋略超群,是北魏最忌惮的南朝猛将。刘裕生前就很看重他,临死的时候嘱托檀道济好好为儿子刘义隆效力。宋文帝刘义隆继承了皇位,檀道济辅佐刘义隆外平叛乱,内定国策,成就了刘宋王朝的一代伟业。

檀道济立功无数,威名日重,左右心腹都是百战之将,他的几个儿子个个有才,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当时,文帝久病不愈,执掌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及将军刘湛担心文帝晏驾后难以钳制檀道济,便向文帝屡进谗言,劝其尽早除掉檀道济,以绝后患。

公元436年,檀道济奉诏回京。临行前,其妻向氏说:“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来如此。朝廷现在无事相召,恐怕夫君此行要有大祸了。”檀道济却说:“我率师扺御外寇,镇守边境,不负国家,国家又怎么会负我呢?”

檀道济坦然入京。恰逢文帝病情有所好转,文帝卧榻召见檀道济,让他返回边境,用心处理边境防务。檀道济刚要启程,文帝的病情就加剧。这时,刘湛劝刘义康不可放虎归山,便假托王命,以收买人心、图谋不轨之名将檀道济杀害。同时,还将他的11个儿子及一些属下大将都一并处决了。

一个人太出众了,往往会遭人嫉妒。人才需要土壤,也需要保护。在博弈场上,人们渴盼人才,却往往又不珍惜人才。对于人才,能为我所用,则保之全之;若是不能为我所用或对我产生威胁,则往往会被毫不留情地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