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24868100000004

第4章 福兮祸之伏,祸兮福之倚(3)

人生如同一条河流,它的美丽让你无法离开,但你又发现这条河流中布满了礁石和危险,河流中或有着狂风,或随时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这才让人生有了喜怒哀乐。然而,对于好事,人们总是很容易接受,反之,对于祸事,却往往难以承受,这只能说是我们的心态不平衡。人生,得意时可喜可贺;失意时,也需善待,因为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都随时可能遇到湍流和险境,在生活诸事中,谁都不可能一直花好月圆,一帆风顺,谁都避免不了失意和挫折,仕途无望,考试失利,情场失意,对于这些不易被接受的事实,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如果我们只是低下头来看绝望和险境,就会在眩晕之中失去战斗的力量。这会让自己坠入地狱中,在不如意时浑浑噩噩的、一蹶不振,只会失意又失志,最后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假如我们能在祸事面前抬头看看,看到的则仍是一片辽阔的天空,一片充满了希望的天地,因为失意的过程其实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假如我们从中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避免以后走同样的或类似的弯路,那你其实已经把祸事转变为福事了。

所以,发生的所有事情我们都可以简单地假定为是“好事”。也许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可是却是很实用的,假如你认为一件事是好事,时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极可能朝好的方面发展,而且,你的态度影响着你和他人的态度,对你的精力也有所影响,良好的心态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不妨对任何事都说句“很好”,虽然人生变幻无常,但好的心态一定会让你从中受益,如果失业了,想想这也许是更好工作的转机;如果失恋了,告诉自己有新的机会遇上更适合自己的另一个人。

在福事或祸事面前,我们能做的除了保持好心态,还有就是保持清醒的前脑,让自己在貌似福气的东西降临时,多一分清醒,以免乐极生悲;在貌似祸事发生时,少一点悲伤,因为福祸无常,一件事还没有呈现出它有利的地方,并不意味着它永远不会出现。

顺境中有阴影,逆境中存光亮

人要想走完一生就离不开逆境,而我们也的确需要逆境的磨炼来成长,顺境固然可喜,但首先,它并不是常在的,其次,顺境让人过于安逸,反而消磨了人的意志,一旦遭遇小的打击,都会让人觉得难以承受,所以逆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谁都有可能被逆境所困扰,这时,是在逆境中越挫越勇还是听天由命则造就了两种人生。短暂一生总会伴随着无数苦恼。世界上没有无暇的美玉,也没有无泥的水,即使是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的太阳,也有黑子,所以我们不可追求一帆风顺的人生,因为那是天方夜谭。苦难都是上帝制造的,是他让人们在逆境中存在,想要驾驭逆境,就要真正看清逆境在人生的每个角落,并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它。

古代的社会风气大家都清楚,哪怕是下三流的人,也不敢拿“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来作贱,假如谁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了,那么它将会受到世俗的冷落和唾弃,哪怕你是达官显贵或者富甲一方,都将是低人一等的。然而就有这么一位不肯轻易妥协于逆境的人——司马迁。他因秉持正义,为人求情而遭到宫刑。也许对于那个年代的普通人来说,既没了钱,还没了地位,又因此遭遇冷落和鄙视,大概早就一死了之,但是司马迁并没有那样做,他在世人的冷漠和嘲笑中奋发图强。也许正因为没有名利可言了,他反而没了负担,不必受名和利的影响,不参与权势的斗争。他耗尽一生心血,写出一部传世千秋的《史记》。历史是公正的,它没有因为司马迁是个“废”人而埋没他,反而把他从地狱拯救到了天堂,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个坚强者的归宿。

司马迁的一部《史记》,足以让一个人用一生去解读。可见,逆境并未让司马迁绝望,他只是没有一般人的“健全”罢了,但是他却用积极的处世态度去看到逆境中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懂得这么看问题的人,想不成功也难。

成功之前定然是要先经历失败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会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一直处于苦难之中,这反反复复的沉浮,对于我们来说正是必不可少的磨炼。当我们“浮”的时候,不必骄傲;“沉”的时候,也不必悲观,因为痛苦之中往往孕育着灿烂和阳光。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草原着了大火,火借风势,越刮越猛,而居住在草原的人只能拼命地奔跑,可是他们跑得再快,都没办法超过风和火的速度,许多人最终葬身于火海。可是也有几个人在跑了几步之后,开始义无反顾地迎着火舌,向大火冲过去。在他们冲过火障之后,就到大安全地带,虽然他们也受伤了,但却都保住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敢于并勇于逆流而上,因为在这个“逆”的过程中,你才有可能看到希望,一味地顺流而下,则只能跌到最低谷的地方去。相同的道理,人生中时常会遇到逆境,在逆境之下,一味地抱怨和沉论只会让人沉沦的更彻底。其实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所不同的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看法不同而已,当你善于在逆境中找到光亮时,你便能很快走出逆境。正如易卜生所说:“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逆境中如何才能看到光亮呢?这时,也许就用得上一些阿Q精神了。比如当你不幸迷路于深山,不妨想一想,或许可以遇到一株千年人参;当你不幸掉到河里了,不如想一想,或许会有一条鱼正游进你的口袋。也许你会说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可是你是否想过是自己过于悲观呢?乐观的人即使在逆境面前,也依然乐观,这种心态让他们更容易面对困难,而不是夸大困难和逆境。

风越大,线越紧,风筝才能飞得越高越远,在逆境中,不妨迎头而上,直面逆境,看到冲破逆境之后的喜悦,你将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挑战它。记住:越是不怕风大,你就能飞得越高,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假如你不去经历和对抗逆境,人生也必索然无味,因为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可能不经历逆境,这时,再诱人的成功也只会是南柯一梦。

优势可能是负担,劣势也可能是转折

有一则精短的小故事:下雨天,A拄着拐杖,B拿着一把雨伞。照理说他们都有辅助工具,应该是各得其所了。可是在走过一条泥泞的小路之后,再看他们,A满身都是泥巴,不过身上却没怎么湿;而B却满身的雨水,不过身上却很干净。

看故事时你也许会纳闷,可是,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败给自己的优势。人们往往习惯面对劣势小心翼翼,力求完美,而对于自己的优势则趾高气扬起来,因为过于把优势当回事,过于自信甚至是自大,于是它很可能成为负担,这就使得许多人败在自己的优势上。在面对优势时,我们要做得是更加冷静,而不是因优势变得盲目起来。

格林特姆是美国专门研究鳄鱼的专家,他研究鳄鱼的历史已经有40余年了。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一条凶猛的鳄鱼居然被树藤给活活地勒死了,于是他着手研究这条鳄鱼的死因。

大家都知道,鳄鱼能够潜在水里一个多小时而不会被淹死,这样可以方便它在遇到比自己体形大的猎物时与之进行搏斗。当然,被鳄鱼咬住的猎物肯定会拼死挣扎,这时鳄鱼就会拿出它的看家本领——一旦咬住就不松口,之后身体在水里开始疯狂地翻滚,大多数动物都经不起鳄鱼这样折腾,一般只要翻几个圈之后,即便猎物再大,再凶猛,也会被折腾得筋疲力尽,正因为它有这种本事,鳄鱼才有了“天生猎手”的称号。

可是这“猎手”怎么会失手呢?格林特姆在调查现场后,发现了原因。原来这条鳄鱼在捕食一只猎物的时候,一口咬在树藤上,可怜的它以为自己咬到的就是猎物,在撕扯不动的情况下,它又用上了看家本领——紧咬着它打滚,于是长长的树藤毫不留情地随着鳄鱼的翻滚把它越缠越紧,最后这条鳄鱼一点都动不了了。

自这件事后,格林特姆想到一个捕捉鳄鱼的好方法,用一根穿着鱼钩的线弄成猎物的样子引鳄鱼上钩,一旦鳄鱼咬住鱼钩,就会盲目地用上看家本领。由于鳄鱼皮是几层纤维组成,非常结实,假如鱼钩挂在它的皮上,它就难以脱身了。而且加上它所谓的“优势”,翻滚得越快,线就会把它缠绕得越紧。正是鳄鱼自己的优势,致使它失去了性命。

也许人们并不关心鳄鱼究竟是怎么死的,但为优势所累的事情却发生在我们周围。

一家公司组织了一次知识竞赛,甲队派出的几个人一直是沉着稳重且知识面丰富的选手,尤其是看到乙队派出的人选名不见经传后,大家更是一致地非常放心。但结果去是出乎人们预料的,甲队输了,并且输得极难看。当然,这并不是他们在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输在了抢答这一轮上。

由于抢答题的风险大一些,如有失误,非但加不上分,反而可能把之前辛辛苦苦得来的分扣掉,因为甲队的几位选手平时就比较沉稳,这时表现得则更为谨慎,没有把握的话,他们决不会轻易按抢答器,在他们看来,抢答的按钮就像是一堆炸药,一旦引爆,就会一败涂地。但乙队却恰恰相反,他们的队员手一直在抢答按钮上,甚至是一听到题目,即使不会都要马上按下去,之后再思考着回答。虽然他们这样做会有失误,可是回答问题的机会却比甲队多很多,所以他们的分数开始疯狂飙升。

当然甲队的人也不傻,他们慢慢回过味来,也想如法炮制,可是却发现他们的抢答器一直比别人慢一点,最后,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很多简单的问题被别人抢了去。至于说他们输得很惨,就是因为在整个比赛中,甲队的抢答器居然一次都没响过,看得甲队的领导在台下直着急,这几位场上的选手也憋满脸通红,非常尴尬。虽然有其他项目撑着,可是最终他们还落后了很多分。

为什么抢答哭会失灵呢?原来抢答器是需要时间预热的,它每次响起来,其实都是提前预热了,也许只差零点零几秒,但正是这一瞬间,就分出了高低。假如之前抢答哭响起的次数较多,就表示预热的时间长一些。而甲队的抢答器开始的时候没有动静,又因总是想到答案后再按,自然比别人慢,所以越到最后也就越吃亏,以至于整个抢答环节一直都没响的机会。

过于重视优势,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而劣势也有可能因你更加谨慎小心而发生质的变化。就像人生之路,即使再平坦,假如你不用心去走,总会有摔跤的可能,正所谓祸福无常,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一件事究竟是福是祸,只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了。

感谢人生的给氧器——苦难

也许我们都曾暗自许愿:希望人生之路能够平坦无阻,能够得到细心体贴的照顾,想让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远离我们。然而,我们的愿望都不能得到满足,我们依然在红尘中万丈挣扎,生命中时不时出现的苦难折磨着我们,让我们不想面对,却又无法逃避。

诚然,在我们的一生之中,总会遇到些不想也不愿去面对的事情,它常常给我们带来身心疲惫的感觉,让我们想逃避。于是人人对苦难避之唯恐不急,然而苦难并非是件坏事。能不在种种苦难和煎熬中挺过来,正是我们迈向成功人生的重要一步。尼采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唯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和那些让人痛不欲生的经历,假如你选择放弃,那么,失败者的头衔将会扣在你头上,而假如你能有勇气正视和面对苦难,主动去承受各种苦难带给你的问题,认真审视痛苦的根源,那么,你也许会知道,自己是多么强大。傅雷在《贝多芬传》译者序中说:“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磨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忍受残酷的命运。”苦难虽然可能让我们头破血流,但是命运沉浮,遭遇坎坷,必将砥砺出巨人。

一群年轻人经常结伴在一条江边钓鱼。让他们感觉奇怪的是,有一个渔民总是在江上边不远的河段中捕鱼,那是一处水流湍急的河段,江里的浪花哗哗地翻滚着。这些年轻人都感觉渔民非常可笑,想想也是,在那么湍急,风浪又大的河段中,怎么能捕到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