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
24864800000037

第37章 学会与陌生人建立长久合作(2)

你的开场白就是你的招牌,为了让自己更醒目更受看,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别出心裁,在合理的范围内做到与众不同,让别人在第一时间记住你。在求职面试中如此,在接见客户时是如此,在与同事、领导接触的时候也是如此。在公司的聚餐或联欢会上,难免要与陌生的同事或上司碰面,如果你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么很可能是彼此很友善地点头便擦肩而过;如果你很积极,也许彼此交换一下姓名、部门、职位等信息后寒暄几句便道别转身。试想一下,在众人汇集的场合,每个人都要见很多陌生人,记很多名字,难免会漏掉谁,被漏掉的当然是那些不起眼的平庸之辈。因此,一定要努力让对方记住你,不要让自己的一番自我介绍和寒暄客套成为“无用功”,如果你是个平凡的人,那么你就更要注意这一点了,不要错过每个让别人记住你的机会。

如果是初次与重要客户见面或重要合作伙伴见面,那么切题又别致的开场白无异于打开了良好的谈判局面,所有商家都喜欢“开门大吉”的生意,好的开端必然会激起对方努力达成共鸣的意愿。

贝尔纳·拉迪埃是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的销售能手。他在空中客车公司面临的第一个销售任务是向印度销售飞机。这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这笔交易已经由印度政府初审,但是未被批准,能否成功地完成这项销售任务全看销售代表的谈判本领了。

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的所有销售人员都将希望寄托在拉迪埃身上,作为销售代表的他深知肩上的重任。接到任务之时,他只是简单地做了些准备就立即飞往新德里。接待拉迪埃的是印度航空公司的主席拉尔少将。

拉迪埃抵达印度之后,见到谈判对手拉尔的第一句话就是:“正因为您,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重新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谢谢您!”

这是一句非常得体的开头语,虽然听起来简明扼要,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不难分析,它表达了两层意思:感谢拉尔赐给他能够来到印度的机会;在他生日这一天能够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简单、精炼、新颖可以概括为拉迪埃与拉尔见面时所说的开场白的特点,不用详细叙述也知道拉迪埃此次印度之旅会满载而归,因为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拉迪埃就已经赚足了人气。

开场白是正式沟通交谈的前奏,它的进展直接关系到后期谈判的效果,因此,任何一个交际高手都不会忽视开场白的作用。在设计开场白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态度要诚挚友善。开场白应注意选择适合的方式,而最佳的方式就是让对方首先感受到你的真诚,消除对你的戒备之心,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你听到某人傲慢无礼地对你说:“你好,我叫……”或在对你说“很高兴认识你”的时候眼神始终游弋在人群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你还会跟他继续交谈下去吗?

其次,开场白要适可而止。凡事都有个度,开场白自然也不例外,适度的开场白有益于打开陌生人之间的话题,消除尴尬的局面,但是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也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在你不确定对方对你所说的话题感兴趣时,最好不要长篇大论。

再者,选择合适的话题。通常,谈话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条目中选择:

(1)天气。如今,天气已经成为中外人士最常谈论的话题之一。天气晴朗时,大家可以异口同声地赞美;天气燥热时,彼此可以相互倾诉一些由恶劣天气带来的小苦恼。这样既能打开谈话的局面,又能够避免一开始便不小心谈到对方想刻意回避的话题。

(2)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你可以从兴趣爱好入手,比如讲个关于自己某个兴趣的一些有趣的传说,然后谈谈一些业余爱好对于生活的积极影响,争取引出对方的观点。

(3)运动健身。健康已经成为职场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亚健康现象已经横扫职场的每个角落。当与陌生人开始交流时,可以询问对方喜爱或擅长的运动项目,以及对方信赖的健身方式,或许能够找到共鸣,如果你能为对方提供一些由价值的建议,那么日后的交流就更容易了。

(4)热点消息。假如最近发生了一些热闹的事件或是流传一种特殊的建议或看法,你不妨与交谈的伙伴分享一下,当然,这个消息最好是真实的,而且是不涉及任何彼此都知道的知名人士的隐私的,而且最好是正面积极的。

良好的开头可以使沟通的双方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谈话,这是良好的交际关系的开始。因此,千万不能小看开场白的用处。

用“我们”替换“我”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措辞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之所以说老江湖要比初入人脉圈的新人们高深,是因为在长期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注意到很多容易被新人所忽视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很可能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例如,“我们”与“我”的使用。

日常生活中,这两个词汇的使用率非常高,在常人眼里,这两个词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主语的范围上,“我们”指复数主语,“我”则是个体,除此之外,二者没什么不同。但是,从听者的角度,就不是这样了。

“这是我的……”“让我告诉你……”这类话很常见,常常给人一种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感觉,即“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不利于拉近彼此距离。而很多时候,如果用“我们”,那么听者就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一种亲近感。比如,你想邀请新认识的朋友去吃饭,你既可以说“跟我一起吃顿饭吧”,也可以说“我们一起吃顿饭吧”,虽然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同,特别是对于陌生人来说,一句“我们”无形之中消除了很多距离和陌生感。都说东北人热情爽朗,而这种热情主要体现在惯用的词汇上,东北话中的“咱们”“咱俩”等词汇都是促进交流,拉近距离的有力工具。例如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王老七去谢广坤家,当提到谢广坤的儿子谢永强时,他说“咱家永强”而不是“你家永强”,仅仅一字之差,却给人全然不一样的感受,用“咱家”更能给人一种家人般的温暖。

亨利·福特描述最让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都是‘我’的人,随时随地只会说‘我’的人,一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福布斯》杂志中也曾登过一篇名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剂药方》的文章,里面有几点值得借鉴:“交谈中最重要的5个字是‘我以你为荣!’交谈中最重要的4个字是‘您怎么看?’交谈中最重要的3个字是‘麻烦您!’交谈中最重要的2个字是‘谢谢!’交谈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你!’在交谈中,最不重要的一个字才是‘我’。”

在和人交谈的过程中,“我”字说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感觉,这会在无形中让对方和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交流障碍,影响他人对你的认同。会说话的人在与人交谈时,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来进行谈话。

在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很多革命者因为对沙皇有刻骨的仇恨,所以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当局派出很多人做思想工作,革命者们都置之不理,依旧坚持烧掉宫殿。最后,列宁亲自出面做说服工作。

列宁对人们说:“要烧宫殿可以,不过在烧宫殿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行不行?”

“当然行。”

列宁问:“沙皇住的宫殿是谁造的?”

人们说:“是我们造的。”

列宁接着问:“我们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行不行?”

人们都高声回答:“可以!”

列宁又问:“那么这宫殿我们还烧不烧呢?”

人民觉得列宁讲得对,结果宫殿完整保留了。

有一个心理学家专门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与“我们”这两个字给人带来的心灵体验。在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都对“我们”一词情有独钟,对于常把“我”字挂在嘴边的人,这些被调查者都表示“一定是自私、强势、不好相处的人”。经常说“我”的人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而“我们”则是站在双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一字之差,给人的感觉却全然不同。只以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的人无异于孤身作战,一份自己可以享受的盛宴无需与他人分享,但是当很多人都想分羹的时候,分享就成为必须了,这时,合作的前提就是“我们”。想有好的社会关系,想要得到陌生人的亲密感,就不能不重视这最常见却最容易决定心灵距离的词汇。

人们往往在潜意识中认为,“我”是在推销自己,可是“王婆”若只知道“自卖自夸”,则很难卖出瓜,仅仅推销“我”的人也一样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在你喋喋不休地说“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别人爱不爱听?很多人既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又有不乐意做别人自我展示的听众的心态。所以在你痛快地使用“我”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厌烦了。

应聘者甲说:“在我负责销售部的时候,我让部门工作获得了较大起色,在我的严格管理下,本部门工作人员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进步,所以我得到了总公司的赞赏,这让我感到欣慰!”

应聘者乙说:“在我负责销售部的时候,部门工作获得很大起色,不但销售额比去年上升了20%,部门的员工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进步。总公司对此的奖励,是对我们全部工作人员的极大鼓励。”

显然,应聘者乙比应聘者甲更会让人接受和喜欢。他没有一连串地使用5个“我”,而且也没把功劳全部归于自己,因此同样的内容,应聘者乙的表达效果就好得多。

主持人在进行主持时,经常说“让我们……”,记者在采访时也常说“请问我们公司……”。这样的话会缓解说话人与听众之间的陌生感,为什么很多著名的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能够使邀请的嘉宾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成功地掌握好用词的艺术,一句“我们”能带来“我”所不能比拟的功效,即使是从未谋面的人,几句话便能让对方觉得像是在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聊天。

当然,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合用“我们”来替换“我”,当涉及到责任和利益问题时,要严格把握住所属权和责任方的界限。

两个人一起忙完了地里的农活,在回家的路上,张三发现前面的地上有一把镰刀,赶紧跑过去把那把镰刀捡起来,说:“我们捡到的这把镰刀还是新的呀!”李四当然看出张三想把镰刀带回家占为己有,李四一想,这把镰刀是张三发现的,理应归他所有,于是说:“你说错了,你不应该说‘我们捡到’,因为这是你捡到的,所以你应该说‘我捡了一把镰刀’才对。”张三听李四这么说当然很高兴,连句客气话也没有,就算默认了。

两个人继续往前走,张三的手中依旧拿着那把镰刀。过了一会儿,遗失这把镰刀的人走了过来,远远地看见张三的手上拿着他的镰刀,就朝他们的方向追过来,眼看对方就要追上来了。这时候张三非常紧张地看了李四一眼说:“怎么办?这下我们要被他抓到了,这下可把脸丢大了。”李四听张三这么说,知道张三想把责任平摊到两个人身上。于是李四非常严肃地对张三说:“你说错了,刚才你说镰刀是你捡到的,现在人家追来了,你应该说‘我要被他抓到了’,而不是‘我们要被他抓到了’。”

可见,这“我们”和“我”的使用还是有讲究的,出于友善目的的使用会取得更好的回应,以下就是在交际中关于二者的使用方面的技巧:

(1)一般交谈总,将单数的“我”变为复数的“我们”。

(2)用具有弹性的词语,把“我建议”“我认为”等强调色彩非常浓的词语换成“我觉得”“我想”,以起到缓冲作用。

(3)在使用“我”字时,可以用必要的修饰,比如“我的拙见”等。

(4)在合适的时候省略主语,比如把“我认为这次会谈的结果非常好”省略主语变成“这次会谈的结果非常好”。

想要吸引人,就先吊足对方胃口

2010年,人气歌星周杰伦在台北小巨蛋举办超时代唱会,从演唱会消息发布到最后一场演唱开始之前,媒体始终都没有放弃追问一个话题:“蔡依林会不会被作为邀请嘉宾现身演唱会现场?”然而双方经济公司与当事人都予以否认,但是很多迹象却又让人产生怀疑,所有人都吊足了胃口。自两人传出相恋消息以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始终是媒体和各界关注的焦点,暧昧、相恋、分手、复合……始终是“双J恋”的主题,双方粉丝也期待着二人之间的新进展。第三场演唱会都开始了,很多明星都曾现身为周杰伦助威,唯独他的绯闻女友蔡依林迟迟没有任何动静,也许真的像双方宣称的“档期问题”使二人没有同台机会吧。演唱会进行的非常顺利,在场歌迷热情高涨,然而,在周杰伦演唱《给我一首歌的时间》途中,他与众舞伴突然单膝跪地,就在大家期待他更优美的舞蹈时,他却意外地喊道:“让我们欢迎特别来宾——蔡依林!”与此同时,蔡依林一边唱着歌一边从舞台最前方乘着升降梯缓缓上升,直到整个人出现在歌迷眼前,随后二人开始跳贴身热舞。从蔡依林出现到她短暂表演后立场,整个演唱会掀起了尖叫的狂潮,媒体在报道中都称之为“双J合舞,HIGH翻小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