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24863300000006

第6章 话入肺腑,学一点言语攻心术(2)

比如,眼睛大的,就说他美丽明亮、炯炯有神;眼睛小的,就说他小眼聚光、闪烁智慧;对鼻子挺的,你可以说悬胆鼻,主富贵;鼻子塌的,你可以说是他脾气好、亲切和善;头发浓密的,可以称赞其秀发飘飘、发质良好;头发稀少的,可以说他智慧过人等等……

还要主要的是,赞美也不可千篇一律、毫无特点。试想:对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人来说,几乎每天都听到类似“聪明、有才干、女强人”之类的赞美,你再怎么费力地赞美她,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如果你对她说:“你的眼睛很迷人,顾盼流离之间总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相信她一定会喜上眉梢,认为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

所以,赞美应该多动动脑子,去发掘对方的独特之处。

有句话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对于赞扬也是同样的道理。称赞一个人时,与其称赞她最大的优点,不如发现她最不显眼,甚至连她自己也未曾发现的优点,这样的称赞总显得弥足珍贵。

汪小娥在一家鞋店当导购,她的销售业绩总是最好的,原因就在她那张巧嘴上。一次,商店里走来一位身材匀称,面容姣好的女顾客,汪小娥热情地迎上去帮她介绍新上市的鞋。

顾客在试穿看中的一双橙色的凉鞋时,汪小娥看见顾客脖子上戴的小熊链子亮晶晶地从衣服里滑了出来。

“你的小熊链子真漂亮!”汪小娥笑着说道。同时,她还轻轻地将小熊坠子捧在手上,眼睛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喜欢。顾客看着汪小娥,内心也是一片欢喜,因为这同以往的赞美不一样,之前每次别人都会说她长得漂亮,有气质。听得久了,也就对这样的夸赞完全没什么感觉了。这次有人赞美自己佩戴的饰物,心中当然觉得格外的高兴。

就因为这一句赞美,顾客爽快地立马就掏钱买下了这双鞋。

因小事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必须自己做一位有心人,善于发现赞美的题材,发掘潜藏于小事背后的重大意义。

学会从小事赞美对方,不仅会给别人以出乎意料的惊喜,而且可以使领导获得关心、体贴人微的形象。它是送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和报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隐性投资。

另外,要特别注意赞美对方新近的变化,如:“发现最近你的皮肤变白了”、“哇,你又瘦了,身材越来越完美了”;

还要注意赞美对方隐蔽的优点,如:“你真的很细心”、“没想到你不但长得好看,钢琴还弹的这么好”;

在一次尼克松为法国总统戴高乐访美举行的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费了很大的心思布置了一个鲜花展台。

戴高乐将军一眼看见就赞不绝口:“女主人真是用心,雅致的计划与如此漂亮的布置一定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吧!”尼克松夫人听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也许在其他人看来,布置的鲜花展台不过一件小事,但戴高乐将军却能领悟到她的苦心,并因此向夫人表示了特别的赞美与感谢,从而也使尼克松夫人异常高兴。

此外,以第三者和众人口吻赞美对方也是不错的选择,她可以让赞美显得更加自然真实,同时加大赞美的力度。比如:“怪不得他们都说你人好”、“常听别人说你的口才很好”“大家都认为你这次这个新发型很好看”……

总之,不要发愁该赞美别人什么,只要你愿意找,会说话,那么总有一顶“高帽”可以送出去。只要送得好,戴得妙,就能瞬间赢得人心,成为一个说话、办事左右逢源的交际红人。

每个上司都爱面子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爱面子,那么,这类人就是上司。上司之所以爱面子,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的自大和性格所致。而是由于身份和地位的驱使,这几乎就与老师总希望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的心理差不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

阎王听说有一个十分爱拍马屁的人,就让小鬼把他捉拿到阎王殿,准备割了他的舌头,让他明白不说实话的下场。

到了阎罗殿,这人“扑通”一声就跪在了阎王面前:“阎王老爷,拍马屁是因为世人都喜欢让我吹捧、奉承,并非小人本意啊。如果他们都能像您一样刚直不阿,那我就是怎么拍也没用啊!”

阎王听后,心中暗喜,仔细一想这人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于是就判他无罪,又派小鬼将他送回了人间。

瞧,就连在神话中掌管世间生死大权的阎王爷都逃不开“面子”的作祟,何况是其他的上司?所以,在与上司交谈相处的时候,时刻保护好他们的面子,一定是职场生存的不二法宝。

说起维护上司的面子,奉承肯定是首当其冲的有力武器。没有不喜欢听奉承的上司,上司更需要大家的鼓励和喝彩。但不同的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不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工作与利益基础之上的,所以,奉承上司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问,如果方式不对,不仅上司不喜欢听、不敢接受,就连同事听了也反感。

赞扬上司时,最要紧的是赞扬上司真正在乎的事情。

王经理喜欢开车,常常自己驾车。一次司机张良不慎驾车过程中扭了腰,王经理便自己驾车,让张良坐在副驾上休息。当时,正值车辆运行高峰,路上交通拥挤,再加上刚下过雨的路面坑坑洼洼,但王经理的车开得稳而不慢。

王明开口称赞:“王总,想不到您的车技这么好,在这么不好走的路上还开的这么利落,比我们专业司机水平都高。”这句由衷奉承之辞使张处长非常高兴。

一般而言,诸如上司近期所取得的某项工作的成功,上司子女的“金榜题名”等等,这些事情常常是上司很“在乎”的事情,可以恰当赞扬。

奉承上司最好以“公众”的语气赞扬,同时把自己的奉承溶入进去。比如:“主编,我们刚看了您昨天写的那篇新闻稿,大家都认为您选取的角度独到,都要向您请教学习呢。”

赞扬上司,直接赞扬和间接赞扬可以并用。

直接赞扬,主要是指对上司个人“有话直说”,当面赞扬。如上司刚作完报告,你直接夸赞几句就显得很合适宜;但在平时,太过直接的夸赞就会显得略显虚伪和有拍马逢迎的嫌疑,而间接的赞美则好的多。例如:当上司交给你一项重要任务时,你可以说:“谢谢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做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希望,不过,我经验不足,还希望领导能多加指点,我有什么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领导批评指正。”这样其实已经在暗中表达了你对上司的佩服和尊重,自然而乐于被领导所接受。

称赞领导,切莫将是非渗杂进去,以免弄巧成拙;

在交际场合,称赞上司语言要简练,要起到推销领导的作用;

在上司的领导面前称赞上司不宜过量,以免由于上司掩盖了更高一层领导的风采而导致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初次之外,在职场上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需要向领导沟通和提出自己意见的时候。自古以来,敢于直谏一直被认为是“忠臣”的表现。提出有效的建议原本是好事,但如果方式不当,就很难得到上司的喜欢。假如一个下属对上司说:“我觉得您刚才说的观点完全错误,我觉得……”或是:“经理,您的做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样的语言,无疑等于对上司能力的直接否认,就是一般的同事、朋友也会因为脸上挂不住而心存芥蒂,何况是高你一级的上司。

如果我们要向上司提出异议,可以用一些技巧来修饰自己的意见。可以先先抓住上司意见中的某一处被你所认同的地方,并大加肯定和赞赏。而后,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上司参考,这时候,你的意见往往可以被接受。

此外,在上司面前,你最好不要表露出“我比你聪明”的意向,在谦虚的请教之中表达你的意见是你最好的选择。

在某公司的职代会上,公司讨论一个方案,小邓说:“经理说得对,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的确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之一。但经过对这个方案的多方面考虑,还可以再考虑加入一些东西,我提出来,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指正……”

看到经理对她的话很感兴趣,志阳接着说道:“我想,如果我们对各级员工都进行质量意识培训,员工看到公司上层如此重视,自然也就重视起来了。如果真能这么做的话,解决这个问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公司也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对于小邓的建议,上司着着实实地考虑了一番。从此以后,公司里的事,还常常征求他的意见。原因就在于小邓能掌握上司的心理,知道如何去维护上司的尊严。

人在职场,难免有一些观点和思想会与领导产生矛盾。古人认为,一个人无锋芒,则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锋芒太露就会刺伤别人,甚至自己,所以在运用时,不妨守点“拙”,低调一点。千万不要自恃能力强,或者自己大小也是个小领导,就有了跟上司叫板的资本。不要以为上司就像朋友,吵架也是彼此的一种沟通手段。上司就是上司,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虽然有点过,但也不无道理。

假如向上司提意见立即就能获得认可,那是最好不过了。不过,一般情况下,上司并不是那么好说服。这时,你就没必要再据理力争了,因为它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好处。即使到最后你能证明自己是对的,也是白费功夫。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要时刻记住,对于上司的过错,采用直接顶撞,让领导难堪的沟通方式,其结果往往不会尽如人意。要尽量让上司感到你是出于善意,而不是挑刺。没有一位上司喜欢盛气凌人的下属,那样他会感到他的位置受到威胁,你之后的路就可能会步步艰险。你要做的只能是温柔、含蓄地提出意见,这样,你才可能获得赢得青睐的机会。

同事间多一点点距离

每个人都有寻求他人理解的本能。当你遇到一个感觉很能理解你,很谈得来的人,也许你就会有想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告诉对方的情绪冲动。很多人都拥有这样的习惯:不管是在工作方面,还是生活上,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习惯性地向别人倒苦水。

但是,在职场行走,你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倾诉欲,很容易跟你产生利益牵扯同事并不是你倾诉心事的好对象。

赵敏性格外向,喜怒都不藏于心。在公司里觉得自己跟陈诺很谈得来,关系一直都不错。所以,生活或者工作上遇到高兴或者不开心的事,总爱向陈诺倾诉,闲暇的时候,陈诺也自然乐得当她的听众。

一次,赵敏的一个策划方案出了问题,被老板训斥了一番。从办公室出来的那一刻,赵敏就愤愤不已。于是,接连三天两头都就这次事情跟陈诺诉苦不迭,还说了老板不少坏话,诸如:没水准、不懂得理解人、缺乏品位等等,并时不时地询问陈诺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

陈诺自工作以来一直都觉得老板的办事能力很高,对自己也很不错,自然不愿说老板坏话,面对赵敏的询问,只能以微笑视之,心理却觉得很不舒服。再加上这几天自己手头的活本来就多,赵敏的频频打搅,弄得她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工作,渐渐越发觉得厌烦起来。不禁在心想暗道:你自己不好好工作,成天抱怨来抱怨去的,有什么用?

虽然,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心里免不了感到憋屈。倾诉是疗伤的最好方法,但也要把握尺度,选对人和方式。抱怨是一种不良情绪,感染到别人,自己也未见得就能痊愈。对于同事而言,职场上能一帆风顺、日日如意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都要面对这样那样的烦恼。他们连自己的苦恼都解决不完,哪有心思听你的抱怨?所以,当遇到问题时,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努力地去积极解决吧!

更不要像赵敏一样在同事面前说老板和公司的坏话,这样的话题会让将听你抱怨的同事置于两难的境地——不予置评吧,显得太冷血。应声附和吧,又担心得罪上司和其他人。在这样的尴尬中,谁还会对你满怀好感呢?

而那些就个人的私密问题像同事倾诉的人就更应该尽早打住了,办公室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是一个人人都削尖了脑袋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地方。哪怕是和你一起进公司的“亲密战友”。前一分钟还饱蘸同情倾听你心声的同事,下一分钟就可能将八卦传播到公司每个角落,甚至成为可耻的告密者,将你无情地推向难堪的境地。

何月和王晓宁年龄相当,又是在一起合作多年的拍档,平时开往很亲密。所以,当何月拿到了医院的怀孕检查报告后,最先将这个喜讯告诉了王晓宁。

但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之后,他们所在的公司因管理不善关闭了,大家都成了待业青年。何月从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家大型企业要招两个人,工作刚好与她们之前从事的行业对口,便约了王晓宁同去面试,希望可以继续成为同事,相互有个照应。

第二天,何月凭借自己的实力拿到了该公司的入职通知,而王晓宁却落选了。何月打电话告诉了王晓宁自己找到工作的好消息,并安慰了没有入选的她。

可是,等何月去报到时,经理却问她:“你是不是已经怀孕了?”何月一愣,点头承认了。但很好奇:“您是怎么知道的?”

经理说:“看来你还不太了解职场,其实这件事,我本不该告诉你,但为了让你今后少上一次当,还是跟你说了吧!那天跟你一起来面试的那个女孩是你原来的同事吧?昨天她打电话来询问自己落选的原因。我告诉她公司有规定,对于两个之前同在一家企业的人,只能招一个进入公司。能力相比,我们选择了你。于是,她便告诉了我你怀孕的事情,希望可以替代你得到这个机会。”

听到这里,何月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她万万没有想到是王晓宁出卖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