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一点说话艺术
24863300000029

第29章 锦上添花,学一点言语加分术(1)

现代生活中,沟通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于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个好口才,能够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绘声绘色,但是,好口才不是天生的,需要培养和锻炼。其实,要想能说会道也并非难事,只要多掌握一些技巧,就能令自己的口才锦上添花,变得越来越出众了。

“会说”先得“敢说”

想象一下电视剧里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的情形。当一个军队遇到了战斗危机的时候,必定需要一个领导站出来鼓舞士气,如果领导意志坚定,信心满满,一般都能够带领战士们杀出一条血路,获得反败为胜的契机。但如果领导面对这样的情形时直冒冷汗,说话不停的打结,那多半就会落得被歼灭的下场。

还有,在一些会议上也是一样,当老板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员工也许心中立即就有了答案,自信满满的人会直接回答,获得领导的赏识,而自卑的人则总是再三考虑:我的想法到底对不对?万一说错了该怎么办?索性还不如不答。直到最后被别人占了先机,才追悔莫及:“哎呀,原来跟我想的一样,早知道……”

犹如这样的不自信在生活中也并不少见,特别是在面对职位比自己高的人或者阅历比较丰富的人,很多人就会本能的把自己的姿态变得很低,不敢让自己有发言权,害怕自己的观点出现错误而引来嘲讽的眼神。显然这是阻碍自己成功的一个致命弱点。

自信心在有时候会是一个放大镜,当你认为自己有能力为此一战的时候,在关键时刻,往往会将你的潜能无限放大,释放出自己都为张大嘴惊讶的潜能。这也是自信心对自身发展而言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想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落落大方,无论在任何人的面前,都不要低下自己的头,失去了自己。试想一个唯唯诺诺的人站在我们的面前,即使是一个久闻其名的大人物,我们仍然会对他的好印象大打折扣。

一般来讲,缺乏自信的人在说话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吞吞吐吐,声音轻如蚊叫,总是担心自己言语说错、不符合要求。

说话空洞,言之无物,令人乏味。

谈话时经常打断对方话头,生怕对方不了解自己,有时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并时常伴有一些抱胸、抠手指之类的小动作。

缺乏主观思想,只敢随着对方的思想走,对所有话题的处理只是一味的顺从、点头。

语句不完整,不连贯,常常说出半截话或者出现语序混乱等问题等等。

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不敢轻易开口的原因多半是担心自己会说错话。但事实却是,越是害怕出现错误的人往往会经常出错,而正是那些有胆量犯错误的人往往能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让自己的人生充满色彩,光鲜亮丽,引人注目。

所以说,欲求成功必定离不开“冒险”和“尝试”,说话也是一样,要想感染别人,先得自己有自信。如果你说话的时候,信心充足,理直气壮,说起话来就节节有力,感染力也比较强。所以,不必觉得自卑,也不要怕犯下错误,想要说的精彩先要敢于开口。要想口才出众,就先自信起来,向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一样大胆地去说话吧!只有让自己开始张口说话,不怕说错,不怕得罪人,才能真的不会说错,不去得罪人。

掌握了以下几点技巧,就能够有助于你在交谈时表现的轻松自然。

1、说话时不要来回走动或者不停摇摆。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讲,说话本事就是一种负担了。如果再不停地走动摇摆,会使心绪更不稳定。如果能保持一种稳定的姿态,说起话也就会显得稳重多了。

2、说话时尽量让自己昂首挺胸,不要垂目或者耷拉着脑袋,这样的姿态明显就是一副信心不足的样子。说话时保持朝气蓬勃的姿态,不仅能够给人良好的印象,也能提升自己的底气。

3、说话时,要敢于正视别人。要让你的眼睛给别人以希望,正视别人等于告诉对方:我很坦然,很光明正大,毫不虚懦。这不但能给你信心,也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4、说话时,尽量多展露一些笑容。除非是在严肃或者悲伤的场合中,否则,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给微笑一下。众所周知,笑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必要时笑一下会抖落掉很多压力,给自己带来自信。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光有说话的勇气还不够,不怕说错话也不是偏执或者说话不过脑子。说话之前,现在脑子里做一个评估,思考一下话语所带来的结果。但也没必要思考的太细、太多,只要不越矩、不出格,就可以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悦耳的声音是张不错的名片

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是否能吸引住你谈话的对象,这对你与他人的交往成功与否非常关键。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很悦耳,那就会更加气质,使语言充满感染力。所以,改善自己的声音,也能为语言加分。

当然,说话声音是否悦耳,并不是说要求你的音质有多动听,人的音质基本都是先天决定的,这是不可改变的因素。我们所说的声音塑造是对音调、语速等方面的包装。同样的话,从不同人的口中说出,效果可能大不一样,往往就是这些因素所决定的。

一般来讲,要让你的声音充满魅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音要规范、标准;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工具,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非常重要。它体现着一个人素养,练就一口好的语言功底可以让你在演讲台上、职场上、谈判桌上、辩论赛中得心应手,脱颖而出。除非跟你进行交流的人都是你的邻里乡亲,否则,说话时采用普通话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所以对于南方人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却不是不能改变的,只要用心练习,就会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的主播赵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16岁参军时,他的普通话虽然在新兵连里算是不错的,但在一些发音和咬字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当被提拔到电视台工作时,好几次有些同事还因为发音不准而笑话他。

因此,赵普下定了决定要练好普通话。为此,母亲还特意去书店买来了有关播音方面的书籍和一个收音机寄给儿子,让他每天跟着收音机练普通话。

为了练好普通话,咬准每一个字音,赵普下了很多工夫。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将《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字抄一些下来放在衣兜里,一有时间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赵普的普通话就已练得炉火纯青,就连当初曾笑话过他的同事,也都纷纷竖起大拇指。也正因为赵普的勤学苦练,勇敢大胆的开口,最终走进了央视,并且多次获得了主持人奖项。

可见,学好普通话对于现代社会的沟通来讲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来练习自己的普通话呢?

1、首先要不怕嘲讽,勇于开口。开始学习的时候往往因为发音不标准、怕人嘲笑而产生胆怯心理,这是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极大障碍。不要有这种顾虑,所有的人在开始学习的阶段都会发音不准,没有人一上来就可以妙语连珠,在任何条件和环境下都要克服那种难为情的胆怯心理,大大方方地去尝试,这样的强化训练是学习普通话的必经阶段。

2.首先弄清字词的标准发音,特别是对于一些个别的发音,如“n”“l”、“in”“ing”等更要多加练习。

3.多看一些以普通话为主的电视节目,反复认真模仿和练习,这样对提高普通话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4.对不甚清楚的字词的发音不要模棱两可,要做到不懂就查。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

5.区别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在开始学习阶段,由于我们长时间习惯了某些方言,对于一些有差异的话会不自主地说出来,不容易纠正过来。对于这些词语,要重点练习。一经发现,就要及时地纠正过来。

其次,音调要优美动听,语调能反映出你说话时的内心世界,表露你的情感和态度。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了解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所以,无论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都要保持说话的语调与你所谈及的内容相配合,并能恰当地表明你对某一话题的态度。

再次,注意你的发音。正确而恰当的发音,将有助于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你心想事成,也是提高你的言辞智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每个人的音域范围可塑性很大,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单纯,有的浑厚。说话时,你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音度,不要发出刺耳的声音,不要用鼻音说话。用鼻腔说话,发出的声音让听者十分难受。如果你想让自己所说的话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从现在开始就别再使用鼻音。

另外,要控制说话的音量。与音调一样,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不要以为大喊大叫就一定能说服和压制他人。语言的威慑和影响力与声音的大小是两回事。声音过大只能迫使他人讨厌你说话的声音而不愿听你讲话。

还有,要注意说话的节奏。节奏就是说话时由于不断发音与停顿而形成的强弱有序和周期性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根本不考虑说话的节奏。而说话时不断改变节奏对避免单调乏味是相当重要的。节奏要控制自如,做到强弱、快慢适当。

还要注意说话的速度。在语言交流中,讲话的快慢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你向他人传递信息。速度太快如同音调过高一样,给人以紧张和焦虑之感。甚至词语模糊不清,使他人无法听懂所说的内容。但如果速度太慢,则表明你领会迟钝、过于谨慎。而单调如一的声音,会令人厌烦。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变换,说话的音量和音调也应该发生变换,时而侃侃而谈,如淙淙流水;时而慷慨激昂,似奔泻的瀑布。在不同声音段里,要有高潮、有舒缓、有喜忧,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

再次,要有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人面对面交流,一般都不可能有很多准备和思考的时间,要想在短时间内说出有一定条理的话,必须迅速地组织语言,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

张弛有度,展现大气

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窝里呢?得体当然是排在首要的因素。即便一个人的嘴巴再巧舌如簧,但如果不得体,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好感。只有表达张弛有度、落落大方的人才能处处讨人喜欢,并且深得人心。

一天,某商场正在做儿童玩具促销活动,柜台前挤满了顾客。这时,一小孩子伸手抓起一只玩具就跑。不一会儿,小孩连同玩具就被有关人员带回来。这时,围上来许多顾客,他们既为小孩担心,又想看看服务员到底如何处理这件事。

只见售货员面带微笑地走到小孩身边,拉起小孩子的手温和地说:

“小朋友,你喜欢这只玩具吗?”

“喜欢。”

“那阿姨问你,小朋友自己拿玩具好不好?”

“不好。”小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那小朋友以后喜欢什么玩具就告诉阿姨,阿姨给你拿,好吗?”

“好。”小孩子高兴地回答着把玩具交给了售货员。

越是聪明的女人在跟人说话的时候,越是不会硬来,更不会伤了对方的自尊。小孩拿商场的东西,多半不懂事,这种情况如果说重了,怕小孩自尊心受不了,周围人也容易打抱不平。不说吧,毕竟商场有规定,而且小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也不好。所以,这件事本是件棘手的事。而余睿却处理得很巧妙、精彩,她用亲切委婉的话语既要回了所丢失的商品,又维护了小孩的自尊心。这种委婉的讲话方式,是成功女性常用的修辞手段。即在讲话时不直陈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意思是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耐心,需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说话也是如此。急躁必然导致心浮,心浮气躁的时候,说话必然会失去条理,其办事自然也就不会稳妥。所以,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慢慢的说,切忌心浮气躁。但是很多人却不明白这一点,最后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白岩从小就是个急性子的人,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就必须马上就得到,否则就哭闹,弄得亲戚朋友都不喜欢她。

上学后,依旧没有改变急躁的本性,那时她的成绩很好,有时给同学讲题,一两遍还不明白,她就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还不明白呢?多简单的问题啊,你真笨!”结果使得同学感觉很没面子,以后再也不问她了。

虽然白岩也意识到自己这样的性格不好,但一着急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工作后也是如此,如果同事要她重复一下刚才讲过的一句话,她也会不耐烦:“我都说过了,谁叫你不听?”跟朋友一起走,假设朋友有点事,她就不耐烦地说:“快点,这么磨蹭,麻烦死了。”就这样,因为她说话的时候心理急噪,朋友们一个个都离她而去,同事也对他满是怨言,都不愿意搭理她。

急躁的人说话时总是又急又快,恨不得把想说的话一下子都倾倒出来。但是往往是越着急,越表达不好。因为人在急躁的时候,说话常常会口不择言,这样就容易伤害别人,或者引发争执。更多的时候,急躁通常会使得一个人变得语无伦次,口齿不清。其实,越是急躁的事情,越需要你保持冷静,只有这样你才能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