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妙用职场厚黑学
24862800000047

第47章 关注上司,奔着前途(3)

在职场中的确存在大量这样的员工:当老板交给他一项任务,没过多久他就会去敲老板办公室的门,征求老板的意见,或者告诉老板这个问题他解决不了。其实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他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没有替老板分忧解愁的心。他们因为害怕承担太多的责任,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畏畏缩缩不敢接受挑战,他们选择了逃避。面对老板交代下来的任务,他们认为问题就是地雷,谁踩到了谁倒霉,能推则推,能让则让。他们不敢表现,只想明哲保身。出现问题时,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却唯恐避之不及。更“聪明”的员工则是直接推到老板的身上——他们认为只有转交给老板才是最稳妥的,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能推卸责任。纵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老板也不会怪罪下来,如果老板能够想到解决的方法那就更好了,自己只要照着老板的方法做就非常稳妥了。如果一家公司聘用了这样的员工,要么这家公司不久就要倒闭,要么员工就一直原地踏步走,无所成就。

老板是你职场前途的引路人,急老板之所急,用心替老板分忧解愁,也许老板就会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

某公司业务部的副经理小邹发现最近几天老板的情绪不太好,总是一副无精打采、满面愁容的模样。原本自己的老板是很开朗的一个人,现在却变得如此消沉,原来他很快就能处理完的事情,现在到下班的时候却还剩下很多没有处理。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公司的工作目标也没能按时完成,客户也表示出明显的不满情绪。

小邹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对老板的表现,他感到不可理解。他不想公司遭受损失,也不想看到原本很有才能的一位老板就这样失败。于是他就从侧面打听了一下情况。原来老板的妻子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他白天上班,晚上去陪伴妻子。因为休息不好加上忧心过度,连日来已经是筋疲力尽、心力交瘁,白天上班自然没有精神,因此在公司里才会表现出反常的样子。

小邹对老板的遭遇深表同情,他找到一个机会和老板交谈了想法,请求暂时先把老板手头的一部分工作交给他来做,这样就可以让老板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妻子。接手工作后,小邹表现得一丝不苟,力求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圆满,遇到不明白或是不熟悉的问题,也会主动找老板或向其他同事请教。在小邹的努力下,公司的业绩有了明显的好转,客户满意了,老板也对他露出满意的微笑,小邹也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

不久,老板的妻子出院了,老板又可以安心工作了。每次谈到这段经历,老板对小邹总是非常感激。通过这件事,小邹得到了公司上下人的尊敬和赞誉,更成为老板的好搭档。

像这样能主动为老板分忧解愁的员工,有哪个老板会不喜欢呢?而这样的员工在职场中肯定会得到老板的多方协助和支持,前途一片大好。

争取到自己的职场“贵人”

职场中那些奋力挣扎的职员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得到上司的垂爱,从此就可以摆脱这茫茫苦海中的奋斗和努力,使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薪水也可以随着事业的发展水涨船高。但是要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并不是有好的机遇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就能一帆风顺的。

如果你能在职场中遇到一位“贵人”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将会对你日后的事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上司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身在职场中的你只要能在这个时候替他抵挡一下,勇于替上司承担责任,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位好上司,那么他一定会知恩图报,给予你足够的空间让你施展才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提升。因此,大多数所谓的职场贵人不是遇到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梅吉凭借着不错的学业背景和一定的国外生活经历,在大学毕业后不久就顺利地到一家电器公司担任销售总监助理。

梅吉的顶头上司约翰是一个中年男人,在公司的其他人看来,约翰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永远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因此,在私下里很多同事都议论约翰是一个“工作狂人”,还有些好事的同事跑来劝梅吉趁早申请调换部门。对此,梅吉总是一笑而过,照旧认真地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约翰对待梅吉的态度也确实比对待其他人相对温和些,因为在他眼里,梅吉是一个做事稳妥的职员。

周一是公司召开会议的时间,梅吉提前把准备好的会议材料在最后时刻核对后交给了约翰。和以往一样,约翰一边倾听着其他部门总管汇报情况,一边看着梅吉交上来的材料。看着看着,约翰的额头就皱了起来,他抬起头示意先停止汇报工作,快步走到了梅吉的座位旁,猛地把材料摔到了她的面前。原来,约翰发现材料中的一个销售数据和自己之前看到的一份材料不一样,在他看来,员工的工作态度胜于一切。所以,他开始怀疑梅吉的工作态度是否真的像看起来那样足够认真。

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听到约翰对梅吉的批评是一浪高过一浪,除了尴尬外,更多的就是不敢相信梅吉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因为他们之前都确信梅吉是一个踏实的职员。

面对这毫无征兆的训斥,在开始的几分钟里,梅吉也是心头一紧,感到非常委屈。因为这份材料是她仔细检查过很多遍,确认万无一失后才打印并存档的,怎么会有数据上的错误呢?虽然梅吉心中存在着这个巨大的问号,但是她并没有表示出来,而是迅速地起身,对耽误会议表示了歉意。

约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也很矛盾,因为梅吉做事的态度一向很认真,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呢?另一方面,他也确信自己看到的数据与梅吉给他的这份材料确实不符。约翰开始查找之前看过的那份数据,很快他发现自己之前看到的报表数据是两周前的,是自己弄混了而错怪了梅吉。可是梅吉在会议上却没有与他争论,反而还向大家道歉。约翰越发觉得梅吉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更是一位不错的搭档。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约翰邀请了梅吉共进晚餐。误会消除了,梅吉一如既往地工作着,而约翰也放心地把更多的工作交给梅吉去完成。

后来,约翰被调到了南方去管理一家新开的分公司,而梅吉也在约翰的推荐下成为总经理助理随同前往。两人齐心合力共同排除了很多阻力,不仅把分公司的业务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还在当地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一切稳定后,约翰向总公司提出辞呈,虽然总公司百般挽留但约翰还是离开了公司。随同约翰一起辞职的还有梅吉,约翰说服了梅吉一起辞职,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梅吉也由一直以来的助理变成了副总经理,主管行政。

梅吉的经历不禁让很多人羡慕。其实,梅吉成功的原因,除了她努力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外,更多的就是上司约翰给她提供了发展的舞台和帮助,她的成功正是她自己争取来的。如果不是她认真工作的态度和替上司承担责任的表现,就不会吸引约翰的注意。因为她的优秀,所以上司才给她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帮助自己也帮助梅吉开拓了职场道路。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场贵人,就看你能不能准确地把握,如果你争取到了自己的职场贵人,你就把握住了自己的未来。

面对黑锅你背还是不背

赵启是一个非常能吃苦的人,从湖南到广州,从小工厂到如今的大企业,他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却已经成为广州一家公司采购部里的骨干,以后还有希望成为部门的副主管。

他认为,除了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市场部主管当初对他的垂爱和大胆起用以及工作中对他的栽培。如果不是这样,仅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他,能在这个大城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为此,赵启对这名主管非常尊重,他们之间的交情也非常好。

公司最近需要采购一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产品,这名主管负责这笔生意的采购和签收。经过再三挑选和斟酌,他最终敲定了一家和自己有交情的工厂的货品,但是在公司验收货物时却发现这批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好在可以退货,因此公司也避免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却因此影响了公司正常的工作进程。为此,公司领导大发雷霆,正在大家都在为这名主管担心时,他却跑来求助赵启,希望赵启能够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帮自己承担起这个责任。

虽然这种事情在职场中经常发生,但是如今出现在自己头上,赵启却开始犹豫了。勇敢地替自己的上司承担一部分责任也没什么大不了,也不至于丢掉工作,最多被老板责罚一下,损害自己的形象而已。况且是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人,如果替他背起了黑锅,维护了主管的形象,日后肯定会得到主管的帮助。但是另一方面,却是自己做人的原则问题,这明明不是自己的责任,他觉得有些委屈。但如果不替主管背黑锅的话,便会因此得罪主管。赵启非常矛盾。

职场中的黑锅经常会出现,只要有竞争,只要有工于心计的人就肯定会出现这些不公平的事情发生。赵启的情况还不是太糟糕,至少是主管主动来找他求助,希望赵启帮他承担这份责任。而更多的情况下,很多员工都是成为替罪的羔羊,莫名其妙地就背起了黑锅。

背黑锅是一门学问,职场中经常会出现上司把下属当做代罪羔羊的事件,问题在于我们应该用一种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并处理。身在职场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跟对上司,并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我们总是本着自己的前途来做决断的,因此面对“黑锅”的问题就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再做出决断。

面对黑锅,赵启有3种选择,而3种选择会导致3种不同的结果。

选择一:“我坚决不背黑锅,让上司独自承担。”这种做法确实没有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自己的上司会受到老板的惩罚,他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大损,最终无法得到晋升的机会,同时主管和赵启之间的关系也就此葬送。

这名主管被自己最信赖的员工在“危急时刻”拒绝,在他的心里,第一反应必将是愤怒——“我被一个不忠诚的下属背叛了!”而且,他的心里肯定会出现非常不平的想法,“如果没有我怎么会有你的今天,既然我有能力给你今天,就有能力把它拿走。”结果,在不久的将来,赵启也许就在主管的一腔愤怒中面临被炒的命运。

可见,这种做法无论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对上司的前途都是无益的做法,要被否决。

选择二:“我毫不犹豫地替上司背起黑锅。”这种做法有违自己的原则,看起来似乎并不公平。毕竟替别人承担并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心里肯定会觉得委屈。但是,这种做法却会使这名主管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善待赵启,面临升迁、加薪等问题时也会对他多加眷顾,加以提携,而赵启也会得到上司的进一步重用,成为他的心腹。

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赵启所在公司出现的这次失误并没有给公司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件事情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也很快就会被大家淡忘,一切很快就恢复正常。

但是这种情况也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公司的领导会对这次事故心存芥蒂,即便是赵启的上司有意提携他,但是鉴于大老板的反对最终也无法得到实施。从此,赵启的职业生涯就此葬送。

选择三:“和主管讲条件,再替他背黑锅。”这种黑锅的背法是以与自己上司的充分沟通为前提的。当赵启在面对主管的请求时,可以从侧面进行分析,以便更加深入有效地帮助他。

比如,赵启可以和主管事先商量好,达成一致,有选择地承担过失和责任。赵启可以去公司领导那儿承认事情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过失造成的,没有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评估,没有对供应商把好关,所以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后果,自己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并接受相应的责罚。主管此时也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虽然这件事情是我下属的直接责任,但是我因为监督不力,没有增加对其业务上的了解,所以我愿意和他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同努力,弥补过失。”这样一来,不仅赵启和主管共同承担了责任,不至于影响双方的前途,而且老板也会通过这件事情看到部门中整个团队的精神,给予他们信任和赞赏。

背黑锅要量力而行,因为你背黑锅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职场中发展得更好,但是如果因为背黑锅而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就得不偿失了。

背黑锅是职场生涯的阻力,但有时背黑锅对自己的名誉和形象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日久见人心,有背黑锅的度量,反而会让人对你青睐有加,这未尝不是另一种助力。背黑锅只是暂时性的损失,自己是不是其他员工愿意合作的对象,是否是有价值的员工,才是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事。如果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对自己的前途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背下黑锅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