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
24861800000021

第21章 换一种角度看人生(4)

原来,尘世间还有如此让人动容的真情。没有玫瑰的浪漫和海誓山盟的矫情,他们的爱,早已被细细密密的岁月针脚缝合成一件贴身的衣服,体己、暖身,相依为命。那份细腻而隽永的恩情,在朝朝暮暮的相依相伴中,沉淀出了人世间最美的爱情旋律,平凡、质朴,入骨入髓。

其实,并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才能对得起珍贵的生命。很多爱情都是在平凡朴实的基调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小理想

作者:陈绍龙

她的丈夫患肝癌溘然辞世;她患乳腺癌终生带瘤生活;她的女儿肾功能衰竭,自己把一只肾捐给了女儿。这样的家庭岂止是不幸。

问及她为女儿捐肾,她很淡然,稀松平常的样子:“全家人都愿意呀,都去验了血型,碰巧我符合。这不是什么牺牲,很自然就是这样。”

她当然没有被生活击垮,相反,她积极地面对生活,成为香港政界的“铁娘子”。

她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

这样的“风云人物”一定是从小就有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记者问她过去的“最大理想”时,她的回答叫我颇感意外。

她说,她最大理想是做一名大巴车司机。一路开着车,听着音乐,一车欢乐一车笑,阳光照在窗玻璃上,流动的风景从面前闪过……

“种豆得瓜”,她一点也没有轻视自己小理想的意思。现如今,虽说公务缠身,她仍没有忘自己的“小理想”,范徐丽泰会在闲暇时独自开着车从香港到深圳,再到珠海。沉浸在这样的生活中,范徐丽泰很真实,也很快乐。

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档“感动年度人物”的节目中,有一个小伙子是打工仔,在众人的围观中,3次下水到汹涌的海水中救人的事迹感动了全场观众。主持人问:“你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小伙子有点木讷,稍一愣神:“有工做,做好工。”

小伙子是个木匠。

几秒钟的停顿,全场观众为小伙子的“小理想”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们要有远大理想没有错。理想“大”了,“远”了之后有时有点空,像云,会飘;像雾,会散。有多少人真的会把少小时立下的“远大理想”埋在心中,并为之一生穷追不舍的呢?我猜很少。

小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们将来要做“科学家”,而现实是普通的“劳动者”远比“科学家”要多得多。更糟糕的是,许多抱有“远大理想”的人,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到头来也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又有报道说,在人才市场甚至出现“硕士、博士扎堆,高级技工难求”的现象,或许,很多人压根儿就没把“小理想”放在心上。

“小理想”很小,其实,把小理想的事情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生活需要目标,目标不需要高远。做好眼前的事情,将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好,生命依然会散发光彩。

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作者:流沙

和许多人一起用餐,同桌有你的领导,有你的朋友,还有陌生人。

一不小心,你把酒杯碰倒了,酒洒在你的腿上,你慌忙拿纸巾去擦,又把碟子碰到了地上……

你觉得很狼狈,面红耳赤起来。

另一次,你在酒桌上讲一个笑话,你讲啊讲,讲到最后,没有人笑,大家都在碰杯,都在调侃,似乎根本没听你的笑话。

你突然觉得很尴尬。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领导、你的朋友,还有陌生人,都沉浸在各自的氛围中,没有看到你的狼狈,也没有注意到你的尴尬。

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他的笑话。有一次他和同事、领导吃饭,中途起身到外面透透风,等透好风回来,发现包厢门锁上了。

他敲了好几下,里面听不见,又试着想打开,却没有成功。

他就在大厅里等。报纸翻完了,他们没有出来。再和服务台的小姐聊天,聊完了,他们还是没有出来。

一个小时后,他想该结束了,就去看,却已是人去房空,他们早就从旁边的通道走了。看来大家都把他忘了。

朋友说:“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单位里大小是个人物,但这顿饭,让我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

这个故事很残酷,但不得不令你思考。真的,许多人都高估了自己,都以为自己会有很多观众,其实,在饭桌上,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所以你碰倒酒杯,别人不会在意。你讲的笑话不是不可笑,而是你的级别不够。你被锁在房外,没有人记得来找,因为你无关紧要。

许多人因此悲观失望了。

但,难道我们不能从中体悟到什么,从此活得更潇洒吗?人生盛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也许你很少有机会坐在上位,许多时候你只是一个配角,那么,不要为难自己、苛求自己,而应该照顾自己、欣赏自己,然后学会自饮自乐、知足常乐。

拥有这样的心态,比拥有很多的观众更重要。

心态比能力重要。很多时候,人们可以发现,引导生命成功的,并不是能力,而是一个良好的心态。

生存还是死亡,这不是什么问题

作者:郑衍文

现在,一位记者正坐在一个小酒吧里等待着那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他知道,这一天将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他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去采访刚刚上演的新剧《哈姆雷特》的作者——威廉·莎士比亚。为了这次采访,他做了精心的准备,他请教过伦敦所有的文学专家。

这时,一个身材矮小、有些秃顶的老头儿走了进来,径直坐在了他的对面。老头儿相貌平平,衣着寒碜,两只手上沾满了墨水。

“年轻人,”老头儿开始和记者攀谈,“你好像是在等什么人吧?”

记者的脸上马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情:“是的。不过,这一位可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他是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最伟大的作家。”

老头儿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脸上掠过一抹促狭的笑容。

“你以前见过莎士比亚先生吗?”老头儿问道,他脸上的笑容开始灿烂起来。

记者更加得意了:“还没有见过。不过,今天我要对他进行专访。他的新剧《哈姆雷特》首演成功。我刚刚从环球剧院回来。”

“哦,我也是刚打那儿过来的。那出戏还真是不错。”老头儿停了停,轻声笑了笑,“不过,这出戏有的地方还是让人感觉乏味。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那个叫莎士比亚的人就那么伟大呢?”

面对这个“无知”的老头儿,记者当然乐意把他刚刚趸来的知识卖弄一番。

“大多数人都不会理解莎士比亚的才华,更无法弄明白那些反复出现在他剧中的微妙而又难以描述的意象。比方说吧,莎士比亚在他的新剧中反复提到了耳朵和听觉。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但也可以被用来歪曲真相、左右他人,或者沦为追逐权势的卑鄙工具。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耳朵一词就被谋杀者使用过,哈姆雷特也反复提到过耳朵。”

记者只顾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宏论,根本不去理会面前的这个老头儿。老头儿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晃动起来,他在竭力去控制自己,不要笑出声来。

“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莎士比亚就喜欢写一些‘耳朵’什么的,而这种东西,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奥的意思?”老人问道。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记者大声叫道,“你根本理解不了!莎士比亚是一个天才!他对人性的理解可以说是入木三分!你想想哈姆雷特的那句台词:‘是生存还是死亡?’”

老人微微一笑:“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嗯……”记者语塞,又好像在深思。

老人已经控制不住了,身体朝后一仰,哈哈大笑起来:“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反应,都忍不住要哈哈大笑!‘是生存还是死亡’,这不是什么问题!”

记者有些疑惑:“先生,你在说什么!我对这个新剧的理解是相当深刻的,他提出的问题让我感到震撼。”

“妙极了!他的思考正是他逃避思考别的问题的一个手段。”老人缓缓说道,“一个伟大的作家,其标志就是能用繁复而华丽的辞藻写出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如果作家能自己编造出一些闻所未闻的新词,那他就更加了不起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们会认为那些荒谬无稽的词句,一定隐含着什么深奥的东西。”

老人摇摇头:“人们在追寻其意义的过程中,往往对眼前的东西视而不见!”老人叹息一声,“当我们离画太近的时候,反而难以窥其全貌。有时,真理就直面着我们,而我们却丝毫没有觉察。”

记者的眼睛瞪大了。

老人继续说:“本来不在的东西,无须去寻找它。”

记者无奈地笑了笑,摇摇头:“你永远也不会理解像莎士比亚这样的文学巨匠的作品。”

老人轻轻一笑,又叹息了几声。他在账单上签上了他的名字,交给了酒吧的服务员。看到老人的签字,服务员的脸上充满了敬重。

老人离开了酒吧。那位记者还坐在那里,等待那个已经离开了的人。

生命本来珍贵,所以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生命的意义更加伟大一些,但是,不要忘了,眼前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哈桑的汤

作者:佚名

有钱有势的贵族哈桑为了跟随著名大师阿布度·埃芬迪学习,放弃了自己的财富与地位。尽管他在阿布度·埃芬迪身边获得不少成果与进步,大师却发觉他仍不改骄矜之气,这是他从前位高权重所养成的缺点。阿布度·埃芬迪决定给他一个小小的训诫,便唤他前来说道:“你到市场去买40千克羊肚,背在身上扛回来!”

哈桑立刻出发前往位于城区另一头的市场。到达之后,他买了羊肚放到背上。血淋淋的羊肚少不了弄得他全身脏兮兮的,而他却也不得不以这副狼狈模样穿过大半个城区,将羊肚背回去。他是个出名的大富豪,因此途中每遇一人都让他痛苦万分。虽然表面上显得毫不在意,内心其实深感屈辱。

回来以后,大师吩咐他将羊肚送到厨房,好为整个社区准备羹汤。但是厨子说他的盆子不够大,装不了这么多羊肚。

“没有关系!”大师望着弟子说,“你到社区专属的肉品店去向老板借一个盆子!”

这家肉品店位于城区的另外一头,哈桑不得已带着满身的脏污前去。同样的,途中每遇一人都让他的傲气重重受挫。受尽屈辱的他把盆子带回到厨房,然后才去梳洗。稍后,大师将他唤来,说:“现在你再回到市场去,每遇到一个人就问他有没有见过一个背着羊肚的人!”

他向每个路人问了这个问题,所有人的回答若非否定就是含糊其辞:没有人见过这样一个人,就算见过也不记得他的长相了。

回来后,大师要他以同样方式再走一趟肉品店。结果还是一样,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带着盆子、满身血迹的人。

当哈桑向阿布度·埃芬迪报告自己查问的结果时,阿布度·埃芬迪说:“你瞧,谁也没有看到你。你以为大家会注意到你的外表,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是你把自己的目光投射到别人身上。”

当晚,大师大宴宾客,他邀请客人们喝汤:“今天晚上,请和我们一同享用这道以哈桑的尊严与荣耀熬成的汤。”

汤变成了“以哈桑的尊严与荣耀熬成的汤”,因为哈桑能够接受屈辱并彻底舍除了傲气。

生命的尊严有的时候并不是建立在傲气和过度的自尊之上,徐悲鸿说:人可以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生命的真意往往就在傲骨上,而非那些无关紧要的傲气。

让幸福追上你

作者:佚名

没有人不向往幸福的生活。一旦发现幸福的端倪,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蜂拥而上,展开旷日持久的追逐。当人们被这种追逐折腾得精疲力尽的时候,才蓦然发现幸福仍然像海市蜃楼,锁定在那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处。

这不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是因为人们恰恰忘记了,很多时候,幸福其实就是一种云淡风轻的心境,就是那一份远离功利的气闲心定。

一群年轻的志愿者来到一家敬老院探望老人。当大家七嘴八舌在聊天时,其中一位年轻人突然向老人问道:“请问各位长辈,哪一位年纪最大?”一位身体健朗的老太太举起手,微笑着说:“我今年98岁,不知道是否算最年长的?”

年轻人以钦佩的眼光看着她,问道:“您可否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们年轻一辈一些建议,要如何才能追求到幸福和长寿?”

“我从来就不会追求什么幸福与长寿,小伙子!”老太太安详地说。

“我不明白……”年轻人有些不解。

只见老太太笑着说:“我只是找个地方坐下好好休息一下,让幸福来追上我!”

老太太的话曾经让我如梦初醒。我也曾狂热地追求幸福,可我从来没想过,幸福有时候就在我们的身后,当我们拼命向前追赶的时候,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在使幸福离我们越来越远!

哲人说:幸福的根源不在于拥有,而在于知足,在于对眼前的所有持一份欣赏的心情。当我们的心灵饱受着欲望的煎熬时,我们收获的不会是幸福而只能是憔悴;当我们的心境完全被得失主宰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会是幸福而只能是身心的疲惫!

所以,千万别只顾着一个劲儿地向前猛赶,别让我们的心被狂热的欲望全部占领,留一点空间给淡泊,留一点空间给单纯,这样,落在我们身后的幸福才会有机会追上我们!

生命总是在不断地追寻,追寻意义和幸福。其实,适度地放慢脚步,给生命喘息的空间,你会发现,幸福一直在你身后不远的地方。只是你跑得太快,它一直没有追上。

采访上帝

作者:佚名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我:“你想采访我吗?”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上帝答道:“他们厌倦童年,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

“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而后又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于现在之中,也不于未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