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从青涩到而立
24861600000006

第6章 不断追求与知足常乐的矛盾

古人说:"知足常乐",现代人常说:"人生需要不断追求",这两者不是相互矛盾了吗?到底哪个更合理呢?

相同的年纪 不同的追求

方进当年为了尽快参加工作,减轻家里负担,初中毕业后便直接上了中专,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读中专期间,他自学了大专课程。毕业后,他进了一家小的设计公司,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四年后,他获得了自考本科文凭,并进入到一家较大的科技公司负责软件开发。五年后,27岁的他辞职自己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当上老板的他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又开始着手准备获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人问他今后还打算干什么?他说:"我这人不知足,想做的事情还很多。"

于剑大学读的也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也进入到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目前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工资一个月6000左右。27岁时,于剑结了婚,跟妻子一起通过银行按揭买了一套房子,最近还打算买车。朋友问他今后有何打算。他说:"只要我现在的公司不倒闭,老板不赶我走,估计我就一直干到退休了。现在该有的都基本有了,等以后有了孩子把他抚育成人,我也就彻底知足了。"

上面两位主人公年纪相同,却有着不同的追求,对满足也有不同的理解。20岁~30岁的青年朋友们也都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到底我们该如何看待追求与知足呢?

拥有多少才算是"足"

知足常乐来自《老子?四十六章》,全句是:"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灾殃没有比掠夺侵略更惨。所以,知道满足的富足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这里的"知足"是有一个对象和范围的。要知足,对什么知足?老子强调的主要还是财物名利,而范围就是指要适可而止。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不知适可而止,最后坠入了罪恶的深渊。清朝的和珅、如今的很多贪污腐败官员,都是典型的例子。按理说,他们已经拥有了很多常人所不能拥有的东西,但他们的私欲却像一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最终咎由自取。

也许你要问了,那案例中的方进不是也差不多吗?由一个中专生到获得本科文凭,由一个小公司职员到公司老板,按理说他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但他还想干很多事,而且还明着说自己不知足。

其实这两件事具有本质意义上的不同,可说是泾渭分明。和珅之流的不满足,源于私欲高度膨胀,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巧取豪夺,结构损人害己;而方进一类人的不满足,是以创造财富为基础,不断追求,不断进取,为社会不断积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诚实劳动,获得合理报酬,获得终身幸福。这时应该倡导、需要发扬光大的一种劳动态度和处事方法。《老子》中说的那些不知足是一种"贪",是一种"过度"地自私欲望。老子本人并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不可能没有私欲,但对于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老子主张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

那什么样的"度"才算是合适呢?这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有一个原则范围,就是至少不能为了一己私欲,不惜损人利己,破坏社会公德,侵占国家及他人财物,甚至杀人越货,以身试法。

方进的不知足是他正常追求的动力,那这种不知足就带给了他希望;如果在追求的过程中,他能够始终感到快乐,那他的这种不知足其实反倒是一种满足。这不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幸福吗?

要知足也要不断追求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不知足",现在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否"足",怎样才能"足",这样我们才能知足常乐。

老子主张人们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就能知足常乐。意思是要满足于自己食物的香甜,满足于自己服装的美丽,满足于自己民风民俗的快乐,满足于自己居所的安适。这些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温饱已基本不是问题,但不少人在吃的方面却依旧不满足,从来不加节制,整日大鱼大肉,海吃海喝,不但损害了自身健康,而且污染了环境,造成了高碳排放量。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尽早知足,应该适可而止。如果你要在这方面追求,就去钻研一下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发生,人会做到低碳、绿色、环保。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不少爱美人士,尤其是年轻女性把服饰美看得过重,日常中购衣花销很大,这样反倒滋生了虚荣心、攀比心、嫉妒心等不良心理。

说到"乐其俗",这个稍微有些复杂。如今的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整日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以至于很多人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当然,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淳朴的民风民俗,社会中的正气与美德也依然存在。该继承什么,该追求什么,相信大家心中有数。

"安其居",这又是个敏感的话题。每个人都期望有个温馨的家,而拥有一所合适的房子是很多人一直追求的。拥有了之后,有人做到了"安其居",而有人却又去追求更大更好的房子。其实,只要不图虚荣奢华,不沦为房奴,适当的追求也是合理的。

除了物质财富,我们还需要很多精神上的财富,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尊重、赞美、健康等等,要获得这些或者让它们更完善,也需要一定物质上的支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再去不断追求。

总结提示:

20岁~30岁的年轻朋友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已经拥有一些宝贵财富,但同时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实现,有很多愿望没有满足,因此,已经拥有的我们要加倍珍惜,要懂得知足;尚未拥有的我们要继续追求,但必须衡量大小得失,避免失去我们原本已经拥有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