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从青涩到而立
24861600000004

第4章 20岁还不挖掘天赋就等于浪费人生

年轻的你有了奔向幸福的目标,但拼搏的路上难免有很多对手。你是否常常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却收效甚微?是否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做不出显著的成绩?是否感觉自己的人生价值无法得到真正体现?如果是,你就必须尽快重新认识自己,找到并挖掘自己的天赋所在。

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是一种痛苦

佳华高中时英语成绩是班中的佼佼者,她自己也比较喜欢英语,但她认为单纯学一门语言以后的就业面太窄,于是高考结束后就填报了当时比较热门的法学专业,并在某大学完成了四年学业。

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她没能进入她所期望的公检法单位,也不愿去别的单位,就下决心复习司法考试,准备以后从事律师这一行。结果,考了两年都没有通过,她心里有些着急了,便赶紧找了家民营企业先安顿下来,准备边上班边考。

工作后,她能抽出复习的时间比较少,加上自己越来越对法律感到麻木,结果第三年依旧没有考过。这让她有些心灰意冷,于是暂时打消了再考的念头,决定在现在的单位安心干一段时间再说。

然而,佳华所在单位的工作和法律并没有太大关系,她负责的是市场营销,之前她没有全身心投入,工作成绩当然没有同事突出。不考法律以后,她打算专心钻研业务,迎头赶上。可无论自己怎么加班加点努力学习,还是不如同事得心应手。而且她比较怕与客户打交道,有时给客户打个电话都有些紧张,因此业绩也一直上不去。这让她更加失落。

某天,公司来了一位国外客户,中文不太好,也没有带翻译。而公司里又没有熟练掌握英语的人,一时有点束手无策。佳华大学英语过了六级,平时也经常看国外电影,虽然不算特别专业,但与外国人交流暂时够了。她很快了解了对方的意图,并最终促成了公司一笔对外交易。

这件事让佳华深得老板赏识。之后,她被调到了负责外贸的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了外语和外贸的学习,以前学过的法律中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内容也派上了用场。果然,短时间内,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获得了晋升。

由此可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你很难做出突出的成绩,而且还可能使你丧失信心;而从事你在该方面具有天赋的工作,便会在短时间内让你的才能得到展现。

天赋是上天赐予你的财富

所谓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具备的成长特性,是未学先懂,与生俱来的资质、禀赋。比如,"数学方面的才能,主要来自天赋","为了适应学术上的需要,一定天赋的智能是必要的。"

大家都熟悉发明家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很多朋友往往不知道这句话其实并没有说完,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 "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也许是因为害怕误导很多人,所以后面这句话往往被省略掉了。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后面这句话,全句意义的侧重点就发生了改变。爱迪生不容置疑是个天才,他所说的灵感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天赋。当然灵感和长时间的勤奋与专注是分不开的,而且有天赋也不等于就能成为天才。

作家周而复在《上海的早晨》中写道:"艺术这种事体,说容易,真容易;说难,可实在难;有的人唱一辈子,也只是一个唱歌道人;有的天赋高,又聪敏,不消多少辰光,就是艺术家。"这段话一语道破了天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也评述过天赋的重要性。他说,任何职业都需要天赋,艺术领域尤其如此。天赋是一种先天的素质和潜力,试想一个五音不全者,单凭勤奋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歌唱家的,甚至连报考当一名学员的资格都没有。

在很多励志类的书籍里,通过勤奋刻苦获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不少名言警句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比如鲁迅先生的"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诚然,没有后天的勤奋努力,即使拥有再好的天资禀赋也难以成功。但我们不要忽视开发自身的潜质,即属于天赋的那部分才能。其实,鲁迅先生小时候就表现出文学方面的天赋,如果没有这种天赋,单凭勤奋他是很难获得后来的成就的。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基因来决定。我们一定见过不少同样勤奋努力的人,最后获得的成绩却不一样。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如此,前面佳华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20多岁的年轻朋友一定要重新认识自己,要清楚自己到底在哪些方面具有天赋,之后再扬长避短,将其应用到工作学习中,并付出99%的汗水,相信你一定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

天赋若不珍惜也会溜走

很多人小时候就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而有些孩子则仿佛一无是处。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赋,只不过我们暂时没有发现而已。

举个大家身边的例子,某人上学时成绩很差,被老师和父母认为成不了才,结果早早放弃了学业。过了若干年,此人却成了著名企业家,原先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反倒在他的企业给他打工。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有很多,它说明也许你在学习方面没有天赋,但你在别的方面肯定有。由于我们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一些不足,很多人学习以外的天赋都没有被发现或者被打压了。

据研究显示,经测验测出具有某方面天赋才能的学生,有50%以上未被学校老师发现。另一研究更指出,在美国辍学的学生中,有15%至30%是资优学生。

可是,20岁左右的朋友很多方面已经暂时定型,他们又该如何挖掘自己的天赋呢?

第一,可以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每个专业都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比如英语专业就有商务英语、翻译、英语教育等方向。如果你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便可以从中发掘你在哪个方向更具有天赋和优势,从而选择你最具天赋的领域进行发展。

第二,可以从与专业相关联的领域出发。还是以英语为例,如果你学的是商务英语,但你发现自己其实更适合当老师,那你就不必完全放弃英语,而是可以凭借原有的基础对英语教育进行钻研,然后在教育领域充分展现你的天赋才能。

第三,从你的业余爱好出发。很多人的天赋都是展现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的,其中不少人想以自己的爱好为职业,但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如果你在自己的业余爱好方面始终有所积累,便可以分析一下自己从事该行业是否更具备优势。如果条件也允许,不妨一试。例如著名歌唱家朱明瑛、阎维文原来的专业都是搞舞蹈的,但他们发现自己有歌唱的天赋,便潜心开发,终成大业。

实际上,人的天赋不只单独的一面,因此要善于自己去多方面发掘,也可以参考旁人的意见,因为有时旁观者的确比你清。

另外,你在某方面有天赋不一定代表你就是最优秀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要是比多数人更有优势,或者仅仅比昨天的你更有优势,你都应该牢牢把握。

总结提示:

20岁左右时一定要充分发掘并发挥自己的天赋,这样你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为你的幸福人生铺平道路。

某些人明知自己在某方面拥有一定天赋,却不去珍惜或充分利用,主要因为他们要么认为挖掘该天赋价值不大,要么过于自信和骄傲,反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娱乐、休闲等其它方面,甚至耍起了小聪明,不肯踏实努力。结果贻误战机,抱恨终生。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智清醒的头脑。要知道,20岁时如果还不重视挖掘天赋,有可能之后就再没有机会了,你的人生也许就此被白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