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计划。
——艾森豪威尔
只有在行动中,我们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悸动,才能让生命具有价值,才可以得到衣食住行的保障,也可以变得智慧、勇敢、坚毅和高尚起来。
——西点军校毕业生、五星上将布莱德利
在果敢中成长
立即行动!西点军校把这则军规放在最后一条,自有它的道理。如果你永远不行动,那么以上所有的口号永远是一场空。立即行动,要求一旦树立目标,就要以果敢的姿态,立刻去做!
果敢精神就是行事果断、不犹豫,做事勇敢、不畏惧的精神。在西点军校的残酷训练中,果敢精神被贯穿在训练始末——尤其在残酷的“斯巴达”训练中,没有果敢精神是远远不行的。面对军事训练的重重困难,每个西点学员只有前进,绝不允许退缩,每一次残酷的训练都要求每位西点学员能够对面临的危险做出迅速的决断,这种迅速的决断经过多次训练很快就形成了西点军人行事果断、决不拖沓的作风。
西点军校用一系列的军事训练、体能训练来增强学员们的果敢力。比如刺杀和拳击。
西点军校的刺杀训练非常戏剧化,每个学员都要果敢地把每个动作做到完美。新学员们要手持一把装上长刺刀的M-16步枪,每做一个动作,都要大声高喊:“刺刀的精神是什么?”“杀敌!”在刺杀的瞬间,高喊口号的学员们一齐拼力向前刺去。“青草靠什么成长?”“鲜血!”。
拳击是一项锻炼果敢力的运动,也是所有学员公认的难题,因为很多学员都像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脸上从来没有挨过拳头。突然要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打击,每个人都会恐惧。事实证明,拳击训练能很好锻炼学员们的果敢精神。胜利是每个学员的目标,如果你不全力出击,就会被对方给打倒。如果有人想逃离拳击,那他就不能毕业。大部分的学员在打出第一拳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番强烈的挣扎——这必须是重重的一拳。但对于那些攻击心很强学员,拳击训练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管理自己的攻击心的能力。
巴顿将军是著名的“血胆将军”。一次,他的部队在前进中被堵在一座狭窄的桥上,经查明,原来是一辆二轮车和两头骡子挡在了桥中央。巴顿驱车赶到后,他二话没说,就立即从枪套里拔出手枪,然后对着每头骡子的头各开了一枪,他让士兵把死骡子拖到桥的一边,他的部队得以顺利前进。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李奇微将军也是一位果敢的将军。他曾经长期驻守在拉美。在空闲时,他喜欢以“猎鳄鱼”来消遣时日。他“猎鳄鱼”的嗜好为许多朋友惊叹。
在尼加拉瓜湖里到处都是巨大无比的鳄鱼,这是一种极其凶猛而机警的动物,猎鳄鱼对所有人说来是很危险的。狩猎时,李奇微将军只穿着鞋袜短衣短裤,他趴在地上,慢慢匍匐前进,他用腹部爬过烂泥地,寻找秘密的隐藏地点。在射击时,他总是喜欢瞄准那些小节的中间,因为那是鳄鱼的眼睛。当鳄鱼潜在水中时,你就只能看见那一点点露在水面上。李奇微将军一天最多可以捕杀7条大鳄,每条大鳄都有14英尺长,重达千磅以上。就是在潜行追踪一条老公鳄时,李奇微不慎遗失了他珍贵的西点军校纪念物——他那枚西点军校的戒指从手指上滑掉了,这是让他最遗憾的一件事。
正是果敢精神造就了许多血胆将军,使他们能无所畏惧,拼命杀敌,在战争中做到速战速决。西点学员深知:一个行动胜过一千个计划。在“立即行动”面前,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你惟一需要的就是果敢执行。这也是美国第34任总统、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坚信的准则。
“最真实的智慧就是果断的决心。”这是拿破仑的座右铭之一。在果敢中成长,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意义。“有志者,事竟成”,每个人都会这样说,但真要下定决心做成某事,并凭借这种果敢的决心,冲破种种障碍最终走向成功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钦佩。
在果敢中成长,就是在奋斗的路途中,比别人多迈出一步。斯巴达在练习格斗时抱怨手中的剑太短,他的父亲严肃地说:“你往前进一步,剑不就长了一尺吗?”果敢精神就是那充满勇气的一步。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立即行动,决不拖延。
任何时候,当你感到生活中的一些恶习在向你悄悄地靠近时,告诉自己:立即行动,这句话是最惊人的起动器。它能使你的全身立刻充满果敢的战斗力,使你立刻行动起来,克服弱点,实现自我超越。不要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搁置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习惯只会让你一再为自己找借口。
马上行动起来,不要再等待了,等待成功、等待机会,你在那里犹豫着徘徊着,成功永远都不会来。练习对自己说:立即行动吧!向那些顽强的西点学员们,一旦确立目标,就果敢地冲上前去。
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什么?
“先开枪,后瞄准。”因为“你瞄准的时间越长,射中的机会就越渺茫。”
立即行动!就是现在!
即使一无所有,也要立即行动!在果敢中前进,一切皆有可能!
不怕疯狂的想法
立即行动,就不怕有疯狂的想法。对西点学员来说: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有你想不到的事情。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不要怕疯狂的想法。敢想敢做,这几乎是所有成功者共有的特质。不断挑战极限是每个西点学员的乐趣,只有超乎常人的努力才会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喝上可口可乐”这句话出自罗勃特·伍德鲁夫。在当时那个年代,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极度疯狂的想法。小小的一瓶可乐能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这不是痴人说梦嘛。而今天,世界上还不知道可口可乐的人,恐怕已经很少很少了。可口可乐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全世界的人每天要喝掉2亿瓶可口可乐,约7.5万吨。仅“可口可乐”这个名字,其价值就高达434亿美元,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饮料。
罗勃特·伍德鲁夫出身于军校,他具有勇敢自信、诚实守纪的军人品质,他被人们称为“可口可乐之父”。他的事例曾经被西点军校多次引入教学中,成为经典案例。
可口可乐是由美国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一次偶然中发明的。1887年,在一次幸运的意外中,有人把糖浆和碳酸水倒在一起,于是可口可乐诞生了。它从一种药剂魔术般地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饮料。
精明的彭伯顿定下可口可乐的14种原料,并将配方藏在银行的保险柜里,成为秘不示人的专利。他还请书画家鲁宾逊为这种饮料设计商标,“Coca Cola”诞生了。这个商标一直沿用至今,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成了可口可乐的传统标记。
刚刚诞生的可口可乐做为新事物,并不为人们看好。第一天只售出了9杯,第一年生意只赚了50美元,连广告费都不够。直到1923年,罗勃特·伍德鲁夫担任总裁,可口可乐才走向世界。
一瓶由99.7%的糖加上水的“糖水”,如何能摇身一变成为一瓶征服全世界的魔水呢?它百年畅销的秘密是什么?答案就是罗勃特·伍德鲁夫。他的雄才大略和精明强干让他喊出了“让全世界的人都喝上可口可乐”的口号。
1941年,著名的“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参加了二战。战乱使可口可乐一度滞销,海外市场更是一筹莫展。总裁伍德鲁夫为之整天坐卧不宁,他的老胃病也复发了。
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原来是他军校的一位老同学班塞打来的。班塞当时正在麦克阿瑟将军的麾下任职,两个人寒暄了几句,班塞提到了可口可乐:“我好久都没有喝到你的饮料啦!尤其在热得要命的菲律宾丛林中,一想到你那种棕色的清凉饮料,我真恨不得灌上一大桶。”
班塞的话让伍德鲁夫如醍醐灌顶,他突然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如果前方的将士们都能喝上可口可乐,不就等于做了海外市场的活广告吗?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立即行动起来,首先展开广告宣传的攻势。伍德鲁夫公开宣传可口可乐的重要性对于前方将士来讲不亚于枪弹。他命令几个一流的宣传人员共同起草提纲。他亲自指导:一定要把可口可乐与将士的战地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有激发饮者欲望的语言,要明确饮料对胜利的影响……
宣传稿几经修改,从5万字浓缩为2万字,再配上精美的彩照,成了一本名为《完成最艰苦的战斗任务与休息的重要性》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特别强调:在艰苦的战斗中,应尽可能调剂战士的生活。当一个战士精疲力竭、口干舌燥时,喝上一瓶可口可乐,该是多么惬意呀!可口可乐已不是简单的消闲饮料,而且是生活必需品,如同枪炮弹药一样重要。
伍德鲁夫还召开了记者招待会,邀请了国会议员、前方战士家属、国防部的官员等重要嘉宾。他在会上一再鼓吹他的观点:“可口可乐是军需用品,我们把可口可乐送到战士手中,是对士兵们的诚挚关怀,是在为战争出力。”他的话打动到场的所有人。当他演讲完毕,走下讲台时,一位60多岁的老人迎上前去拥抱他,热泪盈眶地说:“你的构想大伟大了,你的爱心一定会受到上帝支持的!”
伍德鲁夫的宣传使整个五角大楼都为之倾倒。经过磋商,五角大楼的官员们不仅把可口可乐列为了军需品,并且决定要在战地建厂生产。美国国防部不久就宣布:“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凡是有美国军队驻扎的地方,务必使每个战士都能喝到5美分一瓶的可口可乐。这其中所需的一切费用和设备,国防部将予全力支持。”
在短短的两三年内,伍德鲁夫的公司就向海外输出了64家可口可乐的生产设备。军用可口可乐的消费量达到了50亿瓶。这在当时是所有其他饮料公司都不敢想象的。可口可乐公司在伍德鲁夫的大胆英明下,成功地开辟了国际市场,为战后的新飞跃奠定了基础。
其后,伍德鲁夫又展开了猛烈的广告攻势。伍德鲁夫确实是一个极其精明的商业奇才,他网罗了优秀的心理学家、艺术设计人员、社会学家等,利用所有能利用的的广告媒介和文化手段,来做好可口可乐的广告设计工作。每一条广告他都要亲自审查、反复推敲。除了在广告设计上倾注巨大的精力,伍德鲁夫还果断地把大把大把的钱投到广告宣传上。仅2000年就达到了1.9亿美元。为保证广告的质量,他还规定所有广告宣传全部由总公司统一制作。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商标、广告、甚至标有可口可乐徽记的冰箱,都是正宗的美国货。
1955年,65岁的罗勃特·伍德鲁夫宣布正式退休。退休后,他还会经常参与可口可乐公司的重大决策。直到90岁时,他仍然对可口可乐公司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的这种奋斗不息的精神,也就成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象征。
有时候,正是那些自信、充满勇气、敢于突破固定思维的人才会产生疯狂的想法。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墨守陈规的人会提出一些颠覆人们想象的设想。正因如此,这些疯狂的想法仿佛出自上帝的选择,并经由有能力的人去实现他。罗勃特·伍德鲁夫就是一个被上帝选择的人。正是他的雄才大略和精明强干促使他立即行动起来,把他的疯狂想法变成了事实。
所以,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告诉我们:不要怕疯狂的想法,或许,正是这个疯狂的想法把你送到了事业之巅。那就紧紧抓住这个想法,立即行动起来吧!
速战速决,全力以赴
西点军校注重培养学员们速战速决的能力。在学员们看来,速战速决就是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以便在敌人还没有来得及准备时,实现最大限度的杀敌。速战速决是提前行动、抢占先机,迅速的完成任务、结束战争。
“海湾雄狮”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在海湾战争中领导了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他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赢得了胜利。
1934年8月22日,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出生于美国的新泽西州特伦顿市,他的父亲是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1952年,施瓦茨科普夫也考入了父亲的母校西点军校。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光荣毕业。施瓦茨科普夫对西点军校怀有很深的感情,1964年,他再次回到西点军校执教,他的婚礼也是在西点军校的教堂里举行。1969年,施瓦茨科普夫接到命令重返越南,从此步入了他的战场生涯。1988年,由于在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施瓦茨科普夫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美国中央司令部总司令。
1990年8月,著名的海湾战争爆发了。施瓦茨科普夫出任美军海湾部队总司令、多国部队总司令。他很快制定出一项遏制伊拉克进入沙特阿拉伯的“90—1002”作战计划。根据计划,他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散布在地球四面八方的总计20-25万的陆、海、空军运到中东沙漠地区。为此,施瓦茨科普夫开始了庞大而令人头痛的军队调集和后勤保障工作,很快,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施瓦茨科普夫认为,伊拉克虽然有规模庞大的地面部队和化学武器,但他的海空力量薄弱,施瓦茨科普夫紧紧抓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弱点,决定先以美军空中和海上的强大火力摧毁伊拉克的防御系统。
施瓦茨科普夫是一个在战争中讲求速度的军人,他仅用了三个的月时间就将包括海、陆、空在内,装备有现代高科技兵器的50余万大军有条不紊地部署在了海湾地区。
1991年1月16日,施瓦茨科普夫接到了进攻命令。他庄严地对手下部队下达了******,他讲道:“我对你们充满了信心。总统、国会、美国人民以及全世界都会联合起来站在你们这一边,支持你们。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现在你们应该是‘沙漠风暴’中的雷与电。上帝与你们同在。”
1月17日凌晨两点,美国军队驾驶着能避开雷达追踪的隐形歼击机群带领着多国部队的庞大机群,穿过黑暗的夜空,向伊位克发动了猛烈空袭。解放科威特的战役打响了。这次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战役,对伊拉克实施了出其不意的大规模空袭,让伊拉克军队措手不及——当时联合国通过了1月15日后对伊拉克动武的决议。从气象条件考虑,“无月之夜”和“涨潮之夜”对作战最为有利,而“1月15日后”可供选择的只有三段时间:1月17日至20日,2月16日至18日,3月17至19日。第一段时间太仓促,第三阶段时间又正值天气转热,风沙增多。所以一般人认为只有第二段时间是最理想的。然而,施瓦茨科普夫却选择了1月17日,这完全出乎了伊拉克的预料。因此,当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空袭时,城市巴格达仍灯火通明,伊拉克军队的飞机还来不及起飞,便被炸毁在机场,地空导弹也没有发挥作用。
接下来的五个星期中,有八万架飞机继续袭击伊拉克,空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伊拉克的军事通讯系统和指挥中心一片混乱、几近瘫痪。这正是施瓦茨科普夫的目的:“我们首先要切断它,而后再消灭它。”为此,施瓦茨科普夫整天待在作战室,坐在皮椅里仔细研究着参谋长们呈给他的一张张地图。
2月24日凌晨,海湾上空繁星闪烁。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队的地面作战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拉开了序幕。这次名为“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战共有13个国家的部队参加。强大的炮火从陆地、海上和空中向伊军的前沿阵地席卷而去,连大地在颤抖。
面对强大的进攻,伊拉克士兵不想再战。战斗刚开始不久便有5500名伊军士兵投降。中午时分,施瓦茨科普夫清楚地认识到伊拉克军队正在土崩瓦解。他抓起电话,命令前线指挥官大胆推进,提前实施进攻。
这是美国军事史上最迅速最深入的进攻——施瓦茨科普夫的大部队在战场上以疾如闪电般的速度顺利推进。部队在100小时内行军200英里。伊军的4000多辆坦克,几乎被全部击毁,战俘从5万迅速增至7万多人。施瓦茨科普夫声东击西,他有意造成从左翼进入科威特的声势,却指挥部队从右翼攻击,很快便包围了在科威特的伊军。
2月27日,在地面进攻打响77小时之后,科威特部队进入了科威特城。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态度谦恭,他坚持让科威特军队第一个开进自己的首都,举行收复科威特城的正式仪式,赢得了多国部队的阿拉伯国家尊敬和好感。
2月28日,作战双方正式停火。科威特被解放了,施瓦茨科普夫率领的军队以极小的代价,在最短时间内歼灭伊军数十个师,使美国获得了二战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的胜利。
为减少伤亡,防止自己人殒命于友军的炮火之下,施瓦茨科普夫制定了许多“反自残”措施。其中一项是,在所有地面部队的车辆上都用荧光漆刷上倒写的“V”字,以便飞行员能更好的辨别,防止误炸。这些措施在战争中起了很好的自我保护作用。让施瓦茨科普夫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赢得了胜利。
在这次海湾战争中,参战的军兵种之多、武器装备水平之高,组织协同之复杂,都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之最。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全力以赴,用时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以出色的领导才能率领美军和多国部队迅速打赢了战争,他被誉为“民族英雄”,施瓦茨科普夫将军的精神代表了西点精神,西点军校以他为荣!
立刻行动、速战速决,在这场战役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学完了以上二十二条军规,你还在等什么?赶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