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有志气的女孩
24858800000027

第27章 聆听生命的强音(井婷婷)(3)

从此以后,每天工作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女孩都要自信的对着试衣镜,她变得很开心、很温柔、很自信地微笑。虽然女孩身上只穿着粗布衣裳,但是她大脑中想象着自己却是一个身穿漂亮衣服的美丽女士。女孩待人接物显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深受来往顾客们的喜爱。尽管女孩只是一名普通的打杂女工,但是她总能够想象着自己就是这家店里的主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她都显得特别积极,尽心尽力,仿佛这家裁缝店就是她自己家的一样,这么勤劳的女孩因此而深得老板的信赖。没过多久,许多顾客都对老板夸奖这个女孩,他们说:“我们觉得这位小姑娘是你们店中所有姑娘里最有头脑而且最有气质的女孩。”听到客人们的话,老板也说:“这个女孩确很出色。”又过了一段时间,因为有别的事情要处理,老板就把这家裁缝店交给小姑娘打理了。

在小姑娘的精心打理下,这家店变得越来越有名气。终于有一天,小姑娘有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安妮特”,没过多久,小姑娘继而成了“服装设计师安妮特”,最后经过不断的努力,小姑娘终于成了“著名服装设计师安妮特夫人”。

安妮特的成功,固然得益于很多方面,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一无所有的安妮特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她敢于想象自己的“成功”,也就是想象着自己就是这家店的“店主人”,是一个行内“著名服装设计师”。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想象”的作用并不在意,他们认为安妮特的成功只是一个特例而已。其实不然,看一下心理学家关于“想象”的一项试验吧!

一位心理学家把一些身体状况基本相同的学生分成三组,然后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技术训练。第一组学生坚持在二十天内练习投篮,在这个过程中,会把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投篮成绩记录下来,在中间练习的时候,心里学家不会提出任何要求,顺其自然。第二组学生与第一组同学相同的是,他们也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练习投篮的成绩,但是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此期间不再做任何投篮练习。第三组学生只记录下第一天的投篮成绩,然后每天花掉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做想象中的投篮。如果大脑中练习投篮不中的话,他们便要在想象中对这个结果做出一个相应的纠正。最终实验结果令所有人都很吃惊:第二组进球率一点长进都没有;第一组进球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第三组进球率同样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这个实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想象”的作用,也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头脑中所拥有的巨大的潜能。

其实,成功只是蕴藏于一个人心底中的一份最强烈渴望,甚至是一个梦想。渴望得到的成功的人,只要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坚定的向着梦想的方向慢慢走去,那么这个人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锁不住的灵魂

八岁那年,同龄的孩子还在享受父母关爱,享受快乐的生活的时候,她却凭借良好的成绩进入了著名的音乐学府,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对于一个普通的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很令人赞叹的事情了,而对于她的这个成功,人们更加觉得惊讶,因为她是一个哑巴女孩。

几年之后,她自己创办的电子杂志获得了一项大奖,而这份电子杂志里面的诗歌以及游记等大部分文章多数出自她的笔下。

这仍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这样的殊荣也是值得人们称赞的,但是那年,她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

有一年的一月到三月之间,她在朋友的陪同下,一路从英国南部的家里出发去各地旅行,包括英格兰、澳大利亚、********、孟加拉、美国等地方都留下了她小小的足迹。

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经历,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对于一个双腿残疾的女孩来说更加不易。

这个女孩就是乔伊·南丁格尔。

乔伊·南丁格尔的身体是独一无二的,从很小的时候,她就以轮椅为伴,别人的身体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而她的身体却是她的监狱。她罹患的并不是大脑性麻痹、多发性硬化症或者是帕金森病之类,尽管这几种病的症状都一一出现在这个不幸的女孩的身上。女孩所得的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未知疾病,医学界只能将这种病症描述为深度精神性肌肉失用症及神经紊乱。不仅如此,女孩还常常发高烧、尿道感染、腹泻、癫痫发作……可怜的女孩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载体。

面对这样不好的情况,乔伊并非没有气馁过,她努力的做着和常人一样的事情,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甚至做的比别人做的更好,当然有时候想到自己因为身体上的缺陷而哪里也去不了的时候,乔伊就会感到万分的悲伤。她上网与许多国家的残疾人进行交流,大家彼此信赖,相互鼓励,不久后乔伊就通过这些网上的朋友们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电子杂志。这份杂志的名字叫做叫“From the window””的杂志,你可能不会想的到,乔伊竟然可以让许多普通人难以接近的名人亲自为她的这份电子杂志投稿,如著名的作家玛格兰特,大主教乔治加里,以及曾经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还有当下最著名的残疾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 一个小小的女孩能够有如此的魅力,如果本身不是有闪光之处的话,肯定不会得到这些名字的信赖的。

没有谁能比乔伊更能体现这句话了:尽管疾病禁锢了人的身体,但它锁不住的是坚强的灵魂,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什么困难都可以解决。乔伊·南丁格尔谱曲作乐,让音乐代替她的声音;她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用那些美妙的文字代替她与他人进行交流;她到各国旅游,不仅向人们证明了坐在轮椅上也能亲睹世界的精彩,而且也向世界证明,只要拥有执着的信念,一切理想都可以实现。

坚持到底的罗琳

随着《哈里·波特》风靡全球,它的作者和编剧J·K·罗琳成了众人知晓的知名女人,与现在的成功相比,J·K·罗琳在成功之前,也遭受了一段艰辛无比的岁月。

罗琳是一个从小就非常热爱英国文学,她是个非常聪明的姑娘,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展现了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天赋,她很热爱写作,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讲故事,当然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这个爱好,她相信自己以后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她对自己很有信心。在上大学的时候,罗琳主修法语。在毕业之后,她一个人前往葡萄牙发展,不久之后就和当地的一位记者坠入情网,然后匆匆的便举行了结婚仪式。

可能大多数成功的人的背后都会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罗琳也是。与那个记者结婚可能真的是一件草率的事情,这段本来根基就不稳定的婚姻来得快去得也快,罗琳的幸福的婚姻生活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因为结婚后没有过多久,罗琳的丈夫,就是那个所谓的记者,慢慢的开始暴露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个人不但没有一点上进心,还经常莫名其妙的殴打罗琳,罗琳总是时不时的受到他无缘无故的伤害,不仅如此,他还做了一件更为不仁道的事情,就是不顾罗琳的苦苦哀求将身无分文的她赶出家门。

被自己无情的丈夫强行的赶出家门之后,罗琳便带着自己仅仅三个月大的女儿杰西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英国,栖身于爱丁堡一间没有暖气,没有家具的寒酸小公寓里。

丈夫离她而去,什么都没有给自己留下,自己也没有工作,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房子只是租的,经常是过一段时间就得搬家,居无定所身无分文的困境,再加上自己那个年幼的嗷嗷待哺的女儿,罗琳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泥潭之中,变得穷困潦倒。为了能让女儿少受一些苦,罗琳不得不靠救济金生活,经常是女儿吃饱了,她自己还饿着肚子。生活举步维艰,而且打击总是时不时的光顾罗琳的生活。

但是,家庭和事业的失败并没有让罗琳失去生活下去的信心,她的关于写作的信念依旧像小时候一样坚定,而且写作的积极性依然很高,用她自己的话说:“或许是为了完成自己多年的梦想,或许是为了排遣自己积淀在心中的不快,也或许是为了每晚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女儿听。”总之,罗琳成天不停地写呀写,有时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少用一些电,罗琳甚至能在咖啡馆里写上一天。人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幕,在一间普通的咖啡厅里,一位瘦弱的母亲埋头写着什么,而她的身边则放着一个简陋的婴儿车上,有时候,车上的女孩安静的睡着觉,而有时候则很不于母亲合作,使劲的哭闹,这个女人就是罗琳,她就在自己女儿的吵闹声里完成自己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