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24857200000022

第22章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5)

作为一个年轻人,一定要懂得“面子”的重要性,否则处理失当会对你的人际关系和事业造成很大的困扰。胸怀大度的人,甚至会给敌人留面子,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时候给敌人留点面子,其实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这也就是很多老于世故的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缘故。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有的时候其实只要说几句恰当的话就可以了。只要你不头脑发热、三思而后行,处理面子的事就会好多了。

感情投资,宜走长线

感情储蓄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与人交往,不可过于急功近利,平时多投入,少支取,才是处世之道。

感情像其他事业一样,也需要投资,但不要期望你刚为感情投了点儿资,马上就能得到回报。这就像你刚刚存了100元钱,第二天就要把它取出来,不仅没有利息,而且还可能引来银行出纳员的抱怨。如果等到10年以后再取,银行不但不会嫌你烦,反而会对你这个忠诚的客户礼遇有加,而且你所收获的利息也会相当可观。

感情投资,要学会多储存,少支取。不要动不动就让别人还你的人情,那样你的朋友只会觉得你是个小心眼儿、势利鬼,这样你只会失去一个又一个朋友。

建立关系容易,但维护好人际关系就不那么轻松了。多年的友谊需要认真地经营,长期而稳定的感情都是经年累月培养起来的。这和钓鱼的道理一样,只有那些善于放长线而又有耐心的人最终才能钓到大鱼。

某小企业的老板长期承包某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这位小老板对这些公司的职员下足了工夫,不仅对公司要人予以热情款待,对年轻的职员也毫不例外,这次他能躲避行业危机就多亏了他多年来的感情培养。

这位老板是这样做的,他先将各公司员工的个人资料弄到手,经过分析后,他开始对一些员工予以重点感情投资。比如:当某位年轻职员业务上获得佳绩时,他会以私人关系给予祝贺;当某经理助理获得晋升时,他还会邀请此人到高级餐馆用餐;当某主管生日时,他也会送去一份合适的礼物。这些大电器公司里有不少人受过这家小企业老板的恩惠,心里早已对这个小老板感恩戴德。

就这样七八年时间过去了,小企业老板一如既往地付出小恩小惠,更为“神奇”的是,他居然从来不借自己所积累的人情行“方便”之实。后来,到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许多小承包商都垮掉了,只有这个小老板的公司依旧业务不断,原因不明自白。

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明白“放长线”的道理了吧,这个小企业老板做了七八年的“亏本”生意,他亏了吗?没有,长期的“亏本生意”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的事业。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里成天盘算着怎么找个机会捞回来,日不甘食,夜不能寐,因为他觉得不捞回来心里很难受。这种心态其实是很危险的,最可能引发的后果是:既投了资,又没有增加自己感情账户的收入。

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会喜欢讲投资与回报,可并不是人人都懂,尤其是在感情这个特殊领域。如果你本身没有太多的资金,只能一次存一点零钱,那你就别指望能快速地一次性从银行里取出大额的支票,这样的银行不可能存在,因为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感情投资也一样,那些一心想要索取的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在感情投资中,急功近利的做事法则看似与商业法则并行不悖,实则大有区别。感情投资的急功近利,使你看见了显性的回报,却忽视了隐性的收益;感情投资的急功近利,使你想到了等价交换,却忽视了信誉缺失后交易成本的急剧扩大;感情投资的急功近利,使你满眼都是利益,却忽视了感情的培养。实际上,没有人愿意和满眼都是金子的人交往。

人与人之间除了存在着显性的社会契约关系外,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的契约关系,感情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情的储蓄绝非一日之功,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赢得好人缘需要长远的眼光。要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不计回报,日积月累,留下来的才是人缘。这样,在你遇到困难时才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惹不起,躲得起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的。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厉害角色——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人。更令你郁闷的是,他偏偏和你过不去。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惹不起,那就躲吧。

小黄的上司不但为人尖刻,还喜欢占下属的便宜。小黄每次和上司出去吃饭,到结账时上司总是拿出100元大钞,然后对小黄说:“今天身上没带零钱,小黄你先替我垫着,回头给你。”

像小黄这样刚进来的员工,薪水本来就少,只够糊口的份,上司还这样残酷的“剥削”。一次这样,两次三次还是这样,小黄终于忍无可忍,只好远远看到上司,就像避瘟神一样赶紧躲开了。

小黄明明知道上司在欺负人,但又不敢发作,因为自己还要在他的手下做事,一旦撕破了脸皮,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小黄的情况,如果你还打算在这个公司做事的话,你只能先考虑暂时做段时间的“乌龟”。因为你还年轻,还没有修炼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地步,只能是小心翼翼地保存自己的“能量”。你也不要担心这种人会一直趴在你头上作威作福,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有高手去收拾这种小人。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如果你暂时没有能力去应付那些让你头痛的事情,你最好迅速撤离现场,越快越好。

袁杰最近遭到同事的排挤,对此他很郁闷,自己从来不招惹别人,只是埋头做自己的事,可即使这样也没能逃过办公室政治的浪潮。原本还风平浪静的办公室现在已是风生水起。要问是怎么回事?原因很简单,最近公司将在他和另两名候选人——马斌和崔浩之中选一人做业务主管。其实袁杰知道自己还年轻,能力还有待提高,根本就没有和别人争当领导的意思,但他已身处旋涡之中,由不得他辩白。

自消息宣布以后,办公室就再没有宁静过,先是有人检举崔浩贪污受贿,后有马斌的私生子照片曝光。明枪暗箭,你来我往,弄得办公室鸡犬不宁。刚开始由于袁杰的低调,还没有被卷入进来,可后来因为袁杰的沉默,使他成了马斌和崔浩的共同目标。

一次,总经理要求他们三个候选人各自做一个项目计划书,成绩要计入最后的选拔决策中。由于袁杰出差去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总经理就让马斌和崔浩负责通知袁杰,可他俩私下商量后,却故意叫文秘把通知书放在袁杰已经处理过的文件夹里。

一个星期后,到了要交项目计划书的时候,马斌拿着计划书不无得意地走过来,脸上挂着轻松的神情,笑嘻嘻地问袁杰:“你的计划书做得怎么样了?”

“计划书?”

“你不会是忘了吧?”

“什么计划书啊?”

“这么大事,你也敢忘,你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