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24857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初入社会,要背景?没有。要经验?没有。要金钱?没有。毕竟初入社会,一些硬件设备不够齐全也没关系,但有一样你不能没有——人情世故。

也许你自诩有热血、有激情、有头脑,你希望有朝一日扬名天下,拥有“宝马名刀”。可现实总是太过残忍,有以上想法的人很多,但苦于机会太少,幸运女神总是迟迟不肯垂青于你。于是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你渐渐感觉透不过气,开始在夹缝中挣扎和生存,似乎别人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对你来说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这时你该问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呢?我比起别人来缺少的是什么?答案是——学习。

古来成大业者,无不为学之冠。学习的确是成功的基石,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然我们所说的学习不仅指学习死知识,只懂得知识却不识人情世故的人依然免不了落得个“呆子”的名号。事实上,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有时甚至比知识更重要,而这种成功的经验大多与人情世故有关。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我们也可以把它归为社会知识的范畴。这种知识大多来自于和不同人群的社会交际经验,在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下,懂得一些人情世故能帮助我们缓和与别人的紧张关系,也比较容易让别人感受到和我们交往的愉悦。

许多年轻人都犯了一个错误,把自己定位成“个人英雄”、“独行侠”,不喜与人交往。可事实上,就像一句电影台词中说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只要你活在人世,又怎能不与人打交道,而要与人打交道,又怎能不懂得人情世故?有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有过硬的知识,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就能打出一片天下,于是对于人情世故或是忽略,或是不屑为之,甚至嗤笑别人的“虚伪”,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在“真实”中怀才不遇、自怨自艾。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也许很聪明,学历很高,可是在进入社会时,依然感到诚惶诚恐和力不从心。对初入社会的人来说,人情世故的确过于复杂,而这种复杂仅靠在学校中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或者一些小聪明是很难应对的。所以,年轻人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走很多弯路,甚至曾掉进陷阱,受到很多伤害。现在之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选择躲在象牙塔中,从硕士到博士一路读上去,其目的可能仅是为了推迟进入社会的时间,因为他们不愿面对这个复杂的江湖。当然,他们也会羡慕那些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老江湖”。

然而仅有羡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这些“老江湖”的做法,毕竟你在象牙塔中又能躲多久?你终究还是要出来面对社会的,如果不想在社会上成为孤家寡人,那么就应该学会怎样和人相处。虽然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可是最起码学会一些人情世故,你才能主动适应社会。我们不是圣人,也不要期望别人是圣人,如果仅照着死教条做事,那么在社会这个“江湖”中注定是吃不开的,步入“江湖”就得遵守江湖中的规矩。有时,即使并非出于己愿,也要按“江湖规则”来办。

身在“江湖”的人都说“江湖”深不可测。的确如此,不管是职场、生意场、朋友场、情场还是社交场,都是一个“江湖”。可以这么说,“江湖”贯穿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既然这样,我们更应该懂得一些“江湖”道理,需要那些“老江湖”的经验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少碰壁、少中圈套、少走弯路。

当然,“老江湖”们的生存智慧不是教我们学会奸诈、油滑甚至是邪恶,而是经历过风雨后的一些人生经验,他们所懂得或正在应用的人情世故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的,它可以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是一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学问。

每个将要进入或身在“江湖”的年轻人,每个在社会中屡遇挫折和迷茫的年轻人,都可以从这本《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中吸取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从而修炼成生活和工作中的“高手”,为自己谱写一曲“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