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交际要懂心理学
24855500000010

第10章 编织你的人际关系网(9)

一般来说,在生活中碰到挫折或困难时,对归属感的需求就会更加强烈。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一个人所能承受的,这就需要更多人的支持。而在碰壁之后,受伤的心需要修复,这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归属感包括5个维度: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成就感。对此,“自己人”都可以将这些一一满足。要想通过归属感来融洽人际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自己人效应”。当然,“自己人”不可乱用,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

首先,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要让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从而使你提出的建议易于被接受。如果你没有根据就称自己为对方的“自己人”,对方不仅不会信任你,反而会觉得你轻浮不可信,甚至怀疑你有所图谋。

其次,应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如果彼此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即使你的言辞表述富丽堂皇,也不能引起对方的共鸣。无论是同甘共苦,还是换位思考,都是为了让彼此的心灵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共振”。要想取得对方的信赖,先要和对方缩短心理距离,与之处于平等地位,这样就能提高你的人际影响力。

最后,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品质,即便他把别人当成自己人,别人也不屑于与之为伍。试想,谁愿意与品行不良之人为一伙?

总之,要想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更融洽,就一定要擅用“自己人效应”。

悦纳对方,包容他人

包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精神上的一种成熟,同时,它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人们在看透了生活以后得到的那份从容和超然。包容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非常重要,它常常融入在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当中,包含在人们的生命里。

能包容他人的人往往能让人感到特别亲切,他们一般都有比较好的人缘,而这种好人缘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助推力。

有一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有包容之心。能够包容别人的人身边往往有许多朋友,而且都是不容易背叛他们的朋友,这正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包容朋友的许多过失,使朋友都乐于和他们相处,并适时帮助他们。

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有豁达大度的胸怀,这样才能更快地找准成功的方向。所谓豁达,即性格开朗;所谓大度,即气量宏大。能够包容他人的人,能和不同性格的人和谐相处,能够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够做到忍辱负重,面对误会和委屈,他们也能很好地处理。善于包容的人能够不计较小事,常常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别人。

一个善于包容的人身边会有许多知心朋友,他们能够与别人求同存异,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他们还能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与自己观点相反的意见。善于包容的人往往能不计前嫌,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一旦发现自己的过失就会立刻改正,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能够主动检讨自己,而不是先想到推脱责任。

有的人之所以与人交往得不愉快,就是因为心胸有些狭窄,喜欢在小事上纠缠,时间一长,对他人的意见就变为成见,一时的怨气也就变成了怨恨,在感情上就会排斥对方甚至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包容对方,首先要学会悦纳对方。朋友之间相处,如果你不能接受他,那么你就不可能包容他。事实上,不仅友情是这样,任何感情都是从接受开始的。

美国有个越战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可以吗?”

“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的。”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可是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哦,天啊!我很难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帮儿子出主意,“儿子,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也许事情会比较麻烦。”

通完电话之后,父母一直在等待儿子归来,然而,他们再也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的一个电话。电话是警察局打来的,告诉他们去辨认儿子的遗体。当他们到达现场时,看到的是死去的儿子。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事实上,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与故事中的父母一样喜欢完美,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问题不在于对方完美与否,而在于你是否能悦纳、接受他。在对待朋友时也是这样,即使有了伤害,你也要学会接受,学会包容。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旅行,在旅行的途中,他们发生了争吵。其中的一个人扇了另一个人一个耳光,被打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在沙子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今天,我的朋友扇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前进,一直走到了沃野,于是他们打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被打的那个人由于蹲错了地方,差点被水淹死,幸好他的伙伴救起了他。被救之后,这个人拿起一把小刀,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同伴看到他这个举动后很好奇,于是问他:“为什么我打了你,你要写在沙子上,但是我救你之后,你却刻在石头上呢?”这个人微笑着回答道:“当我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会把伤害写在最容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把这些伤害抹去的;当我接受了帮助后,我要让这些帮助留在我心底,任何的外在因素都不会抹去它。”

朋友之间相处时,伤害往往不是有心的,而帮助却是出自真心的,学会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包容朋友的过失,你会发现与朋友的相处将会更加融洽。

事实上,如果在小事上多一些包容,就会让你更加受人敬佩。包容是一种度量,想要学会包容,就要学会原谅别人,待人接物都不能过于苛求,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苛求别人往往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包容是一种别样的魅力,它可以令人更愿意靠近你,它可以让人的形象更高大。当然,包容别人不是一味的退让和不分对象的宽恕,而应该是有原则的。

包容他人不仅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润滑剂,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包容他人的度量从根本上说来自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一个有远大生活理想和目标的人,其心胸必然是宽广的。因此,只有从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中解脱出来才能进入更广阔的空间,才会具备宽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境界,进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朋友要关心,可也别过分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人交往时,若是表现出冷漠,就一定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朋友就好像一面镜子,你对他怎么样,他会看得清清楚楚。而你要想获得对方的友谊,必须先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要去关心、体贴对方。人与人之间最能引起共鸣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人情味,它是交流的金钥匙。

如果你想得到稳固的友谊,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要经常对对方表示诚挚的关切。朋友之间的关心必不可少,没有关心、体贴,就没有真诚,彼此之间的关系则必定不能融洽。而如果你能够时时关心朋友,把朋友放在心上,对方才会更加看重你,因为你重视他,重视彼此间的情意。

一句简简单单的问候,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灵;一次不经意的关心,可以让你获得深厚、真挚的友情。关心是人心的渴求,是友情的催化剂。

有一个人生病了,卧病在床很久都没有人来看望他,尽管平时他有很多朋友。正在他非常郁闷的时刻,有一个朋友来了。那个朋友平常与他并没有过多的交往,只是偶尔在一起聊聊天而已。然而,当他看到朋友时却非常高兴,一时间竟忘记了病痛,精神也好了很多。他非常感激地对朋友说:“这次我生病,只有你一个人来看我,别看我这个人平常朋友挺多,没事时好像关系都不错,可是当我有事时,却没人来看我,我算是看透了,真正的朋友没几个。”

自那以后,他对那个朋友非常热情,平时常给他打电话问候,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

要真正地赢得他人的心,就要时常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样对方才会感激你,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关心你,你的付出一定会换来他人的友谊。当你与朋友见面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便可沁人心脾,化解隔阂。俗话说,“人心换人心”,若想交到真正的朋友,首先就要关心别人,这样对方才会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当然,关心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诗人纪伯伦曾说过: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如果关心对方一定要为了什么的话,那么就是为了彼此间的深厚感情。

对朋友表示关心是必须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关心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过度关心会产生副作用。不要过分介入朋友的私生活,人际交往不仅需要真心,还需要注意技巧,关心也是这样。

无论彼此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都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分享。有些人与自己的挚友形影不离,让人羡慕,殊不知这样最容易损害彼此的关系。人总是需要有个人空间的,如果你过分介入朋友的生活,对方就会产生反感,即便开始两个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矛盾。

每个人都需要秘密,总有些事情不希望被人知道,即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如果你总是不把自己当外人,那么必定会为人所不喜,由此造成对方的戒备心理,使得双方之间产生隔阂。关系太好的朋友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就必定是大问题,轻者彼此会产生意见分歧,严重者会导致朋友关系的破裂。

过分关心朋友不仅对彼此间的关系有损害,还会对本人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赵女士是个热情的人,她与很多同事、朋友的关系都不错。然而她却天天烦恼。原来由于赵女士富有同情心,对朋友们总是关怀备至。她常把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只要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也会心情不好。对朋友们的困难,她会竭尽全力去帮忙,若帮不了,她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

事实上,赵女士的情况就是过度关心所致。由于过分的关心,因此极易受他人的影响,造成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造成这种心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主体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

总而言之,关心朋友不要过分,关心也不是越俎代庖。其实,关心朋友就在于信任他,相信他能为自己的事负责,并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真正的朋友不会去担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

有时只需多一点理解

在交往中,人人都渴望找到理解自己的朋友。每个人深入交际场,无不想寻觅到一个知己,同时每个人也都希望得到朋友的理解。中国古代就有俞伯牙“高山流水,琴酬知音”,而钟子期堪称知己的代名词,朋友之间的情感与理解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词汇,是友情最为闪光的珍珠。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坎坷,连糊口的职业也找不到。一次,舒伯特带上自己的一册作品前去拜访当时已有相当名气的贝多芬。很不巧,贝多芬外出了。舒伯特只好留下自己的作品怅然而回。

贝多芬回家后,不经意地翻阅到那些作品,惊呼:“这里有神手的闪光!”当他知道是舒伯特的作品时,立刻要去见舒伯特,但是由于贝多芬当时已经患病,没有找到舒伯特。舒伯特听说了贝多芬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后,再次赶去拜访贝多芬。

两位音乐人相见后,贝多芬深情地握着舒伯特的手喊道:“我的灵魂是属于你的!”然而不久,贝多芬逝世了。舒伯特听到消息之后哀痛欲绝,并亲自举着火炬为贝多芬送葬。第二年舒伯特也离开了人世,临终时,他告诉自己的亲友:“请将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最终两位音乐家结伴长眠。

最为真挚的友情莫过于知己之情,它需要以理解为基础,没有理解,就不会有友情的绵长与稳固。唯有理解朋友,才能让彼此之间的感情更深厚。

真正理解他人的人具有宽广的胸怀以及独到的眼光,他们能够识人、知人,结交不一般的朋友。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只有善于理解的人才能具备这种“罕见、珍奇而优美的东西”。

鲍叔牙和管仲是很好的朋友,开始两个人一起合伙做生意。由于管仲家里贫穷,所以就出资少些,鲍叔牙出了大部分的资金,他们的生意很红火。但是有一次人们发现管仲私自拿合伙的钱还自己的债务,大家都觉得管仲不牢靠。然而让人不理解的是,年底的时候,鲍叔牙不仅没有责怪管仲,反而分了一半红利给他,而管仲也毫不客气地接受了。

这下可气坏了鲍叔牙手下的人,他们对鲍叔牙说:“管仲出资少,平时又私自花钱,您和他平分利益,他竟然还毫无廉耻地接受了,这样贪财的人是靠不住的。”

鲍叔牙笑着说:“你们不知道管仲的家里有多困难,他比我更需要钱,此事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提了。”鲍叔牙不仅不计较管仲的自私,最后还向齐桓公推荐了管仲,让管仲成就了一番千秋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