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要懂方与圆
24849700000032

第32章 和上级打交道的方与圆(3)

其实小林对三个方案考虑得的确是尽心尽责,但是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替老板做了决策。“我决定包一辆大巴车去。”小林这种措辞根本就是凌驾于总经理之上,总经理哪会悦耳顺心?每一个上级领导都喜欢“高人一等”,就算下属再有能力,他们也不愿意让下属替自己拍板做决定,如果小林这样说:“我现在想了三个方案,各有利弊,想得也不周全,您是行家里手,经验又丰富,请您为我们指点一下。”这样看似恭维总经理的话,却能收到良好的献策效果,总经理听到他这番话后一定会满心欢喜地说出自己的决策。领导者在献策时不要替上司代言,一定要给上司预留决策的空间,否则不但不会让上司高兴,还可能得罪上司。

小陈在公司负责管理新组建的一个部门,他和新来的同事们打成了一片,因为部门是刚刚组建的,许多工作开展起来并不是很顺利,加上待遇又不高,前一段时间还经常加班,大家工作非常辛苦,却看不到明显的效益,许多同事都想辞职不干了。

小陈敏锐地感觉到了大家的情绪,就把同事们召到一起,提出要出去聚餐。席间,小陈不遗余力地开导和鼓励大家,大谈公司的前景,可这几个月来,大家根本看不到前景,他们听着小陈的话虽然口头上附和着,其实心里很不愉快,好几个人还喝起了闷酒。

这种状况让小陈心里很着急,本来他是想借这次聚餐给大家鼓鼓劲儿,可没想到,这个话题却刺激了大家敏感的神经,小陈突然想起了上司在他临来这个部门时对他说的一番话:“小陈,你这次到这个新部门去,其实是不降反升,只要你能够成功地把部门业绩搞好,就是公司的功臣,到时候总公司就会把你调上来,咱们可能就平起平坐了。”

想到这里,小陈有了主意,他站起来举杯说:“其实我这次从总公司调到这个新建的部门,就是一心要把部门搞好,将来部门中业绩突出的人都会调到总公司……”

听到小陈的这几句话,大家马上来了兴致,高兴地喝起了酒。

结果果然如小陈所料,他的一番激励的话稳住了人心,换来了部门良好的绩效。但是,让小陈感到意外的是,有人把小陈酒席上的这番话告诉了他的上司,结果,小陈带的几位下属都平步青云,调回了总公司,可他却仍然在原地打转。

小陈为了激励下属,借上司对自己说的话去鼓励下属,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可是,他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拿上司的“恩情”去收买人心,结果让上司对下级的间接关照打了水漂,下级的感恩戴德全都加在小陈一个人身上,自然会招来上司的怨恨。对于上司对下属的关照,绝对不能独揽于身,借花献佛,不然只会招致上司的不满。

马先生在一家公司担任营销总监,老总对他很器重,在生活上也对他推心置腹。

一天,老总把马先生叫到办公室对他说:“小马,从小,我姐姐、姐夫就对我非常照顾,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不能不管他们,所以我才会让我的外甥来咱们公司工作,可是他不仅不好好工作,还乱花钱,我姐姐、姐夫管不了他,我更是拿他没办法,你说我是用他还是不用他呢?”

马先生笑着说:“您都说了拿他没办法,自然还是不用的好。”

老总叹气地说:“好吧,你替我去告诉他,让他下周不用来上班了。”

过了两个月,老总又把马先生叫到办公室,板着脸说:“我外甥被我开除后,整天游手好闲,我姐姐、姐夫骂我无情无义。前几天,他和人打架,被抓进了派出所,我去为他做担保,没想到他怎么也不出来,还说:‘你要是不给我安排工作,我就天天在外边惹事。’小马,当初辞退他可是你为我做的决定,这次你还得帮我啊……”

马先生疑惑地望着老总说:“我什么时候替您做决定了?”

老总理直气壮地说:“是你说的,自然是不用为好啊。”

马先生还想解释,可是老总却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从此以后,马先生在老总面前就失宠了,两人心里有了隔阂,最后马先生终于离开了公司。

马先生觉得自己和老总关系好,就替老总做决定,当事情出问题后,老总自然就把罪过怪到马先生的头上。试想一下,如果马先生当初这样说:“您要开除您外甥,我没意见,但是手足亲情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如果您以后遇到了困难,帮您的还是您最亲的人啊,所以,我建议您还是认真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吧。”所谓远不间亲,马先生如果只是帮老总分析事情的利弊,不替老总表态,那么当事情出现问题时,老总就不会把错归到他身上了。

所以,不管是身在机关还是公司,在遇到需要做决策的事情时,只能向上司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绝不可替上司代言。

适时藏起你的锋芒

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庸人,所以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锋芒既有必要,也是应该的。但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刀鞘里。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既不容易达到事业成功的目的,又容易错失晋升的机会。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这句话的喻义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要锋芒太露,才能防范别人,保存自己。这是很有道理的。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会被人立即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

人都是有嫉妒心的,而小人嫉妒心更强,他们更多地表现在嫉贤妒能上。因此,如果你才高八斗,但不善于隐藏,锋芒外露,就很容易把别人的锋芒压下去,得罪人,并为人所妒忌,最终可能难保其身。

在职场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颇高的人,他们锐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与智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他们往往有着充沛的精力、很高的热情,也有一定才能,但这种人却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大多数上司都不会喜欢那些锋芒超过自己的下属。他们喜欢下属跟着自己走,但却不喜欢下属跑得快超过自己。如果你的智力、精力、能力等超过他们,可能会让他感到不安,感到威胁,所以常有“枪打出头鸟”的做法。

汉代有一位才人名叫贾谊,他对《诗经》过目不忘而闻名于郡中。吴廷尉当时任河南太守,听说他很有才华,就把他收到门下,并且对他很欣赏。孝文帝刚登基时,听说河南太守吴公很有政绩,并且此人原来与李斯同邑,曾是李斯的学生,于是就任命他为廷尉。廷尉在孝文帝面前大夸贾谊,说他熟读百家之书,孝文帝时任贾谊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20多岁,年少英姿。每次召集大臣们开会时,各位老臣认为能力比不上贾谊,孝文帝很高兴能拥有贾谊这样富有才华的人,便越级提拔他。贾谊在一年之内就做了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汉朝当时天下已经太平,因此应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他还自作主张,草撰了新的仪规礼法,认为汉代的颜色应以黄为上,黄即土色,土在五行中排行第五,故数应用五,还自行设定了官名,把由秦传下来的规定全都改了。虽然孝文帝刚即位,不能一下子都按贾谊的意见去办,但却认为贾谊可担任公卿。大臣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时等贵族都因此忌恨贾谊,常常在孝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年少初学,专欲擅友,纷乱诸事。”于是,孝文帝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但让贾谊任长沙王的陪读太傅。

过了一年多,孝文帝召见了贾谊,与他长谈到半夜,然而“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当时不能自陈政见。后又让贾谊当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少子,很喜欢念书。后来,孝文帝封淮南后王子四人都为列侯。贾谊数次上疏谏,认为祸患从此就产生了,又说诸侯或连数郡,并非自古以来就有的制度,可进行削减。贾谊悔恨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哭了一年多后去世了,当时年仅33岁。

作为下属,和上司相处一定要有分寸。也许上司某些方面不如你,但你仍得注意:当面说话不要咄咄逼人,不要冷嘲热讽;私下说话也不要品头论足、旁敲侧击,更不要让上司当众出丑,不能收场。

如果你恃才傲物或者顶撞上司,当你的行为直接有损上司的形象时,那你就成了一个蔑视上司的人,一旦上司对你心生厌恶,那么你的处境就不妙了。此类的教训,古往今来有很多。

在实行中庸之道的过程中有两种难以克服的倾向,一是聪明与贤德的人实行和理解的过头,一是愚笨与不肖的人实行和理解的达不到。所以孔子担心地说:“中庸之道怕是不能实行!”

《昭明文选·运命论》讲:“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段话就是对过头后果的昭示。

韬晦,在旧社会有“圣人韬光”一语。《旧唐书》里记载唐宪宗第十三子李忱在年轻未登位时,梦见乘龙上天,他的母亲教他装痴作果,“以事韬晦”,以防他人加害。可见“韬光晦迹”并非一般掩藏,无所作为,而是指掩藏自己的野心与真实目的。“韬”“圣人”之“光”,“晦”“真命天子”之“迹”。

在韬晦之术中,《周易》提出“潜龙勿用”思想。孔子对此作过精辟的解释。他在《易系辞》中讲:“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他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研究“以屈求伸”的策略。此后,儒家之徒不仅互相传学孔子屈伸之术,而且在诗文中将其概括为“韬光”或者“韬晦”,竭力加以宣传和美化。

当然,韬光养晦并不意味着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尽量把上司交给你的事情做好。同时,还要在上司面前表现出服服帖帖的样子,时不时地说一句:“这一切都是在您的指导之下做出来的。”尽量少炫耀你做了什么事,也不要到处吹嘘你的能力。

迂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提出一个改进工作的建议,事实上意味着你认为目前的工作现状并不理想。换句话说,这里面含有一种批评的弦外之音。接受你的建议可能就要求上司承认,至少是默认在他的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像有些人一样,上司有时也很自负,不愿承认他们工作中有不当之处,在下属面前更是如此。

因此,当你提建议时,你应当慎重行事。要改变上司的错误而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最好能迂回地提醒他注意自己的错误。这样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山顶上住着一位智者,他胡子花白,谁也说不清他有多大年纪。男女老少都非常尊敬他,不管谁遇到大事小情都来找他,请求他提些忠告。但智者总是笑眯眯地说:“我能提些什么忠告呢?”

这天,又有年轻人来求他提忠告。智者仍然婉言谢绝,但年轻人苦缠不放。

智者无奈,拿来两块窄窄的木条,两撮钉子,一撮螺钉、一撮直钉。另外,他还拿来一个榔头、一把钳子、一个改锥。

智者先用锤子往木条上钉直钉,但是木条很硬,他费了很大劲,也钉不进去,倒是把钉子砸弯了,不得不再换一根。

一会儿工夫,好几根钉子都被他砸弯了。

最后,智者用钳子夹住钉子,用榔头使劲砸,钉子总算歪歪扭扭地进到木条里去了。但他也前功尽弃了,因为那根木条裂成了两半。

智者又拿起螺钉、改锥和锤子,他把钉子往木板上轻轻一砸,然后拿起改锥拧了起来,没费多大力气,螺钉就钻进木条里了,天衣无缝。

智者指着两块木板笑笑说:“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人们津津乐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其实都是笨人的笨办法。那样硬碰硬有什么好处呢?说的人生气,听的人上火,最后伤了和气,好心变成了冷漠,友谊变成了仇恨。我活了这么大,只有一条经验,那就是绝对不直接向任何人提忠告。当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时,我会像螺丝钉一样迂回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事实确实如此,有些时候,上司的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当他对别人的直言进谏大为不快时,你再直截了当参与进去,就可能把自己也卷进去。这时不妨采用迂回之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对方就会豁然开朗。

《左传》上记载有这样一件事:晋灵公为了享受,大兴土木,建造九层高台,弄得怨声载道。不少大臣直言谏阻。晋灵公不但不听,还张弓搭箭,扬言谁再对此事多言就射死谁。许多人都被他吓住了。这时,大臣荀息走过来,笑着对晋灵公说:“我愿为大王表演一个小技艺,把12个棋子堆起来,我还能在上面放个鸡蛋。”晋灵公一听,觉得很惊奇,就放下弓箭,观看荀息的表演。当看到荀息果真把棋子摆起来,又往上放鸡蛋时,晋灵公十分紧张,不自禁地连声说:“危险!危险!”听了这话,荀息不动声色地说:“这还算不了什么,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听到这话,好奇心更盛,连忙催荀息表演给他看。荀息一见时机成熟,便对晋灵公说:“这九层高台修了三年还没造成,现在地无人耕,布无人织,国库空虚,一旦外敌入侵,国家很快就要灭亡!大王,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吗?”这一番话,说得晋灵公恍然大悟,于是下令停止修造高台。

荀息没有被射死,还成功地劝阻了晋灵公九层高台的建造工程。秘诀何在?就在于他采用了迂回的方法,把晋灵公说得心服口服。

和上司保持适当的距离

与上司走得近,自然就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但如果走得太近,达到过分密切的程度,也容易出问题。

人之所以能够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感受到和谐之美,全在于他与别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与上司交往更应注意保持心理上的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