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裁员先裁什么人
24848100000028

第28章 高薪低能的员工(1)

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在工资发放过程中,常常以业绩为标准,谁为企业赚得多,谁的工资就领得多。那些业绩斐然的员工,必定会获得丰厚的奖赏,而业绩差的员工则会被老板解雇。

任何人工作之后都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没有人愿意白干活,因为你要依靠劳动报酬来生存,没有劳动报酬,你的生活就很难维持下去。无论是普通的劳动者还是企业的老板,对自己的付出都希望取得尽可能多的回报。一般来说,劳动报酬主要有3部分,即实物报酬、社会保险和货币工资。但是在人们眼中,往往更多地谈论货币工资,也就是基本保障工资、奖金、津贴等以货币形式发放的劳动报酬。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工资越高越好,但是,现实并不见得能让所有人得偿所愿。

尽管法律规定劳动者按劳取酬,但并不见得能够做多少得多少,有时甚至还可能得不到工资。比如企业倒闭、重大亏损等都可能导致做出付出的劳动者拿不到工资。上班拿工资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总有些时候你不能按时、按劳得到报酬。因为要得到工资,必须有所依托。

工薪阶层的员工总是期盼着公司发工资、奖金。很多员工已经把工资作为工作的唯一目的,一点都不关心公司的情况,认为公司发工资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始终把目光短浅地放在工资上面,从来没有想过公司的发展与个人有什么联系。

然而,这种观念的形成却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公司所面对的情况也变了,对外要应对残酷的竞争,对内要应对员工无意识的工作,公司经营起来更艰难了,有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等情况,这时,工资发放的问题突然之间成为人们关注的事情。

人们逐渐意识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员工的意识也相应地开始出现转变。过去很多人认为“工作就是为老板打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工作是为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努力工作才能获得工资。作为新时代的员工也要明白,自己的工资不是公司“发”的,也不是领导恩赐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努力工作获得的回报。工资不是等来的,也不是守来的,而是自己“挣”来的。

我们工资从哪里来?这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蕴含了许多深层次的道理,折射出多角度的问题。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员工工资的基础。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就是创造利润,而创造利润则需要员工的劳动。对员工来说,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员工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让企业赢利,才能获取报酬。

工作绩效是利润增长的保障,是衡量员工工资高低的标准。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造价值,而企业价值具体体现在员工的业绩上。通常来说,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群能力卓越、业绩突出的员工。

优质的服务是工作质量的保证,是衡量员工工资高低的又一标准。现在企业的竞争可以说就是服务的竞争。有位企业家曾说:“企业成功的3个秘诀就是:服务、服务、服务。”优质的服务会让企业得到更多客户的信任。谁的服务做得好,谁就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个人,都会从优质服务中得到好处。只有让客户的满意达到最大化,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员工的工资才会增长。

卓越的工作方法是提高工作绩效的途径,是工资增长的催化剂。拥有创新思路的员工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最大的推动作用,而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敢改变的员工是不受企业欢迎的。任何一个员工都必须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唯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的发展来自于员工工作方法的主动改变、主动创新,积极的工作方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面对企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勇于创新的你,工资自然会相应地提高。

面对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所有员工,上至总经理,下到临时工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工资从哪里来?作为公司一名员工和团队一分子,你和企业是紧密相连的。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公司利润是你工资的来源,只有公司取得利润,工资才有着落。因此,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尽职尽责地工作。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工作不努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日工作低标准、低效率,甘心平庸,不仅企业没有活力,也会影响你的薪水支付,同时,还会让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低。高薪低能从来就不是一种良性的生存方式,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支撑,高工资就需要有高效的工作能力。

当你陷入工作与工资纠结的心理时不妨扪心自问:我的工资从哪里来?一定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工作,以扎实的工作态度踏实付出,重新定位自己的未来。

高薪还能拿多久只有好的业绩,才能让本团队取得更大发展,而唯有高效能的人才,才能让本团队的利益增长。效能的高低差距,就是月薪几百元与月薪几万元的差距。

在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上,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经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而主要强调员工的业绩与能力。因为一个人的才能是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的,在竞争环境中,唯有实实在在的表现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在企业中员工的价值则需要业绩来体现,只有业绩才能把强者与弱者区别开来。有好的业绩自然有高薪,如果业绩不好,那么即便原来有高工资,也会很快地降下来。企业是绝对不欢迎高薪低能者的,对于无业绩者而言,高薪只是空想。当你对自己的薪水不满足时,不妨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要总把抱怨留给别人。

柳林是一个大专生,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进入某科研机构实习。由于只是一个实习生,也就没有什么可干的活,刚去的时候柳林常常只有干坐着,领导看他有点可怜,便扔给他一个项目,说:“给你找点事做,3个月完成就行了,到时也好给你写实习鉴定。”

柳林拿到活后,连续几天在公司工作,非常忙碌。

3天过去了,领导看见柳林认真干活,非常高兴,正打算表扬柳林。这时,柳林就把那个项目给领导递了上来,说:“您看看,这样可以吗?”领导很诧异地说:“你做完了?”柳林点点头。

领导登时对他刮目相看了,随后又给他派了几个任务,而他总是提前完成。实习结束不久,那个科研单位的领导就到柳林的学校点名要柳林。机构的上级部门感到奇怪:“有那么多比他优秀的学生,你都不要,为什么反而指名要一个普通的大专生?”

那个领导乐呵呵地说:“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把限期3个月的任务认认真真地在3天内完成。他有能力,又能高效率工作。我为什么不要这种人才?”

后来,机构里来了个大项目,上级听说柳林能干,临时借调他过去帮忙,结果是:过去这个部门的报表总是最后交,还常常要返工,但是这一次不仅第一个交上去,同时还是少数几个一次性通过的部门之一。不久之后上级就找那个领导来要人了。

只有好的业绩,才能让本团队取得更大发展,而唯有高效能的人才,才能让本团队利益增长。现在很多企业都以业绩为导向,招聘、培训员工。明基逐鹿是明基集团下的一家软件公司,曾推行年薪制,以透明公开的原则让每个人都充分了解自己怎样发挥能力才能做出好的业绩。可以这样说,当今的时代,结果最为重要,业绩决定一切。

作为一个员工,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提升本公司的利润,无法帮助企业获得发展,老板不仅不会给你高薪,也不会给你工作的机会。而如果你有良好的业绩表现,即便你的学历不高,也同样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并有好的收入。

小杨所在的公关部需要裁掉一个人,这导致了部门内部斗争激烈,甚至有些同事挖空心思抢夺别人的客户。小杨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她始终默默无闻,只是时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由于她一直没有好好在老总面前表现自己,老总一直以为她没什么能力,因此她成了最好的裁员对象。

接到人事部提前一个月下达的辞退通知,小杨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认可,还是被裁的对象。但是面对一个月后的离开,她依然选择了继续认真而努力地工作。

有一天,一个大客户表示希望来公司参观后再签约。这单生意非常大,而且是长期的供货合同,因此,公司非常重视,吩咐各部门做好准备。

没想到的是,客户参观公司的当天,来的客户代表竟然是日本人。公司没有准备翻译,一时之间措手不及。双方见面后由于语言不通,使得场面非常尴尬。

正在这时,随着老总一起会见客户的小杨,操起熟练的日语同日本客人攀谈了起来。随后,小杨陪同客人参观公司,相谈甚欢。凭借丰富的谈判技巧和对业务的深入了解,最后,他们顺利地签下了大单。

对于小杨的表现,老总顿时刮目相看,对她大加赞赏。一个月后,小杨不仅辞退通知被撤销了,还被升任为公关部经理。

没有好业绩,公司无法生存,员工无法生存;没有好业绩,公司无法发展,员工工资也难以提高。要想拿高薪,就一定要有好的业绩,而要长久地拿高薪,则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绩。因为唯有表现出色,才能获得认可,唯有长久地出色,才能得到长期的认可。

高工资要配高能力你要挣一份工资时,先要问自己:我凭什么得到这些薪水?身在职场,要靠本事吃饭,没有能力是不可能得到高薪的。

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得靠能力来说话,不管是应届大学生还是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只有能力才是决定薪水的唯一标准。能力已经成为商品,人们挣的不再是资历薪、学历薪,而是能力薪。

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有一个小故事:早年,公司有一台大功率电机发生了故障。当时,请了许多工程师和专家修理,都没有找出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公司实在没有办法,最后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斯坦因门茨。

斯坦因门茨到现场看了看,听了听电机运行的声音之后,他就在机器上用粉笔画了一条线说:“把画线地方里面的线圈减去16圈。”福特公司立刻照做,这台电机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运转。

公司经理很高兴,他问斯坦因门茨:“修理费需要多少?”

斯坦因门茨答道:“1万美元。”

1万美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经理听后,便让人拿来修理费用登记表,对斯坦因门茨说:“请您把修理的材料费用详细填在表上。”

斯坦因门茨微微一笑,随即提笔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问题在哪里9999美元。”福特公司的经理看后,不仅照付了这笔昂贵的修理费用,还花重金聘用斯坦因门茨。

你要挣一份工资时,先要问自己:我凭什么得到这份薪水?在这个时代,能力决定薪水,没有能力是不可能得到高薪的。只有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才能得到比别人更高的薪水。

在知识、能力、业绩三要素中,能力是最本质的要素:知识需要转化为能力才能发挥效能,而业绩则是能力发挥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综合能力,即便有丰富的知识,也不可能有良好的业绩表现。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拥有知识不等于拥有能力,更不等于拥有好业绩,没有能力的话,知识再丰富也是枉然,企业是不需要书呆子的。

某企业进行技师资格考核,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项是笔试,另一项则是实际操作。有一个员工凭着自己的记忆,把1000多道理论题背得滚瓜烂熟,在笔试过程中,那位员工以98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企业领导都觉得他很优秀,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考核中,他的操作非常不熟练,最终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排除“故障”,因此,操作考核刚刚及格。

最终,那个员工还是与技师资格擦肩而过。事后,考核负责人对他说:“能工巧匠要看综合能力,而不仅是知识。作为一个技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可见对企业而言,需要的是有能力提高自身业绩与企业利润的人。对员工而言,唯有高效能,才能获得高薪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知识水平不高的人,能通过极高的业绩获得高薪,这就是能力的作用。也可以这么说,能力是取得好业绩的基础,而知识是能力的补充或者使能力发挥的催化剂。作为员工,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以能力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提高企业利润,从而获得高薪。

要让老板离不开你对于业绩好的员工,老板必定器重,给予高工资;对于客户多的员工,老板也必定欢迎,给予好待遇;而对于那些敬业的员工,老板则是发自内心地喜爱。

有一个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耐心,他认为那些普通而又繁琐的工作,对自己而言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因此,年轻人萌生出怀才不遇之感,感觉自己大材小用,而非常失望。后来,由于多次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他失去了晋升和加薪的机会,这让他更加伤心,认为自己没有遇到真正赏识自己的伯乐。

在痛苦绝望之下,他来到大海边,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时一位老渔夫恰好走过,把年轻人救了起来。老渔夫问他走上绝路的原因,他悲伤地倾诉了前因后果。

老渔夫听完年轻人的叙述之后,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他对年轻人说:“请你把那粒沙子捡起来,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