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4844800000015

第15章 职场经济学:让自己身价倍增(5)

一个人的劳动价值,首先由本人劳动的质和量所决定,即这个人所从事的劳动是复杂劳动还是简单劳动,也就是由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所决定。复杂劳动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才可以从事的工作,像技师、工程师、会计师、大学教授等工作就需有相当的技能和知识水平;简单劳动是不需多少技能和知识,只要有体力就能干而不需要培训的活,像干一般的农活、收发及搬运等工作就是简单劳动。一个人劳动的复杂程度由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决定,如果一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大,就能从事更复杂的工作,其劳动的质量也高。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劳动价值首先由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小决定。而人力资本价值大小起决定性的主要因素就是其所接受的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多少。由此可见,没上过大学的人一般比上过大学的人的劳动价值更小、工资更低。劳动的质和量还由个人工作的努力程度所决定。如果工作不努力,干活懒散且不负责任,那么,就算他的人力资本价值较大,劳动价值也有可能较低;相反,如果工作努力,且把全部身心都放到了工作之中,那么,其劳动的质和量都会比较大。

另外,劳动价值还和市场的供求关系息息相关。

1995年,美国一家时尚杂志对许多国际名模的薪水进行了计算。1966年出生的女模特辛迪·克劳馥,年收入竟高达650万美金,成为整个20世纪最挣钱的模特。到2009年,德国时装女模特海蒂·克拉姆的年收入已突破了1600万美元。这还不是收入最高的,29岁的巴西著名女模特吉赛尔·邦辰2500万美元的收入更让众人目瞪口呆。

女模特们的工资竟然有如此之高,这说明其在消费市场中十分受青睐。可是,厂家更乐意把钱消费在她们身上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从经济学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可以用来交易的是人力服务,而并非人本身。人力服务的流通一样受供求关系原理的控制,当某种服务的需求量提高时,提供此类人力服务的工资水平也会相应地上升。这一点完全符合了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则:员工为公司在盈亏平衡点之上所创造的价值与他们的工资大约成正比关系。

时装模特们提供的服务恰好是一种人力服务,服装厂商们聘请时装模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服装产品更好地展示出来,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在众多的潜在买家跟前,把厂商制造出来的衣服更加完美地展示出来,这就是模特的工作。

厂商之所以都喜欢选择最好看的男女模特来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衣服,穿在长相漂亮和身材出众的人身上会更吸引人的眼球。在模特这个圈子里,不管是男是女,都是长相出众的工资高。可是,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漂亮标准定得不同,单纯地以为男模特工资低是因为他们不如女模特长得好看,这是不符合经济学道理的。

在时装行业,男装市场的需求要大大低于女装市场。拿美国来说,女人每年花在买衣服上的钱,整整要比男人高出两倍,而其他一些国家的这个差距却更突出。因此,市场的需求是女模特们工资更高的最根本的原因。

根据劳动力市场以及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女装市场的需求既然非常大,那么,女装的潜在市场价值更值得生产厂商期待。因此,厂商会找到一个更高的盈亏平衡点,并以此为依据来对女装市场的投入成本做出决定。而投入更多到最能展示女装的女模特身上,就显得合乎情理了。

例如,在引导消费者挑选什么样的化妆品和服装方面上,一些拥有众多读者的时尚类时装杂志起着巨大的影响。这类杂志的每一期往往都会刊登数量众多的女模特的照片,这样就会更多地引起读者的关注。而服装的生产厂商们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被人关注,所以他们会不惜出高价聘请一些顶尖的女模特来为自己的服装做代言,以求吸引更多潜在买家的关注。服装厂商有了这些杂志读者的关注,其潜在的效益也会随着提高。

与之相比,杂志上男模特的附加值就显得小了许多。即便服装厂商聘请了男模特来拍摄服装照片,投入的成本尽管比女模特要少,但是,带来的效益却远不如女模特。大多数男性对时装杂志并不会过多地关注,他们甚至连一本男性时尚杂志的名字都很难说出。因此,厂商肯定不愿意把钱花在男模特身上。

同理,厂商们在化妆品领域,做广告也不会找男模特,而对厂商来说,一个漂亮的女模特给其带来的潜在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因绝大部分男性根本不使用化妆品,市场的潜在消费需求也就很小。因而,在这个劳动力市场中,男模特参与的数量并不多,价格也相应地不会太高。

通常情况下,女模的出场费整整高出了男模的3倍,顶级女模特的出场费也可能要高出顶级男模特的一倍左右。男模特面对着诸多领域都不如女模特的情况,他们的工资水平和女模特相比,自然也就会相差很远。

商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中,除了生产成本以外,更多地被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事实上,男模特与女模特的生产成本差不多,很明显,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导致两者的工资收入差异的根源。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却对供求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消费者的购买力才是对男女模特的工资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所在。商家之所以愿意在女模特身上花费更多的金钱,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以此获取更大的利益。

在模特这一领域,女模特的收入虽然要比男模特高出很多,但男模特在某些工作领域却比女模特更吃香。因为绝大多数的老板认为,由于女性怀孕、生子等原因会给工作带来影响,而男性却没有这些“麻烦”。比如一些经常需要出差,甚至需要在野外作业的工作,老板就更喜欢聘请男模特。因此,男模特的薪水也就会相对更高一些。

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必然将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扩大。员工所获得的报酬与他们创造的价值基本上是成正比的。经济市场是非常残酷的,只有努力为社会和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取升迁的机会,从而得到更多的价值回报。

位置效应:职位决定身价

有一天,搬运工偶然在路上碰到了微服私访的首相。

“你每天工作几小时呢?”他截住首相问。

“8小时。”首相回答。

“你没我辛苦,我每天要工作12小时。”搬运工说。

“你口袋里现在有多少钱?”搬运工又问。

“有2000美元。”首相说。

“我却只有20美元”。搬运工说。

搬运工非常不解,便自言自语:“他没有我辛苦,他为什么比我富有?”

职位的不同是问题的根源。出生地、家庭背景、运气机遇、性格等偶然性因素会对人的职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任何成功都存在着自身的必然性规律,并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因此,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用假设获得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职业发展成功的唯一标准。

一个人只有参与社会分工协作,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有用的服务和生产有用的产品,才有可能在职场上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有用的产品或有用的服务提供得越多,他所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才能使他在职业上获得成功。

所以,高效岗位和高效劳动是为社会或他人提供更多的有用服务或生产更多的有用产品的基本条件。

能产生高效结果的工作岗位就是高效岗位。打个比方:一个师长和一个排长,他们执行的任务都是去对抗敌人的一个师。显而易见,在任务相同的情况下,师长获胜的可能性比较大。渴望一个排长率领一个排,去对抗敌人的一个师,可以说是异想天开。而师长率领一个师打败敌人的一个师,显然就有可能取胜。从效用上来说,师长的这个岗位比排长的岗位更能产生高效的结果,就是高效岗位。

为实现高效而做的努力就是高效劳动。我们拿上面的例子接着说,如果这个师长对这次作战的认识不全面,像战国时期长平之战中赵国将军赵括一样,主观上,他并未为赢取这场战争而做任何的努力和准备。

那么,我们就能断定他取胜的可能性还不到1/2。因为对方对战争的准备比他做得更充分,火力也更足。此时,我们可以这样假设:他的上司对他作战前的准备工作十分不满,便临阵把他撤了下来,换上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将领。

一上任,新将领就对战争的形势做了多方面的侦探和分析,因为他的辛苦和努力感动上苍,让他得知敌方的行军路线,在某地段打伏击可以确保他获胜。跟前任师长相比,此时新将领的劳动就属于高效劳动。

一个人职业发展成功的速度和高度取决于高效岗位和高效劳动。假设,我们的资源只有时间资源,把技术设备和工作环境等客观条件对工作的影响抛开。